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17 化学反应与能量、速率和平衡综合题-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优秀模拟题分类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73734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7 化学反应与能量、速率和平衡综合题-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优秀模拟题分类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专题17 化学反应与能量、速率和平衡综合题-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优秀模拟题分类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专题17 化学反应与能量、速率和平衡综合题-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优秀模拟题分类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专题17 化学反应与能量、速率和平衡综合题-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优秀模拟题分类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专题17 化学反应与能量、速率和平衡综合题-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优秀模拟题分类汇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乐山市 2018 届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 CO、CO 2 和 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I.CO(g)+2H2(g) CH3OH(g) H 1II.CO2(g)+H2(g) CO(g)+H2O(g) H 2=+41.2kJ/molIII.CO2(g)+3H2(g) CH3OH(g)+H2O(g)H 3=-49.53kJ/mol某些物质的标准生成热物质 CO CO2 H2 CH3OH(g)标准生成热(kJ/mol) -110.52 -393.51 0 -201.25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是常用

2、的化学热力学数据,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热。化学反应热:H=生成物标准生成热总和一反应物标准生成热总和。计算 H 1=_kJ/mol。(2)在一容积可变的密团容器中,1molCO 与 2 mol H2发生反应:CO(g)+2H 2(g)CH3OH(g) H 1,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a)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a、b 两点的反应速率:v(a)_v(b)(填“” 、 “” 、 “” “ c(Cl ) c(HCO3 ) c(OH ) c(H+) c(CO32 )5.610-5【解析】解之得,H 2的平衡转化率为 57.1%。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 1:3 充入二氧化碳和氢气,一定条件下反

3、应达到平衡状。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A.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可能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再加入少量的反应物)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果,也可能是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结果; B. 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有可能是减小反应物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也有可能是减小生成物浓度(如降低温度使部分水液化)使平衡正向移动的结果;C. 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氢气的转化率减小,可能是增大氢气的浓度(再加入少量氢气)使平衡正向移动的结果,也可能是升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的结果。综上所述,能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C;(2)由图可知,反应明显分

4、为两个阶段,前后两个阶段所消耗的 HCl 的物持的量之比为 3:2,说明原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且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2:1,两者物质的量分别是 2mol、1mol。通入1mol HCl 时,氢氧化钠恰好反应完全,溶液中所含溶质为 Na2CO3、NaCl。a 点溶液中有3mol NaCl 和 1molNaHCO3,由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式为 c(Na+)c(Cl -)c(HC0 3-)c(OH -)c(H +)c(CO 32-);(3)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 CaCO3反应,CaCO 3是一种难容物质,其 Ksp = 2.8109 。

5、CaCl 2溶液与 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 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 CaCl2溶液与 Na2CO3溶液混合,若 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 molL-1,则生成沉淀所需 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molL-1。【点睛】两种稀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两溶液中的溶质不发生反应,则两溶质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一半。4 【云南省红河州 2018 届高三复习统一检测】碳及其化合物在能源和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 CH4(g)+ O2(g)=CO(g)+2H2O(l) =-607.31kJ/mol2CO(g)+ O2(g)=2CO2(g) =-566.0kJ/mol写出表示

6、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2)天然气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制取 H2,其原理为:CO 2(g)CH 4(g) 2CO(g)2H 2(g)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 的 CH4与 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 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压强 P2_P1(填 “”或“” 、 “同一温度下转化率 P1大于P2,而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P2P1c(HS-)c(OH-)c(H+) B c(HS -)c(NH4+)(S2-)c(H+)C c(NH 4+)c(HS-)c(H2S)c(H+) D c(HS -)c

7、(S2-)c(H+)c(OH-)(3)工业上常用 CH4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来制取 H2,其原理为:CH 4(g)+H2O(g)CO(g)+3H2(g)一定温度时,在一个体积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lnmolCH4和 1.4mol 水蒸气发生上述反应,5min 后达平衡,生成 0.2molCO,用 H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下列说法中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生成 1molCH4的同时消耗 3molH2C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D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E.反应速率 V(CH4):V(H2O)v

8、(CO):v(H2)=1:1:1:3(4)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CH 3OH(g)+H2O(g)=CO2(g)+3H2(g) H=+49kJ/mol。某温度下,将n(H 2O):n(CH3OH)=1:1 的原料气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强为 p1,反应达到平衡时总压强为 p2,则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为_。(5)如图所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一种变种,它直接使用甲醇而勿需预先重整。请写出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式:_。【答案】 CO(g)+H 2O(g) H2(g)+ CO2(g) H=-41kJ/mol AC 0.06mol/(Lmin) 0.011(mol2/L2) AC C

