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题答案 : 1 :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 ,逐步进化的。 2 :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 :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 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人类 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第二题答案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1 :管理的载体是
2、一个组织 2 :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 3 :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 :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 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 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第三题答案 :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 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 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 和上下左右的相互
3、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 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 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 实现组织 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 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 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第四题答案 :
4、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人际角色: 代表人角色、 领导人角色、 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 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 企业家、干扰对付 者 、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第五题答案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 法一: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 手 ,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 一般 1 :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2 :运
5、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 a :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 b :选择好典 型c :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 d :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一般 个别第二章 :第一题答案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 1 :宏观管理的治国学 (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2 :微观管理的治生学 (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顺道 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重人 1 :重人心向背 2 :重人才归离人和 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守信 信誉人类社会人们之 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利器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6、。求实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 的准则对策 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 1 :预测 2 :运筹。节俭 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法治 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 ,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第二题答案: 查理。巴贝奇(英国)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和经济学方面的带有启发性的 问题。巴贝奇提出了 “ 边际熟练 ” 原则, 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它认为工人的收入主 要包括 a :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 b :按照生产效率以及贡献所分得的利润。 C :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所应给予的奖励。第三题答案 : 1
7、9 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和资本日益扩大,企业管理职能逐渐和职能资本分离,管 理职能则委托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机构承担,出现了专门的管理层。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专门人员研究的一门学 问 ,“ 科学管理理论 ” 由此产生了。 ;他认为单凭经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 管观点 1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 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 :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 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泰罗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 1 :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
8、提高效率 2 :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 件制 3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 :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 :使管理和劳动 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代表作 科学管理原理 1911 年。这些变革形成了 “ 科学 管理 ” 的基本理论。泰罗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历的限制,它的科学管理所涉 及的问题比较小,管理的内容比较窄,企业的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都没有涉及。第四题答案 :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加以补充的。 “ 组织理论 ” 的中心问题:组织 结构和管理原则的
9、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 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 经营职能、 财务职能、 安全职能、会计职能、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4 条原则 1 :分工 2 :权力与责任 3 :纪律 4 :统一命令 5 :统一领导 6 :员工个 人要服从整体 7 :人员的报酬要公 8 :集权 9 :等级链 10 :秩序 11 :公平 12 :人员保持稳定 13 :主动性 14 :集体精神法约尔的贡献: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第五题答案 :书本 p64 页。第六题答案 :
10、“ 行为科学 ” 的早期理论 人群关系论(代表人:梅奥)霍桑试验 目的: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经过程:试验首先从变化现场工作的照明强度着手。研究人员将参加工作的工人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控制组。控制组一直在平常的照明强度下工作,而试验组则给予不同的照明强度。当试验组的照明强度逐渐增大时,试验组的生 产增长比例与控制组大致相同,当试验组的照明强度逐渐降低时,试验组的产量明显下降。试验表明,照明度的一般改变 不是影响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后来再进行其他方面的试验。 观点 : 1 :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 :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 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
