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家庭到市民社会,家庭作为自由的一个环节,以下三种方式对个体的自由做出贡献:第一,爱构成了与生死斗争相区别的情感相互承认形式;第二,它给人格和认同的维持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共同体;第三,对家庭的使命感使人能克服个人自私任性的欲望,而更好地筹划自己的生活。 家庭是自然的精神统一体,家庭成员之间以非功利的爱和关怀态度相互对待,当个人成长后,离开了家庭的襁褓,成为独立的个人后,相互之间就由爱的关系转向策略地相互利用,这样,自在的伦理统一性丧失了。这时起作用的原则不是无私和爱,而是特殊性和自利原则。这就由家庭过渡到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概念,市民社会是家庭和国家之间的中介,作为个体特殊性需要实现的场所。 市
2、民社会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它的形成依赖于国家为它提供条件。 市民社会的普遍性是以特殊性的相互依赖为条件实现的。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人不过是实现他的目的的手段。“特殊目的通过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时的同时,满足自己。”(182节)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来自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影响,市民社会本质上就是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劳动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当代市民社会概念,“市民社会”( civil society) 最初 的含义指政治共同体, 特别是古希腊时期所特有的城邦国家。后来西塞罗用它表示“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当代市民社会概念有不同的
3、含义:1) 公民社会:市民社会是一个自主的社会领域,它是由国家直接控制之外的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私人的或自愿的安排所组织起来的社会领域 ,包括家庭、经济领域、文化活动政治交往;2)资产阶级社会,在马克思与黑格尔传统中是资产阶级社会;3)民间社会,在各种新社会运动,包括美国的公民运动中,是指各种基层的组织和交往关系,以区别于正式组织起来经济系统与行政系统;4)文明社会,随着城市的出现而形成的文明生活。,黑格尔市民社会的来源,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源于洛克的学说。洛克将市民社会视为从自然状态经过订立契约而形成的文明社会。 社会先于国家而存在, 国家只是处于社会中的个人为达致某种目的而形成的契约的
4、结果。市民社会是以一定的法律秩序所维护的个体私有制社会。 亚当斯密是黑格尔的直接思想先驱。他要解决的核心是如何不借助于国家的强制自发地形成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他发现,人的自利心和市场的相互结合可以成为替代国家的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分工和交换,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可以自发地实现人类的普遍福利。黑格尔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在现代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门科学,它的目的是要在无数偶然的特殊行为中捞到规律性和合理性, “发现这种必然性的东西就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这门科学使思想感到荣幸,因为它为一大堆的偶然性找到了规律。”(205),市民社会的两大原则,特殊性原则: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人的物质需求的
5、内在必然性和任意的偶然性的混合,是市民社会的原则。 普遍中介原则:每个人作为需求的个体,都是与他人相关的,他必须通过他人的中介肯定自己,并实现自己愿望。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和互为中介,就是市民社会的重要特征。 “个别的人,作为这种国家的市民来说,就是私人,他们都把本身利益作为自己的目的。由于这个目的是以普遍物为中介的,从而在他们看来普遍物是一种手段。所以,如果他们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只能按照普遍方式来规定他们的知识、意志和活动,并使自己成为社会联系的锁链中的一环。”(187节),市民社会理论的意义,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一方面,它揭示市场和资本主义的合法性,肯定了个人的欲望和利益的
6、合理性,在哲学上为自由主义提供了合法性辩护。另一方面,它对市民社会的矛盾和反伦理性做了充分地批判,又成为资本主义批判和马克思的直接思想先驱。 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与黑格尔具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有过政治经济学时期,都把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解资本主义的主要理论工具,都把市民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矛盾的焦点。他们都坚持一个内在论批判立场,即在历史之中把握历史自身的律动,揭示它的矛盾和趋势。但是,他们在资本主义的出路上的看法是不一样的。黑格尔是改良主义者,主张以他所谓的伦理或普遍国家来超越自由资本主义,马克思主张通过革命和共产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辩证性(积极方面),在黑格尔那样,市民社会是辩证的,相互矛盾的
