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高二数学上册(选修2-1)1.2.2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 word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528512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二数学上册(选修2-1)1.2.2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市高二数学上册(选修2-1)1.2.2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市高二数学上册(选修2-1)1.2.2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市高二数学上册(选修2-1)1.2.2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 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2 充要条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结合多种途径判断充要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初步了解概念,通过探究深入理解概念的实质,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转化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用有现实意义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思想。培养学生掌握“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辨证思想【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判断充要性.2.教学难点:通过多种途径理解和判断充要性.【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方法:启发讲授式与问题探究式2.教具准备:多媒体【教

2、学过程】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引入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对于两个语句,p 可能是 q的充分条件,p 也可能是 q 的必要条件,除此以外 p 与 q 之间的逻辑关系还有哪些可能?结合问题情境展开思考利用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环节二:新课讲解 623.paq: 整 数 是 的 倍 数 ,: 整 数 是 和 的 倍 数是 的 什 么 条 件 ?又 是 的 什 么 条 件 ?学生思考通过思考引出本节所学新知,.,.pqppq 一 般 地 , 如 果 既 有 又 有就 记 作 此 时 , 我 们 说 , 是 的充 分 必 要 条 件 , 简 称 充 要

3、条 件 显 然 , 如 果 那 么 与 互 为 充 要条 件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方法1、直接用定义判断2、利用命题的四种形式进行判定3、利用集合的关系判定 AB1) 若 且 , 则 称 p是 q的 充 分 不 必 要 条 件2) 若 且 , 则 称 是 的 必 要 不 充 分 条 件) 若 且 , 则 称 是 的 既 不 充 分 也 不 必 要 条 件4) 若 且 , 既 =, 则 称 是 的 充 要 条 件4、利用双箭头的传递判定(或称图像法) 由 于 逻 辑 联 结 符 号 “”、 、 “”具 有 传 递 性 ,因 此 可 根 据 几 个 条 件 之 间 的 关 系 , 经 过 若 干

4、 次 的 传 递判 断 所 要 判 断 的 两 个 条 件 之 间 的 依 存 关 系 。例 1、下列各组语句中,p 是 q 的什么条件?(1 ) p:a0 , b0,q:ab0;(2 ) p: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q:四边形是正方形;(3 ) p:|x| 1,q:1x1;(4 ) p:ab,q:a 2b 2.例 2、 下列各题中,那些 p 是 q 的充要条件(1 ) p:b 0 ,q: f(x) ax2bxc 是偶函数;(2 ) p:x 0,y0 ,q :xy 0;(3 ) p:ab,q:acb c;(4 ) p:两直线平行;q:两直线的斜率相等.例 3、.整理总结归纳练习应用通过例题讲解规范

5、答题步骤通过做题灵活应用本节所学知识点例 4、已知:O 的半径为 r,圆心O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d.求证:dr 是直线l 与O 相切的充要条件.课堂检测1、已知 p:|x+1|2 ,q :x 25x6, 则p 是 q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2、设集合 M=x|x2,N=x|x3,那么“x M 或 xN”是“x MN”的 ( ) A.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不必要 D .不充分不必要3、 aR,|a|3 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a3 B.|a|2 C.a29 D.0a2做题归纳总结针对训练环节三:课堂

6、小结课堂小结: 1.p 是 q 的充分条件包括两种可能,即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p 是 q 的充要条件;同样, p 是 q的必要条件也包括两种可能,即 p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或 p 是 q 的充要条件.2.关于充要条件命题的证明,一般分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其中由条件推出结论就是充分性,由结论推出条件就是必要性.3.充要条件是一种等价关系,许多数学问题的求解,就是求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在判断 p 是 q 的什么条件时,要“正逆互推,注意特例”.学生回顾,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由利于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编码处理,加强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为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有效调控打下良好的基础。环节四: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必做题:P8 练习 P12 4-5 题2.选做题:P13 3 题学生通过作业进行课外反思,通过思考发散作业布置有弹性,避免一刀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