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仓储有害生物防治病害部分兀旭辉海南大学环植学院植物病理教研室内容简介“仓储病害基础” ,即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原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植物病害的防治。 “主要仓储病害” ,即水果、蔬菜、粮食、油料等病害及其防治。第一章 仓储病害基础知识仓储病害的定义、病因及特点 仓储病害发生规律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仓储病害的防治 第一节 仓储病害的定义、病因及特点一、仓储病害定义指仓储物在仓储过程中发生、传播、蔓延的病害,包括田间已被侵染,但尚无明显症状,混进贮运过程中才发病或继续危害的病害。 二、仓储病害的病因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病害,不能传染。侵染性病害:生物病因引起的病害,能传染
2、。1.非侵染性病害病因温度不适营养失调有害气体中毒(二氧化碳、二氧气硫、乙烯)水分关系失调低温伤害果蔬等农产品都有一个能忍受的最低极限温度,果蔬产品贮藏在低于这个温度的条件下就会产生生理病变叫低温伤害(low temperature injury)。 高温伤害果蔬等农产品都有各自可忍受的最高温度,超过最高温度而对储藏物造成的伤害,称为热伤(heat injury)。营养失调 指使仓储物在仓储期间生理失去平衡而致病,不是指使其抗病性降低而有利于病原菌侵染。有害气体中毒二氧气碳(氧缺乏)中毒当仓储环境中氧浓度低于 2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0时,果蔬等仓储物就会出现风味品质恶化 。表皮凹陷和产生褐色
3、斑点。如某些苹果品种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下出现“褐心” 。柑橘果实出现浮肿,果肉变苦;草莓表面出现水渍状,果色变褐,番茄表皮凹陷,出现白点并逐步变褐,果实变软,迅速坏死,并有浓厚的酒味;叶类菜出现生理萎蔫,细胞失去膨压,水分渗透到细胞间隙,呈现水浸状;蒜薹开始出现小黄斑,逐渐扩展下陷呈不规则的圆坑,进而软化和断薹。 二氧化碳过多易导致镰刀菌(Fusarium)滋生,如香蕉贮运中常因此引起大量腐烂。二氧化硫毒害 SO2 通常作为一种杀菌剂被广泛地用于水果蔬菜的采后仓储,如库房消毒、熏蒸杀菌或浸渍包装箱内纸板防腐。浆果类易受害。但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果实中毒。被伤害的细胞内淀粉粒减少,干扰细胞质的生理作
4、用,破坏叶绿素,使组织发白。 乙烯毒害 乙烯是一种催熟激素,能增加呼吸强度,促进水解淀粉、糖类和代谢过程,加速果实成熟和衰老,被用做果实(西红柿、香蕉等 )的催熟剂。乙烯使用不当,会出现中毒,表现为果色变暗,失去光泽,出现斑块,并软化腐败。与冷害相似。 水份关系失常 常见症状为裂果;空心或水心;果肉收缩变干。如:马铃薯空心病往往由于雨水或灌溉过多,使块茎含水量激增,以致淀粉转化为糖,逐成空心。柑桔枯水病的果实,果皮生长较快,大量营养物质转化为 CO2 与糖,水分有将营养物质由果肉向果皮运输的趋势,以致内部发干衰败。连续阴雨之后骤然转晴而阳光十分强烈,则荔枝果实常易开裂。2.侵染性病害病因植物病
5、原菌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其它病原生物2.1 植物病原菌物有真正的细胞核,没有叶绿素,它们一般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营养体通常是丝状且有分枝的结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或纤维素,通常进行营养吸收的生物。英文 拉丁固定词尾 界 Kingdom 无门 Phylum (-mycota)亚门 Sub- (-mycotina)纲 Class (-mycetes)亚纲 Subclass (-mycetidea)目 Order (-ales)科 Family (-aceae)属 Genas 无种 Species 无采用林耐提出的拉丁双名法。属 名 + 种 名 + (最初定名人) 最终定名人 Pseud
6、operonospra cubensis (Berk.et Curt.) Rostov.原生动物界:根肿菌门假菌界:卵菌门真菌界: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类赤霉属(Gibberella)子囊壳单生或群生在肉质的子座上,子囊壳壁蓝色或紫色。子囊棒状有柄。子囊孢子多胞纺缍形,23 个隔膜,无色。无性世代为镰刀菌属 Fusarium。小丛壳属(Glomerella)子囊壳小,球形,半埋生在子座内;子囊棍棒状,无侧丝;子囊孢子单孢无色,长椭圆形,稍弯曲。有性世代在自然界很少发生,无性世代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曲霉属(Aspergillus)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膨大成
