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如何?微生物是所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类群与分类地位于课本第一页2、微生物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1).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 种类多、分布广;3). 代谢类型多,代谢能力强;4). 繁殖快、易培养;5). 变异易、适应能力强 。3、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课本第 3 页)4、什么是微生物学?其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什么?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和应用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及其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任务是研究
2、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规律,研究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发掘微生物资源,充分利用微生物的有益作用,消除其有害影响,造福人类。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与第 3 题相通)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1)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2)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3) 微生物可以为人类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少数微生物也是人类的敌人:1、引起各种疾病22、引起工农业产品及生活用品的霉烂、腐蚀。因此,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第一章(这一章忘了做) (本章掌握要点即可)1 细菌细胞有哪些主要结构?它们的功能是什么?2.试图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
3、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并简要说明其特点及成分。3.试述革兰氏染色机理及其重要意义4.试就作用物质,作用机制,作用结果和作用对象比较溶菌酶与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糖苷水解酶,可以溶解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对其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青霉素类的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类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 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细胞壁的合成发生于细菌的繁殖期,故青霉素类只对繁殖期的细菌起作用,对处在静止期的细菌几乎无作用,所以常称这类药为繁殖期杀菌药。 5
4、.什么是伴孢晶体?它在任何细菌中长生?有何时间意义?6.试述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7.比较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的异同第二章1、试述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 P442、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繁殖的?1、无性繁殖1)芽殖: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成熟细胞长出一个小芽,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体继续长成新个体。2)裂殖:少数酵母菌可以象细菌一样借细胞横割分裂而繁殖,例如裂殖酵母。32、有性繁殖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孢子的形式进行有性繁殖:1)两个性别不同的单倍体细胞靠近,相互接触;2)接触处细胞壁消失,质配;3)核配,形成二倍体核的接合子;以二倍体方式进行营养细胞生长繁殖,独立生活; 进行减数
5、分裂(下次有性繁殖前) ,形成 4 个或 8 个子囊孢子,而原有的接合子就成为子囊。子囊孢子萌发形成单倍体营养细胞。3、试述霉菌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4、霉菌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各类孢子是怎样形成的?霉菌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孢子繁殖、有性孢子繁殖和菌丝断片繁殖1)无性孢子繁殖不经两性细胞配合,只是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营养菌丝的分化(切割)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2)有性孢子繁殖两个性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a)质配:两个性细胞结合,细胞质融合,成为双核细胞,每个核均含单倍染色体(n+n) 。b)核配:两个核融合,成为二倍体接合子核,此时核的染色体数是二倍(2n) 。c)减数分裂:具有双倍体的细胞核经过减
6、数分裂,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单倍体状态。特点:a)有性繁殖不如无性繁殖那么经常与普遍,多发生在特定条件下,往往在自然条件下较多,在一般培养基上不常见。b)核配后一般立即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菌体染色体数目为单倍,双倍体只限于接合子。c)有性孢子包括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等。 5、毛霉和根霉、曲霉与青霉有哪些异同点?6、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特征7、举例说明酵母菌和霉菌在工农业中的应用48、试述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9、原核微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1)个体微小(测量单位为 m ,即 10-6m) 、结构简单(单细胞个体) ;(2) 细胞壁含肽聚糖或假肽聚糖;(3) 除
7、核糖体(70S)外,无其它细胞器。(4) 原始细胞核(无核膜包裹、无核仁、无固定形态) 。真核微生物的特征 1. 细胞核具有核膜、核仁;2. 能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3.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其它细胞器。核糖体为 80S。4. 出现有性繁殖。第三章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具有细胞结构,即均是细胞型微生物2、名词解释病毒: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病毒粒子:成熟的具有侵染力的病毒个体称病毒粒子。噬菌体:细菌和放线菌病毒成为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最终杀死细胞,形成裂解循环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8、:感染宿主细胞后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噬菌体产生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菌:整合上噬菌体 DNA 的细菌称溶源性细菌。噬菌斑亚病毒:是一类比一般病毒更小更简单的非细胞生物,与一般病毒有显著差别,是病毒学的一个新分支,突破原先以核衣壳未病毒体基本结构的传统认识,有的是仅有核酸或仅有蛋白5质的感染性活体。3、什么是病毒?病毒与其他微生物有何区别?病毒是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病毒的特点:1)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的特征。2)一种病毒的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 或者 RNA) 。3)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极不完全,
