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突破实验题型,一般答题程序,(1)实验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要设计对照实验;在设计时 要保证唯一变量;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少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增加重复次数,反复验证实验结果。,(2)预测实验结果(一般具有三种可能性)一般按“若 AB, 则;若 AB,则;若 AB,则”的思路去完成。,“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提出的问题是:_?他们作出的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如下表(蛙受精卵随机分组):,【典例】(2011 年广东
2、茂名)某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1) 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受精卵_幼蛙成蛙等,阶段,所以它的发育属于_。,(2) 实验组 1 中,A 应是_ ;实验组 3 中,B 应是_,原因是_。(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4)支持上述实验假设的结果是_。,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解题思路根据他们作出的假设,可推测出所提出的问题是“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有影响吗?” (1)青蛙的受精卵孵化出的幼体叫蝌蚪;蝌蚪与成蛙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差异较大,属于变态发育;(2)实验组 2 和实验组 3 是实验组,实验组 1 为对照组,变量是水质。因此,A 为清水;B 应为 100;(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
3、录的内容是已孵化的青蛙受精卵的数目;(4)实验组 1 中,青蛙卵处于无污染的环境中,孵化率最高。,答案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有影响吗,(1)蝌蚪,变态发育,(2)清水,100,实验材料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3)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4)实验组 1 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巩固训练1小明将刚孵出的蟑螂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有抗生素、维生素、蛋白质、淀粉四种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如下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由实验设计可以知道,小明想探究何种营养成分,对蟑螂发育的影响?(,),A.C,BD,解析:由实验可知,丙是对照实验组,其他各组实验分别缺少抗生素、维生素、蛋白质
4、,小明想探究这三种物质对蟑螂发育的影响。【答案】B,2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B,A.,步骤 1,B步骤 2,C步骤 3,D步骤 4,解析:“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这是对科学探究的假设。,3下表是“探究子叶的不同处理对花生幼苗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结果,由此分析可知,该实验(A.证明胚是植物体发育所必须的结构B实验组为 a 和 b,对照组为 cC实验组为 a 和 c,对照组为 bD实验组为 b 和 c,对照组为 a,解析:本实验的变量为子叶的数目,而不是整个的胚,所以 A 不符合题意要求。a 组未加处理,保持原有状态,所以作为对照组。【答案】D,4
5、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解析:探究实验以单一变量
6、为原则,为增加实验准确性,,应增加鲫鱼条数。,【答案】D,5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1)如图甲所示,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 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气体)。,氧气,(2)如图甲所示,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_作用。,光合,对照实验,(3)上述(1)(2)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_,该实验的变量是_。,光,(4) 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
7、行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这些水分是通过茎中的,_自下往上运输来的。,蒸腾,导管,(5)如图乙所示,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 34 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 2 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进行了_作用,释放出,_(气体)。,呼吸,二氧化碳,6 (2012 年广东湛江) 下图是 186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ulius Sachs)探究光合作用进行的实验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有机物,(1)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_。(2)实验中利用了有、无阳光照射处理,此方法叫_,实验法。,对照,(3)实验结果显示遮光部分叶片不变色,照光部分叶片呈_色,这说明绿叶
8、在光下能够合成_。(4)建设绿色湛江,“低碳生活”是每个人的责任。“低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的排放。在生活中,你能为“低碳”做哪些事情?(答一点即可)_。,蓝,淀粉,节约用电等(答案合理即可),7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下表:,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产生了抗体,(1)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_。,(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对照,(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_(填“甲组”或“乙组”)。,甲组,(4)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
9、行例行的病毒学检疫,采取这一措施是,属于_。,切断传播途径,8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庭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将 30 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30 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注:醋酸铅是一种含铅化合物。,(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_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5%的葡萄糖,铅,(2)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C,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C如实记录,
10、重新再做一次实验(3)比较右上图中乙和丙两条曲线下降趋势的不同,可以看出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是:_。,小白鼠体内的铅含量越高,血红蛋白含量下降速度越快,一般答题程序,(1)从题干中提取重点、关键词,从而明确实验的目的,分,析实验原理。,(2)实验设计要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典例】将 20 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 A、B 两组,A 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 B 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1)此实验说明_。(2)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 增 加 一 个
11、 实 验 , 你 认 为 最 合 理 的 设 计 是 :,_,_。,(3)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全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应该是_(填序号)。,玻璃缸密闭,玻璃缸敞口,适宜的温度未被污染的河水,低温自来水,(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_的。(5)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症的可能性较大。根据遗传学的原理推断,这种症状能否遗传给下一代?_。,解题思路题目主要通过实验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1)由题干所示现象,可以说明甲状腺激素
12、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实验中 B 组起对照作用;(2)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则应设置一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切除甲状腺(或切除甲状腺,不饲喂甲状腺激素),观察其现象,如果不能正常发育,则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5)由于蝌蚪迟迟不能发育成青蛙,可能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造成的,而碘可以促使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形成;而且成年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由此可以推测该地区缺碘。缺碘会造成婴幼儿患呆小症,但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答案(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2)选择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一组蝌蚪,切除甲状腺(或切除甲状腺,不饲,喂甲状腺激
13、素),观察其现象(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4)相适应,(5)呆小,不能,巩固训练1下表为某小组同学用大豆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他们验证的是什么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A,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解析:、的不同是一个在 25 下,一个在 3 下,所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2在下图中,证明“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B,A.甲与乙、甲与丁C.甲与丁、乙与丙,B甲与丙、甲与乙D甲与乙、乙与丙,解析:两个实验的实验变量分别是绿色植物、光。,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
