收藏 分享(赏)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415199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6.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究根溯源,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甲午战争? 它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可乘之机,直接原因,有利环境,根本原因,一.甲午战争的背景,思考:根据教材,战争爆发的背景可从哪几个方面概括?,日本: 欧美: 朝鲜: 中国:,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大陆政策”的出台,列强对日本的侵略是何态度呢?,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爆发东学党起义,面对日本的侵略,清政府持何态度?,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清 政 府,仓促应战,1丰岛海战,2平壤战役,3黄海海战,4辽东战役,5威海战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

2、,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 本,被日本掳去的镇远305mm主炮炮弹,至今仍陈列在日本,用以羞辱中国人。,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据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资料:甲午战争中,日军17万人,清军约25万。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洲毛瑟枪,甚至是先进的后膛连发枪,火炮多用克虏伯后膛炮。而日军主要使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均不如清军。,甲 午 中 日 战 争,北洋水师军旗,亚 洲 第 一,世 界 第 八,探究:多个角度析败因,国难当头,李鸿章保全自身实力和北洋地盘,幻想通过“以夷

3、制夷”的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慈禧忙于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希望对日“和平了事”。,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美国,英国,日 本,支持,支持,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法国,德国,俄国,支持,不干涉,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清军防务松弛 官兵临阵脱逃,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内 因,外 因,三 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的签

4、订及其影响,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州为通商口岸。 开辟内河新航线。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内 容,影 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个国家?,(2)你知道这幅漫画代表甲午战后的哪一件事件?,(3)渔夫虽然丧失了鱼,但在中国仍获取了什么补偿?,漫画解

5、析,日本,三国“干涉还辽”,3000万两赎辽费,企图独霸中国东北,履行对俄结盟义务,法国,德国,日 本,策划 干涉,俄国,支持 干涉,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支持 干涉,清政府,还 辽,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西方列强“战前支持侵略,战后干涉还辽”的矛盾态度说明了么问题?,说明: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一切以自已的利益为转移,在甲午战争尚未散尽的硝烟中,日本乘中国败局已定之机对钓鱼岛下手:1895年1月内阁会议通过了窃取钓鱼岛的决议。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侵夺了中国大片领土。在其获得的土地中,有通过马关条约公然割占的,如台湾;有在战争中抢先攻占的,

6、如澎湖列岛;有的则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乘人之危,不进行谈判,也不缔结任何条约偷偷侵占的,如钓鱼岛。,日本非法窃取钓鱼岛,知识链接,日本倾尽国力打赢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各是什么?,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中国损失惨重,掠夺不堪负担,更难发展; 在远东的地位一落千丈;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材料: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花费:6097万日元。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攫得赔款:35836万日元。18941904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到8895家,公司股本总额从2

7、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屠龙大会,人人有份,龙的挑战,“相互协商”,原版本的时局图推断约为1898年的作品,一般认为作者是香港爱国志士兴中会会员谢缵泰。漫画中并没有五名中国人图像,纯以各种动物表示各国,并附以注释解说:北方的熊,盘踞东三省和蒙古,是指俄国;英国被喻为犬,占有长江流域;盘踞中南半岛的蛤(即蛤蟆),往广东、广西、云南张手,譬喻法国;肠譬喻德国,占山东;太阳譬喻日本,太阳的光线伸延到台湾;最后一个是鹦(即鹰),盘踞菲律宾,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譬喻美国想和列强分一杯羹。图上还有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

8、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图的正下方是一批牛头马面的牛鬼蛇神,正对着中国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扑向中国。画面两边有“不言而喻”、“一目了然”八个大字,寓示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已经昭然若揭,路人皆知,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表面上似乎遵守中国的现行税率,实际上它承认了

9、各国在中国已经划定的势力范围;同时保证了中国市场包括各国势力范围对美国自由开放,使美国可以自由地进入各国势力范围和其他一切地区,并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逐步实现它独霸中国的险恶目的。这样,就使中国由被瓜分的局面,变成帝国主义共同管理的“公开市场”。,【合作探究】甲午中日战争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清政府:开始了军事改革,建立起新式陆军; 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资产阶级革命派: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农民阶级: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成为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起因,(1)帝国主义的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根本原

