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人生事业的体会: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381122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人生事业的体会: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对人生事业的体会: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对人生事业的体会: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对人生事业的体会: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对人生事业的体会: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人生事业的体会: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本书将介绍李嘉诚的致富谋略,收集李嘉诚夹着尾巴做人、积善必有善报的个人修养心得,阐述李嘉诚低买高卖、以小博大、水涨船高、注重长远的操作技巧,并对他著名的“游泳哲学”“以夷治夷”及“成功四字诀”等看家功夫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这些万金难买的经营智慧精华将使本书读者受益匪浅。第一部份:从李嘉诚的创业史,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时势的准确判断和创业时的独立果敢,而这都建立在他对信息的分析和把握上。另外,由于资金不足,李嘉诚采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以最少的钱办最大最多的事,并根据创业的不同时段采取有效对路的管理工作方式,因而初战告捷。第 1 节:前言前 言这是一本

2、介绍经商经验的书。本书讲的是作为一个著名的成功商人李嘉诚对人生和事业的体会。艰难的人生道路,曲折的创业经历,使李嘉诚懂得了勤奋、信用和学习是人生的最大财富,而胆识、才气和运气也是他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正如李嘉诚所指出的那样,贫穷是成功的老师,只有亲身体会挣钱的不易,才能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劳动去获得成功。确实,李嘉诚的事业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是以诚实和勤勉获得成功的。那些商业上辉煌的经历使他总结出了一系列闪光的思想:名利不是最重要的;做生意是无信不立;与人为善才能财源广进;耐心是致富的法宝等等。这些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是一本教人如何致富的书。从做茶楼小二起家,靠经营塑胶花立

3、业,其后又大举进军房地产业,一举挫败英资房地产投资商,接着转战股市,收购众多跨国企业,终于造就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李氏王国“,这就是华人首富李嘉诚最值得骄傲的人生经历。从塑胶花到房地产,从股市到 IT 业,李嘉诚的财富以惊人的几何级数增长,他的投资要诀为世人所关注。本书总结了李嘉诚投资房地产、股市、IT 业,大打收购兼并之战的投资心得,实乃千金难得之秘诀。这还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人的书。钱能买来财产,但买不到好名声;财富虽使人显贵,但换不来别人的尊重。李嘉诚以亲身经验指出,做生意与做人异曲同工,钱来自社会,应该用之于社会,做人的宗旨就是要刻苦。他在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

4、财富。“望子成龙“之心人人皆有。但空怀一副慈爱心肠并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因此,李嘉诚指出,许多父母教子的失败就在于不“忍心“。他进一步指出:教育孩子要“忍心“,这样孩子们才能自立而成才。总之,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嘉诚与众不同的经营智慧:以儒者风度管理企业,以佛家善心对待人才,以稳健心态发展事业,以体己心怀对待对手,这些都是李嘉诚在成功的大半生实践中总结出的与人为善的个人经营哲学。本书将介绍李嘉诚的致富谋略,收集李嘉诚“夹着尾巴做人“积善必有善报“的个人修养心得,阐述李嘉诚低买高卖、以小博大、水涨船高、注重长远的操作技巧,并对他著名的“游泳哲学“以夷治夷“及“成功四字诀“等看家功夫做了深入浅出的

5、介绍,这些万金难买的经营智慧精华将使本书读者受益匪浅。第 2 节:第一章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1)第一章 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艰难的人生道路,曲折的创业经历,使李嘉诚懂得了勤奋、信用和学习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而胆识、才气和运气也是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贫穷是成功的老师,只有亲身体会挣钱的不易,才能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劳动去获得成功。事业成功的十个秘密在激烈的商战中,李嘉诚对于自己的事业始终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他曾经说过:“在事业上谋取成功,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式。但如果能遵循某些原则的话,能将成功的希望提高很多。“数十年来,他所遵循的一些原则是:一、在商场中赚大钱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做你自己的事业。想从商的

6、人应该选择他熟悉而了解的那一行。显然刚开始他不可能熟悉所有情况,但是在他还没有对这行有充分而具体的工作知识前,他不应该贸然开始。二、绝不能无视一切生产的中心目标-为更多的人,以更低的价钱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或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三、节俭为商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商人一定要严格规范自己,不要浪费,不论是在私生活上还是在业务上,“先赚钱,再考虑花钱“是企业成功者的最佳信条。四、永远不要忽视或遗漏任何合法的扩张机会。但另一方面,商人也永远要保护自己,不致受诱惑,作盲目的扩张计划,而事先却缺乏充分的判断及考虑。五、商人必须不断寻找新的办法,来改良产品及服务,以求增加生产及销售和降低成本。时机很重要,一般商