7、现象,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这一辩证性都与市民社会的二大原则有关。市民社会的积极性:1、市民社会是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差异性阶段,是从实体性的伦理同一性向普遍的伦理共同体过渡的中介阶段。2、市民社会是现代世界中形成的,现代世界第一次使特殊性或个体的解放成为可能。3、市民社会是个体普遍联系的中介。虽然主观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是绝对的目的,他人对他来是纯粹的虚无。但是,如果他不与他人相联系就达不到目的,在市民社会中人们互为目的,在满足他人福利时,也满足自己的福利。(182节、184节),市民社会的辩证性(消极方面),市民社会的非伦理性:1、在市民社会,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人看来都是虚
8、无。2、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把他人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3、在市民社会是一个偶然性支配的领域,“在这一基地上,一切癖性、一切秉赋,一切有关出生和幸运的偶然性都自由地活跃着;双在这一基地上一切激情的巨浪、汹涌澎湃。4、偶然任性和主观偏好的泛滥,引发欲望的不断翻新。 5、分工和专业化导致人的技能和能力的片面发展。总之,在市民社会中,人的需求的满足,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等都是通过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对抗实现的,其结果是“市民社会在这些对立中以及它们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既提供了荒淫和贫困的景象,也提供了为两者所共同的生理上的和伦理上的蜕化的景色。”(185节),市民社会的内容,市民社会由三个方面构成的:“
9、第一, 通过个人的劳动以及通过其他一切人的劳动需要的满足,使需要得到中介, 个人得到满足 即需要的体系。”(经济系统 )第二, 包含在上列体系中的自由这一普遍的现实性 即通过司法对所有权的保护。(司法)第三, 通过警察和同业公会, 来预防遗留在上列两体系中的偶然性, 并把特殊利益作为共同利益予以关怀。 简言之, 黑格尔认为, 所谓的市民社会, 就是指单个独立社会成员的联合体, 这个联合体是通过成员的相互需要, 通过保障成员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的法律制度, 通过维护他们的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来的, 与伦理国家相区分的外部国家。,需求体系,每个人都有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作为特殊性的重要
10、内容有着实现的权利。现代生产和交换体系的作用在于为满足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机制。 人的需求的满足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是以现存物来满足需求,二是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的需求。黑格尔特别强调劳动的意义。通过劳动的中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虽然欲望和需求的内容是主观的、特殊的,但其结果中却蕴含着普遍性的因素。虽然在需求体系阶段,市民社会还停留在知性阶段,即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外在的,但是,通过市民社会的相互依赖,人类已经超越了动物生活的直接性阶段。(第189节),需求体系的三个环节,需求体系的三个环节:需求及其满足、劳动和财富,资本主义正是通过上述三者实现其自我维持和发展的。在这个意义上,政治经济学是现代世界所产生的
11、科学,它试图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的规律,“即找出事物中发生作用并调节着事物的理智。”(204),需求,需求是市民社会的起点,需求的多样化和精致化推动人们生产和交换活动。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不仅在于他通过劳动来满足欲望,而且在于人的欲望和需求本身的特殊性。动物的需求是本能的、不变的,而人却能超越这种限制,不断地使需求多样化、专业化和精致化。这一过程对现代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的需求中,理智已经参与其中,需求已经多样化和精神化了,人类越是发展,其满足的需求愈来愈脱离动物的生理迫切性,具有了趣味性和社会性,但是,到最后,“必须得到满足的,终于不是需要,而是意见了。”(190节),需求精致化的双重性,
12、需求的多样化和精致化具有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为了特异化的需求服务的手段和满足的方法也细分而繁复起来了,它们本身变成相对的目的和抽象的需求。”(191)精致化需求已主要不是满足生理,而是社会需求的满足了。在这里人在一定程度了上摆脱了外在自然界的必然性强制或内在生理的偶然性强制,人的需求已经与人的自我理解发生关系。因此,这一过程包含着解放的因素。 然而,在黑格尔那里,当伦理共同体最终实现之前,人类历史任何发展形式都是矛盾的,欲望的精致化也是如此。一方面,如果没有贪欲和虚荣心,人类就失去了不断改造其生活的动力,另一方面,贪欲和虚荣心当被资本利用时就会产生虚假需求和被操纵的人格