7、球形,上面着生 12 层放射状分布的瓶状小梗,分生孢子聚集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呈头状。分生孢子球形、单孢。大多腐生,有些种可用于发酵,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有的引起植物果实霉变、腐烂。丛梗孢属(Monilia)分生孢子梗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无色;芽生串孢型的分生孢子椭圆形至长卵圆形,单细胞,孢子链呈念珠状。仁果丛梗孢(M. fructigena )引起苹果、梨等仁果类的果实褐腐病。葡萄孢属(Botrytis)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细胞膨大成球形,上面有许多小梗;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黑星孢属(Fusicladium)分生孢子梗黑褐色,顶端着生分生孢子,脱落后有明显的孢子
8、痕,梗的生长尖上又可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广梭形,基部平截,l2 个细胞,深褐色。黑星菌属 Venturia无性时期。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分生孢子 5 细胞,真隔膜,两端细胞无色,中间橄榄褐色,顶生附属丝 2 根以上。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分生孢子器内产生两种分生孢子:甲型分生孢子卵圆形至纺锤形,单细胞,能萌发;乙型分生孢子线形,一端弯曲呈钩状,不能萌发。色二孢属(Diplodia )分生孢子器散生或集生;分生孢子初时单细胞,无色,椭圆形或卯圆形,成熟后转变为双细胞,深褐色至黑色。 2.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指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
9、,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区的低等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菌原体、放线菌。绝大多数的原核生物是腐生的或自养性的。薄壁菌门(Phylum Gracilicutes) 细胞壁厚度为 7-8nm,含肽聚糖 8-10%,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球形、卵圆形、短杆形、丝状或螺旋形。裂殖,少数芽殖。大多数有鞭毛,少数可滑行或不运动。厚壁菌门(Phylum Firmicutes) 细胞壁厚度 10-50nm,含肽聚糖约 50%80%,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有球状、杆状、丝状或分枝丝状等,裂殖,少数可产生内生孢子(称为芽孢) 或外生孢子(称分生孢子) 。无壁菌门(Phylum Tenericutes) 又称柔壁菌门
10、,没有细胞壁,只有厚约 8-11nm 的原生质膜,不含肽聚糖,菌体以球形或椭圆形为主,但形状多变而不固定,哑铃状或分枝状的均有。芽殖、断裂或裂殖。没有鞭毛,对营养要求苛刻,对四环素类敏感。疵壁菌门(Phylum Mendosicutes) 为原细菌或古细菌,细胞壁中不含肽聚糖,有的种类可以生活在高盐分(12以上)和高温(5585) 的环境中,或高度还原的条件下( 如产甲烷细菌) 。 布克氏菌属(Burkholderia) :多根鞭毛极生,革兰氏反应阴性。3.其它仓储病原生物线虫植生滴虫三、仓储病害发生的特点病原生物主要是菌物与细菌 伤害经常是病害发生的前提 大多数的仓储病害是来自田间的生物与非
11、生物因素的界限不明显复合侵染具有重要的地位果蔬采后的病原菌毒素污染问题较严重1.病原生物主要是菌物与细菌 水果类产品多呈酸性,不宜细菌生长,因而水果仓储期间的腐烂几乎全由真菌引起。蔬菜腐烂多与细菌有关。病毒病害有明显的特征,采后易被剔除;没有显示症状的产品则由于在贮藏环境下缺乏传播的媒介,并且发病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仓储阶段很难发病。仓储农产品一般经过严格的清洗和包装等处理,产品远离土壤,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存基本上离不开土壤,故而采后线虫病害并不多见。 2.伤害经常是病害发生的前提 果蔬产品采后的各种处理都易造成伤口。伤口的存在使病原菌的侵入更加容易,即使是可以直接侵入寄主的大多数病原真菌,有了
12、伤口后侵入也会更加容易。伤夷菌的侵入不能没有伤口。柑桔青绿霉病、酸腐病等。 3.大多数的仓储病害是来自田间的 病原菌侵染较晚,一时因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合而未发病,貌似正常。如荔枝霜疫病。病原菌有潜伏侵染或被抑侵染的特性,病原菌侵入很早,因各种原因,长期潜伏在内,直到环境适宜或产品成熟才发病。如芒果或香蕉炭疽病、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在田间侵入很早,但病程长,到贮藏后陆续发病,产品内部被破坏。如柑桔黑腐病、苹果霉心病。生理病害也有不少是源于田间。例如苹果苦痘病,主要是因施肥不当或土壤过碱,使果实内氮钙比值过大造成的。 4.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界限不明显仓储阶段,果蔬产品上截然分明的生理病害是有的,例如苹
