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画 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从文中小朋友画风的方法中受到启发,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运用联系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关于“风”的资料,彩笔、画纸。教学过程:课前活动: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风的资料 。 一、 激趣导入1、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可爱猜谜语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喽。抓不住它的身子,看不见它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倒房子 (打一自然现象)
2、(板书“风” )2、谁能说说风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画风。(板书 “画”)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师:看到大家对三个小朋友这么热情,他们也在和你们打招呼呢!(课件播放:同学们好,我是赵小艺、我是陈丹、我是宋涛,看到大家认识我们的名字,我们真高兴,现在我们要考考你们是不是将这篇课文的所有生字和词语都认识了,敢接受挑战吗?(课件:你
3、能读准这些词语吗?洁白 忽然 旗杆 乌云 雨丝 眨眨眼睛 景物 显得 擦去 弯弯的 斜斜的 呼呼地转)各种方式轮流读。2、接下来我们就回到课文当中,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把你找到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3、小组交流 4、汇报:有答案了吗?哪个小组来告诉大家他们是怎样画风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出示相关课件,并让学生说说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风,适时板书,并指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 吹 了,风藏在 里。”的句式说说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中的风,体会他们是怎样动脑筋思考的。) 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他把
4、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5、引读第九自然段:为什么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呢?美在哪儿呢?(感悟动态美)三、再读感悟1、说一说:你喜欢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为什么吗?你来当当他吧!(使学生通过说和再读来感悟三个孩子注意观察,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动脑筋想办法。)2、师:是呀,红旗在飘动,小树弯下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斜,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却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三个孩子动脑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都画出了风,真值得人称赞。同学们想不想学学这几个爱思考的孩子?那我们就来分角色读读
5、课文吧!3、分角色朗读课文。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1、同学们,刚才我们给三位小朋友的画都写上了一句话,我们把它们整理出来读一读吧。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起来了,风藏在呼呼转的风车里。2、同学们,老师相信聪明的你肯定也发现了风藏在哪吧?你想怎么画风呢?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诉你的学习伙伴吧!3、下面,就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一起来画画风吧!(学生自由画画,师巡视)4、(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
6、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师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5、看到大家画这么多的关于风的图画,老师也忍不住想与你们分享一下喜悦了,想看看老师收集到的风吗?(课件出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风。)6、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五、个性作业,自主选择老师给大家设计了这样几项作业,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去完成吧!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喜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爱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喜爱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喜爱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喜爱散步的你:到操场上、山上,沐浴在春风里,感受大自然的抚爱。喜爱观察的你: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喜爱日记的你:把你想到画风的办法写下来。板书设计:红旗 飘小树 弯 动脑筋雨丝 斜 找联系风车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