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课时2 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考点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 考点二 澳大利亚,考点全梳理,考点全梳理,考点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黑种人的故乡 1. 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_沙漠以南,东临_,西濒大西洋。 (2)纬度位置: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 _(纬线)之间。,撒哈拉,印度洋,南回归线,2. 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以_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主要地形:_盆地、埃塞俄比亚高原和_高原等。东北高,西南低。 (2)气候 类型:_气候、热带草原气候、_气候,以赤道为轴呈对称分布。
2、,高原,刚果,南非,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影响:由于深受热带草原气候的影响,形成了非洲典型的民居_屋。,茅草,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3. 河流与湖泊 (1)主要河流:刚果河、_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等,其中刚果河水力资源最丰富。 (2)主要湖泊:坦噶尼喀湖(非洲最 _的湖泊)和 _湖(非洲最大的湖泊)。 4. 人种:黑种人口90%以上,故有“黑种人的故乡”之称。,尼罗,深,维多利亚,5. 文化 (1)宗教:非洲黑种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三种,传统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传统宗教是非洲黑种人固有的、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社会基础的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后来从外界传入非洲的宗教。 (2)文明:非洲是人类文明
3、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3)生活: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如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远播欧美和世界其他地区,如节奏强烈的歌舞艺术。,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1. 丰富的矿产资源 (1)矿产资源:特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 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 多,而且储量大。 _、 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 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金刚石,分布 a.南非: _、石油、金刚石、铀; b.刚果民主共和国:金刚石、铜; c.几内亚:铝土矿; d.赞比亚:铜。 (2)生物资源:咖啡
4、、 _、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黄金,椰枣,2. 经济 (1)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 (2)进出口产品示意图,(3)单一经济的弊端 :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单纯依赖某几个国家,出口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 解决方法: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等,改变单一经济的现状。如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产油国家发展了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肯尼亚以花卉业和旅游业为主。科特迪瓦发展农产品的同时,发展了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4)经济发展: 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国家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
5、要动力。 由于经济的良好表现,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巨大市场,撒哈拉以南非洲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三、人口、粮食和环境 1.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之 _。 2. 粮食:农牧业生产 _,产量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3. 环境:砍伐森林,开垦草地,扩大耕地面积,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首,落后,4. 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的措施如下: (1)最重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次重要: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6、(3)一般重要: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引进人才和技术。,(1)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没有白人居住。 () 【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但撒哈拉以北的非洲地区,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家却以白色人种为主。 (2)乞力马扎罗山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有积雪覆盖。 ( ) 【解析】赤道地区炎热,但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达到5 895米,海拔高,气温较低,进而形成积雪景观。,返回,考点二 澳大利亚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 位置:澳大利亚地处_半球,位于_洋和_洋之间。 2. 范围:是_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独自占有一
7、个大陆的国家。 3. 古老的原始动、植物:考拉、 _(动物界的跳远名将)、琴鸟、鸸鹋、桉树、金合欢等。,南,印度,太平,大洋洲,袋鼠,4. 形成原因:(1)澳大利亚长期孤独地处在南半球的海洋上,阻断了物种的交流,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2)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在今天看来,它们虽然显得原始,但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 地形:分为东、中、西三大纵列区,东部是_,海拔在8001 000米之间。中部是_,海拔一般不足200米。西部是_,平均海拔仅450600米,地势宽广平坦。,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高原,2.
8、 气候: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热带面积广大,气候呈 _状分布,以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半环,3. 河流、湖泊 (1)河流:东部大分水岭西侧的_河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2)湖泊:中部平原的艾丁湖澳大利亚最大的湖泊。 4. 发展农牧业的条件: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丰富,没有大型的野生食肉动物。,墨累,5. 农牧业发展概况:以 _为主,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还是重要的牛肉和小麦出口国,被称为“ _”。 6. 三大牧羊带:三个不同的牧羊带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 _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 7. 农牧分布:主要分布
9、在大自流盆地及北部。,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 丰富的矿产:矿产资源丰富,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都很丰富,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 2. 特点:储量居世界前列,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3. 矿产的分布 (1)煤:东部沿海地区及南部的皮里港附近; (2)铁:西部及南部的皮里港附近; (3)铝土:北部及东南部的珀斯附近; (4)锰:北部。,4. 采矿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发展了采矿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冶金业。澳大利亚生产的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由于矿产品
10、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亚也被称为“ _”。,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5. 主要经济支柱: _业已经超过农牧业和工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6. 澳大利亚在采矿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已形成一种文化。如果要用一句通俗的话语概括,那就是不给地球“留疤”。,服务,四、人口和城市 1. 分布: _地区。 2. 原因: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3. 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 _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 _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东南沿海,悉尼,墨尔本,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地形三,东西中部不一般; 东部山地分水岭,墨河入海向西南。,(1)澳大利亚被南回归线穿过,
11、澳大利亚的气候呈半环状分布,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等,但不包括地中海气候。() 【解析】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分布有地中海气候。,(2)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有很多特有而古老的生物,诸如:袋鼠、琴鸟、金丝猴等。() 【解析】澳大利亚由于长久的孤立在海洋中,形成了特有的动植物,其中动物有:袋鼠、鸸鹋、树袋熊、琴鸟等,但金丝猴是我国所特有的动物。,返回,重难点突破,一、如何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和环境的关系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难点) 1.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
12、和环境问题三者的关系,2. 解决措施,典例1 下图是“发展的三大问题关系图”,发展的三大问题、依次是( )A. 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 B. 粮食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 C. 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 D. 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A,【考查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解题思路】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非洲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变式1(15邵阳)西非埃博拉病毒,从2014年2月
13、开始爆发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西部。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 )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矿产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A. B. C. D. ,B,【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故选B。,二、影响澳大利亚农业分布的因素(重点) 1. 从地形上看,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西部形成广阔的热带干旱草原,东南部
14、和西南部为温带草原,面积辽阔的草原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 从气候上看,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既适合牧草的生长,又能广泛种植小麦;中部平原又名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井水盐度较高,适宜牲畜饮用。,3. 澳大利亚大陆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绵羊没有天敌,在此大量繁殖,使澳大利亚逐步成为世界上养羊最多的国家之一。,典例2(14内江)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题。,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早在19世纪中叶就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根据两幅图分析,澳大利亚牧牛带和牧羊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15、热带草原气候 C. 亚热带湿润气候 D. 地中海气候,B,【考查点】澳大利亚气候与对应的农牧业发展。 【解题思路】两图为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农牧业分布图,判断农业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牧牛带在北部及东北内陆,对应着热带草原气候。选项A热带雨林气候在东北沿海;选项C亚热带湿润气候在东部沿海,为牛、羊与经济作物混合带;选项D地中海气候在西南和东南部沿海西侧,这里是绵羊与小麦混合农业带。,变式2(15东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读下图,,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区地下水丰富,人工草场广布,生产稳定 B. 地区灌溉系统完善,多为人工草场 C. 地区降水丰富,农牧场规模小,牧草产量高 D. 三个牧羊带的分布都与地形、气候因素密切相关,A,【解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牧羊带。地区位于中部平原,地下水丰富,多为天然草场,牧草品质差,生产不稳定。,三、澳大利亚农牧业与地形、气候、河流的关系(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