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地区 人教版数学《近似数》学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47137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地区 人教版数学《近似数》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地区 人教版数学《近似数》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地区 人教版数学《近似数》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一数学课时备课本学期第 课时课题 来源:xYzkW.Com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 课时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来源:xYzkW.Com本单元第 课时日期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孙统国 复备人 审核人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在现实情境中获得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初步认识;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意义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猜想、验证、交流探索出多种估算的方法,获得处理实际问题的初步经验感知目标重点难点重点: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意

2、义,难点: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按给定的精确或有效数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 图 复备标注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 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1)我班有 名学生, 名男生, 女生。(2)我班教室约为 平方米。(3)我的体重约为 公斤,我的身高约为 厘米(4)中国大约有 亿人口。2、 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数是与实际相接近的?哪些数与实际完合符合的?与实际接近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近似数。学生交流抢答 提问等以学熟悉的数据引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探求新知1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近似数?学生纷纷举例:1 2000

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2.9533 亿。2 某词典共 1234 页。3 我们年级有 412 人,买门票需要 80 元。等上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2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序,可以用精确度来表示。例如,教科书上的约有 500 人参加会议,500是精确到百位的近似数,它与准确数 513 的误差为13.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 取近似数,即完成教科书探索知识生成过程,加强对于近似数,有效数字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近似数的精确度让学生实践按要求取近似数有效数字要概念重点是“0”辩别使学生印象更深46 页的填空。3 通过填空,引

4、出有效数字的概念,强调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0 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举例说明零“是”还是“不是”有效数字,让学生辩别。刻。例题分析例 1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15 8(精确到 0.001) ;(2)30 435(保留 3 个有效数字) ;(3)1.804(保留 2 个有效数字) ;(4)1.804(保留 3 个有效数字) 。解:(1)0.015 80.016;(2)30 4353.0410 4;(3)1.8041.8;(4)1.8041.80例 2 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

5、效数字 ?(1)132.4;(2)0.0572;(3)2.40 万解:(1)132.4 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 0.1),共有 4 个有效数字 1、3、2、4;(2)0.0572 精确到万分位(精确到 0.0001),共有 3 个有效数字 5、7、2;(3)2.40 万精确到百位,共有 3 个有效数字 2、4、0.教师讲解点拨后可由学生自己完成例题示范,同时也告诫学生不要出现不应有的错误注意:例 1 中(2)不能写成30 400,这样是有 5 个有效数字,像这样的数保留几位有效数字一般要用科学计算法,或 3.04 万。例 2 中由于 2.40万的单位是万,所以不能说它精确到百分位.例 2的(3)

6、中,由四舍五入得来的 1.50与 1.5 的精确度不同,不能随便把后面的 0 去掉;巩固练习1 教材 第 46 页 练习2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 1295330000 人,请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近似的有效数字。1 精确到百万位; 精确到千万位 精确到亿位; 精确到十亿位练习 巩固小结提升1 近似数 2 有效数字推荐作业教材第 47 页 6 题教学后记本节课以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数据引,使学生获得了直观的体验,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在了解近似数以后,启发学生“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近似数?”并通过教师自己设计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准确数据,有时是实际问题无需得到准确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