13、。在差别的多样化和精致化中体现出来的自由是形式的,它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一方面,穷奢极侈,另一方面,贫困交迫,道德败坏。”(195节),劳动与教化,劳动是需求体系的第二个环节,“人通过流汗和劳动获得满足手段。”(209页)劳动中包含着解放的环节,正是把人从动物的直接性需求中解放出来。 劳动有两方面的意义:通过作用于自然界,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人在自己消费中所消费的主要是人的产品,而他消费的正是人的努力的结果。”(196节)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是生活的中介性活动,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中介,劳动具有经济功能;劳动也是人类自我形成的教化过程。黑格尔把劳动视为实践教育,以区别于
14、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塑造勤劳的习惯;第二,学会限制自己以适应物质过程的需要和与其他人之间合作;第三,劳动通过训练可以形成普遍的技能。因此,劳动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是人自身的自我改造。(197节),对异化劳动的批判,黑格尔不仅是较早从哲学上强调劳动重要性的哲学家,也是最早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哲学。现代劳动本质是高度分工的劳动,劳动分工也使劳动更专门化、简单化,并提出生产的效率,但是,现代工业劳动的抽象化和机械化也产生异化后果。黑格尔甚至看到马克思所批判的机器对人的排斥:“生产的抽象化使劳动越来越机械化,到最后人可以走开,让机器来代替他。”(193)黑格尔已经揭示
15、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矛盾:资本主义工业化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特殊劳动的细分和局限性也使劳动阶级的依赖性和贫困增加。因此,资本主义的劳动既是人的解放,也是人的自我异化。,财富的创造及其意义,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 黑格尔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财富效应:市民社会是一种辩证的运动,“在一切人相互依赖全面交织中所含有的必然性,现在对每个人来说,就是普遍和持久的财富。这种财富对他来说包含着一种可能性,使分享过教育和技能分享到其中的一部分,以保证他的生活;另一方面他的劳动所得又保持和增加了普遍的财
16、富。”(199)在这个意义上,市民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通过它创造的财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且人们通过生产又为财富的生产提供更好的条件,消费和生产相互促进。,财富的不平等,在抽象法部分,黑格尔强调,现代社会的特有的成就是确立了平等原则,但是,平等原则却不适用于市民社会的财产关系。市民社会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市民社会把每个人都作为独立的原子式的个人,但是,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偶然性影响,人的命运肯定是不一样的。社会的不平等内在于这一经济体系之中。用今天的话说,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人们的收入和财富取决于他的资本(先天的地位)和才能(后天的条件)“这种差异在特殊性的领域中表现在一切方面和一切阶
17、段,并且连同偶然性和任性,产生了各人的财富和技能的不平等为其必然结果。”(211)市民社会不仅不取消社会不平等,而且把它提升到客观法的高度。(200节),不平等及其后果,黑格尔肯定,市民社会的劳动和交换关系具有巨大地创造财富的能力,但是,这一社会也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一,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也意味着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分工和财富的匮乏使工人阶级无法分享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一阶级就没有能力感受和享受最广泛的自由,特别是市民社会的精神利益。”(243)二,更重要的是,当一部分人长期生活在一定水平之下,丧失自食其力的能力时,就会成为贱民。“怎样解决贫困,是推动现代社会并使它感到苦恼的
18、一个重要问题。”(244)三、不平等也会影响到资本主义本身,财富的极端不平等,会导致社会的消费不足,引起生产的相对过剩。(245)这样就形成了悖论,一方面尽管财富过剩,另一方面财富不足。上述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困扰着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社会等级,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市场竞争和两极分化,最终将成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极化的社会。 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将根据劳动与技能、消费以及教养等特征分化为不同的等级差别。等级是具有不同利益又是生活方式相近的人构成的文化和社会群体。“国家的第一个基础是家庭,那么它的第二个基础是等级。等级之所以重要,就因为私人虽然是