9、不含催化能量代谢的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4)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没有个体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5)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6)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4、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与结构。病毒核酸有何特点?病毒蛋白质有何功能?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包括核酸、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表现为核蛋白。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构成。P66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 或是 RNA 病毒结构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1)构成蛋白质外壳,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它理化 因子的破坏;2)决定病毒感
10、染的特异性,与易感细胞表面存在的受体具特异性亲和力,促使病毒粒子的吸附和入侵;3)决定病毒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4)构成病毒的酶,或参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入侵(如 T4 噬菌体的溶菌酶等) ,或参与病毒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病毒大分子的合成(如逆转录酶等) 。一般来说,病毒是不具酶或酶系极不完全的,所以一旦离开宿主就不能独立进行代谢和繁殖。5、病毒有哪几种对称类型?每种对称类型病毒的形态是什么?试各举一例(1)螺旋对称:亚基有规律地沿着中心轴(核酸)呈螺旋排列,进而形成高度有序、对称的稳定结构。烟草花叶病毒(2)立方对称:如二十面体对称壳体构成对称结构壳体的是蛋白质亚基围绕具立方对称的6
11、正多面体的角或边排列,进而形成一个封闭的蛋白质的鞘。(3)复合对称大肠杆菌 T4 噬菌体,由二十面体的头与螺旋对称的尾复合构成,呈蝌蚪状。(4)复杂对称痘病毒科的病毒,病毒粒子通常呈卵圆形,干燥的病毒标本呈砖形。在病毒体表面有双层膜,在病毒中心为哑铃状的核芯,核芯内含有蛋白质和核酸,核酸为双链DNA。在核芯两侧为侧面小体。6、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它包括哪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能在寄主细菌细胞内增值,产生大量子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增值规律的实验曲线是一步生长曲线。1、吸附期 游离的噬菌体吸附到宿主细胞。2、潜伏期 从噬菌体吸附到细胞到释放
12、出新噬菌体的最短时期。3、裂解期(成熟期)随着菌体不断破裂,新噬菌体数目增加,直到最高值。4、平稳期(稳定期)7、按寄主范围,病毒可分为哪几种?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通常根据寄主范围将病毒分为脊椎动物病毒、无脊椎动病毒、植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病毒分类主要依据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基因组、复制、化学组成在内的毒粒性质及病毒的抗原性、生物学性质。8、简述病毒的一般增殖过程。第四章名词解释: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凡能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物质碳源:凡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7氮源:凡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和
13、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生长因素:是一类调节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所必需且需求量很小,但不能自行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有机物。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混合营养料) 。固体培养基:一般采用天然固体营养物质,如马铃薯块、麸皮等作为培养微生物的营养基质。亦有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琼脂 1.5%2.0%) 煮沸冷却后,使凝成固体状态。液体培养基:把各种营养物质溶解于水中,混合制成水溶液,调节适宜的 pH,成为液体状态的培养基质。 (不加琼脂) 1、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有哪六大类?它们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1)碳源 (carbon source) P.88
14、定义:凡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 生理功能:提供碳元素,合成细胞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和代谢产物;同时也提供氢原子、氧原子;提供能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 。种类:有机碳源、无机碳源 微生物对碳源物质的利用:具有选择性。(2)氮源 (nitrogen source) P.88定义:凡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 生理功能:提供氮素,合成细胞中的含氮物质(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 种类:有机氮源、无机氮源、分子态氮源等。 微生物对氮源物质的利用:具有选择性。(3)能源 (energy source)化学物质:有机物、无机物。辐
15、射能(光能)(4)无机盐 (mineral salts) 或矿质元素 定义: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源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的营养物质。生理功能 :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参与酶的组成;作为酶的激活剂;调节细胞的渗透压、ph 值和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某些自养微生物的能源和无氧呼吸时的氢受体。8种类:KH2PO4 、K2HPO4 ;MgSO4 、(NH4)2SO4 ;CaCl2、Ca(NO3)2 ;NaCl ;FeSO4 等。(5)生长因素 (growth factor):P.90-91定义:是一类调节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所必需且需求量很小,但不能自行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有机物。生理功能:维生素主要作为酶的辅基或辅
