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与慢”教案08 物理学 2 班 106012008071 林秋鸿【教学目标】1、 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2、 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3、 掌握速度公式并能够运用进行计算4、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异同【教学重点】1、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了解速度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及其国际单位3、能够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1、 清楚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 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化公式进行计算【教学方法】问答法(在问答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速度的认识)实验法(速度的测量)练习法(通过练习,强化速度公式的应用)【教学仪器】卷尺、停表、玩具小车【教学过程
2、】一、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对于本课知识的学习)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怎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例如跑 100 米的时候是怎么比较的呢?(学生得出: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跑的快,时间长的跑的慢)教师提问:假设在一分中的时间里,小明走了 500 米,小东走了 600 米,那你们觉得谁走的快呢?(学生得出: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快,路程短的慢)得出结论:日常生活中比较速度的方法路程相同比时间 时间相同比路程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考虑若路程和时间均不相同,我们应该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此时我们引入速度这一物理量。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
3、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物体速度越大说明其运动越快,当一个物体速度为零时,该物体静止。速度的公式:v=s/t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用符号表示为“m/s”.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表示。1m/s=3.6km/h例一:一辆速度为 75km/h 的汽车与一列速度为 28m/s 的火车比,谁更快?解: 1m/s=3.6km/h火车速度为 28m/s=283.6km/h=100.8km/h75km/h100.8km/h所以火车速度更快练习:5m/s= km/h 36km/h= m/s 54km/h= m
4、/s 20m/s= km/h (请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做)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速度与路程还有时间的关系,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使用卷尺和停表测量玩具小车的速度实验器材:卷尺、停表、玩具小车将学生分组后让其自行运用所给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并在自拟的表格中填入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可进行多次:1、时间相同,比较路程2、路程相同,比较时间3、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测速度该实验是为了引导学生得到:小车通过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越短,小车越快,速度越大。在所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越大,小车速度越快。在所用时间和通过路程都不相同时,运动越快,速度越大。还可通过实验加
5、强学生对于速度的理解,以及增强学生设计实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表格可如下:次数 时间 t(s) 路程 s(m) 运动快慢 速度 v(m/s)1 12 13 54 55 2 26 4 1(数据由学生经过试验自行填入)结论:比较快与慢的方法:1、路程相等比时间,时间长速度慢,时间段速度快2、时间相等比路程,路程长速度快,路程短速度慢3、路程时间都不等时利用 v=s/t 求出速度再比较。接下来让学生开始掌握速度公式的应用。先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例题,然后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在进行计算时除了要记清楚公式、知道如何代入数据计算还要注意所给数据的单位,必要时要进行单位的换算。再让学生做点习题以巩固公式的运用。
6、例一: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它在 0.5min 内跑了 840m,问它的速度是多少 m/s?换算成km/s 又是多少?解:t=0.5min=0.560s=30s s=840mv=s/t=840m/30s=28m/s=100.8km/h除了速度公式它本身的形式外,学生还学要掌握它的变形公式的使用:s=vtt=s/v例:一个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m/s,那么经过 1h,他走了多长的距离?解:v=1m/s t=1h=3600ss=vt=13600m=3600m例:子弹的速度约为 900m/s,则它射到 1.8km 外的靶子需要多长的时间?解:v=900m/sS=1.8km=1800mt=s/v=18
7、00/900s=2s课堂练习 2:1、玩具小车在 12 秒内运动了 6 米,它的速度是多大?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需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相距你 1Km 处的雷声?请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做题,老师也要看看其他学生的完成情况,等到学生做完,教师要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指出其中的错误与不足。强调:1、在做题是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单位要代入计算2、要注意解题格式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可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如 : 滑 冰 运 动 员 停 止 用 力 后 的 一 段 滑 行 , 站 在 商 场 自 动 扶 梯 上 的
8、 顾 客 的 运 动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比匀速直线运动复杂,在要求不严格,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多,还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多?(很明显是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多,在自然界中,严格地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很难找到的)本课小结:1、比较运动快慢可采用两种简单的方法:一是路程相同时比时间,二是时间相同时比路程。(控制变量法)2、物理学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的快慢,速度指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公式。 (v=s/t s=vt t=s/v)4、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5
9、、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若还有剩余时间可让学生多做一些练习,以巩固本课的知识1、单位换算:50m/s_km/h;108km/h_m/s。2、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 20m/s 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 747 飞机3、1997 年 4 月 19 日,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门启航,开赴台湾高雄港,当日凌晨, “盛达”号载着 20 多个标箱和一些空箱,约用 17h 抵达了台湾高雄港,全程306km。这是一次被誉为“破冰之旅”的历史航程,中断了 48 年的两岸航运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问:“盛达”号当时的平均速度是_km/h,合_m/s。5、光在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108m/s,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为 1.51011m,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_min。6、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 52.4s。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_m。7、已知普通列车的速度一般为 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为 500km/h,上海到南京的铁路线长 300km,那么,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南京需_h,行驶时间比普通列车缩短了_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