19、利己的,但是他们必要把注意力转向别人。”(201)国家不是由孤立的个人组成的,而是由等级组成的,社会等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市民社会中人的原子化造成的孤独和相互隔膜。,三个社会等级,农业等级,实体性的或直接的等级,依靠于土地,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居住在农村。精神特征:宗教上虔诚,依赖家庭,不过分追求财富,依靠情绪和感觉,平和但不具有活力。“乡村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伦理所在地。”(256节) 工商等级,反思的等级或理智的等级,以加工制造业为生,“从反思和理智中,以及本质上从别人的需要和劳动的中介中,获得它的生活资料。”包括手工业者等级、工业等级和商业等级。(204)精神特征:自我意识强,相信法治,
20、倾向于自由,依赖于城市。“城市是市民工商业的所在地。”(256节) 普遍等级指知识分子和国家官员。以社会普遍利益为职守,依赖于国家获得生活来源,服务于国家。(205) 等级的重要性:平等是无法实现的,关键是使社会差别获得伦理意义。在等级制中,伦理性的情绪是正直和等级荣誉。人必须成为某种人,应该隶属于某一特殊的等级,“不属于任何等级的人是一个单纯的私人,他不处于现实的普遍性中。”(207),从需求体系到司法,市场经济不是自然经济,而是契约经济和法制经济。从表面上看,市场经济是由供求关系自发调节起作用的,因而无需国家和法律的调节,但实际上,市场经济是非自足的,市场本身创造它自身存在的条件。黑格尔指
21、出,需要体系依赖于人的知识和意志的特殊性,是特殊性的解放,但是,特殊性要求之所以得到满足是因为存在着普遍的交换,因而市场经济自在地包含着普遍性。但是,这种普遍性是观念性的,除非存在着保护着产权的司法体系。在司法中,“所有权不再是自在的,而已达到了它的有效的现实性。(208节),司法和同业公会,一、市民社会的法律秩序和保障(司法) 二、提供公共物品和社会救济(警察) 三、提供亚国家层面的社会参与和融合(同业公会),司法的公正,市民社会的人格平等和财产关系是由司法保护的。司法的原则:“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他是人的缘故,而不是因为他是犹太人、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德国人、意大利人等待不一。”(209)
22、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人,与一切人是同一的。 实定法:司法使自在的法变成法律,“法律是自在地是法的东西而被设定在它的客观定在中,通过这种规定,法就成为实定法。”(210)法律与良心无关, 形式原则:法律就是权利,即自在的权利通过法律变成现实的存在。形式原则要求每个人都承认别人是与自己一样的,“在这里,我和别人的主观性都必须消灭,意志必须达到确定性、固定化和客观性,但只有通过形式它才能获得这些东西。”(217) 公开性原则:“公民对于法的信任是法的一部分,正是这方面才要求审判必须公开。”(224),从司法到警察和同业公会,“在市民社会中,公正是一件大事。好的法律可以使国家昌盛,而自由所有制是国家繁荣的
23、基本条件。”(229)然而,公正既意味着个人的生命权和财富权受到保护,也意味着人的客观需求应该得到满足,司法只能保护前者,只有警察才有保护后者。“在需求的体系中,每个人的生活和福利是一种可能性,它的现实性既受到他的任性和自然特殊性的制约,又受到客观的需求体系的制约。”对所有权和人身的侵害,可通过司法消灭,人的生活和福利的保障必须通过另一种公共权力来实现,这就是警察。(230)警察属于外部国家的一部分。,警察的功能,市民社会的复杂性产生三方面的需要,第一是调整不同利益的冲突:生活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不同利益,可能冲突为平衡起见,需要一种凌驾于双方之上的调整工作。二是满足现代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警
24、察必须负责照顾路灯、搭桥、日常必需品价格的制定和卫生保健。”(236)三是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福利需要。如教育(“市民社会尽可能地举办公共教育机关。239)和社会救济等(242),同业公会,同业公会是产业等级内部的伦理共同体,在这里特殊性以同业公会的普遍性形式存在。同业公会是产业等级的第二家庭,目的在于照顾自己内部的利益,包括培养技能、自我监督以及照顾成员以及家庭的生活等等。“除家庭之外,同业公会是构成国家的基于市民社会的第二个伦理根源。”(第251页)在同业公会中,一个人的贡献、才能可以以特殊形式得到承认,这种形式就是荣誉。产业等级虽然由市民构成,但是,它的成员除了追求财富外,也要想得到
25、伦理上的承认,“他就要以外部表示来证明他在本行业中达到的成就,使自己等到承认。”不仅如此,同业公会内部相互救济比接受国家救济,对人的尊严的侵犯有轻得多。,同业公会的价值,同业公会除了使人获得荣誉和承认外,也是现代社会个人参与集体生活的中介。“在现代国家的条件下,公民参与国家普遍事务的机会是有限的。但人作为伦理性的实体,除了他私人目的之外,有必要让其参加普遍活动。”在需求体系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换相互满足需要,人与人之间就有了现实的联系,“但是这种不自觉的必然性是不够的,只有在同业公会中,这种必然性才达到自觉的和能思考的伦理。”(255)同业公会是“工商业的伦理化”,人可以从中获得力量和尊严。,
26、从市民社会到国家,同业公会是市民社会是特殊性被提升为普遍性的特殊形式,是对市民社会的非伦理性的自我抛弃。与在警察和外部国家中,个人利益的冲突被扬弃在外部秩序之中。但这二者还是有局限性的。外部国家仅仅服务于个人的普遍利益,同业公会服务于集体的特殊利益,都没有真正实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国家是差异中的统一,它既依赖于市民社会,又超越市民社会。“从直接伦理通过贯穿着市民社会的分解,而达到国家这种发展,这才是国家概念的科学证明。”市民社会对国家的意义说具有二方面的伦理意义:一,它承认个体的特殊性和无限区分原则同意 二、在市民社会中也含有以普遍性形式为目标的精神教养。,思考题,1、市民社会在黑格尔伦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与内在矛盾? 3、外部国家与需求体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