13、果褐烫病、苦痘病、柑桔褐斑病、梨黑心病、大白菜干烧心等。被害初期的症状容易识别,但这一时间很短,不久就被病原菌侵入而成为传染性病害,或者被一些腐生菌腐生,加速了败坏,以致症状难辨。微小的擦伤或磨损,肉眼不易看清,只有当病原菌侵入发病后才知道。例如柑桔青、绿霉病菌只能从伤口入侵,不能直接侵入果皮。 5.复合侵染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一个侵入的病原菌一般要求有较强的致病能力,它们能够直接侵入或通过伤口或孔口侵入。第二次侵入的病原菌往往腐生性较强,或是致病力非常弱的病原菌,它们需要在寄主的抗病能力被破坏后才能成功的侵入。第二次侵入者的破坏能力往往超过第一个侵入的病原菌,它们能够大大加速产品的腐败。如番石榴
14、发生炭疽病后,常被可可球二孢侵入发生焦腐病;花椰菜上常见软腐细菌在细菌黑斑病菌侵入后而再侵入 。果蔬采后的病原菌毒素污染问题较严重病原菌毒素是病原菌赖以成功侵入寄主的重要手段。毒素不但对寄主具有生理活性,对人和其他动物也能产生一定的伤害。贮粮中真菌毒素污染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如黄曲霉、麦角菌、镰刀菌等的污染对人畜健康有很大影响。农产品仓储中可产生毒素的真菌包括 Aspergillus spp.,Penicillium spp.,Fusarium spp.等。 第二节 仓储病害发生规律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仓储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果蔬采后生理变化一、仓储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病害
15、循环 影响病害发展的因素1.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田间无症状,但已被侵染的果蔬产品;产品上污染的带菌土壤或病原菌;混进仓库的已发病的果蔬产品;广泛分布在仓库及工具上的某些腐生菌或弱寄生菌。 2.病害循环病害循环又称为侵染循环(Infection Cycle),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开始发病的整个过程。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如何渡过作物休耕期或休眠期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如何从越冬越夏场所到达寄主表面初侵染与再侵染:病原物如何侵染植物并进一步在植物群体中扩大危害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就是在寄主作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在什么场所、以什么方式渡过寄主休眠期而后引起下一季节的初次侵
16、染。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一般就是田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病原物越冬越夏的方式 休眠体:以休眠孢子,菌核、子座,冬孢子卵孢子,或以种子混在寄主种子中腐生:残体、土壤(寄居或习居菌)中寄生:田间病株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以虫瘿、种子、菌核、冬孢子、卵孢子,菌丝体等形式存在。病株残体:病残组织在土壤中。田间病株:各种方式潜伏或连续侵染田间植株或其它野生寄主;活体寄生物。土壤:休眠体,腐生(寄居或习居)粪肥:随残体混入肥料中,小麦腥黑穗病菌可经过动物消化道而不死亡。仓库及各种仓储运输工具病原物的田间传播气流传播:真菌孢子质轻量大,易随风传播;风引起植株的接触传病。雨水和流水传播:细
17、菌、真菌中的鞭毛菌及许多半知菌都通过雨水及流水传播。生物介体(昆虫)传播:包括昆虫、螨、线虫及其它动物等;如松褐天牛 (松材线虫),玉米啮叶甲(玉米萎蔫病菌),昆虫( 病毒) ,鸟类(寄生性种子)。土壤与肥料传播:沾附、携带、运输人为传播:种苗流动、农产品及包装材料以及农事操作等。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病原物的仓储传播接触传播: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传播途径。震动传播:果蔬产品采处理过程复杂,造成的震动能引起病原菌孢子大量飞散。昆虫传播:不同于田间病毒病的昆虫传播;由于果实腐烂易引起昆虫滋生,再由昆虫沾带到健康的产品上。土壤传播:特别是蔬菜产品,采后难处理干净,表面粘附的土壤常带有病原菌。水滴传播
18、:产品在包装袋内贮藏,由于产品进行呼吸而导至大量水滴凝结,多时流动传播病原菌。 初侵染(primary infection) 与再侵染 (secondary infection)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 针对采后病害:田间再侵染的多少与仓储后再侵染的情况并无相关性,往往与病原菌产孢量的多少,产品的成熟度、仓储时的环境条件及仓储期的长短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如:黄瓜疫病在田间再侵染频繁,但在贮运期,由于贮运期不长及产品表面较干燥,因而再侵染不多;柑桔褐色蒂腐病,采后也基本上没有再侵染,因为病原菌产生孢子较晚且贮藏环境下不利