7、人在生意顺利的时候,往往不去考虑谋求发展的办法,但那却是他们能有心力余暇考察业务的时机。许多商人都是在不景气的时候才恐慌,结果往往弄错了方向,反而使得成本升高。六、商人必须亲理业务。他不能指望他的雇员能像他一样,又能做又能思想。如果他们能,他们就不会是雇员了。七、商人必须愿意冒险-如果他认为值得的话,他可以冒险投资及向外借款。但借款一定要设法迅速还清,失去信用最易导致关门大吉。八、商人一定要不断寻找新的或未经开发的市场。世界大部分的人和地方,都盼望能买到外国货,精明的商人要向国外市场动脑筋。九、对工作及产品负责的好信誉,最能带给消费者信心。商人必须顾及品质保证,以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值得大众依

8、赖的厂商,毫无困难地能使订单源源不断。十、不论一个人积累了多少财富,如果他是商人,他就必须永远将自己的财富作为改进大众生活的一个工具。他必须记得,他对同仁、雇工、股东以及社会大众都有责任。认准大道朝前走我们回顾李嘉诚过去走过的历程,会发现他的行为轨迹,与古人推崇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惊人地相似。李嘉诚是个从传统文化氛围中走出来的新型企业家,他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剔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与现代商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西方经济学家探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奥秘时,惊奇地发现东方传统文化的神奇作用。我们不得不折服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暴利所心动,稳健地走他认准了的正

9、途-房地产业。1958 年,李嘉诚涉足地产;1971 年将长江工业改为长江地产,集中发展地产,次年又更名为长江实业,并成功上市。当年的重大抉择,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其正确性。1976 年,长江实业取得年经常性利润 5887 万港元、拥有地盘物业 635 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增至 5?3 亿港元的历史最好成绩。由于李嘉诚采取了稳扎稳打发展地产业的策略,因而使自己在业界实力渐雄,名声渐响。而不少房地产商放下正业不顾,将用户缴纳的楼花首期(款)物业抵押获得的银行贷款,全额投放到股市,大炒股票,以求牟取比房地产更优厚的利润,这种做法加大了房产开发的风险,后来暴发了香港著名的“银行挤兑风波“,终于使那些铤而

10、走险的商人遭到了经济规律的惩罚。当然,李嘉诚从事房产的开发也是有原则的,与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不同,他十分注重自己的公司形象。例如,1977 年中期,李嘉诚购入大坑虎豹别墅的部分地皮-15 万平方英尺。虎豹别墅为星系报业胡氏家族的祖业,据介绍该家族的一篇文章称:“所谓别墅,其实不是一座私人花园住宅,而是规模宏伟、饶有特色的公园。巍峨屹立的七层白塔,红墙绿瓦的亭台楼阁、展览馆,碧波荡漾的游泳池,动物雕塑装饰着崖壁,还有叙述警世故事的泥塑及假山、山洞等,参观、游乐、购物、休息场一应俱全。到过虎豹别墅的人,无不称赞它的丰富多彩,富丽堂皇。“李嘉诚购得地皮后,在上面兴建了一座大厦。游客批评大厦与整个别墅

11、风格不统一。李嘉诚遂停止在该地大兴土木,尽量保留别墅花园原貌。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向社会舆论表明自己与一般商人不同。失败后要有信心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人没有经历过失败,但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没有信心,不能够自己站起来。李嘉诚在创业之初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而他却能够从失败中找到一条成功之路。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再努力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失败的最终承担者也只有董事长本人。企业的成败都与李嘉诚的关系不大,这使十分渴望向社会证明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

12、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亲自创业。第 3 节:第一章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2)1950 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五万港元在筲箕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但不久之后,一段惨淡经营期来临了。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开始过于自信了。几次成功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

13、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重。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的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从做生意开始就以诚实从商、稳重做人处世的李嘉诚付出的代价是很惨重的。这种代价几乎将李嘉诚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这段时间,痛苦不堪的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忙着应付不断上门催还贷款的银行职员,应付不断上门威逼他还原料费的原料商,应付不断上门连打带闹要求索赔的客户,以及拖家带