16、酶参与新陈代谢。氨基酸用于蛋白质合成。嘌呤与嘧啶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及用于核甘、核甘酸、核酸合成。种类:维生素、氨基酸、嘌呤与嘧啶三大类。(6)水生理功能:是细胞中生化反应的良好介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被吸收或排出体(细胞)外。 水的比热和气化热高,能有效的吸收代谢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不致使细胞的温度骤然上升。维持细胞的膨压(控制细胞形态) 。2、微生物利用的碳源、氮源有哪些种类?与动、植物相比有何不同?碳源:有机碳源、无机碳源氮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分子态氮源等。微生物能利用的碳源、氮源物质的种类大大超过动物或植物所能利用的碳化合物。3、根据能源、氢供体、碳源,微生物的营
17、养类型可划分为那几类?试列表比较说明各营养类型基本特点及代表微生物。(1)根据所需碳源的性质,微生物可分为异养型和自养型(2)根据氢供体的性质,微生物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9(3)根据所需能源的不同,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又都可以分化为华能营养型和光能营养型。4、比较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主要方式的特点。 (P98)5、简述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原则。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5 个)1) 、目的明确(明确培养对象等)2) 、营养协调(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3) 、理化条件适宜 4) 、经济节约营 养 类 型 能 源 电 子 供 体 碳 源 举 例 光 能 无 机 自 养 型 光 能 H2、
18、 H2S、 S或 H2O CO 2 着 色 细 菌 、 蓝 细 菌 、 藻 类 光 能 有 机 异 养 型 光 能 有 机 物 有 机 物 红 螺 细 菌 化 能 无 机 自 养 型 化 学 能 (无 机 物 氧 化 ) H2、 H2S、Fe2+、 NH3或 NO2- CO2 氢 细 菌 、 硫 杆 菌 、 亚 硝 化 单 胞菌 属 (Nitrosomonas)、 甲 烷 杆菌 属 (Methanobacterium)、 醋杆 菌 属 (Acetobacter) 化 能 有 机 异 养 型 化 学 能 ( 有 机 物 氧 化 ) 有 机 物 有 机 物 假 单 胞 菌 属 、 芽 孢 杆 菌
19、属 、 乳酸 菌 属 、 真 菌 、 原 生 动 物 105) 、灭菌处理6、培养不同种类微生物能否用同一种培养基,培养四大类微生物通常采用何种培养基7、有一种细菌,在黑暗条件下能在如下培养基上很好地生长繁殖:蔗糖(或葡萄糖)10g , KH2PO40.2g ,MgSO4.7 H2O 0.2g ,琼脂 20g,蒸馏水 1000ml,pH 自然(或 7.4)请回答问题:(1)这种菌生长需要的碳源、氮源是什么?是什么菌?这种菌是什么营养类型?(2)这种培养基按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特殊用途又分别属于什么培养基? 答:(1)碳源:蔗糖(或葡萄糖) 氮源:空气是固氮菌,化能有机异养型(2)按化学组成属于
20、合成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属于固体培养基按特殊用途属于选择培养基第五章1、列表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P120)呼吸与发酵的根本区别:(相同点: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释放)能量)呼吸: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电子传递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最终电子受体(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受体) 。发酵:氧化与有机物的还原偶联在一起的(无电子传递系统) 。被还原的有机物来自于初始发酵的分解代谢,即不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受体。2、异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有哪几种?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113、试述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4、微生物的代谢有哪些特点?微生物的代谢具有代谢旺盛、代谢类型多
21、和代谢的调节既严格又灵活 3 个特点5、什么是生物固氮作用?它对生物圈的繁荣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能固氮的微生物有哪几种?微生物将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固氮酶的催化还原成氨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 。根据固氮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以及其他生物的关系,可将它们分为 3 个类群:自生固氮微生物、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联合固氮微生物。6、固氮酶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简述固氮作用的生化过程固氮酶的两个组分对氧敏感,遇氧分子则发生不可逆的失活,固氮作用只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请参考课件)7、简述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过程(P132)8、什么叫次生代谢?次生代谢的产物对人类有何重要意义?次级代谢是某些生物为了避免在初级代谢过程某种中间产物积
22、累所造成的不利作用产生的一类有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可以认为是某些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突变获得的一种适应生存的方式。名词解释:呼吸:是指基质在氧化中释放出电子,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链)交给最终电子受体(氧或其它无机物) ,并在传递电子过 程中产生 ATP 的生物化学过程,称为。这种产生 ATP 的方式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无氧呼吸:是指以无机氧化物或有机物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发酵:微生物在产能代谢中以有机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微生物固氮作用(生物固氮作用):微生物将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固氮酶的催化还原成氨的过程称为生