19、于病原菌孢子萌发;荔枝霜疫霉病,由于发病温度较低、采前采后湿度较易满足、病害潜育期短,不论采前采后,其再侵染都比较频繁。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接触开始,到侵入寄主植物并在其体内繁殖和扩展,最终发生致病作用并显示出可见症状的过程。也就是指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通常将它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四个阶段。 侵入前期:指是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范围后,开始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接触指病原物在侵入寄主之前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的初次直接接触。几分钟至几个小时,有的长达数月(如多年生的木本植
20、物,马铃薯的块茎等的病原物) 。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建立寄生关系。病原物的侵入方式主动侵入:菌物以芽管、菌丝、根状菌索,线虫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的方式称为主动侵入。被动侵入:植物病原细菌及植物病毒等只能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的侵入的方式称为被动侵入。 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直接侵入:指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大多数菌物是以孢子萌发形成芽管或以菌丝从表皮直接侵入。线虫及寄生植物的侵入等。自然孔口侵入:植物的许多自然孔口如气孔、排水孔、皮孔、柱头、蜜腺等,都可能是病原物侵入的途径,尤其是以气孔最为重要。菌物及细菌都可从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从微伤口或介体昆虫危害所造成的伤口侵入。菌物
21、的芽管、菌丝及细菌等,病毒只能从伤口侵入。 侵染时间与侵染剂量侵染时间:几分钟至几小时,不超过 24 小时。侵染剂量:侵入所需的病原物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infection dosage)。浸染剂量因病原物的种类、寄主品种的抗病性和侵入部位而不同。侵染叶片的菌物,有的以单个孢子就能引起侵染。麦锈菌只需 1 个夏孢子,小麦赤霉菌则需 10000 孢子/毫升;白叶枯菌需高于 108 个菌体/ 毫升,烟草花叶病毒需 104105 个粒体/病斑。 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病原物的侵入和环境条件有关,其中以湿度和温度的关系最大。在一定范围内,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温度则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对于气孔
22、侵入的病原真菌,由于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因而光照也可影响病原菌的侵入。如禾本科植物的气孔在黑暗条件下是完全关闭的,锈菌接种时需一定光照。 潜育期: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开始出现的时期 植物病害潜育期的长短不一,一般 10 天左右。潜育期的长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大。病原物侵入以后,几乎不受空气湿度的影响。 局部侵染(local infection):病原物侵入寄主细胞后,仅在侵染点周围的局部细胞中扩展。多数病害属于局部侵染。如:形成各种各样的病斑。系统侵染(systemic infection):病原物从侵入点开始,逐渐扩展到寄主植物体内的大部分细胞和组织,使大部分器官和组
23、织都带有这种病原物。如枯黄萎病、青枯病、玉米丝黑穗病等。贮运病害基本没有系统侵染的。潜伏侵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在寄主体内潜伏,并不立即表现症状,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或寄主的特定发育阶段(如成熟)才表现症状。现在多数叫被抑侵染(Quiescent infection),如南方水果的炭疽病。症状隐蔽(masked symptom):植物被病原物侵入后一般表现症状。但在某些条件下,如高温或低温,症状暂时消失,条件适宜又可再表现。如:棉花黄萎病、蔬菜病毒病。发病期:寄主开始出现症状以后的时期。 菌物病害开始在发病部位产生孢子,细菌性病害则可在病部出现细菌的“菌脓” 。
24、开始大量产生新的病原菌个体。 3.影响仓储病害发生的因素储前因素菌源数量仓储条件寄主因素寄主病原互作因素菌源数量侵染的建立依赖于一定数量的菌源基数,单个的菌体很难完成成功的侵染;结合其它的因素如伤口及田间发病的天气情况;田间感染率。 仓储条件成功的侵染只是病原菌致病的第一个阶段,还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完成其定殖和扩展。这些条件包括:温度、湿度、营养情况、pH 、其它环境条件、温度大多数贮运期病原菌生长适温为 20-25,有些稍高或稍低;生长温度与孢子萌发温度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种类病菌乃至不同菌株间差异明显。贮运温度与最适温度相差越大,病菌生长、萌发和病害潜育期越长。病原菌能够忍耐的最低温度