11、: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 “ 非正式组织 ” 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和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 “ 非正式组织 ” 4 :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影响 :人群关系理论是 “ 行为科学 ” 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 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第七题答案 :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1 :生产和经营各项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即要求最小消 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使衡量的标准定量化,借助数学模型找出最优的实施
12、方案和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发展规律,摒弃单凭经验和自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 3 :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 4 :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主导思想 :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决策理论 ” 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的。 “ 决策理论 ” 学派主要观点: 1 :管理就是决策 2 :决策分为程序性 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图) 。程序化决策: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往往可制定一个例行程序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问题极为重要、复杂、没有例行程序可循的决策。第八题答案 :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信息化、网
13、络化、知识化、全球化。一:管理思想的创新传统:以资源短缺性原理和 投资收益递减规律为理论基础新经济时代:以知识的无限性和投资收益递增规律为指导思想二:管理原则的创新。前四代 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1 :劳动的分工和再分工、自身利益(亚当。斯密) 2 :依据精细划分的工作付酬(巴贝奇) 3 :管理的分工和再分工、体力与脑力分离(泰罗) 4 :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泰罗、韦伯) 5 :每个人应该只有一个上司(法约 尔 )6 :自动化运动。三:经营目标创新。 1 :以可持续发展代替利润最大化 2 :以公司市场价值代替市场 份额。四:经营战略创新。传统的竞争战略: “ 零和博弈 ” 。信息时代:竞争与合
14、作并存的 “ 双赢原则 ” 。五:生产系统创新。 1990 年代后 由MPR 和 MPR2 发展出 EPR (企业资源计划) 。 EPR 的核心思想: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2 :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3 :体现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 思想。六:企业组织创新 1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由极端化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2 :建立学习型组织 3 :规模经济的传统正在改 变4 :虚拟公司正在代替传统的实体型企业第九题答案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 的管理;全
15、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 化 ;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 放式虚拟管理转化。第三章 : 第一题答案 :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二: 系统的特征 1 :集合性。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系统构成。 2 :层次性。系统的结构是 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 系 ,就是系统的相关性;。管理者从
16、系统理论中得到的启示: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管理 1 :整体性原理 2 :动态性原理 3 :开放 性原理 4 :环境适应性原理 5 :综合性原理第二题答案 :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1 :职责的界限要清楚 2 :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 3 :职责要落实到人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一个人对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负责取决于三个因素 1 :权限;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没有一定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工作实行真正的管理。 2 :利 益 ;完全负责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都要对收益进行权衡。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包 括精神利
17、益。 3 :能力,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 三:奖惩要分明 ,公正而及时。第三题答案 :人本原理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20 世纪末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观点:一:职工是企业的主 体 ;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企业要想 做到 “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 ,必须做到 1 :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据此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的方向。 2 :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3 :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 指导下研究企业的消
18、费者。总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第四题答案 :效益、效率、效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效 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管理,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比社会效益直接、明显,可有效度量;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只能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察人类活动为什么要追寻效益原理? 1 :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2 :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题管理思想正
19、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 :追求局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 :管理应追求长期 稳定的高效益。 5 :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第五题答案 :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公正、客观。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时要做到:1 :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 2 :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题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 :追求局 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 :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5 :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第六题答案 :伦理的特性 1 :非强制性 伦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体现了自觉性和内在性 2 :非官方性 伦理是约定
20、俗成的,不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或法定程序来制定 3 :普适性 所有人都受伦理的指导、调节和约束 4 :扬善性。伦理与法律的关系:伦理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伦理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程度的伦理。伦理和法律在作用上相互补充。伦理可以引导人们遵守法律,而法律可以作为维护伦理的威慑力量。伦理与效益的关系:企 业的伦理经营不仅使除所有者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者、竞争对手、社区和政府)的利 益得到不 同程度的增进,而且使企业自身的效益得到提高。 1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需付出一定的成本 2 :伦理与效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3 :