14、口上门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们。充满自信心的李嘉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独自创业的最初几年里初尝成功的喜悦后,随之而来的却是灭顶之灾。1950 年到 1955 年的这段沉浮岁月,直到今日,李嘉诚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这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它沉痛地记录了李嘉诚摸爬滚打于暴雨泥泞之中的艰难历程,它用惨重的失败反映李嘉诚成功之路的坎坷不平和最为心痛的一段际遇。失败其实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有信心,能否继续保持或者拥有清醒的头脑。像任何身处逆境的人一样,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痛定思痛的磨难后,开始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

15、所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了,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这就意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其后他果然从意大利引进了塑胶花生产的技术,并一举成为港岛的“塑胶花大王“。李嘉诚创业五谋略创业艰辛,但艰辛中又有着成功的快乐。李嘉诚在其早年的创业实践中,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理,从开始的迷惘之中寻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捷径。一、重视时机和信息的运用从李嘉诚的创业史,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时势的准确判断和创业时的独立果敢,而这都建立在他对信息的分析和把握上。另外,由于资金不足,李嘉诚采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以最少的钱办最

16、大最多的事,并根据创业的不同时段采取有效对路的管理工作方式,因而初战告捷。更值得指出的是,李嘉诚从两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信息中分析出全世界将会掀起一场塑胶花革命。而此时的香港,塑胶花的生产和销售尚为零。李嘉诚洞烛先机,全力投入。二、重视质量,善于公关李嘉诚创业过程中十分注意抓质量管理,并自觉运用公关手段解除危机。例如,创业不久,李嘉诚因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使长江厂四面楚歌。面对挫折,李嘉诚采取“负荆“拜访等几手招数,起死回生。而当同行竞争短兵相接时,一些厂家拍摄长江厂的破旧厂房在报章发表,企图以揭短的反面宣传使长江厂信誉扫地。李嘉诚却将计就计,运用太极推手的精义,突出奇兵,充分利用了这种免费

17、宣传,正面宣传了自己。三、学习先进技术,把握市场脉搏李嘉诚为了寻找企业的新出路,不惜以旅游签证飞赴意大利学习塑胶花技术,以香港经销商和打工仔的多重身份进入塑胶公司,通过耳闻目睹和与技术工人交朋友等多种手法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因而,回到香港后,抢先生产出塑胶花,又以高瞻远瞩的准确定位年年掌握了市场。尔后,又看好股份制,借鸡生蛋,使长江实力迅速扩充。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李嘉诚十分注重市场的把握,他立足稳定后又想方设法绕过洋行中间商,直接与外商交易,牢牢掌握了主动权。终于,以其精诚,以其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冒险赢得了欧洲和美洲的大客商和市场,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塑胶花大王“。第 4 节:第一章要亲身体会挣钱

18、不易(3)四、进入房地产市场,采取稳健战略应该看到,李嘉诚获得成功的重要转折点是进入房地产市场发展。但与众不同的是,李嘉诚挺进房地产的原则是谨慎入市、稳健发展。具体做法是不卖楼花,不贷款,不按揭,只租不售。有效地避开银行挤提、地产危机。特别是在 60 年代后半叶,香港地产有价无市,到处贱价抛售物业。李嘉诚审时度势,人弃我取,趁低吸纳,这一招奠定了他成为香港首富的基石。而由于采取了稳健战略,使得李嘉诚能够击败置地,竞投地铁中环站和金钟站上盖兴建权中标,这是李嘉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其中李嘉诚的精确分析及周密行动令人叹服。五、把握投资策略,在耐心中求发展李嘉诚进入房地产投资领域之后,有效地把握了投

19、资的策略,他针对当时的市场需求,相继兴建多个大型屋村,赢得“屋村大王“称号。而且在补地价的时机选择和换地的超前筹划方面,令人击节叫绝。为了奠定自己的坚实地位,李嘉诚的大型屋村酝酿 10 年方始出台,让人佩服李嘉诚的深厚功力,而在土地拍卖场上,他又被称为“擎天一指“。更值得指出的是,他以长远的眼光与合和集团主席胡应湘联合推出的“西部海港-大屿山战略发展计划“,催生了中英两国政府的新机场建设规划,这一切都是大手笔。十年耕耘一朝收获在内地投资方面,李嘉诚一贯持放长线钓大鱼的投资策略终于得到了回报。正所谓十年耕耘一朝收获,李嘉诚终于以其诚心和耐心迎来了内地投资的黄金时期。1992 年 4 月 27 至

