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复习方案 淮安】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4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共13张PPT).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66277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5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方案 淮安】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4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共13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复习方案 淮安】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4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共13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复习方案 淮安】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4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共13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复习方案 淮安】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4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共13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复习方案 淮安】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4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共13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识网络,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要点整合,一、阶段特征 从1949 年到现在,共和国走过了66年(截止到2015年)的风雨历程。在这66年的发展中,有成就有挫折。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 年;第二阶段从1956 年到1966 年;第三阶段从1966年到1976年;第四阶段从1976年到现在。 1第一阶段是过渡时期(19491956年):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一五”计划,实行了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过渡时期结束。,专题四 新中

2、国的成长之路,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2第二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十年(19561966年):出现了失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我国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 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给整个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民主和法制被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4第四阶段(1976年至今):经过两年的调整,到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重要开端,我国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时期,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提出并实施了改革开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

3、合国力不断增强。,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二、主要内容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我国经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建设

4、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2艰难的探索道路 (1)七年过渡话神奇 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巩固了新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识

5、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历史感悟】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政党,她有能力纠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1)19501952 年,开展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19531956 年,领导农民实行生产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 (4)改革开放后,取消人民公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4新中国外交方面取

6、得的成就、原因及启示 (1)成就 20 世纪50 年代的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就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20 世纪70 年代的外交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中日建交、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改革

7、开放后的外交成就: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运用;1991 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对促进该组织的发展以及亚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01 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 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了新的空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原因 新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

8、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3)启示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今后我们要继续走和平发展之路,要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伟大的新时代 (1)历史转折:1978年底,中共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2)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对

9、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理论创新: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4)建设成就: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命题规律,本专题是中考命题的重点部分,近几年设置试题频繁,命题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是重要考点。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其历史

10、意义深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考查题型有选择题、材料解析题。 (2)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是重要考点。从1953 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6 年到1966 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对社会建设经验不足,存在着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困难。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

11、乱使国民经济长期徘徊不前,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拉大了。考查此点能让我们从成就和失误中总结出历史教训和经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题型以选择题、材料解析题为主。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重要考点。1978 年底至今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此重点掌握政治、经济、民族政策和外交成就四方面的内容。题型有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在历年中考中本专题经常结合相关史实、时政热点考查,多为延伸或者对比而涉及的知识点,故本专题知识点深度挖掘的潜力很大,应当引起2015年中考重视。,专题四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