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水土流失.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9502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水土流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水土流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水土流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浅谈水土流失一关于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水土保持学王礼先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 1981 年科学出版社简明水利水电词典提出,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二有关水土流失的翻译关于水土流失的翻译,通过查阅,发现大概有如下几种翻

2、译方式:1.soil and water loss;2.soil erosion;3.water and soil loss;4.soil and water losses;5.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下面逐个加以分析三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在第三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的基础上,此次科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核对,较为准确地摸清了全国土壤侵蚀的现状。我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 35692 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面积 16122 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 19570 万平方公里。此次考察的重点是水力侵蚀区,与 1985 年开展的第一次普查成果和 1995 年开展的第

3、二次普查成果相比,全国水力侵蚀面积减少,强度减小。三次普查全国水力侵蚀面积分别为 17942 万平方公里、16488 万平方公里和 16122 万平方公里。强度以上水蚀面积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 年间,各强度级别的侵蚀面积中,强烈级减少 297,极强烈级减少 350,剧烈级减少430。总体而言,我国水土流失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此次重点考察的水蚀区水土流失面积 138 万平方公里,占考察区面积的 266,占考察区山丘面积的 63。我国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二是水土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

4、高。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 452 亿吨,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3400 多吨(平方公里年),部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 3 万吨(平方公里年),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与印度、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国家相比,我国水土流失更为严重。按照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我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 646 个,其中长江流域 265 个、黄河流域 225 个、松辽流域 4 生个、海河流域 71 个、淮河流域 24 个、珠江流域 17 个,分别占410、349、68、110、37和 26。从省级行政区看,四川、山西、甘肃、内蒙古、陕西五省(自治区),占到全

5、国总数的 50以上。三是水土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我国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南方红壤区等各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产生的危害、治理的重点各有不同。四水土保持的措施和意义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目前水土保持由三大类措施组成: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水土保持耕作法。结合耕作,在

6、坡耕地上修成有一定蓄水能力的临时性小地形,如区田、畦田、沟垄种植等。美国、苏联等国还广泛采用覆盖耕作、免大跃进法和少大跃进法等。此外,还有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都是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或称水土保持植物或生物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大地植被,增大地表糙率,从而减轻雨滴对地面的打击,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减缓流速和削弱冲刷力。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修建各类工程改变小地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从而达到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根据所在位置和作用,可分坡面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护岸工程 3 大类。各类措施特别是工程

7、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水土保持工作对发展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干 旱和风沙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五治理水土流失的紧迫性和水土保持展望 我国水土保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21 世纪的水土保持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防治任务艰巨。目前仍有近 200 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需要治理,按照目前的防治速度,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才能得到初步治理;二是水土流失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三是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防治水土流失的紧迫性

8、、艰巨性和长期性,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防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的措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这段视情况可以选择删除)水土流失作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是我国 21 世纪面临和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但我国人口众多,水土资源相对匮乏、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严重、防治任务非常艰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水土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将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建立起国家水土资源安全保障体,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