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短文两篇导学案【学习重点、难点】 1 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课文,背诵夸父逐日。 2 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预习热身一 相关资料链接1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一些神话学者将神话分为独立神话和体系神话两种。所谓独立神话,又叫“原始的、单个的神话” ,所谓体系神话,又叫“文明的、综合的神话”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辉煌灿
2、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尤其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2 山海经18 篇,作者不详。分为山经 (五篇)和海经 (海外经四篇, 海内经四篇, 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 )两个部分。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3、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3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的有二十一篇。 “鸿”是广大的意思, “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1 “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尧、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满头的赤发,坐骑是两条龙。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
4、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不要相信共工氏。共工氏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
5、说“苍天后土在上” ,就谈的是他。2不周山: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二 检查预习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 、逐走( ) (2) 、入日( ) ( 3) 、欲得饮( )(4) 、河、渭不足( ) ( 5) 、北饮大泽( ) (6) 、弃其杖( )(7) 、昔者( ) (8) 、怒而触不周山( ) (9) 、地维绝( ) ( )2、翻译下列语句(1)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2) 、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3)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
6、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活动探究一 整体感知1、从“弃其杖,化为邓林。 ”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2、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3、 “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4、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夸父逐日文辞简约,却给人丰富的想象。对于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是如何理解的?(2)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即日光),逮之于禺谷”,那么夸父逐日的行为是自不量力吗?说出你的看法。(3)你如何看待这场共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4)夸父追日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追日”比喻什么?能以古诗文中
7、名句做证吗?盘点提升1 成语积累:夸父逐日(夸父追日 ):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2 思考:读了两则远古神话,你如何看待夸父和共工两位神话人物,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3 鉴赏拓展夸 父余光中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 ,也并不表示结束,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
8、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这就是逆向思维。 )课堂小结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共工怒触不周山通过叙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大败发怒撞击不周山,使日、月、星辰移位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和探索、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文章行文简洁,全文虽然不足一百字,但是情节完整,层次分明,想象丰富,气魄宏大。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达标检测课内精读: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补充文中空白处。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日逐走( ) 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 ) 弃其杖( )3、翻译下列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4、除了本文的神话中,你还知道其它的神话故事吗?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感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