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词解释1. 禁榷制度:是指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商品实行专卖的制度,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干预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政策。目的是国家通过官营商业与商人争利,它是官人充当大商人的结果。2. 均输法:“均输法”是宋代王安石的新法之一,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宋代赋税部分征收实物,当纳税户在购买实物时,大商人从中操纵把持,加重纳税户负担,并影响国用。3. 平准法:由政府主动出击,在物价很低时,以市场价大量买入! 而物价上涨过高时,则平价卖出,以打击商人哄抬物价,保持物价的平衡。4. 市舶司制度:市舶制度出现于唐代,完善于宋代。所谓市舶制度,就是管理进出口贸易的制度。宋代有
2、市舶法 ,元代有市舶司法则 。依据法则,国家在通商口岸设立市舶司,其职责为:、负责向来华进行贸易的外国商人颁发许可证书,外国商船须持许可证才能进出中国指定的港口。、征收舶税,按照货物的种类收取不同比例的进口关税。、收买舶货。5. 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唐代以前,国家富强,很多国家前来寻求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仅南北朝梁武帝统治时期,南海诸国通使的就有九国之多。这些国家使节来朝贡,货物由朝廷处置,广州祇负责过境和接送任务。在唐朝之前,这种朝贡贸易占主导地位。6. 唐两税法:两税法 :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内容:量出以制入的财赋征收
3、原则;所有赋税,均并入两税之中;行商按三十税一抽取商税;征收时限,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关于户籍管理的附加规定;保障两税的权威性。7. 摊丁入亩: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2、简答题1. 分析古代土地所有制变迁的过程答: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曹魏时期曾经实行屯田制;北魏
4、到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2. 传统租佃制度有哪几种,不同租佃制度对农民的影响如何?答:产生:春秋时代地主阶级对井田制进行改革,在土地经营上有创新,创造出租佃制发展:魏晋南北朝产生屯田制,唐朝出现包佃制,宋代出现”撤佃”现象影响:形成持续千年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农业经济有很强的稳定性但没有发展的活力3. 简述明清赋役制度的变化答:明朝 1581 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税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 “并为一条” ,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赋
5、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纳银代役的规定,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生依附关系也有所松弛。 清朝 1669 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 1712 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十五年(1711)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入亩对我国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4. 试述
6、中国古代几次巨大的经济波动及其成因答:1、几次巨大的经济波动 (1)秦汉到三国时期的三次巨大经济波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西汉末年的农民战争和三国间的战争等共有三次打的破坏,在此后的和平时期,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波动,此期间战乱频繁,重庆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3)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经济反复波动,这期间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最繁荣的时期。(4)宋代到元末的经济动荡,宋代采取的制度措施,经济呈现出兴旺的局面,元末又遭到破坏。 (5)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波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有一个黄金期,但其中也有停滞的破坏现象。 2、产生波动的原因 (1)自然灾害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
7、家,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低,完全是靠天吃饭,另外,中国历史上基本是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特点使中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减弱,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周期是构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原因。(2)少数民族的进攻南迁 中国历史上始终存在这北方游牧族对中原的进攻和南迁,而在大规模南侵过程中,往往造成社会经济的严重后果破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倒退。 (3)周期性的土地兼并和农民战争 中国地主制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则必然发生土地兼并,通过农民战争土地实现再分配,重建自耕农体制,但与同时,这种生产关系调整的方式却造成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只要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兼并就不可
8、避免的还会发生,农民战争也同样还会发生。 (4)小农经济的固有特征 小农经济始终处于贫困破产的边缘,一旦出现意外的变故,如自然灾害,小农经济就大批破产,从而不得不出卖土地或被迫夺走,从而出现土地兼并引起的农民战争,造成社会生常理的严重破坏。一 名词解释: 1.买办:清初,买办专指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管事,后来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居间人或代理人。 2.庄票:旧时钱庄发行的本票。因采用不记名式,故可在市面流通,视同现金。 3.北四行:天津盐业金城大陆和上海中南四家银行的合称为中华民国时期北方金融集团之一。 4.公司律:是清朝于 1904 年仿效西方关于资
9、本主义近代工商设立,组织,活动等方面的最早的立法 二 简答题: 1.简述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答:(1)缺乏现代的理性政府 (2)商品市场的不发达 (3)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缓慢 (4)缺乏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 (5)农业生产再投资的制约 (6)缺乏稳定的政局 2.论述近代工业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状况 答:与人力手工小规模的传统生产相区别,近代工业指采用动力和机器进行生产,雇佣工人在 30 人以上的工厂。主要包括采用机器生产的制造业、矿业和公用事业。 发展条件: 1、外资在华投资设厂,将其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引进中国,并引起国人注意,开始效仿。为近代工业发展起到了师范和带动作用,并为后来的华
10、资企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部分技术工人。 2、洋务运动中的官办近代工矿业以购买西方新式设备、制造武器、船舰、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发展,进而发展到近代民用工业的初步建立,使工业化得以向个部门发展。 3、民间开始投资工矿企业,不仅越来越多的买办、商人、华侨独立兴办企业,而且部分手工作坊也开始使用机器生产,发展为近代工业。 发展状况: 1、清末近代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大小企业并举,其中以小企业为多,技术落后、竞争力低下。企业集团出现,大企业负债经营,但一战结束后外资势力卷土重来,许多华资企业开始转入萧条和停滞状态。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措施,近代工业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工业发
11、展史上应该说是比较快的。 3、战时工矿业的发展 战时国民政府对民营资本工业采取积极扶持政策,使得民营工业有较大发展,但 1943 年后走向衰落,不少企业停工停产。 3.简述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应的社会功能。 答: 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部分。人们一般讲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内容概括为同业拆借、证券买卖、外汇交易、黄金与白银的买卖、票据贴现、申汇买卖、货币买卖等七个方面。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和货币贴现。票号是经营汇票的专门机构,而由银行所经营的汇票承兑和各种商业票据的贴现业务,到 20世纪 30 年代才出现,并且仅局限于上海等少数几个大城市。货币买卖、申汇买
12、卖、黄金与白银买卖,甚至外汇交易都同当时的货币状况密切相关,并随着货币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在废两改元和法币改革之前,各地所使用的货币及记账单位非常混乱与繁杂,从而形成了各种货币相互兑换、买卖的市场,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银两汇总与资金划拨的申汇市场。由于中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本位不同,随着贵金属的国际流动,以及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投机,从而形成了标金市场与大条银市场。但金融市场的运行主要是通过各种证券的交易来具体进行的。证券买卖不仅是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而且也直接联系着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反映了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简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什么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