20、 28 日,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等分别会晤李嘉诚。李嘉诚旋风般从北京飞赴汕头,又急转深圳。5 月 1 日,宣布成立第一间在内地注册的联营公司。其决断及办事的高效令人惊叹。他一方面投资深圳盐田港,体现了自己的深谋远虑。另一方面,他在广州兴建 73 层高的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他还在上海投资 60 亿建设货柜码头,与香港互为犄角,并成为亚洲首席私营货柜码头大王。另外,在上海、福州、重庆等地,李嘉诚投资房产及康居工程,名利双收。而李嘉诚在内地投资最具争议的项目是北京王府井的东方广场。在这个项目里,充分显示了李嘉诚精明成熟的商业天分。李嘉诚与郭鹤年于 1992 年联手获得王府井旧址发展权,新财团将在此兴建

21、特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东方广场。1992 年 6 月,北京市政府放出风声,表示可以考虑与外商合作王府井旧城区改造工程。一时间,香港大财团蜂拥而至,试图分得一杯羹。谁都知道,王府井是首都最繁华、历史最悠久的商业区,有如上海的南京路、香港的铜锣湾。试想过去在这些黄金地段,想找一间铺面都难如登天,现在竟可望获得以公顷计算的大幅土地租用权,当然令人喜出望外。据香港一位地产分析员称,谁拥有王府井的一幅土地,谁就拥有了一座大金矿。而李郭二人能如此神速办理,是他们多年来在内地耕耘(捐赠与投资)的结果。由于他们亦曾在香港竭力鼎助中资(中信、首钢、光大)打天下,所以现在已到了获得回报的时候了。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

22、谈判、签意向书、拆迁、拔钉子户麦当劳等,李嘉诚解决起来举重若轻,得心应手。李嘉诚认为,在内地,土地价格与起楼造价的比例往往是 1 比 10,而香港不少地段,却正好倒过来。而大陆和香港合作的基础是互补互利,港方的优势是资金雄厚,大陆方则控有土地使用权、审批权。所以,一拍即合。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又有何用?通过双方谈判,果然这幅地皮 5?11 公顷,规划用地 3?27 公顷,可规划建筑总面积 14 万平方米的土地,由李嘉诚、郭鹤年两人合作开发,并准备建成亚洲或世界一流的商业中心,从而奠定了李嘉诚在内地的龙头老大地位。做人要看重美誉度一个人出名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而所出的名声也有好坏的差异。有的

23、人因恶与怪而出名,有的人虽然知名度颇高,但其名声已成为沽名钓誉的代名词,而李嘉诚所说的名誉看重的是社会对自己的美誉度。第 5 节:第一章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4)为了给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李嘉诚捐赠的善行并不仅限于他的潮州老家,而是遍及华夏大地:1984 年,他向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捐赠 100 万港元;1991 年,他又捐出 500 万港元,并表示从 1992 年至 1996 年间,陆续捐赠 6000 万港元;1987 年,他向中国孔子基金会捐款 50 万港元,用于赞助儒学研究,该基金会在山东曲阜为李嘉诚树碑立传;1988 年,他向北京炎黄艺术馆捐款 100 万港元;同年,他捐款 200 万港元在汕

24、头市兴建潮汕体育馆;1989 年,他捐赠 1000 万港元支持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1991 年 7 月 2 日早晨,李嘉诚边用早餐,边听广播,惊悉中国华东地区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水灾。他立即通知新华社香港分社,以四大公司名义捐出 5000 万港元赈灾。他同时倡议全港市民掀起救灾热潮。当日 11 时,李嘉诚在华人行办公室,接受香港文汇报等多家报馆记者采访。他说:“过去对公众事业,一般是以私人的名义,这次以公司的名义,是想让全公司的股东和员工都参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在香港的中国人,这是应该做的事。以香港今天的情况,每个中国人尽心尽力,应有很大的力量可以帮助华东灾区。希望各界人士、

25、各个社团,只要经济能力许可的,都踊跃参加,用最快的速度、最有力的方式来支援灾区。“据 14 日的文汇报报道,在李嘉诚先生的倡议下,全港市民掀起了救灾的热潮。这次活动,香港市民共捐赠 5?66 亿港元。通过这样的许多事实,人们对李嘉诚的赞助公益的行为都有着深刻的印象。李嘉诚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美名也传遍祖国各地。李嘉诚对祖国内地是如此,在香港也是如此。例如,从 1977 年起,他先后给香港大学等几家教育机构及基金会捐款 5400 多万港元。1984 年,他捐助 3000 万港元,在跑马场等地建立了 3 间老人院。1988 年,他捐款 1200 万港元兴建儿童骨科医院,并向香港肾脏基金、亚洲盲人基