23、物固氮 。初级代谢: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12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称为初级代谢。次级代谢:某些生物为了避免在初级代谢过程某种中间产物积累所造成的不利作用而产生的一类有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可以认为是某些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突变获得的一种适应生存的方式。第六章1、什么是生长曲线?指出细菌生长曲线各时期的形态和生理特点及其实际应用细菌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称为细菌生长曲线。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
24、期等四个生长时期延迟期(适应期):生长速度接近于零,菌数不立即增加,或增加很少(代谢活跃、分裂迟缓)对数期: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细菌内各成分按比例有规律地增加 。 (细菌个体形态、化学组成和生理特性等均较一致,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代时稳定。 )应用:常在生产上用作菌种,使微生物发酵的延迟期缩短,提高经济效益。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 pH 等环境变化,逐步不适应于细菌生长,导致生长速率降低直至零(即细菌分裂增加的数量等于细菌死亡数)。衰亡期: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细菌死亡速率超过新生速率,整个群体呈现出负增长。2、测定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方法
25、有哪些?试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P150)(1)直接计数法 优:快速、简便 缺:所得结果是死菌和活菌的总数(2)平板菌落计数法 优:不仅适用于多种材料,而且适用于含菌量极少的样品。缺:使用此法要掌握好菌液系列稀释技术并使样品中菌体充分分散,以确保技术准确。(3)薄膜过滤计数法 使用语测定量大、含菌浓度很低的流体样品(4)比浊法 优:比较简便、快速(5)称重法 适用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并要除尽杂物(6)含氮量测定法 只是用于细胞浓度较高的样品,且操作麻烦(7)DNA 含量测定法133、什么叫防腐、消毒、灭菌和化疗?举例说明防腐:防止或抑制霉腐微生物在食品等物质上的生长。消毒:杀死或灭活所有病原
26、微生物(营养体细胞) 。灭菌: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化疗:杀死或抑制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或病变细胞。4、影响高温蒸汽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践中如何处理?(P160)必须是密闭的系统中充满纯蒸汽。5、抗生素的抗菌机理是什么?举例说明(P165)(1) 抑制细胞壁的形成(2)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3)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4) 阻碍核酸的复制(5) 影响能量的利用6、名词解释:巴斯德消毒法:采用温和加热处理牛奶和其他对热特别敏感的视频的方法,既可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又不损坏视频的营养和风味。化学治疗剂:能直接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化学药物,按其作用和性质
27、又可分为抗代谢物和抗生素。抗代谢物:有些化合物在结构上与生物体所必需的代谢物很相似,以至可以和特定的酶结合,从而阻碍了酶的功能,干扰了代谢的正常进行,这些物质称为抗代谢物抗生素:是生物在新陈代谢仲产生的或人工衍生的,很低的浓度就能抑制他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杀死他种生物的化学物质。14高压蒸汽灭菌:利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加热灭菌。在密闭系统中,蒸汽压力增高,沸点也随着增高,杀菌效率提高。7、微生物的抗药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避免微生物出现抗药性,使用抗生素应注意什么?(1)细菌产生钝化或分解药物的酶(2)改变细胞膜的透性(3)改变对药物敏感的位点(4)菌株发生变异为避免微生物出现抗药性,使用抗
28、生素应注意:(1) 第一次使用的药物剂量要足;(2) 避免在一个时期或长期多次使用同种抗生素;(3) 不同的抗生素(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4) 对现有抗生素进行改造;(5) 筛选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第七章1、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有哪几个?举出其中之一加以说明(P169)(1) 转化实验(2) 噬菌体感染实验(3) 病毒的拆开和重建实验2、质粒有哪些特点?(1) 可复制。(2) 少数可在不同菌株间发生转移。如 F 因子、R 因子。(3) 受理化因素影响。(4) 某些具有与染色体整合与脱离的功能。如 F 因子。(5) 具有重组功能:可在质粒与质粒间、质粒与核染色体间发生基因重组。3
29、、基因突变有何特点?使用变量试验说明其随机性(P173)15特点:(1)自发性(2)不对应性*(3)稀有性(4)独立性(5)可逆性(回复性)(6)稳定性(7)可诱变性4、F+、F- 、Hfr、F菌株有什么区别?a)F-菌株,雌性菌株:不含 F 因子,没有性菌毛,但可以通过接合作用接收 F 因子而变成雄性菌株(F+) ;b)F+菌株: F 因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c)Hfr 菌株:F 因子插入到染色体 DNA 上,细胞表面有性菌毛。d)F菌株:Hfr 菌株内的 F 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核染色体基因的 F 因子,特称为 F因子。 细胞表面同样有性菌毛。5、
30、名词解释自发突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DNA 复制过程的偶然错误等而导致,一般频率较低诱发突变:人为地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对生物体的 DNA 进行直接作用,突变以较高的频率产生。(表型判断的标准: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菌的 DNA 片段,通过交换将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转导:通过缺陷型噬菌体将供体菌的 DNA 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使后者获得牵着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接合:又称“细菌杂交” ,是遗传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进行的转移和重组。野生型:营养缺陷型:一种缺乏合成其生存所必须的营养物(包括氨基酸
31、、维生素、碱基等)的突变型,只有从周围环境或培养基中获得这些营养物或其前体物才能生长。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回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16同。完全培养基:凡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求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要的最低组分的组合培养基,称为基本培养基。基因突变:是指细胞内(或病毒粒内)遗传物质分子结构或数量发生可遗传的改变,简称突变,可自发或诱导产生。质粒: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 6、转化和转导有何区别?接合和转导又有何区别?7、简述常用的