25、有很大差异。不同种类、不同菌株、同一病菌在不同生长条件下都有可能大不相同。湿度高湿条件可以防止果蔬产品失水和失重,但同时也有利于病原菌的发展。不同果蔬适宜贮藏的湿度各不相同,实践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寄主因素酸度( pH )生长刺激因子果实成熟度乙烯的影响酸度( pH )多数水果的酸度较低(pH5.0) ,而周围健康组织的 pH 值较低(pH=4.34.5) ,说明细菌具备一种对环境的缓冲能力,使得它们的生长以及分泌的酶在一定程度下不受环境的影响。生长刺激因子寄主组织的特定化合物能够刺激病原菌的生长、孢子萌发等过程,并因此影响寄主的感病能力。 果实成熟度果蔬产品对采后病原菌的敏感性很大程度上取
26、决于采收时的成熟度,并且随着成熟度的进一步提高而逐渐增强。成熟果实易受伤害,往往是易感病的一个前提。但在通常情况下,感病性与对损伤的敏感性并无必然的相关性,而与酸度、营养状况等有关。果蔬产品内丰富的营养为病原菌果胶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细胞壁对果胶酶的敏感性增强;组织内对病菌及其酶有害的化合物浓度随着成熟下降;组织内营养组分的变化。 乙烯的影响乙烯能够促进产品成熟,但也能降低产品的抗病性。乙烯在离体条件下可促进某些病原菌如柑桔蒂腐病菌(Diplodia natalensis)的生长。乙烯同样可以大幅度促进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的活性,从而导致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增强。用酶活抑制剂及乙烯抑制剂处理可减轻
27、病害。乙烯还能够诱导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p.)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 寄主病原互作因素病原菌致病机制分泌表皮及细胞壁降解酶产生毒素致寄主细胞死亡对寄主体内的抗菌物质进行解毒能够成功地在寄主表面及组织内部定殖 寄主抗病机制表皮细胞壁降解酶抑制剂抗菌化合物(预存的和诱导的)植物保卫素愈伤作用及寄主其它机械屏障作用活性氧病程相关蛋白 二、果蔬采后生理变化 呼吸作用水分蒸腾 乙烯钙在成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1.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的生活组织在许多复杂的酶系统参与下,经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为较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
28、Aerobic respiration) 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提供能量 提供原料 提供还原力 与植物的抗病性有关 果蔬在成熟衰老过程中的呼吸变化特点 呼吸漂移(Respiratory Drift):指果蔬产品在某一生命阶段中呼吸强度起伏变化的总趋势 跃变型呼吸(Climacteric Respiration):指果实在幼嫩时呼吸强度较高,随着果实体积的增大,呼吸强度逐渐减弱,当果实进入后熟期,呼吸强度又显著上升,到充分后熟后达到最大,以后又随着进入衰老期而逐渐下降,具有这种呼吸变化的果实称为跃变型果实。包括苹果、梨、桃、杏、李、番茄、西瓜
29、、甜瓜、香蕉、芒果、石榴、番木瓜、鳄梨等。非跃变型呼吸(Nonclimacteric Respiration):指果实在幼嫩时呼吸强度较高,随着成熟和衰老的进行,呼吸强度逐渐降低,并维持一定的水平。具有这种呼吸变化的果实称为非跃变型果实。主要包括:柑桔类、葡萄、樱桃、黄瓜、菠萝等。 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 内部因素种类:叶菜类 果菜类 根菜类品种:早熟晚熟果实部位:果皮果肉,果柄果顶,生殖器官 营养器官。发育年龄和成熟度:幼龄时期呼吸强度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强度逐渐降低。 外部因素温度(T) : -0.532范围内,呼吸强度系数 Q10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对于冷寒敏感的产品,如番茄、辣椒
30、、茄子,低温条件下(低于冷害临界温度) 呼吸强度增高。 相对湿度(RH)Relative Humidity:低 RH 抑制呼吸气体成分:O2(21)1-16 随 O2 浓度增加,呼吸强度增加。16-21浓度的变化,对呼吸强度无多大影响。5时,就能起到抑制呼吸的效果,当 CO2 浓度过高时,也会产生无氧呼吸。乙烯:0.1ppm ,明显促进呼吸作用。 机械伤害和病虫伤害伤呼吸:由于伤害引起的呼吸强度的增加。病虫伤害:病原物或昆虫进入果蔬体内所增加的呼吸。存在两方面原因:病原物或昆虫本身的呼吸作用; 果蔬对病原物或昆虫的防御反映而加强的呼吸。化学药物氰化物,氟化物抑制呼吸。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用:乙烯
31、,脱落酸等。 抑制作用:赤霉素,丙二酸等。2.水分蒸腾 水分在果蔬体内的作用 使产品呈现坚挺,脆嫩的状态。使产品具有光泽。使产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紧实度。 从内部角度上说,水分参与代谢过程。水分是细胞中许多反应发生的媒介。热容量大,防止体温剧烈变化。 水分蒸腾的途径 幼嫩组织水分蒸腾通过角质层蒸腾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表面裂纹 )蒸腾。老熟产品通过自然孔蒸腾。一般水平、蔬菜均有大量自然孔,但象葡萄、辣椒、番茄、茄子表面无自然孔,但果柄处分布有大量孔。水分蒸腾对产品的影响 失重(weight loss)失鲜(Quality breakdown) 破坏产品正常代谢 降低产品的抗病性 影响水分蒸腾
