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一部分 主题研究,考点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2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考点3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 考点4 国防建设 考点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成就,考点全解,考点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国策,(2014昆明11题)下图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政治制度是 ( ),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我国省级自治区一览表,B,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于1842年至1898年期间,清朝政府在英国的武力威逼下,先后三次
2、与英国签定不平等条约,分别割让香港岛、九龙半岛及租借新界(包括新九龙)给予英国,成为英国殖民地。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英国签订中英联合声明,确定1997年7月1日起,香港主权将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此举标志着香港的殖民地时期正式结束。,考点2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澳门主权交接仪式,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葡国船商藉囗航船触礁下沉,进贡物品被浸湿,申请借地晾晒,同时贿赂广东海道吏汪柏,登陆澳门。随后逐步侵占澳门。,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社会主义制度,1997,1999,香港特别行政区,【易错易混】“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不是港澳问题。,拓展提升,(2013昆明 14题
3、)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邓小平的讲话,反映出我国在实现国家统一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是 ( ) A. 改革开放 B. “一国两制”C. 八项主张 D. 民族区域自治,B,2014年月日电: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于日晚间结束天夜的首度访台行程。虽然历时不到个小时,但此行却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倾听之旅”、“沟通之旅”、“信心之旅”。不仅迈出年来两岸关系极为重要的一大步,大大增进了两岸双方、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巩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鼓舞、提振了两岸同胞坚定走和平发展大路的信心,而且有力提升了两岸交流机制化水平,开辟了两岸
4、关系和平发展的崭新格局,成效显著,影响深远。,考点3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 益密切,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汪辜会谈,拓展提升,【易错易混】台湾问题属于我国的主权问题,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 【“说明”拓展】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原因: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启示: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决同一切分裂国家的行径作斗争,发奋学习,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应有的贡献。,(2015原创)学习完各族人
5、民的大团结这一课,八(1)班同学开展“家乡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社会调查活动,调查后发现石林彝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及西盟佤族自治县等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这些少数民族村的设立体现了我国哪一制度 (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一国两制 D. 社会主义制度,B,考点4 国防建设,华东军区,喷气式,战略导弹部队,【考点点拨】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海军、空军、导弹部队,以科技强军,增强国防力量。 【易错易混】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1950年4月,人民海军正式建军。,拓展提升,(2014昆明12题)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
6、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证明: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为此,1949年4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A,五项基本原则,周恩来,1955,万隆,考点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成就,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周恩来,乔的笑,1971,合法席位,中 美 建 交,周恩来到机场迎接尼克松,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谈,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79,2001,上海共识,【巧学速记】 1. 和平共处五原则,中国外交新政策,独立自主为总则,领土主
7、权不侵犯,他国内政不干涉,平等互利高建设。 2. 中美关系:尼克松访中华,签公报中美交,两国关系正常化。,拓展提升,【“说明”拓展】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认识。原因: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认识:只有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只有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2014云南12题)下图为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的情景。
8、该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 )A. 中国国力强大 B. 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 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 D.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2013曲靖14题)“开怀大笑乔冠华,喜迎中国外交年”。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让乔冠华开怀大笑的事件是 ( )A. 中美正式建交B. 中国申奥成功C. 中美关系正常化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南方讲话,多民族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开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建设有
9、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特区姓“社”不姓“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统一,邓小平理论,课堂小结,综合演练,1. (2014曲靖12题)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出席亚非会议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重返联合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 B. C. D. ,D,(2014嘉兴)嘉兴有一位著名大师金庸。他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参与基本法的起草,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 ( ) 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
10、殖民统治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A. B. C. D. ,A,(2014盘龙区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材料二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11、西北臂指相连,形式完整,自无隙可乘。左宗棠 材料三 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3月,左宗棠移驻肃州(今酒泉),曾率大军西征。他根据新疆北可控南的地理形势,确定了先北后南的战备方针,指挥清军仅用半年时间,就收复了乌鲁木齐等北疆大部分地区。1877年春,清军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军队。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朝在西域地区设立什么“专门性机构”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西域都护府,(2)根据材料三概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根据材料三,指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
12、(3)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针对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政治和经济上分别实行了什么政策?分别有何积极作用?,原因:赶走侵略者,维护国家统治和军事安全; 策略: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兵分三路进攻新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 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材料四 近年来“东突”势力的恐怖活动愈演愈烈。他们打着民族和宗教的旗号,蒙蔽、煽动和裹挟部分群众,不惜采用恐怖暴力手段,如制造“301”
13、惨案,意图分裂国家,将我国1/6的国土分离出去。谋求所谓的“民族独立”。引自人民网,(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分裂国家行为的认识?,对于分裂国家的敌对分子,我们要坚决打击,对分裂国家的行为,我们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国家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打击分裂国家的行为,大力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提升自身防御水平,大力提倡爱国教育,坚决与分裂分子作斗争,维护国家统一。,(2014五华区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列举与事件相关的主要将领?请归纳材料一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将领:左宗棠、彭德怀;主题: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主权。,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
14、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周恩来在某会议的发言 (2)材料二中所涉及的是哪个会议?概括材料二中“求同”所指的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哪些共同点。,万隆会议;共同点:都曾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都面临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问题。,材料三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下册,(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何意义?(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何认识?,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综合国力是外交活动的基石;灵活务实地开展外交活动(或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在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等(答出一点,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