26、金、华东三院捐资共 l 亿港元。00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李嘉诚对香港社会福利和文化事业的几十家机构捐善款数亿港元。李嘉诚在商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公益事业上也做出了足以流芳千古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香港的社会进步。正因为此,1981 年香港市民把他评选为 1980 年度香港“风云人物“。这以后,李嘉诚可谓独领风骚,被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说他是“最富有的华人“,“真正的华人男子汉“。时代周刊称他为“天之骄子“。香港各大报纸的评论文章中“风云李“李超人“的字样举目皆是。做有心人才能成功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话:“成功的大门总是只向有心人敞开。“李嘉诚的

27、成功就是这句话应验的实证。当年轻的李嘉诚自立门户要生产当时走俏的塑胶花时,他所遇到的技术上的难题使其一筹莫展,无可奈何之下,他想到了亲自上门向国外学习新产品技术这一招。1957 年春天,李嘉诚揣着强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的班机去考察。他在一间小旅社安下身,就及不可待地去寻访那家在世界上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的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风尘仆仆来到该公司门口,但却戛然却步。他素知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留与戒备。也许应该名正言顺购买技术专利,然而,一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厂家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它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时方肯出手

28、。那么,长江厂只能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谈何突破?聪明的香港人善于模仿,对急于打冷门、填空白的李嘉诚来说,等塑胶花在香港大量面市后模仿,将会遇到众多的竞争对手。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招聘工人,他去报了名,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李嘉诚只有旅游签证,按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给李嘉诚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非法打工,不敢控告他。第 6 节:第一章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5)李嘉诚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他能够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双眼却恨不得把生产流程吞下去。李嘉诚十分勤劳,工头夸他“好样的“,他们万万想不到这个“下等劳工“

29、,竟会是“国际间谍“。李嘉诚收工后,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得而知。李嘉诚又心生一计。假日,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的厂应聘技术工人。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最后,李嘉诚到市场去调查塑胶花的行销情况,验证了塑胶花市场的广阔前景。 平心而论,以今天的商业准则衡量李嘉诚当年的行为,似乎不太妥当。但在那个时代,偷师和模仿是很普遍的现象,无可厚非。李嘉诚创大业的雄心勇气和他随机应变的精明,对我们不

30、无启迪。调整方向填补空白在商场竞争的过程中,经营同一种产品的人越多就好像在跑道上与你竞争的对手越多,你将很难超越他们。作为企业家的李嘉诚十分懂得寻找经营空白,开拓新兴市场的重要性,因而,他的经营决策很快落实到了行动中。当时,塑胶花风靡世界,在香港市场也是如此。李嘉诚分析,塑胶花实际上是植物花的翻版,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种植并喜爱的花卉不尽相同,而目前香港和国际市场生产的样品,太意大利化了,并不适合香港和国际大众消费者的喜好,因此,他根据时代的要求以及对消费者的调查结果,设计出全新的款式,而且要求自己的企业不必拘泥植物花卉的原有模式,要敢于创新。当李嘉诚从国外考察回来时,随机到达的,还有几大箱塑

31、胶花样品和资料。临行前,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好些家花店,了解销售情况。他发现绣球最畅销,立即买下好些绣球花作样品。李嘉诚回到长江塑胶厂,他不动声色,只是把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他的办公室,把带来的样品展示给大家。众人为这样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塑胶花拍案叫绝。李嘉诚宣布,长江厂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为本厂的拳头产品,使长江厂更上一层楼。产品的竞争,实则又是人才的竞争。李嘉诚四处寻访,重酬聘请塑胶人才。李嘉诚把样品交他们研究,要求他们着眼于三处:一是配方调色,二是成型组合,三是款式品种。李嘉诚明察秋毫,他认为塑胶花工艺并不复杂,因此,长江厂的塑胶花一面市,其他塑胶厂势必