14、环境中”,他们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 m 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那么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解析: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开始时半数在较暗的地方生活,过一段时间后,另一半的鼠妇都会移向较暗的地方生活。,4胡轩同学要证明某种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其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帮他填写完整。(1)实验步骤:配制种类齐全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甲试管中。,不含氮,配制与甲试管相比_,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乙试管中。,相同,将两株生长状况_的幼苗同时分别培养在甲、乙试管中,过一段时间后其长势情况如右图所示。,(2)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甲,5(201
15、2 年广东梅州)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喜温,喜透气,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蚯蚓是否喜湿润的土壤呢?李凡同学就这个问题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进行探究,他将 20 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润土之间,每隔 2 分钟记录干土和湿润土中蚯蚓数量,其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可以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_土壤环境中。(2)该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因素是_。(3)除了土壤湿度影响蚯蚓外,还有许多其他非生物因素影响蚯蚓生活,请你说出其中两个:_。(4)蚯蚓是生态系统的_者,它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湿润,土壤湿度,光、空气、温度
16、,分解,6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 40 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 4 等份,在 4 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 1、2、3、4 的标签,在 4 个罐头瓶内底部各放 2 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 10 粒绿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1 号瓶与 2、3、4 号瓶分别都只有_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1,(2)1 号瓶和 2 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水分,(3)1 号瓶和_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3,(4)1 号瓶和 4 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_是种
17、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温度,(5)如果该同学要探究绿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 5 号瓶,5 号瓶应放置在 25 、_的环境中,其他条,件与_号瓶相同。,无光,1,一般答题程序,评价实验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2)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3)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4)实验仪器、药剂的配备、使用及用量的大小等是否合理。,【典例】(2011 年广东深圳)图甲是小红为“探究种子萌发条件”设计的实验,小平觉得设计有不足之处,经思考后设计了图乙的方案,他们挑选了大小、外形相当的大豆种子,按新方案(每只烧杯的每一层种子数量相同)进
18、行实验。请回答:,甲,乙,(1)小平认为甲图的设计不足之处是_。(2)一段时间后,他俩发现图乙中间层的种子只在 20 环境下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3)小平再次仔细观察,发现图乙中 20 环境下中间层还有 个 别 种 子 没 有 萌 发 , 可 能 的 原 因 是,_,_。,解题思路(1)通过两图对比可知,小平认为在实验设计中,每个烧杯每层中只放置 1 粒种子,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40 、0 都不是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3)20 环境下中间层的种子获得了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个别种子不萌发可能是内因造成的。,答案(1)种子数量太少,(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
19、温度,(3)种子的胚不完整、种子没有生活力或种子处于休眠状态,巩固训练1(2010 年广东中考)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的是,(,),C,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 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解析:该探究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温度,其余条件是适合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2为了探究光照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植绿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下列对他的实验设计所提的意见中,正确,的是(,),C,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
20、暗室中C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D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 0 ,3下表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 A、C 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B由 A、B 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C由 B、C 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解析:A、B 实验的变量是胰岛细胞,结果是是否出现糖尿,因此结论应该是胰岛细胞的存在可以防止糖尿的出现,但无法证明胰腺的组成。,【答案】B,4为了研究农药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先在 A、B、C 三
21、个烧杯内倒入池水,分别都放入水藻、田螺、小鱼养三日,再向 A、B 烧杯中分别滴加 3 毫升 5%的有机磷农药和鱼藤酮农药,其中鱼藤酮是一类利用植物产生的毒物制成的天然农药,C 烧杯不加农药。隔一天以后观察烧杯里生物的生活情况,记录其变化。问:,(1)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请指出一点,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_。,加入三个烧杯的水藻、田螺、小鱼的数量、大小、,生长情况应基本相同,(2) 在 该 方 案 中 , 起 到 对 照 作 用 的 是 哪 只 烧 杯 ?,_。,C 烧杯,(3)有农民将鱼藤酮添加到养鱼池来养鱼,并捕捞鱼用于食用 , 你 认 为 这 样 做 合 适 吗 ? 为 什 么 ?_
22、。,不合适。因为鱼藤酮会经鱼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5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_( 填“ 能”或“ 不能”) 对“ 光照能 影响 叶绿 素 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个。(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不能,3,阴暗、适宜的温度,环境条件的设计:,光照充足、适宜的温度,甲组_,乙组_。实验材料选择:_。,同样材料(同样多株韭苗或同样多株蒜苗),(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预期结果:甲组植株_,乙
23、组植株_。,变黄,变绿,6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分别取 20 mL 的清水和 20 mL 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 A、B、C 三个烧杯中。,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 A、B、C 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静置浸泡 5 分钟。,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烧杯中溶液的体积。,步骤四:记录数据于下表中。,据实验回答问题:,萝卜块大小应该一样,(1) 步 骤 二 中 存 在 明 显 不 足 , 请 帮 助 指 正 :_。(2)A 组清水体积略变小(不考虑蒸发、读数误差),最可能,的原因是:_。,萝卜块吸水,(3) 从 A
24、组 和 B 组 实 验 对 比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_。(4) 从 B 组 和 C 组 实 验 对 比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_。,当萝卜块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萝卜块失水,当周围溶液浓度越大,萝卜块失水越多,7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1) 实 验 前 , 根 据 已 有 知 识 , 你 的 假 设 是_。(2)实验时,取 A、B 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 A 试管中加入 2 mL 唾液,向 B 试管中加入 1 mL 清水,分别搅拌后放入 37 温水中保温 10 分钟。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向 A 试管内加入的唾液和向 B 试管内加入的清水量不同,(3) 两 支 试 管 中 分 别 滴 加 2 滴 碘 液 , 预 计 会 变 蓝 的 是_试管,不会变蓝的是_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B,A,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