10、因),(2)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直接原因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天津-北京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2)大沽口-天津天津陷落。(3)天津-北京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2.经过(1900年1901年),联军统帅英国人西摩尔,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廊坊之战,廊坊大捷,从10日开始到18日结束,历时9天,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打伤332人。义和团、清军、平民死伤近千人。西摩尔事后回忆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没。”,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是继三元里之后,中国民众反对外国侵略的一次大规模

11、的公开对抗,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义和团运动之前,帝国主义分子吹嘘只要一万名现代化的武装军队,就能够横行全中国,他们一再发出瓜分中国的叫嚣,并实际上一开始行动。而义和团的顽强斗争,教训了狂妄的侵略者,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民气”是不可征服的。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曾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一路烧杀抢掠, 犯下了滔天罪行!,侵略头目纷纷冲进紫禁城争坐龙椅,3.结果及影响:,内容,影响,赔,设,拆,惩,改,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

12、治中国的工具,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小结拓展,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虎门销烟,打开中国市场,英 国,南京条约 黄埔条约望厦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英法联军,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朝鲜东学党起义,侵华野心蓄谋已久。,日本,八国联军,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镇压义和团运动,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辛丑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修约”遭拒,思维升华: 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呈现出哪些特点和趋势?,特点和趋势: (1)侵略国:(2)经济侵略特点:(3

13、)政治侵略特点:,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 到资本输出为主,从局部侵略到 扶植代理人以华治华,中国近代前期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反侵略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方面的原因:清朝统治着腐败无能,战和不定,无法发挥军民的力量。 2、经济、军事方面的原因: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武器装备仍然是大刀、长矛,无法与西方先进的武器相抗衡。 3、发动群众方面的原因:清朝统治者不愿也不敢发动人民群众,缺乏民众基础。 4、资本主义国家方面的原因: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征服世界的能力增强。,探究:如何看待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4、对西方而言:侵华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国在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矛盾。 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独立,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给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认识,纵观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要看到列强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就其主观动机而言,列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

15、主的近代化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相对于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的。 历史的结论是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才能富强起来。,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练习,1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

16、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C 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巨额赔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解析:B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日本可以在此驻军。,3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

17、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C 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4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解析:C 这一地区“租界

18、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才会出现的现象。这样的地区一度畸形繁荣进一步证明中国近代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再见,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概况比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明治维新后,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地大物博,市场广阔,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对外扩张,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事实力,矛盾,日本,朝鲜,满蒙,中国,台湾,亚洲乃至全世界,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小日本,大野心!,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美国,英国,日 本,支持,支持,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侵略

19、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法国,德国,俄国,支持,不干涉,“没有别国的帮助,它无论在财政上或军事上都没有独立行动的能力。列宁,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国难当头,李鸿章保全自身实力和北洋地盘,幻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慈禧忙于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希望对日“和平了事”。,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1: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

20、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教会势力猖獗。,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你怎么看?,爱国性: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落后性: “扶清” 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没有认清清政府的本来面目)。 “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没有区分外来侵略者和外来近代文明)。,性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司令瓦得西(德国)在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信中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1、,“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想一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直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义和团的主要活动是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性质: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积极作用,直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义和团运动(18991900),口号:“扶清灭洋”,活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失败原因,主观: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战争回顾:满纸心酸泪,邓世昌之死

22、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有一艘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所题挽联,日本侵略者在旅顺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了四天四夜惨无人道的大屠杀。,(1)起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的尖锐 直接原因:外国教会猖獗,反洋教斗争的发展,(2)兴起:,18981900,山东、直隶,(3)口号:“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义和拳”,放松警觉,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拳匪纪事,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探究: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盲目排外,进步性,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具有盲目、笼统的排外性质,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