32、会在极短时间内跟着模仿上市。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本来批量生产的塑胶花,成本也并不高。价格一高,问津者必少。其他厂家再一拥而上,长江厂的市场地位就难得稳定。所以,李嘉诚提出在经营策略上倒不如在人无我有,独家推出的极短的第一时间,以适中的价位迅速抢占香港的所有塑胶花市场,一举打出长江厂的旗号,掀起新的消费热潮。卖得快,必产得多,“以销促产“,比“居奇为贵“更符合商界的游戏规则,以此来确定自己在行业生产中的地位。这样,即使效颦者风涌,长江厂也早已站稳了脚跟,长江厂的塑胶花也深深植入了消费者心中。事实果真如此,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

33、权益,主动提出预付 50订金。很快,塑胶花风行香港和东南亚。老一辈港人记忆犹新,几乎在数周之间,香港大街小巷的花卉店,摆满了长江厂出品的塑胶花。寻常百姓家、大小公司的写字楼,甚至汽车驾驶室,都能看到塑胶花的倩影。而李嘉诚由于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就这样,李嘉诚在香港洞烛先机,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另外,由于李嘉诚不按物以稀为贵的一般道理卖高价,而是着眼于占领市场份额,因而一举成功。第 7 节:第一章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6)贫穷是成功的老师李嘉诚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方面由于其过人的天赋以及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得自于他对自己的

34、信心和期望。在他的早期贫困生活中,他一直没有放松对生意的学习和观察。1944 年,李嘉诚到他舅舅所开的中南公司工作,从学徒开始做起,扫地、烧水、倒水、跑堂等杂事他样样都做。他还利用空隙时间,跟师傅学艺,不到半年时间,他就学会了各种型号的钟表装配及修理。那时,他的一个目标,就是利用工余时间自学中学课程。但是,微薄的收人,以及维持全家生活,保证弟妹读书的负担,使他只能购买一些旧教材。回忆这段历史时,李嘉诚说:“先父去世时,我不到 15 岁,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那么的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

35、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新的旧教材。就这样,我既学到知识,又省了钱,一举两得。“1946 年,李嘉诚离开了中南公司,到一间小五金厂做推销员。李嘉诚做推销总是独具心思。因为他推销镀锌铁桶不像一般推销员那样只着眼于卖日杂货的店铺,而是向用户直销。酒楼旅馆自然是大户,一次要货就达 100 只,但是向中下层居民区的老太太推销,卖一只却等于卖了一大批,因为老太太都是义务推销员。结果,五金厂生意兴旺。但是,李嘉诚并不满足于这点业务,于是他跳到一间小工厂-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做推销员。他每天都背着一大包样品,走街串巷。李嘉诚回忆说:“别人做 8 个小时,我就做 16 小时,开初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李嘉诚充

36、分利用当茶楼跑堂时的脚步功和察言观色的本领,再加上他富有针对性的说服方法,使他一年后的销售额达到第二名的 7 倍,使他 18 岁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两年后晋升为总经理。李嘉诚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商人。虽然当时他已经熟悉并掌握了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但他还是谢绝了老板的挽留,决意离开。1950 年,李嘉诚创办了长江塑胶厂,开始了他事业成功的里程。在那里,他将自己六年来学习和观察到的生意经验和技巧运用于工厂的管理,终于获得了成功。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挣钱如今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基本手段。今天的年轻人也许体会不到挣钱的不易,但李嘉诚却以其青少年时代的艰辛而体会到了。当时,年少的李嘉诚担任了推销员的工作。总结这一

37、工作的艰辛,李嘉诚常说:“要别人买你的东西,不想被推掉就必须在事前想到应付的办法。“为了能够推销更多的产品,他利用报纸杂志,搜集有关产品的市场信息资料,而且还和不同层次的人交谈,更具体地了解产品的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李嘉诚还根据香港每一个区域的居民生活状况,总结使用塑胶制品的市场规律,并将这些资料记录在他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把多方面的信息汇集后,目标也就清楚了,以至于他所推销的塑胶制品一出厂,就知道该送到什么地方去销售。勤力且能吃苦耐劳的李嘉诚,早在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时,已练就了 12 个小时不坐的来回跑动的功夫,而且也能忍受这种长时间的劳累所带来的腰酸背疼。后来,在他推销业务期间,为

38、了省钱,他始终都是以步代车地奔走于香港的大街小巷。今天的李嘉诚,只要讲到这段时光,总是不无自豪地说:“我 17 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 8 个小时,我就做 16 个小时。公司内的推销员一共有 7 个,都是年龄大过我而且经验丰富的推销员。但由于我勤奋,结果我推销的成绩,是除我之外的第一名的 7 倍。这样,18 岁我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我又被提升当总经理。“避开冲突才能各个击破李嘉诚长期经营房地产投资的经验表明,越是利益较大的项目越会遭遇巨大的利益冲突。李嘉诚对于这种利益冲突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谈判障碍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耐心和冷静。李嘉诚指出,商业谈判

