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共67张PPT).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2921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共67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广西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共67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广西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共67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广西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共67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广西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共67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知识梳理,一、凡尔赛体系(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巴黎和会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集团取得胜利。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主题是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英、法、美三国操纵会议。 (2)结果: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3)凡尔赛和约 主

2、要内容: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领土);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殖民地);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以东50千米以内不许设防(军事方面对德国惩罚过于严厉);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经济)。 性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和约。 (4)巴黎和会的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凡尔赛体系 (1)构成:19191920年,协约国相继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作用:构建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二、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

3、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1华盛顿会议 (1)背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美、日矛盾尤为突出。 (2)时间:19211922年。 (3)参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4)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5)操纵国:美、英、日三国。 (6)性质: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7)结果: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8)九国公约 主要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

4、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影响:确立各国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对中国的影响: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华盛顿体系 (1)构成:九国公约四国条约(美、英、法、日承认了彼此在太平洋的权益)五国海军条约(美、英、法、日、意签订,此条约使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2)作用:构建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建立: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5、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 3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4国际联盟:1920年1月成立,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被英法所操纵。它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强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工具,于1946年正式解散。,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拓展延伸,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在大战期间被日本侵占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由此引发

6、了中国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中国对各国要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调整范围:巴黎和会召开后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召开后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3易错易混点: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是国联,不是联合国。,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实力演练,一、选择题 1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是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会议的是凡尔赛和约哪一条款( )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

7、和洛林 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的处置 C对德国的军事限制 D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大量赔款,B,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1919年5月在北京爆发了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它的发生是由于下列哪次国际会议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A,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32013雅安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凡尔赛和约( ) A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不可能带来任何和平局面 C激化了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 D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A,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8、,42013宜宾 一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旨在调整国际秩序,但它们都试图以牺牲中国主权利益来达到目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B北大西洋公约四国条约 C华沙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D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A,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5美国著名的军事家马汉在他的海权论中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一战后,哪一条约的签订为美国争夺海上霸权奠定了基础(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四国条约,C,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62014南充 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不属于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的是( ) A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9、 B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 C建立了战后的世界统治新秩序 D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D,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72014泰州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这里的“和约”指(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雅尔塔协定,A,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当代美国史学家说: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材料二 日本借一战之机独占了中国若干年,势力扩张不少。

10、这极大地损害了英、美的利益,在战争已经结束,对战败国处置已经完成的情况下,英、美必然要改变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 出于遏制日本的长远考虑,英、美在不损害它们利益的前提下,在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的要求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边缘谈判”的始末,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材料三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的“战胜国瓜分殖民地”是通过什么会议进行的?在该会议上关于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作了什么规定?,(1)巴黎和会。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1、(2)根据材料二,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为什么又逼迫日本吐出已经吞下的果实?,(2)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想遏制日本,削弱日本在中国的势力,反对日本独霸中国,以维护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言之有理即可),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3)材料三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个“和平制度”的实质是什么?,(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建立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知识梳理,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时间:19291933年。 2背景 (1)

12、1924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一时的“繁荣”。 (2)繁荣背后潜藏着许多矛盾。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激化。,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4概况:这场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崩溃,经济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5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6影响 (1)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农运动高涨。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趋激烈和尖锐。,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严重的

13、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寻找解决危机的出路。 2开始时间和领导者: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 3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4直接目的:摆脱危机,使经济尽快复苏。 5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6内容 (1)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2)调整工业(中心措施),颁布工业复兴法。 (3)整顿农业。 (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7作用(评价) (1)积极: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

14、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消极:没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8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1)罗斯福新政本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再次说明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要坚持改革强国的道路。,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2)罗斯福新政借鉴了社会主义管理经济的一些办法,挽救了经济危机。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都是人类历史上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它们完全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所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可以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3)学习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不怕困难,顽强勇敢,勇于创新,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克服危机的精

15、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发扬这种精神。,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拓展延伸,1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采取的不同的做法,使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通过内部自我调节,消除危机;二是德国、日本等国实施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转嫁危机,结果非但没有摆脱危机,反而使本国和世界人民遭受战争之苦,造成更深重的灾难。,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2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罗斯福新政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并没有改变美国的社

16、会性质。,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实力演练,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描述的这种状况,最早出现于( ) A1929年 B1931年 C1933年 D1935年,A,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22014贵港 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吞噬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首先从哪个国家爆发(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32014巴中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极强 席卷了整

17、个资本主义世界 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A B C D,B,A,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4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 A改革银行制度 B颁布工业复兴法 C整顿农业 D兴建公共工程,D,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5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结合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最值得各国领导人借鉴的做法是( ) A罗斯福新政 B美苏“冷战” C马

18、歇尔计划 D杜鲁门主义,A,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62014雅安 1933年罗斯福颁布了工业复兴法,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B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 C兴建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 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A,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72014永州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C,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二、

19、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作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

20、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1)罗斯福新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2)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转变(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片面

21、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完全使用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等。,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40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3)使美、苏成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知识梳理,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尖锐。 2建立标志: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组阁(最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 (1)德国是欧洲受1929193

22、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 (2)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建立强权政府。 2建立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3恐怖独裁统治 (1)对内 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于德国共产党。 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总数约600万)。 严密控制思想和文化教育。,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2)对外 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肆扩军备战。 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6年,进军莱茵非军事区。 4影响:德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三、日本法西斯化 1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

23、义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打击严重,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 2过程 (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2)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加紧扩军备战。 (3)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3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在日本形成。 四、邪恶的轴心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它的形成对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拓展延伸,1最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意大利。 2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击而

24、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德国和日本。,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实力演练,一、选择题 1“法西斯”原是古罗马执政官权力的象征;但从20世纪20年代起,它成了独裁、恐怖、专政的代名词。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统治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意大利,D,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22014绵阳 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针对失业严重情况(见右图),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三国军事同盟 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C把工业纳入备战轨道 D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C,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32014广东 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

25、,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 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协约国的暴行,C,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4德国纳粹党蓄意制造、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在这一事件中被逮捕。德国纳粹党的目的是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这一事件是( ) A“国会纵火案” B九一八事变 C种族灭绝政策 D七七事变,A,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 ) A德国和日本 B英国和美国 C德国和美国 D英国和日本 6下列国家走上法西斯道路

26、、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的方式明显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西班牙 D日本,A,D,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71937年发生的、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是( ) A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 B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 C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D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B,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二、非选择题 82013荆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5月10日夜,德国柏林国家剧院门前,成千上万的图书被人们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一旁狂叫:“一个革命者应该是无所不能的,在毁坏和重建中,他应该是同样伟大的。假如你们有权利把一大堆知识分子的垃圾扔到

27、火堆里去的话,那么你们也有责任为真正的德国精神开辟出一条道路来。”,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材料二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二战期间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见下图),表示德国的道歉。,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1)实质:法西斯主义(或纳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情绪、日耳曼民族优越论、反犹太人理论、侵略和扩张的理论、反人类理论、恐怖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等均可)。表现:在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加强思想控制和舆论控制,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加紧扩军备战;等等。,(1)材料一中所谓“德国精神”的实质是什么?这种“精神”在希特勒上台后有什么具体表现?(回答其中1点即可),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勃兰特的“惊世一跪”谈谈你的认识。,(2)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二战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反映了德国人认识到迫害犹太人以及发动二战的错误性;反映了德国人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反映了德国人对二战的理性反思;反映了联邦德国希望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谅解,发展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拓展联邦德国发展空间,促进欧洲联合的愿望;反映了二战以来人类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普遍心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单元回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