32、菌种保藏方法及其原理保藏原理(1)要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2)创造休眠的环境条件:低温、缺氧、干燥、缺营养等。保藏方法的标准(1)应保持菌种优良性状长期稳定。(2)通用性、操作的简便性、设备的普及性。在具体选择保藏方法时必须对被保藏菌株的特性、保藏物的使用特点及现有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8、 如果两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 - b - c + d + 和 a + b + c - d - )的菌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型重组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179、自然遗传转化与人工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它们转化质粒的成功率有如此大的
33、差别?10、 简述微生物微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 7 个水平。第八章1. 试论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作用,你认为对此类污染该如何进行防治?水体大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特别是磷酸盐和无机氮化合物 水的富营养化藻类等过量生长,产生大量的有机物。异养微生物氧化这些有机物,耗尽水中的氧,使厌氧菌开始大量生长和代谢。分解含硫化合物,产生 H2S,从而导致水有难闻的气味。鱼和好氧微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出现大量沉淀物和异常颜色。上述过程又称富营养化作用,它是水体受到污染并使水体自身的正常生态失去平衡(即丧失自净作用)的结果。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除通过好氧微生物消耗水中的氧气危害养殖业外,很多藻类还能产生各种毒素,使动物得
34、病或死亡。因此由于富营养化作用致死的鱼等水产品不能食用。2. 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互生关系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一种生活方式。 (“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一)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嗜血流感菌)(二)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与人的互生关系二、共生关系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协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在生理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工,在18组织和形态上产生了新的结构的特殊的共生体。互惠共生:二者均得利。偏利共生:一方得利,但另一方并不受害。(一)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地衣(二)微生物和植物间的共生关系:根
35、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三)微生物与动物的共生关系1. 与昆虫的共生关系:外共生:白蚁与其肠道内的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内共生:如蝉、蚜等与其细胞内的细菌共生 2. 与反刍动物的共生关系3、深海火山口细菌与蠕虫的共生关系三、寄生关系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相对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取得营养和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现象。(一)微生物间的寄生关系:噬菌体细菌(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寄生关系:真菌(白粉菌属、霜霉菌属) 、植物病毒等(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寄生关系:细菌:苏云金杆菌等 四、拮抗关系某种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将后者杀死。微生物间的“ 化学战术
36、 ”:抗生菌产生能抑制其它生物生长发育的抗生素。如青霉菌抑制金色葡萄球菌。微生物间的生长抑制:因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的其它条件的改变,从而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如制作泡菜、青贮饲料:乳酸细菌抑制腐败菌。 五、竞争关系两个种群因需要相同的生长基质或其它环境因子,致使增长率和种群密度受到限制时发生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对两种种群都是不利的。如各种霉菌与野生大型真菌。六、捕食关系一种种群被另一种种群完全吞食,捕食者种群从被食者种群得到营养,而对被食者种群产生不利影响。19微生物间的捕食现象: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3. 试述微生物在碳、氮循环中的作用。(一)碳素循环:无机碳化物转化为有机碳化物1、碳素循
37、环的过程: P.208 图 8-12、参与碳素循环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二)氮素循环:无机氮化物转化为有机氮化物1、氮素循环的过程:P.208 图 8-22、参与氮素循环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4.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怎样?1、微生物是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2、微生物是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成员3、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4、微生物是物质和能量的贮存者5、微生物在地球生物演化中的作用名词解释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生物体各部位,数量、种类较稳定,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称为生物体的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失调症:环境条件改变或着生部位改变: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失调症(疾病) 。互生关系: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一种生活方式。 (“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共生关系: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协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在生理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工,在组织和形态上产生了新的结构的特殊的共生体。拮抗关系:某种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将后者杀死。为什么选用 16S rRNA 或 18S rRNA 进行生物进化和系统分类研究?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