9、H4O-6e-+H2O6H +CO2(3)5min 后达平衡,生成 0.2molCO,则同时生成氢气是 0.6mol,浓度是0.3mol/L,因此用 H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0.3mol/L5min0.06 molL-1min-1。平衡时剩余甲烷是 0.8mol,水蒸气是 1.2mol,因此甲烷、水蒸气、CO 和氢气的浓度分别是(mol/L)0.4、0.6、0.1、0.3,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0.10.33/0.40.60.011。A.正反应体积增大,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正确;B.生成 1molCH4的同时消耗 3molH2均表示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0、,B 错误;C.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正确;D.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错误;E.反应速率 V(CH4):V(H2O):v(CO):v(H2)=1:1:1:3 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E 错误;答案选 AC;(4) CH 3OH(g)+H2O(g) CO2(g)+3H2(g)起始量(mol) 1 1 0 0转化量(mol) n n n 3n平衡量(mol) 1n 1n n 3n则 ,解得 ,所以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为 。(5)甲醇在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又因

11、为存在质子交换膜,则负极反应式为CH4O-6e-+H2O6H +CO2。点睛: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盐类水解、化学平衡计算、新型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等,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计算能力,明确电离平衡常数与离子水解程度关系、三段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灵活运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平衡状态判断时要抓住变量不再发生变化这一关键特征。8 【四川省双流中学 2018 届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氮的固定意义重大,氮肥的大面积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1)目前人工固氮有效且有意义的方法是_(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2)自然界发生的一个固氮反应是 N2(B)+O2(g) 2NO(g),已知 N2、O 2、NO 三种分

12、子中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依次为 946 kJmol-1、498kJmol -1、 632kJmol -1,则该反应的H=_kJmol -1。(3)恒压 100 kPa 时,反应 2NO(g)+O2(g) 2NO2(g)中 NO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 1,反应 2NO2(g) N2O4(g)中 N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 2。图 1 中 A、B、C 三点表示不同温度、压强下 2NO(g)+O2(g) 2NO2(g)达到平衡时 NO的转化率,则 _点对应的压强最大。恒压 100 kPa、25 时,2NO 2(g) N2O4(g)平衡体系中 N2O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列式

13、计算平衡常数 Kp=_。(K 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4)室温下,用往射器吸入一定量 NO2气体,将针头插入胶塞密封,然后迅速将气体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并使活塞固定,此时手握针筒有热感,继续放置一段时间。从活塞固定时开始观察,气体颜色逐渐_(填“变深”或“变浅”),原因是_。已知 2NO2(g) N2O4(g)在几微秒内即可达到化学平衡【答案】 N 2+3H2 2NH3 +180 B 66.7% (100KPa/ 66.7%)/100KPa/(1-66.7%2 变浅 活塞固定时 2NO2(g) N2O4(g)已达平衡状态,因反应是放热反应,放置时气体温度下降,平

14、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 2浓度降低2NO2(g) N2O4(g)起始量(mol) x 0变化量(mol) 0.8x 0.4x 平衡量(mol) 0.2x 0.4x 平衡体系中 N2O4的物质的量分数= 100%=66.7%,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列式计算;(4)压缩活塞平衡正移,反应放热,针管微热,活塞固定时 2NO2(g) N2O4(g)已达平衡状态,放置时气体温度下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NO 2浓度降低,颜色变浅。详解:(1)游离态的氮元素反应生成化合态氮元素为氮的固定,如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 2+3H2 2NH3,因此,本题正确答

15、案是: N 2+3H2 2NH3;(2) N2(B)+O2(g) 2NO(g),已知 N2、O 2、NO 三种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依次为946kJmol-1、498kJmol -1、632kJmol -1,则该反应的H=(946kJmol -1+498kJmol-1)-2632kJmol -1=+180kJmol-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80;(3)图中曲线上各点为等压不等温,通过控制变量做等温线确定 ABC 三点与曲线交点等温不等压,从而确定曲线以下的点压强小于 100kPa,曲线以上的点压强大于 100kPa,所以B 点压强最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25 时 NO2的转

16、化率为 80%,设起始量二氧化氮物质的量为 x,2NO2(g) N2O4(g)起始量(mol) x 0变化量(mol) 0.8x 0.4x 平衡量(mol) 0.2x 0.4x 平衡体系中 N2O4的物质的量分数= 100%=66.7%,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则 Kp=(100KPa/66.7%)/100KPa/(1-66.7%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66.7% ;(100KPa/66.7%)/100KPa/(1-66.7% 2 。9 【庆市綦江中学 2018 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比较成熟的技术,其

17、原理为:N 2(g)+3H2(g) 2NH3(g) H(1)已知破坏 1mol 共价键需要的能量如表所示H-H N-H N-N NN435.5kJ 390.8kJ 163kJ 945.8kJ则H=_。(2)在恒温、恒压容器中,按体积比 1:3 加入 N2和 H2进行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适量氨气,达到新平衡时,c(H 2)将_(填“增大” 、 “减小” 、或“不变” ,后同) ;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 c(N2)/c(NH3)将_。(3)在不同温度、压强和使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 N2、H 2分别为0.1mol、0.3mol 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p