39、谈的不是语言,而是利益。因此,在商业谈判中,应禁忌那种长期陷入僵局而形成马拉松式的谈判局面,这就要求谈判的组织者要善于避开冲突,各个击破,将谈判推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具体方法是:第 8 节:第一章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7)一、先集中解决某一个议题,然后再讨论第二个议题。采用这种方法,先从某一个议题开始,明确范围,深入讨论;接着开始第二个议题,直至所有议题都依次讨论完毕。二、在贸易谈判中,要运用某些策略以有助于谈判在诚挚、合作、轻松和认真的气氛中进行,使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即使“买卖不成“,也要“情谊长在“。三、在谈判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应安排休息 510 分钟。它可使双方有机会重新计

40、划甚至提出新的设想和方案,并可使精力再次集中起来。休息的时机应把握在每个谈判阶段结束时、确定议题以前或僵局出现之前。四、谈判时一定要明确谈判截止时间以免出现马拉松式的谈判过程,并采用婉转的句子表达时间。例如,“如果我们能按时结束会议,使我赶上 18 点的飞机,我将非常感谢。我们尽量在此之前结束会谈,你认为怎么样?“又如,“如果能在 6 月 4 日以前,我们达成协议,一定是十分愉快的事,假如这样,我就不必奉命去与 B 公司合作了。“这种谈法富有建设性,比较容易获得响应。五、当谈判进入僵局时,可用幽默、笑话及喝茶等方式来缓和气氛,也可另换一个话题,先避开冲突,以求转变趋势。吃饭有利于改善谈判气氛,

41、在吃饭及打保龄球时充满了信任与尊敬的气氛,当双方对于谈判的进展不满意时,便可安排这种环境有利于为谈判建立一种信任和坦率的气氛。运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提到成功的人士,人们总会说出幸运两个字。但不管人们对成功怎么看,运气都不是唯一的因素。在李嘉诚的成功经历中,运气在成功的因素中到底占有多大的比重呢?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运气和机遇,看上去很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往往使人分不清彼此,但是,两者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李嘉诚对这个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承认,所谓“时势造英雄“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他真正的答案是:“再坦白一点说,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赚钱。你必须对你

42、的工作、事业有兴趣,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李嘉诚表示:“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若我们贸然去做,至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对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绝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奋及有计划的工作而得来。但李嘉诚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是靠勤奋工作,不断奋力而得成果;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第三阶段当然也要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掉。至今,李嘉诚已工作 60 年了。60 年间,他从一无所有,发展到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市值数千亿。他的顺与逆,折射着香港的商业史,是香港经济奇迹的见证

43、。自 30 岁起,李嘉诚就再也没有细数过自己的财富。“1957 年、1958 年初次赚到很多钱,对是否快乐感到迷惘,觉得不一定。后来想明白了,事业上应该多赚钱,有机会便用钱,用到好处,这样赚钱一生才有意义。当初我打工的时候,有很大压力,尤其是最初几年,要求知,要交学费,自己节俭得不得了,还要供弟妹上中小学直至大学,颇为辛苦。做生意头几年,也只有极少的资金,的确要面对很多问题。但我想,只要勤奋,肯去求知,肯去创新,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对朋友讲义气,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成就,生活无忧。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能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李嘉诚说:“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内心很骄傲。为

44、什么骄傲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日渐提高。“那时,同事们闲下来就聚在一起打麻将,李嘉诚却捧着一本辞海啃,日日如是,翻得厚厚的一本辞海都发黑了。李嘉诚形容自己“不是求学,我是在抢学问“。正是靠了这种抢学问的精神,才会创造条件使幸运之神得以降临,否则,没有了精神的基础,天上掉下来的金钱也会拿不住。第 9 节:第一章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8)奋斗一生才能收获一生要造就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也许只需要数年的功夫;但要造就一个成功的商人,尤其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则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李嘉诚一生的成功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以李嘉诚的聪明他不会逊色于任何一个人;以李嘉诚的