13、的战略?答:(1)对国际因素和国家安全与统一问题的考虑是重要因素;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同时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为迫切。战争是靠实力来说话的,所以中国必须发展国防工业,而国防工业的发展又是以重工业为依托的,况且,发展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也需要工业的巨大支持,否则农业耕种的机械、灌溉的设备、化肥和农药也没有来源。 (2)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示范效应; 苏联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 20 世纪前半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骄人成绩,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也备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崇。 (3)重工业不发达是制约国内其他产业发展
14、的瓶颈; 从西方国家发展的历程来看,重工业生产部门为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了原材料与机器设备。从当时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现实来看,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难以承担此重任,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期望通过进口来解决机器设备的问题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优先发展重工业必然会成为当时的最佳选择。 (4)政府主导下的国营经济,特别是生产资料企业,具有内部循环的特性,可以实现内部化的增长; 工业投资扩张,特别是在重工业领域的加速扩张,是 20 世纪 50 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2、计划体制时期,工业化建设主要分哪几个阶段进行,有哪些特点?答:第一阶段,19531957 年: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一五计
15、划” 这一阶段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其背景为 1952 底,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可供借鉴;其方针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体实施为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同时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合理调整工业布局。这一阶段我国工业的转变从国情出发,合理规定国民经济的速度和比例,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并且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阶段,19581978 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受挫 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提出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但是八大
16、的方针没有得到贯彻执行。1958 年,颁布社会主义总路线,开展大跃进,使工业建设受挫。大跃进在经济上,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使经济结构更加畸形。政治上,左倾思想更严重。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 “共产风”盛行生态上,生态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后来的粮食生产。 其后,文革对工业建设又造成严重破坏。文革时期,工业企业管理制度被破坏,经济效益下降。不少企业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弛,一些地区和企业分成各自的派系,互相争斗,导致生产长时间上不去。不少重点工程建设受影响。不少工厂在政治运动中,设备损坏。 第三阶段,1978 至今:社会主义工业化新时期 中国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工业所
17、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与私营工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崛起,国有工业比重下降,开创了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工业用地重新利用。 现阶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3、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
18、历程。答:(一)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模式下的初步转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鉴于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中共中央及时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将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调整上,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 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同时农村改革也是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在农村改革热火朝天推进的同时,城市改革也开始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多种经济形式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二)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下转型的全面展开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取代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强调
19、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明确了改革的市场取向,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不仅明确了改革市场取向,而且提出了一个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以此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这几年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而新的体制远未建立,新旧体制摩擦加剧,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激化,改革出现波折,但这只是前进中的波折。(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新体制的初步建立 治理整顿期间,不仅经济增长陷入低谷,而且改革的取向也陷入迷茫。1992 年,中国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
20、步伐。改革的深度和难度加大,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自上而下主要实行单项突破,必须由政府加强全面规划,自上而下总体推进,充分注意各方面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在继续坚持循序渐进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 经过 1992 年后的进一步改革,到 2000 年,一个新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也初具规模,市场已发挥了对资源的基础作用。然而,改革远未完成,许多领域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21 世纪初,在已初步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础上,迈开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4、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有怎样的演变过程?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宏观区域经济格局的划分有过 4
21、 次大的变动,即从沿海和内地“一、二、三线地区”沿海和内地东、中、西三大地带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到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 (一)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末,计划控制下手地区均衡发展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沿海地区工业比较发达,而内地工业十分薄弱,生产力分布呈现出沿海和内地两种大的类型。20 世纪 50 年代起,为了建成相对完整的区域性的工业体系,国家主要采取了“均衡发展战略” ,强调沿海与内地均衡发展,国家投资重点指向中西部地区。 (二)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1992 年,沿海重点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政府实施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 伴随着区域结构变迁的是城市体系的形成。中央实施的多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改变了多年来“东西南北齐步走”的格局。 (三)1992 至 1999 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 年来,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采取了“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步开放”的梯度演进方式。 (四)1999 年至今,启动西部大开发 为了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地区生态环境,1999 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