32、的因素 内部因素 表面积比 表皮组织结构特性 细胞的持水力 成熟度 外部因素 相对湿度 温度 气流速度 光照 3.乙烯乙烯在产品成熟和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乙烯能使原生质膜透性增强,从而使水解酶外渗,同时使呼吸作用增强,导致果内有机物质强烈转化,使果实达到可食程度。 内源乙烯(Edogenous ethylene):产品自身产生的乙烯 外源乙烯(Exogenous ethylene):人工使用的或其它产品所释放的乙烯 乙烯的作用机制 乙烯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透性 乙烯可以促进成熟过程中某些特定蛋白质的产生 乙烯可以活化细胞代谢中的某些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 影响乙烯生成和作用的因素 温度:温度过高
33、、过低都会影响乙烯生成。伤害:可促进 ACC 的机理,SAM 的转化。气体成分:O2: aACC 形成乙烯 b.CH3-S-Ade 的重复使用,蛋氨酸循环。CO2:不影响乙烯形成,只影响乙烯的作用,因其结构相似,对酶活性中心产生竞争,产生竞争性抑制。化学成分:抑制乙烯生成,AOA(氨基氧乙酸) 、AHA(氨基乙炔酸)、AVG(乙烯基甘氨酸)、多胺、CO2 等。抑制乙烯作用:KMnO4,O3 氧化乙烯。溴化活性碳,环氧乙烷,吸收乙烯。 4.钙在成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钙的存在与分布分布:细胞壁、细胞膜上含量较高 存在形式:离子形式、盐的形式、有机物的结合形式 钙的生理作用 保持细胞的完整性,维持细
34、胞合成蛋白质的能力,降低产品的呼吸强度;间接影响乙烯的产生,Ca 的存在能够使吲哚乙酸输送受阻,IAA 又影响乙烯的产生; 钙能降低生理病害的发生率,推迟果实呼吸跃变和衰老;增加产品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力;钙能保持果实的硬度; 增加产品体内钙水平的方法采前喷钙 Ca(NO3)2,CaCl2,Ca3(PO4)2 溶液 果实浸钙: CaCl2 28,浸泡 30-60s * 注意采收以后尽快进行浸钙。(刚采收的表皮有较好的吸收活性) 。经浸钙处理的产品最好贮藏在高温度条件下(85-90) 有利于 Ca 向产品体内转移。浸钙过程中,有条件最好采用真空或压力渗透。结合使用表面活性剂,钙液均匀分布,吐温 2
35、0、40、60、80,常用吐温 80。 第三节 仓储病害的防治 病害的防治是指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并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发展的目的,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病害防治的目的是保证高产,稳产和优质,即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把病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允许的水平以下。大多数病害只能要求控制其发生发展,使其危害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而不能要求彻底加以消灭。“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虽然有少数病害可以治疗,对大多数病害来说,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一、防治贮运病害的原理 减少接种体(菌源)预防和最大程度地减
36、少田间感染使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失活抑制病害的扩展和传播延缓产品的成熟和衰老,维持其抗性每个防治途径又发展出许多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分属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不同领域。 二、贮运病害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又称栽培防治 (cultural control),采用适当的田间管理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生理病害:采取正确的农业防病措施,一般防病效果明显。苹果苦痘病,主要是由于氮钙比例失调造成生理的缺钙所致,采用合理施肥、修剪结合喷施或根外追肥补钙,有明显效果。甜橙褐斑病除乙
37、烯外与冷害,湿度关系密切,提早采收,提高湿度结合单果包装,有一定防效。 田间感染的侵染性病害:加强田间管理无病种苗:抗病品种,无病留种,种苗消毒,使用组培苗。规避或隔离:合适的种植区划、适当的种植时期、播种深度、保护栽培。轮作:非寄主轮作。田园清洁:清除病残体、合理修剪、秋翻冬灌、早期拔除中心病株、清除杂草或保留杂草。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防旱防涝、避免漫灌串灌。剔除病果、伤果 对伤口侵染菌引起的贮运病害:尽量避免擦伤磨损,可减少病原菌侵入机会避免雨日或雨后采收、人工采果、轻拿轻放、轻装轻运、改善包装运输工具。如柑桔青、绿霉病,强调用纸或薄膜单果包装,以及用钝头的剪刀采果,以免刺伤。菠萝凤梨病的
