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化学试卷 问卷时量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Mg24 P31 K 39 Ca 40 Cu64 Fe56 Ag108第卷 (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 1 个选项合题意,1-10 每题 2 分,11-20 每题 3 分共 50 分)1 “假说”在化学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假说”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从目前的化学理论看,仍然科学的是A道尔顿提出的“每一元素的原子以其原子质量为其特征”B阿伦尼乌斯提出的“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电的粒子”C贝采里乌斯提出的“不同原子带不同的电性
2、,因而产生吸引力,由此形成化合物”D盖吕萨克提出的“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强电解质溶液不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C共价键的极性强的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D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只由它们的浓度决定3下列变化不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NH 3H 2O NH4 OH HCO 3 H 2O H2CO3OH HCO 3 H 2O H3O CO 32 Al 3 3HCO 3 =Al(OH)33CO 2AlO 2 HCO 3 H 2O=Al(OH)3CO 32 NH 4 2H 2O NH3H2OH 3O A B C D4
3、常温离子液体(Ionic Liquid)也称常温熔融盐。硝酸乙基铵(C 2H5NH3)NO3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常温离子液体,其熔点为 12。已知 C2H5NH2 结合质子的能力比 NH3 略强,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溶液呈碱性 B可用作电池的电解质C是共价化合物 D结构和性质类似于硝酸乙酯5如图 x、y 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 a 极质量增加,b 极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a 极 b 极 x 电极 电解质溶液A 锌 石墨 负极 CuSO4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C 银 铁 正极 AgNO3D 铜 石墨 负极 CuCl2x ya b6下图装置(I)为一种
4、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 K 通过,该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 ;2324S+IS+3KI 放 电充 电 ,装置(II)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 K 时,X 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 K 时,K 十 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B.闭合 K 时,A 的电极反应式为:3I 2e I 3C.闭合 K 时,X 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一 2e = Cl2D.闭合 K 时,当有 0.1mo1K 通过离子交换膜,X 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 1.12L7室温下,有关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的体积变化) pH 12 12 2 2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5、盐酸A在、中分别加入氯化铵晶体,两溶液的 pH 值均增大B分别将等体积的和加水稀释 100 倍,所得溶液的 pH:C把、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Cl-)c(NH4+)c(OH-)c(H+)D将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 pH7825时,将 pH=x 的 H2SO4 溶液与 pH=y 的 NaOH 溶液按体积比 1:100 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pH=7。若 x= 31y,则 x 为 A2 B4 C3 D59,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 )的概念,AG +-c(H)lgO,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性溶液的 AG1 B酸性溶液的 AG0C常温下 0.lmol
6、/L 氢氧化钠溶液的 AG12 D常温下 0.lmol/L 盐酸溶液的 AG1210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OH8FeK2Zn324 KOH4)(Fe2)H(Zn3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锌做负极 B. 充电时氢氧化铁被氧化C. 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 D. 放电时每转移 3mole ,有 2mol 24Fe被还原11在由水电离产生的 H 浓度为 11013 molL1 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K 、 -Cl、 3NO、S 2 K 、Fe 2 、 -I、 24SO Na 、 、 、
7、 4Na 、Ca 2 、 Cl、HCO 3 K 、Ba 2 、 -l、 3A B C D12不久前,某海军航空站安装了一台 250kW 的 MCFC 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 600700 ,所用燃料为 H2,电解质为熔融的 K2CO3。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 2=2H2O,负极反应为 H2CO 32 -2e =H2OCO 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4OH =O22H 2O4e B放电时 CO32 向负极移动C电池供应 1mol 水蒸气,转移电子 4mol D放电时 CO32 向正极移动13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两种
8、溶液0.1mol/L CH3COOH 溶液 0.3mol/L CH3COOH 溶液与 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液, 与比较 c(H +):B常温下将 NaHCO3与 NaHSO3混合溶于水,恰好呈中性的溶液中:c(Na +)= c(HCO 3-)+c(HSO 3-)+2c(CO 32-)+2c(SO 32-)C相同条件下,pH=9 的CH 3COONa 溶液、NH 3H2O 溶液、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D已知酸性 HFCH 3COOH,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NaF 与 CH3COOK 溶液中:c(Na +)c(F -) c(K +)c(CH 3COO-
9、)14. 短周期元素 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X 与 Y、Z 位于相邻周期,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X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 3 倍或者是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X 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Y 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CZ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X 和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150.1mol/L 的 NaOH 溶液 0.2L,通入 448mL(标准状况)CO 2 气体,所得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c(Na +)c (H CO 3 )c(OH -)c (H 2 CO3)c(CO 32 )c(H +
10、)Bc( Na+)+ c(H +)= c(H CO 3 )c(CO 32 )c(OH -)Cc( CO32 )c(OH -)c (H +)c(H 2 CO3) Dc(Na +)c (H 2 CO3)c(H CO3 )c(CO 32-)c(OH -)16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 NaO溶液的浓度,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 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 23 次B. 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C.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立即褪成无色且颜色不再变红。D. 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溶液凹面最低点读数。17如右图所示,A、F 为石墨电极,
11、B 、E 为铁片电极。则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当打开 K2,闭合 K1 时,装置为原电池B当打开 K1,闭合 K2 时,装置为电解池C在 U 形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当打开 K1,闭合 K2 时, E 极周围溶液显红色D在 U 形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当打开 K2,闭合 K1 时,B 极周围溶液显红色18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加入 0.1mol Cu2(OH) 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 pH(不考虑 CO2的溶解) 。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0.2mol B.0.4mol C.0.5mol D.0.6mol19.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
