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约旦),民主共和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 什么叫“代议制”?,“代议制”相对于公民直接参政形式而言, 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 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 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如英国君主立宪制中的议会、美国共和制中的国会等。,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法国:半议会半总统制,德国:议会民主制,14世纪以后, 议会逐渐分成 上下两院。下院权力 不断扩大,1215年 大宪章,15世纪末下
2、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 和法律议案的权力。 仍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1265年“西门会议” 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17世纪 斯图亚特王朝 国王信奉“君权神授” 议会与国王进行斗争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国王约翰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1、大宪章签署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限
3、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2、大宪章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法律至上,王权受限。,3、大宪章的历史意义?,思考:,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它的诞生,宣告了人权时代的到来!,13世纪大宪章,大宪章规定:国王如果超惯例征税,必须召集大议会征求全国公意。,若不经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自由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议会,上院,下院,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乡绅及市民代表组成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1)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
4、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 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一、“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斯图亚特王朝,(4)革命过程:,克伦威尔独裁,1640年革命爆发,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革命的完成,(3)对战双方,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处死,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5)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点 1、 打着宗教的旗号,革命前期掀起了清教运动。 2、 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共同反对英国封建君主专制。
5、3 、革命曲折反复,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和艰巨性。 (反复性与曲折性: 1资本主义处于手工工场轻工业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当弱小,决定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斗争中具有保守性和妥协性; 2封建专制和欧洲宗教势力仍然有相当大的社会基础,力量占优势(斯图亚特王朝仍然掌握国家大权); 3议会内部一度存在政治分歧。) 4 、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力,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力。以上
6、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的新的文明。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二世。这使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 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
7、主。 政治权力从英王开始向议会转移。,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奠定基础:限制王权法案的颁布,(1)内容: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2)目的:,(3)意义: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一: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议会是权力中心),扩大议会权力,限制国王权力 确保法律的独立性,权利法案的内容,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8、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权利法案的内容,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英国王位的继承是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法律,英国王位的继承不是自动的,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
9、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王位继承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颁布的主要目的以及其意义。,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将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内阁的由来,2、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过程:,17世纪末,权利法案颁布,议会享有立法权,国王仍掌握行政权。(内阁取代枢密院),18世纪初,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创首相组阁先例,议会行政权加强。(第一任首相:沃波尔),18世纪中,形成内阁遭反对则首相须辞职的惯例,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内阁对议会负责),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二: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内阁对议会负
10、责,(2)内阁、国王、议会的关系,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 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形式任命,负责,监督,下院,上院(贵族),任命,多数党组阁,选民,选举,三、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多权力,对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不满欧洲大陆革命潮流和英国群众斗争高涨 (2)改革结果:工商业资产阶级选举权扩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发展。,1832年的议会改革,1928,
11、21岁女子获选举权,1969,18岁男女均获选举权,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三:选举权的扩大。,四、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 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1、代议制新的发展趋势内阁权力膨胀,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2、时间,3、具体表现: 几乎垄断立法提案权;控制部分立法权;篡夺议会的财政权;加强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君主立宪制特点之四:内阁权力膨胀,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特点:,虚君(保留了君主,但议会掌权, 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象征,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为行政机构, 受议会监督),是君
12、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选举权扩大(议会选举规则改革),内阁权力膨胀(议会向内阁权力核心转移),(3).不同政党和阶层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斗争相对有序.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1).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作用:,思考: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知识总结:,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如何逐步确立的?,1.“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限制王权的一列
13、法案的颁布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知识总结:,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是如何逐步形成、完善的?,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2.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和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并逐渐形成了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的惯例。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
14、监督控制权。,英国政治制度的演进有何特点?提示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内阁制,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即政治权力由英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转移到内阁的过程。(3)创新性: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制逐渐形成,代议制度不断完善。,本课小结,1.一条主线,2.两个趋势,3.三个转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过程,: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 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 移到公民民主,
15、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曾说:有一群社会贵族精英,他们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这里说的“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而实现了“换掉了”目的的历史事件是 ( )A国王与议会之间爆发内战B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C“光荣革命”D承认美利坚民族独立解析 从材料中的“不流血的方式”可以判定为光荣革命。,C,2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解析 权利法案规定议会主权,王权受到了限制。,B,3权利法案中:“为伸雪一切诉冤,
16、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聚会。”其涵义是 ( )A议会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B议员有在议会活动的自由C议会必须定期召开D议会有限制国王的权力解析 注意材料中“时常聚会”一词。,C,4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成为了枢密大臣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D,5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段话反映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是 ( )
17、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 D军事独裁统治解析 材料表明英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因为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B,6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维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B,能力提升 7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出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这种格局表现在 ( )内阁掌握了一部分立法权 议会的财政权被内阁篡夺 内阁占用了议会会议的全部时间 内阁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A B C
18、 D,A,8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Europe”。这是因为 ( )A无产阶级赢得了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解析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反映了工业革命以来的变化,这次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民主的范围大大扩大。,C,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
19、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的身上。,材料二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后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英国史选读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什 么时候的情况? (2)材料一中的“查理”
20、和“缙绅”各指什么?“暴政的树梢砍掉了”与“压迫的大树”分别指什么?,(3)材料二中的“法”是指什么?其列举的条款分别 对国王的权力作了怎样的限制? 答案 (1)1649年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和“光荣革命” 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2)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即护国公统治。 (3)“法”指权利法案;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或法 律的执行;不经议会的允许,国王不能擅自征税。,10近代史上,英国社会不断得到改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等。1701年议会又通
21、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选举法案,规定:取消和减少已经衰落的选区的议会代表席位,它们的席位转给新兴的工业城市;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选民资格放宽到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10镑
22、以上的房客,农村选民资格则为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土地持有者和年收入达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结果,选民人数由43万增至65万,在增加的22万选民中,城市资产者占18万。,材料三 1872年格莱斯顿内阁在英国设立内政部,主要是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地方自治机关。1888年,英国又宣布将各郡的行政权交由选举产生的郡务会议掌管。1894年,英国又对郡下面的区进行行政改革,由选举产生的区务会议代替以前被教会贵族控制的区议会。 钱乘旦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近代前期,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重要的环节? (2)材料二表明,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
23、三,19世纪后期,英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英国近两百年政治体制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材料一详细列举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过程。材料二则从选民的财产资格角度反映了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状况。材料三介绍了英国行政改革状况: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削弱教会贵族势力。,答案 (1)从限制王权到责任内阁;司法权从王权中独 立;内阁从属于议会到下议院中的多数派组阁。 (2)向城市工商业者倾斜;有财产资格限制;选举范围 扩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 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 (3)削弱地方贵族和教会贵族势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4)经济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经济 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