38、防治强调用割刀收获时,工具要消毒以免病菌侵入并传染。对西瓜蒂腐病,采收时果柄留长梗,发病就较轻。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因子(低温、高温、核辐射)铲除或减少病原物的接种体并改善寄主的抗病能力。贮运病害的物理防治,主要指改善环境条件,如控制温度、控制湿度、调节空气成份及提高寄主的抗病能力。具体的措施有:低温防病、高温防病、控湿防病、气调贮藏防病、涂膜防治、辐射防病、干燥等。 低温防病低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蒸腾作用及其它代谢活动,延长果蔬的寿命;其次是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扩展及传播,把腐烂压到较低、甚至最低的水平。效果显著,应作为采后的主要措施,但要注意预防冷害。方法:自然
39、低温(产地贮藏) 、预冷、冷库贮藏、低温低气压贮藏。产地贮藏:利用自然低温;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受地域及季节的制约。如堆藏、沟藏、埋藏、山洞窑洞贮藏。预冷:使果蔬本身的温度降低,从而延长其寿命;其次是使已经侵入的病原菌在冷却过程中受到抑制,使已经附着在果蔬表面的病原菌孢子不能迅速萌发而死亡,或者使已萌发的孢子不能侵入。温度要低(但要高于临界温度) 、处理要快。为了能迅速排除“田间热” ,预冷最好采收后很快进行,应避免中午温度高时采收。预冷处理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用水(喷、淋、浸) 冷,多用于桃、甜瓜、芦笋、芹菜、胡萝卜、甜玉米等;荔枝等热带水果,则最好用冰冷的方法。有条件的可采用风冷。冷库
40、贮藏:温度的控制应比临界温度略高要求配合较高的湿度低温低气压贮藏密封、低压,减少乙烯、二氧化碳等气体,尽可能降低氧气含量。气压太低导致机械伤,易发生缺氧。热处理方式:可用热水浸泡及喷淋、热蒸气、微波处理。以热水和热蒸气处理为主要方式。高温短时间(4455,几分钟至 1 小时) 、低温长时间处理(3846,12 小时至 4 天) 。作用:去除表面多余的水分,加快产品伤口愈合,并有直接杀菌(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作用。热处理+化学药剂处理是目前较流行的措施,也比较容易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控湿防病一般认为贮运期间的湿度大,有利于病原菌孢子的萌发、繁殖、传播而发病较重。故果蔬不宜在雨天或雨后采收,
41、采用药剂浸果要晾干再包装,蔬菜采前不宜浇水,要晾干表面浮水使其稍呈萎蔫状再入库,严格防止带有露水或雨水的蔬菜进库。有些种类蔬菜、水果品种,贮藏在相对湿度高甚至饱和的环境下,腐烂减轻。不同国家果蔬贮运病害的种类及分布不同,不同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对湿度的反应也不完全一样,对田间已经侵染并存在于产品体内的真菌,高湿度处理的效果一般也较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气调贮藏气调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CA)、Modified atmosphere storage(MA) or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 ,实践的起源很早(8 世
42、纪) ,约在我国唐代。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利用竹筒保鲜。1929 年英国开始商业应用,美国于 40 年代开始应用。目前苹果、梨的贮藏普遍应用。我国于 70 年代中期开始商业应用。其方法是控制贮藏环境中空气成分的含量,并结合适度低温,让果蔬产品处于“半休眠”状态,以达到保鲜防腐的目的。主要针对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控制。 原理:抑制呼吸(低氧)减少失水(低氧及包装)抑制乙烯合成(高 CO2)抑制微生物的活动(CO2)延缓叶绿素的分解,延缓成熟与衰老(低氧)低氧、高 CO2 易导致无氧呼吸,产生异味。应强调低 O2、高 CO2 及低温三者相结合,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气调的方法目
43、前我国采取的多是自然贮藏法。塑料薄膜大帐贮藏。塑料薄膜袋小包装。硅窗气调法。塑料薄膜袋单果包装贮藏法。 涂膜防病涂膜防病:涂膜贮藏就是给水果上蜡,使果实表面包裹上一层蜡膜(衣) ,实际是一种防病措施。作用: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果蔬新鲜和硬度;抑制呼吸,从而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减轻病虫蔓延。可作为防腐剂的载体。增加光泽,改善商品外观,提高商品价值。减轻机械损伤。 种类:果蜡:上市场前才使用,太厚会引起无氧呼吸。虫胶:上市场前才使用,太厚会引起无氧呼吸。液态膜:棕榈脂、聚乙烯溶液、蔗糖酯、蛋白质之类的高分子物质,现在的农用高脂膜。处理方法:浸涂、喷涂、刷涂。优点:成本低廉,使用方法简便,材料易得,便