12、确的是 A图表示可逆反应“CO(g) + H 2O(g) CO2(g)+H2(g)”中的 H 大于 0 B图为电解硫酸铜溶液的装置,一定时间内,两电极产生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11 C图实验装置可完成比较乙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的实验D图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20. 在 1LK2SO4 和 CuSO4 的混合溶液中,c(SO 42-)=2.0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22.4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 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2.0 molL-1 B. 1.5 molL-1 C. 1.0 molL-
13、1 D. 0.5 molL-1高三化学复习试卷 答卷第卷 (选择题,共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第卷 非选择题(共五大题,50 分)21 (10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取冰醋酸配制 250 mL0.2molL1 的醋酸溶液,用 0.2molL1 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 标准溶液对所配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 250 mL0.2molL1 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
14、玻璃棒、和 。(2)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 0.2000molL1 的 NaOH 溶液对 20.00 mL 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如下:实验序号 1 2 3 4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mL)20.05 20.00 18.80 19.95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 (保留小数点后四位)实验二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用 pH 计测定 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 pH,结果如下:醋酸浓度(molL 1)0.00l 0 0010 0 0.020 0 0.100 0 0.200 0pH 3.88 3.38 3.23 2.88 2.73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
15、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2)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 。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实验三探究温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完成该探究,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22 (10 分)有 A、B、C、D 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均易溶于水,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互不重复)阳离子 K+、Na +、Ba 2+、NH 4+阴离子 CH3COO、Cl 、OH 、SO 2已知:A、C 溶液的 pH 均大于 7,B 溶液的 pH 小于 7,A、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16、 溶液焰色反应显黄色。C 溶液和 D 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 溶液和 C 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 溶液和 D 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1)写出 C 溶液和 D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5时 pH = 9 的 A 溶液和 pH = 9 的 C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的是 (填写 A 或 C 的化学式) 。(3)25时用惰性电极电解 D 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 7(填“”、 “”)(2) 在体积为 3L 的密闭容器中,CO 与 H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O ( g) + 2H2( g) CH3OH(g) 。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 K= ,升高
17、温度,K 值(填“增大”、 “减小 ”或“不变”)。在 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 (3)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在某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溶度积常数。例如:Mg(OH) 2 (s) Mg 2+ (aq) + 2OH - ( aq),某温度下 Ksp = c (Mg 2+) c (OH - ) 2 = 210 -11。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若该温度下某 Mg SO4 溶液里 c(Mg 2+) =0.002 molL-1,如果生成Mg (OH)2 沉淀,应调整溶液
18、 pH,使之大于 ;该温度下,在 0.20L 的 0.002mol/LMg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 0.10mol/L 的氨水溶液,该温度下电离常数 Kb(NH 3. H2O)=210 -5, , 试计算 (填有或无)Mg(OH) 2沉淀生成?(4) 常温下,某纯碱(Na 2CO3)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呈 性。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 NaOH 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 电离出的 CO32-水解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给甲和乙两位同学的说法以评判(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25 (10 分)已知在 pH 为
19、45 的环境中,Cu 2+几乎不水解,而 Fe3+几乎完全水解。某学生欲用电解纯净CuSO4 溶液的方法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步骤所加的 A 的化学式为 ;加入 A 的作用是 _ _ _ _ _。( 2) 步 骤 中 所 用 的 部 分 仪 器 如 右 图 : 则 A 应 接 在 直 流 电 源 的 极 ( 填 “正 ”或 “负 ” ) 。(3)电解开始一段时间后,在 U 型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4)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填字母) 。A称量电解前电极的质量B电解后,电极在烘干称重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C刮下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铜,并清洗、称
20、重D电极在烘干称重的操作中必须按 “烘干称重再烘干 再称重”进行E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烘干电极必须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带有 n、V 的计算式表示) 。通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A B A D B C D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B B C D D D C A21.实验一(1)胶头滴管 250 mL 容量瓶 (2)0.2000 mol L1实验二(1)0.010 0 molL 1 醋酸的 pH 大于 2 或醋酸稀释 10 倍时,pH 的变化值小于 1(2)增大实验三
21、 用 pH 计测定相同浓度的醋酸在几种不同温度时的 pH((1)每空 1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10 分)22. (1) Ba(OH)2 + Na2SO4=BaSO4+ 2NaOH(2)Ba(OH) 2 (3) =(4)c(OH )c(Ba2+) = c(Cl)c(NH 4)c(H+)或 c(OH)c(Cl) = c(Ba2+) c(NH 4)c(H+) (5)2 : 3 (每空 2 分,共 10 分)23 (10 分)(1)原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解池(各 1 分)(2) 阳极(1 分)(3)CH 3OH+8OgH-6 e CO32 +6H2O(1 分)Ag+e Ag(1 分)(4)
22、4AgNO 3+2H2O 4Ag+O2+4HNO 3(2 分)(5)280(2 分) B D (2 分) ((1) (2) (5)每空 1 分, ( 3) (4)每空 2 分,共 10 分)24. (10 分)(1)B (1 分); (1 分);(2)K= 32c(CHO) (1 分 ) ; 减小 (1 分) ; Btn32 molL-1min-1 (1 分) ;(3)10(1 分) ; 有 (1 分) ;(4)碱 (1 分) ; 向红色溶液中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如果溶液还显红色说明甲正确,红色褪去说明乙正确 (2 分) 。 (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5 (1)CuO;消耗 H+,调节溶液的 pH 至 45,使 Fe(OH)3 沉淀完全 (2)负(3)溶液的蓝色变浅,A 极变粗,B 极上有气泡产生;4OH -4e =2H2O+O2 (4)A、B、D、E (5)11200n/V(2 分) (每问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