21、历史证明效益和伦理具有兼得的可能性第四章 : 第一题答案 :一: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内容: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 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实质:体现全体人们 的意志,并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代表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二:法律的特点与作用。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三: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1 :利用法人的权力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2 :应严格明确企业的责 任和义务。第二题答案 :一:行政方法的内容: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 次
22、,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实质:通过行政组织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特别强调职责、 职权、职位而并非个人的能力或特权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1 :权威性 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础是管理机关和管理者的权威。 2 :强制性 行政权力机构和管理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等对管理对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过这种强制性来达到指挥与控制的目的 3 :垂直性 行政方法是通过行政层次来实施的,基本上属于 “ 条条 “ 的纵向垂直管理 4 :具体性 5 :无偿性。行政方法的作用 1 :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同意意志。 2 :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 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3 :可以
23、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 4 :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 1 :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 2 :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 3 :信息在运用行政过 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3 :信息在运用行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4 :行政方法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 力,所以对下属有较强的约束力。这种特点使得上级在使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的要求,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题答案 :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经济方法: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不同的经济手段在不同的领域中发
24、挥的作用不同。价格、税收、信贷、 利润、工资、奖金与罚款。二:经济方法的特点: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三: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 1 :注重经济方法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 2 :注重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第四题答案 :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 1 :人生观及道德教育 2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3 :民主、法治、纪律教育 4 : 科学文化教育 5 :组织文化建(组织文化:组织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在组织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突出管理的人本原理,坚持 “ 以 人为本 ” 的原则) 。企业应选择正确
25、的教育的方式应少采用被动的讲授教育,而多采用主动的小组讨论、现场实习、和体 验实习等方法。第五章 : 第一题答案 :一:功利主义伦理观。功利主义的目标: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利益。 1 :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 2 :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二:权利至上的伦理观。认为:决策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1 :积极的一面:保护了个人的自由和隐私 2 :消极的一面:接收这种观点的管理者把个人自由的保护看的比工作的完成更重要。三:公平原则的伦理观。认为:管理者应该公平的实施规则。四:综合社会契 约的伦理观。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即要求决策
26、者在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 素 。这种伦理观综合了两种 “ 契约 ” 1 :经济参与人当中的一般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的程序 2 :一个社区中特定数量 的人当中的较特定的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方式是可接受的。第二题答案 :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以下 7 个特征 1 :把遵守伦理规范最为获取组织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为组织的一项责任 2 :不仅从组织自身的角度出发,更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 3 :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4 :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 :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企业取得卓越的成就 6 :具有 自律的特征 7 :
2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第三题答案 : 1 :道德发展阶段 2: :个人特征。人们发现 2 个变量影响个人行为: “ 自我强度 ” 和 “ 控制中心 ” 3 :结构变量。在不同的结构中,管理者在时间、竞争和成本等方面的压力也不同,压力越大越可能降低伦理标准 4 :组织文化。最有可能产生高伦理标准的组织文化是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处在这种文化中的管 理者,具有进取心和创新精神。与弱组织文化相比,强组织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更大 5 :问题强度第四题答案 :改善伦理行为的途经 1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 :建立伦理守则和决策规则 3 :在伦理方面领导员工
28、(高层管理者在言行方面是员工的表率,高层管理者可通过奖惩制度影响员工的伦理行为) 4 :设定工作目标 5 :对员工进 行伦理教育 6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7 :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8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第五题答案 :一:企业环境的伦理行为 1 :保护环境 2 :以 “ 绿色产品 ” 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 3 :污染治理。二:企 业对员工的伦理行为 1 :不歧视员工 2 :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员工 3 :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 :善待员工的其他举措。 三 :企业对顾客的伦理行为 1 :提供安全的产品 2 :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 3 :提供售后服务 4 :提供必要的指导 5 :赋予顾客自主选
29、择的权利。四: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伦理行为。不压制竞争,不搞恶心竞争,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搞垮对手五:企业对投资者的伦理行为。为投资者带来有吸引力的投资报酬;应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准确的报告给投资者六:企业对所在社区的伦理行为。企业不仅要为所在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还要尽可能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第六章 : 第一题答案 :组织文化: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 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其任务是努力创造这些价值观念体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第二题答案 :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组织文化在本质上属于 “ 软文化 ” 范畴,是组织自我意