44、于推广,便于实现机械化处理 。应注意的问题:涂膜的厚薄应均匀适当。过厚会导致无氧呼吸。涂料本身应安全无毒,无损于人体健康。涂膜处理只是果蔬贮藏的一种辅助措施,只能用于短期贮藏和改善产品的外观品质。长期贮藏应结合低温处理。涂膜处理后长期贮藏,会导致果实产生异味。 辐射处理利用各种放射线处理产品,使其贮藏寿命得以延长。g 射线穿透力强,a、b 射线穿透力弱;紫外线、臭氧及电离辐射等也在应用范围。应用:抑制果蔬的萌芽,如蒜头、洋葱、马铃薯等杀病虫,果实、药材的防腐醇(甲醇) 的酯化作用,如酒的陈化作用 优点:避免农药残留,可杀死内部病虫,操作简便,保鲜效果显著,长远的经济效益显著。效果:抑制发芽:土
45、豆 715krad,洋葱 315krad,大蒜 510krad,姜 20krad,蘑菇 50100krad延迟成熟:香蕉、芒果、番木瓜 50100krad,番茄 200krad 脱涩:柿子 150500krad表面杀菌:草莓 150200krad杀虫杀卵:番木瓜 100krad(且延迟 45 天成熟)存在问题:保鲜作用为主,防腐较难。投资费用高。伤害。剂量控制不当对产品造成伤害辐射后,土豆维管束周围产生褐变,特别是在不够老熟薯块。番木瓜组织变软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的生物或其产物来防治植物病害。放线菌、真菌、细菌、病毒及其产物均可用作生物防治的材料。历史:1928 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
46、素,至 1940s 成功攻克肺炎。后人们尝试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现在害虫防治已经相当成功,病害生防难度大,但一度是十分热门的研究领域。优点:对环境相对安全,采后应用比田间应用容易。不足:防效不稳定生产、贮运及使用技术要求高 生物防治的手段施用生防菌代谢产物:如井冈霉素、阿维菌素引入大量外源生防菌:种子包衣或拌种,利用弱毒株系病毒,或使用菌体制剂调节环境条件,增殖生防菌:施用有机肥,土壤调节剂。 生物防治的机制拮抗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交互保护作用 4.化学防治:指用化学药剂(杀菌剂)来防治病害,是植物病害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至少目前是必不可少的防治措施,其优点突出,缺点明
47、显。优点高效、速效、使用方便、(局部 )经济效益高缺点药害杀伤有益微生物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性突出残留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寂静的春天”对使用人员的毒性 注意事项正确地鉴定病害,选用对症的药剂。了解病原菌的侵染特点(表生,内寄生;伤口侵入,被抑侵染等。药剂本身的性能与使用方法的关系。根据产品特点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安全使用。包括科学的施药量、施药时期、次数及间隔期,以及施用人员的安全。轮换用药及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杀菌剂分类(按作用方式分)保护剂:保护植物,阻止病原物侵入。治疗剂:抑制或杀死已侵入的病原物,使病情减轻或恢复健康。铲除剂:彻底杀灭病原物。免疫剂*:诱导植物产生抗性,
48、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可按使用目的、化学类型分类,但最为大众接受的是按上述作用方式分类 。杀菌剂的主要剂型粉剂:粉剂(dustable powder)或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液剂:乳油(emulsifiable concentrate)、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微乳剂(microemulsion)、水乳剂(oil in water emulsion)粒剂:颗粒剂(granules) 、可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s)、水溶性粒剂(water soluble granules)及微囊剂(capsule susp
49、ension)等。 杀菌剂的施用方法种苗处理:拌种、浸种、闷种及包衣土壤处理:喷雾、泼浇、撒毒土、熏蒸、灌根植株处理:喷粉、喷雾、涂抹、注射采后产品的处理:浸泡、喷洒、熏蒸、包装材料及场所消毒 采后杀菌剂的主要类型防腐剂:通常意义的杀菌剂。苯并咪唑类 Benzimidazoles苯菌灵 benomyl,多菌灵 carbendazim,噻菌灵 thiabendazole,甲基托布津 thiophanate-methyl高效广谱作用机理:通过阻止 -微管蛋白的聚合来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单作用位点抗性风险高,在黄瓜、苹果、花生、草莓、核果类、草坪、马铃薯及甜菜等作物的病原菌中已产生抗性,抗性的真菌属已达 60 多个 二甲酰亚胺类 Dicarboximides扑海因 iprodione,乙烯菌核利 vinclozolin,速克灵 procymidone 等主要是保护性的,但又与传统保护剂不同,个别品种有一定的内吸性防治谱较窄,主要防治灰霉菌,核盘菌,交链孢霉及丛梗孢属引起的病害作用机理:抑制孢子的产生萌发及菌丝生长是否单一作用位点尚不明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