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2、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相关内容。3、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重点难点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熟悉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象的五幅画面。难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相关链接课前预习1、预习内容 预读文章内容,解决遇到的字词问题。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并概括文章所描绘的画面。2、预习要求字词完成在书上朗读文章至少 3遍,并且划分文章段落。学习过程与方法一、自主学习(一)检查预习(二)学生自学1、反复朗读课文,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内容,熟悉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象的五幅画面。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2、第三部分(第 段): 五幅画面分别是: 、 、 、 、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内容: 情感: 二、精讲互动(一)理清思路,总观春天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一幅画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2、你从文章的写作思路上感悟到了什么?(二)师生品读,探究情感1、品读第 1段: 春请同学们轻声诵读第 1段,体会其中两个“着” 、两个“了”在语气上的柔和亲切的感觉,并找一找这段话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表达作用。修辞手法:表达作用:2、品读第 3段: 图先集体诵读,再思考以下问题: 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角度: 特点: 在本
3、段中,你觉得哪些词语或者句子写得好?并谈谈好在哪里。 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小孩嬉戏的画面呢?3、品读第 8、9、10 段: 春请同学们齐读结尾 3段,分别用一个字概括这 3段所展示的比喻义。第 8段,用“ ”字,比喻义是 。第 9段,用“ ”字,比喻义是 。第 10段,用“ ”字,比喻义是 。三、达标训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鸟儿将 cho(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 )着。2、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 )的光,hng( )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二)填空 1、 春是一篇优美的 散文,全文可划分为 , , 三部分。2、朱自清,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 ,散文集 (三) “雨”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之物,请你写出两句描绘春雨的古诗句。课堂小结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歌颂了春天的活力。请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感受:作业布置1、 课堂第一训练法P27 一 积累与运用 142、背诵 15段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