30、识所构成的文化体系。组织 文化相比教社会文化和民主文化有它们的共同属性和自己的不同之处。 1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2 :组织文化的中 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 3 :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柔性管理为主 4 :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第三题答案 :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有:一:组织精神。经过经心培养和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组织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 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本组织的的特征、地位、形象等例: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 “ 七精神 ” 。二:组 织的价值观。组织价值观是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它具有调节性、评判性、驱动 性 。组织的价
31、值观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优秀的组织总会追求崇高的目标、高尚的社会责任和卓越创新的信念。例:美国 百事可乐公司认为 “ 顺利是最重要的 ” 三: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指社会公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 组织各种活 动成果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誉和知名度。其中对组织形象影响 较大的因素有 5 个 1 :服务、产品形象 2 :环境形象 3 :成员形象 4 :组织领导者形象 5 :社会形象。第四题答案 :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指社会公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 价 ,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
32、誉和知名度。其中对组织形象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5 个 1 :服务、产品形象 2 :环境形象 3 :成员形象 4 :组织领导者形象 5 :社会形象。第五题答案 :一:自我凝聚功能。二:自我改造功能。三:自我调控功能。四:自我完善功能。五:自我延续功能。第六题答案 :所有的组织都会把认为最有价值的对象作为本组织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理想或最高宗旨,一旦这种最高 目标和基本信念成为统一组织成员行为的共同价值观,就会构成组织内层强烈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成为统领组织成员共同 遵守的行动指南。因此组织价值观制约和支配着组织的宗旨、信念、行为规范要追求目的 组织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 心 。第七题答案 : 一:选择
33、价值标准。组织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选择选择正确的组织价值观是塑造组织文化的 首要问题。两个前提: 1 :要立足于本组织的具体特点。 2 :要把握住组织价值观与组织文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选择正 确的组织价值标准要抓住 4 点: 1 :组织价值标准要正确、明晰、科学、具有鲜明特点 2 :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要体现组 织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 3 :要使得组织文化标准和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和谐4 :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精神二:强化员工认同 1 :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 2 :树立榜样人物 3 :培训教育三:提炼定格 1: 精心分析。 2 :全面归纳。 3 :精炼定格四:
34、巩固落实 1 :建立必要的制度 2 :领导率先垂范五:丰富发展。第七章 : 第一题答案 :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信息和数据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数据: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数据 加工处理 信息第二题答案 :管理人员信息的评估的方法:有两类信息不值得管理者去获得。 1 :信息的收益较高,而其获得成本也更高 2 :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估计,即进行成本 收 益分析。在考察数据和信息的成本时需从两方面着手 1 :有形成本:可被精确量化的成本 2 :无形成本:很难或不
35、能被量化的成本。考察数据和信息的收益时也要从两方面着手 1 :有形收益:包括销售额的上升、存活成本的下降以及可度量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 2 :无形收益:可能包括获得信息能力的提高、士气大振以及更好的顾客服务等。第三题答案 :高质量、及时、安全的信息是对管理人员有用信息的特征。第四题答案 :信息系统的要素五个:输入:系统所要处理的原始数据。处理:把原始数据加工或转换成有用的信息的过 程 。输出:系统处理后的结果。反馈:当管理者对输出的结果不大满意时,对输入进行调整。控制:对输入、处理、输出、 反馈进行监视,使得这些过程正常。 ;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一:系统调查:组织确定是否存在一个能被信息系统
36、处理的 问题或机会。二:系统分析: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1 :考察分析当前使用的系统,评估组织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内部条件,评估最终用户的要求 2 :系统设计人员确定一系列功能要求。三:系统设计 1 :设计用户界面或 人员和信息的交互点 2 :产生数据,及其属性和结构以及不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 3 :设计软件系统 各 种计算机程序。四:系统实施 。五:系统维护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 1 :电子数据处理和业务控制 2 :管理信息系统和功能控制 3 :决策支持系统和战略计划第五题答案 :一 ; 电信和网络二:人工智能 1 :专家系统: 2 :机器人
37、: 三:办公自动化第八章 : 第一题答案 :一: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1 :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2 :决策的 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3 :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二:决策的原则 1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要使得决策达到最优,必须 a :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b :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 ,据此控制所有可能的方案 c :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2 :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三:决策的依据 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第二题答案 : 初始决策是零起点决策,是在有关活动尚未进行情况下进行的决
38、策。随着初始决策的实施,组织环境发生 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决策为追踪决策。追踪决策是非零点决策。管理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要注意环境的时刻变化。第三题答案 : 1 :战略决策:涉及组织长远发展和长远目标的决策,具有长远性和方向性,如: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 2 :战术决策:又称 “ 管理决策 ” 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 3 :业务决策:日常生活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做出的决策,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 1 :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管理的“ 例行问题 ” 2 :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那些偶然发生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 “ 例外问题 ”
39、第四题答案 :一:古典决策理论。 又称 “ 规范决策理论 ” 是基于 “ 经济人 ” 的假设提出的,盛行与 50 年代以前。观点: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主要内容: 1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2 :决策者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3 :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 4 :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得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不一定能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二:行为决策理论: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中提出 “ 有限理性 ”“ 满意 原则 ” 发现:影响决策者的不
