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汉代儒学导学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96616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代儒学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代儒学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汉代儒学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汉代儒学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汉代儒学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汉代儒学导学案【目标导航】1说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2了解汉武帝和董仲舒的相关活动,认同他们为儒家发展和国家统一做出的贡献。3结合太学及科举制,理解教育与考试对主流思想的影响。【自主学习】基础史实一、罢黜百家1.汉武帝时期, 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局面的需要而提出。2.“ ”,就是要确定儒学独尊的地位达到思想上的统一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3.这一观点,得到汉武帝的认可,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4.它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它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二、太学的出现1.汉武帝创建 ,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

2、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它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2. 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中国早期选官制度曾经以 为主;汉武帝时代 被确立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隋唐时代 开始实行,以 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 。2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有益于中国 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参考答案:一、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 太学 太学三、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3、考试成绩 儒学经典 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方法归纳汉代儒学主要归功于董仲舒和汉武帝。董仲舒的主要贡献是改造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的措施更为重要,表现在: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上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教育上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学习本课关键是抓住两个人物,以人物带思想和措施。知识建构通读教科书,完成下列表格。改造儒学董仲舒提出建议思想: 汉武帝 采取措施政治:教育:【体验探究】一、焚书坑儒材料一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

4、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 213 年和公元前 212 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儒士的事件。百度百科材料三 P10 资料卡片、P11 资料卡片建国宜师古,兴邦属上痒。从来以儒戏,安得振朝纲。屋壁余无几,焚坑逮可伤。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唐章碣:焚书坑材料四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明李贽:史纲评要卷四后秦纪史料研读(1)以上材料讲了什么事?(

5、2)它与儒学的发展有何关系?问题思考(1)材料一中李斯提出什么建议?秦始皇采纳其建议的动机是什么? (2) “百度百科”是开放式“百科全书”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一“定义”有何不妥? (3)教材引用材料三中的两首诗有何用意? (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的评价?(1)对不利于秦统治的书籍予以焚毁;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2)不是所有的书籍都焚毁。(3)秦始皇焚书坑儒负面影响深远。(4)李贽认为秦焚书坑儒有其必然性,但手段过于残酷。二、汉代儒学独尊材料一 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 ,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王充论衡儒增材料二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

6、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 “三纲”即“君为臣纲” 、 “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这种名教(名份与教化)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百度百科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 汉书记载,汉武帝与董仲舒先后进行了三次对话,他称赞董仲舒的政治主张:“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

7、。 ”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此,儒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董仲舒先后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辞官在家讲学著书。朝廷每有大事,武帝仍派人向他咨询。史料研读(1)以上材料讲了哪两个人的什么事迹?(2)他们对儒学的发展有何贡献?问题思考(1)材料一反映董仲舒的什么精神?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他对于儒家学说的改造与发展?(2)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主张?(3)据材料四,你如何看等待汉武帝和董仲舒之间的“合作”?你对“儒学独尊”有何看法?答案要点:(1)专心治学。董仲舒揉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根据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

8、要,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3)汉武帝需要董仲舒的思想为其政治服务;董仲舒需要借助汉武帝来实现其政治抱负,借助政治的力量发扬光大儒家的学说。思想和政治结合便成了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看法:是西汉封建政治大一统局面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需要。它弘扬了儒家学说,使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发展,阻滞了学术文化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三、汉代太学材料一 P12 知识链接、P13 学习思考博士,原义为博古通今的人,后来借用以为学官名。战国时期,有的诸侯国已经有博士之官,秦继承了这一制度。汉武帝设五经博士,以教授、课试为职责,也参与政务。博士教授的学生,称博士弟子。

9、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经亲自到太学讲学,和诸位儒生就儒学经典的内容相互讨论,前来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材料二 P13 学习思考、资料卡片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史料研读(1)以上材料讲了什么事?(2)这与儒学的发展有何关系?问题思考(1)汉代太学有什么特点?(2)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产生什么影响?(3)科举制始创于隋唐时期,可教材在本课却写了科举制

10、。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1)从地位、性质、规模、教学、功能等方面归纳。(2)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3)此问鼓励创见。提示:科举制以后成为最重要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其考试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检测反馈】一、选择题1(11 苏北三模)3汉代全面推行孝德观念,大力推广孝经,以孝德为推选官吏的主要标准。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其真实意图的是A家齐而后固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B慈孝之心,人皆有之C忠臣之事君,尤孝子之事父也 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2011 南通期中

11、)2.“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A.王阳明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3(2011 扬州期末)14“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4(2011 淮安期中)3春秋繁露曰:“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材料主张的思想是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C天人合一 D大一统5(12 苏中一调)1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

12、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该时期是A西汉时期 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二、非选择题6 (12 苏北二调)21.(12 分) 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

13、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夫仁、谊(义) 、礼、知(智) 、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 然后可善治也。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 分)(2

14、)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4 分)(3)据材料四,概括实现“善治”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理念?(2 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董仲舒历史地位的认识。 (2 分)1C 2D 3D 4A 5A 6.(1)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及地方教育系统;表彰六经。(任 2 点 2 分)(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理论。(2 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2 分)(3)主张限田,反对土地兼并。仁政。 (2 分)(4)改造传统儒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学大师。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