45、人生哲学,他也不曾出现过巨大的失误。但他仍然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才做出了今天的成绩,他的经历说明,成功的道路上确实没有捷径可走,十分耕耘一分收获,奋斗一生才能收获一生。李嘉诚,祖籍广东潮安,现任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主席,他的经商经历如下:1950 年,他开设小型塑胶厂,取名长江,后转而投资地产。1972 年长江实业上市,1979 年向汇丰购入老牌英资洋行和记黄埔。1994 年 1 月,透过持有的加亚洲买入吉隆坡工业 5股权;6 月,与北京 7 家饭店(包括长城饭店、香山饭店、华都饭店、燕都饭店、前门饭店及燕京饭店)签订转让合同(股权不低于 50);同年 10 月,长实旗下的加怡集团与江苏省

46、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及东南亚公司合组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5000 万美元,加怡占 30股权,即投资为 1500 万美元,涉及江苏省多个企业及基建项目;11 月,长实发展北京长营康居住宅区,正式动工兴建,总投资 12 亿元人民币;另外,长实又参与发展位于珠海市唐家镇的低密度住宅计划,总投资为 3000 万美元。1994 年 12 月 27 日盈科拓展亚洲有限公司(收购海裕亚洲后的易名)签订两项国内合营协议,发展北京市中心一个地盘,以及设计、兴建和经营广东省高要市一座发电厂,总投资约 3120 万美元。盈科拓展集团 1994 年 11 月在星洲宣布设立电信业务公司,为星洲的跨国公司提供卫星通讯服务,

47、另外,盈科拓展集团的业务多元化,在越南购入酒店,耗资约 530 万美元。1995 年 3 月,李嘉诚表示,长实及和黄已承诺投入大陆发展项目的资金共 200 亿港元,透过集团本身提供;同年 4 月,李嘉诚减持新鸿基工业至 3?25。据统计,李嘉诚的旗舰长江实业(占 34?95股市)市值是 740?56 亿港元,下控的和黄(占 44?05)为综合企业,业务包括房地产发展与投资、货柜码头与航运、零售、制造及其他服务电讯与传媒、能源、财务及投资,而和黄拥有香港电灯 34?6%股权。李嘉诚投资于中信泰富、首钢国际,并在美加等地大量投资,其所领导的和记黄埔 1997 年被列入世界经济五百强。李嘉诚早年成功

48、的三个策略在成功的道路上,有心人永远走在别人前面,而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个聪明的有心人。一、以语言为工具获得宝贵信息李嘉诚 11 岁迁港,便苦攻广州话和英语。李嘉诚的最初发迹,源自他精通英语,从英文杂志上获取其掘得第一桶金的宝贵信息。二、做有心人偷学赚钱技巧李嘉诚 14 岁父亲去世,他辍学打工,但从买卖旧书中显示出了其商业天聪。后来求职无门,他就想到银行去寻找机会。想法是银行是做钱生意的,银行不会没钱,当然不会倒闭。其后,在茶馆当跑堂,他给自己定了两门必修功课。其一是时时处处揣测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等,然后找机会验证;其二是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在高兴之余

49、掏腰包。他自觉养成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习惯。当时,李嘉诚虽然不进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却向舅父建议迅速抢占中低档表的市场。后来历史证明了李嘉诚的预言,香港成为世界中低档表最大的生产市场。可见,少年李嘉诚的这一眼光已堪称第一流大商家的风范。三、学推销洞察市场需求尚未成年的李嘉诚推销术可谓奇招迭出,炉火纯青。他在五金厂推销铁桶,开辟了直销新路,此外,他将眼光盯住了闲居在家的老太太。一家新旅馆开张,李嘉诚的同事在旅馆老板处碰了一鼻子灰,李嘉诚迂回包抄从老板儿子身上打开了缺口。当然,李嘉诚也曾碰钉子,但他用坦诚请教的招数拔掉了钉子。后来,由于铁桶在与塑胶桶的遭遇战中落败,因而李嘉诚看准塑胶业的勃兴,毅然投身塑胶行业。第 10 节:第一章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9)特别是李嘉诚推销塑胶洒水器时,能不动声色让产品本身说话。他又主张推销产品的同时,更要注意推销自己。强调推销员自身的包装,同时,广交朋友。这一切都为后来他的成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逆境是锻造天才最好的熔炉在每一个成功者的经历中,逆境和失败是必不可缺少的两门必修课。而对于李嘉诚来说,它们的降临意味着美好童年的断送。1940 年冬天,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踏入四季如春的潮州。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带着全家准备逃往香港,为了躲避敌人的冷枪冷炮,他们只好在崎岖的山路上日夜兼程。李氏一家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