40、仅有经济因素,还有个人的行为表现:态度、情感、经验等。主要内容: 1 :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 2 :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 3 :由于受决策时间和资源利用的限制,决策者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能做到全部了解。决策者的选择的理性是有限的 4 :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很重要5 :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三:当代决策理论;核心内容: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第五题答案 : 一:决策的过程 1 :识别
41、问题 2 :确定决策的标准 3 :给标准分配权重 4 :拟定方案 5 :分析方案 6 :选择方案 7 :实施方案 8 :评价决策效果。二:决策的影响因素 1 :环境 2 :过去的决策 3 :伦理 4 :过去的决策 5 :组织文化 6 :时间。第六题答案 :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美国波斯顿公司提出。 BCG 矩阵:横轴代表市场份额份额;纵轴表示预计的 市场增长 现金:低增长,高市场份额;吉星:高增长,高市场份额;问号:高增长,低市场份额;瘦狗:低增长,低市场份额 BCG 假定:累积学习曲线 如果公司能够适当地生产产品和管理生产过程,则产品生产量积累的每一个显著的啬,都会带来可预计的单位产品成本的
42、下降。 (二)政策指导矩阵书 p257 页第七题答案 :一: 确定型决策方法。 在比较和选择活动方案时,如果未来情况只有一种并为管理者所知,则须采取确定 型决策方法 1 :线性规划 2 :量本利分析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决策树法。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 :小中取 大法 2 :大中取小法 3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第九章 : 第一题答案 :一:计划的概念:很多管理界的学者都对 “ 计划 ” 作了详细的解释。无论在名词意义上还是在动 词意义上,计划内容都包括。 5W1H what 做什么?目标与内容 why 为什么做?原因 who 谁去做 人员 where 何地做 地 点when 何时做 时间 ho
43、w 怎样做 方式、手段。二:计划的性质 1 :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 计划工作 ” 是对“ 决策工作 ” 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进一步地展开和细分 2 :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地基础 3 :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 :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第二题答案 : 一: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和方针,绘制了组织长期发展的 蓝图。短期计划:具体地规定了组织地各个部门在目前地各个较短的时期阶段,特别是最近的时段中。二:业务计划、财 务计划、人事计划。从职能空间分类,可将计划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三: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战略性计划:指用于整
44、体组织的,为组织较长时间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战术性计划: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目标四: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 , 不存在模棱两可。指导性计划:规定一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的自由处置权五:程序性计划、非程序 性计划第三题答案 :哈罗德。孔茨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划分为一个层次体系:抽象 具体 1 :目的或使命。指明一定德组织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它决定组织的性质,决定此组织区别于彼组织的标志,如:大学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和 科学研究 2 :目标。进一步具体为组织一定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如:某
45、大学最近 3 年培养了多少学生,发表了多少论文 3 :战略。通过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去决定和传达指望成为什么样组织的情景 4 :政策。政策是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陈述书或理解书 5 :程序,是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要方法的计划 6 :规则 a :规则是知道行动但不说 明时间顺序 b :可以把程序看作是一系列的规则,但是一条规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 。程序不同于规则 7 :方案(规划)一个综合性的计划,包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要使用的资源及其他因素。 8 :方案预算预算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第四题答案 :一: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工作的主
46、要任:二:认清现在:目的是寻求合理有效的通向对岸的途经 实现目的途经。三:研究过去。研究过去不仅是从过去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更重要的是探讨过去通向现在的 一条规律。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地前提条件五: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地计划六:制定主要计划七:制定派生 计划:与基本计划密切联系的计划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第十章 : 第一题答案 :书本 p295 页第二题答案 :战略环境分析一:外部一般环境 1 :政治环境: 2 :社会环境: 3 :经济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4 :技术环境: 5 :自然环境:二:行业环境 1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2 :行业内战略群分析。 行业竞争结
47、构分析 1 :行业内现有的对手的研究 a :竞争对手基本情况研究 b :主要竞争对手研究 c :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研究 2 :入侵者研究。影响行业进入的障碍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转移成本、资本需求、在位优势、政府投资 3 :替代品生产商研究 a :判断哪些产品是替代品 b :判断哪些替代品可能对企业经营构成威胁 4 :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研究 5 :供 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 行业内战略群分析 1 :行业战略群(战略集团)属于次行业。战略群:某一行业内在某些战略特征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公司集合行业战略群在竞争利润率方面的差异是由于 “ 移动壁垒 “ 的存在,与 “ 进入壁垒 ” 抵
48、抗产 业外的企业入侵的作用相似, “ 移动壁垒 ” 阻止了产业内企业从一种战略群向另一战略群移动 “ 移动壁垒 ” 的高低决定行 业内战略群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四个因素: a :战略群间的市场相互依赖程度 b :战略群所建立的产品差异性 c :行业内战略群的数目及其相对规模 d :各战略群间的差异程度或离散程度 2 :企业盈利率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力而且取决于行业结构状况及企业 所处的战略群状况 a :行业特征 b :企业所处的战略群分布图 c :企业在战略群中的地位 3 :在战略群分 析时,可以绘制行业内战略群分布图。三:竞争对手 1 :竞争对手研究的第一步 识别竞争对手 a :可以克服进入壁
49、垒,进入本行业的企业。 B :进入本行业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的企业 C :其战略实施而会自然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 D :那 些通过向后向前一体化进入本行业的买方或贷方 2 :竞争对手分析的目的 是识别在行业竞争可能成功的战略的性质,竞争对手对各不同战略可能做出的反映以及竞争对手对行业变迁及其更广泛的环境变化可能作出的反应。 A : “ 未来目标 ”研究主要考察竞争对手的远景和使命陈述 B : “ 假设 ” 研究主要是考察竞争对手在本行业中经营的历史,在其他行业经营的历史,对本行业经营传统的认识 C “ 现行战略 ” 研究主要考察竞争对手现行的基本战略姿态,各职能战略及发展战略 D :“ 能力 ” 研究主要考察竞争对手强弱之所在 四:关于企业本身 关于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借用波特的 “ 价值 链 ”分析法企业的各种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基本活动、辅助活动 (图课本 p313 页) 。基本活动: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 部后勤、市场营销与销售、顾客服务。辅助活动: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