18、 1、p 2和 p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原因是_。若在 250、p 1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容器体积为 1L,则该条件下合成氨的平衡常数 K=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H 2NCOONH4是工业由氨气合成尿素的中间产物。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H2NCOONH4(s) 2NH3(g)+CO2(g),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序号)每生成 34g NH3的同时消耗 44g CO2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NH 3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NH 3):c(CO2)=2:1(5)科学家发现,N 2和 H2组成的原电池合成氨与工业合成氨相

19、比具有效率高,条件易达到等优点。其装置如图所示、写出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_、_,若 N2来自于空气,当电极 B 到 A 间通过 2molH+时理论上需要标况下空气的体积为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92.5kJ/mol(1 分) 不变 减小 p1p2p3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正移,NH 3 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图可知 p1p2p3 5.93103 (mol/L ) -2 或 5925.93(mol/L) -2 N2+6e-+6H+=2NH3 3H2-6e-=6H+ 9.33L【解析】H=E 断 -E 成 =945.8+3435.5-6390.8=

20、-92.5 kJ/mol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通NH3相当于平衡不移动,所以不变;恒温恒容条件下相当于加压,平衡正移,比值减小;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移。NH 3 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图可知 p1p2p3。 由图可知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0.667,根据三段式可计算出 c(NH3)=0.16mol/L c(N2)=0.02mol/L c(H2)=0.06mol/L,则 K=5925.93; 相当于正逆速率相等,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气体密度会随平衡的移动而变化,不变时说明达平衡,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中的量永远为定值,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选; 正极:N 2

21、+6e-+6H+=2NH3 负极:3H 2-6e-=6H+ 整个计算用电子守恒,通过 2molH+时则有 1/3molN2参与反应,相当于(1/3)(5/4)22.4=9.33L空气。10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采用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备硝酸。(1) 已知反应 N2(g)+3H2(g) 2NH3(g)为放热反应,在恒容容器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容器内 N2、H 2、NH 3的浓度之比为 1:2:3 B v 正 (N2)=v 逆 (H2)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的转化率,可采

22、取的措施是_ (要求答出两点)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则 400时,测得某时刻氮气、氢气、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1 molL-1、2 molL-1、3 molL-1时,此时刻该反应正反应速率 _ 逆反应速率(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 温度/ 200 300 400K 1.0 0.86 0.5(4)消除硝酸工厂尾气的一种方法是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CH 4 (g)2O 2(g)CO 2(g)2H 2O(g) H890.3 kJmol -1 N 2(g)2O 2(g)2NO 2(g) H67.0 kJmo

23、l -1 则 CH4(g)将 NO2(g)还原为 N2(g)等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5)在 25 下,向浓度均为 0.1 molL-1的 MgCl2和 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沉淀(填化学式),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溶液中 C(Mg2+)/C(Cu2+)=_(已知 25 时 KspMg(OH)2=1.810-11,KspCu(OH) 2=2.210-20)【答案】 C 降温、加压、分离氨气 小于 CH4(g)+2NO2(g) 2N2 (g) +CO2(g)+ 2H2O(g) H=-823.3kJ/mol Cu(OH) 2 8.2108 或 9109 / 11【解析】分析:(1)可逆

24、反应达到平衡时, v 正 =v 逆 (同种物质表示)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表示),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含量不再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2)根据反应特点分析增大平衡转化率的措施;(3)根据浓度商和平衡常数相对大小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从而推断正逆反应速率大小;(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5)根据溶度积计算。(3)QC= =2.25K=0.5,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 v 正 (N2)=v 逆 (N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小于; (4) CH 4 (g)2O 2(g)CO 2(g)2H 2O(g) H8

25、90.3 kJmol -1 N 2(g)2O 2(g)2NO 2(g) H67.0 kJmol -1 根据盖斯定律:-得:CH 4(g)+2NO2(g) 2N2 (g) +CO2(g)+ 2H2O(g) H=-823.3kJ/mo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H4(g)+2NO2(g) 2N2 (g)+CO2(g)+ 2H2O(g) H=-823.3kJ/mol; (5)由于 KspCu(OH)2”或“ 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提高氢碳比 n(H2O)/n(CO)有利于提高 CO 的转化率 C I 2SO32+4H+2e=S2O42+2H2O 1344(3)阳极区失电子生成 S2O42-;结合 NO

26、NH4+-5e-进行计算。详解:在同一温度下,对于同一个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相等,因此 R 点平衡常数与 P点平衡常数相等,因此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水蒸气的量为 2mol, c(H2O)=1mol/L,一氧化碳的量为 1 mol,c(CO)=0.5mol/L,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为 50%,结合 CO(g)+H2O(g) CO2(g)+H2(g)反应可知,剩余c(CO)=0.5-0.550%=0.25 mol/L, c(H2O)=1-0.550%=0.75 mol/L,生成 c(CO2)=0.25 mol/L, c(H2)= 0.25 mol/L, P 点平衡常数 K=0.250.25/0.250.75=1/3;R 点平衡常数K=1/3;正确答案:1/3。两种物质参加反应,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增加水蒸气的浓度,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从图像可以知道,提高氢碳比 n(H2O)/n(CO)有利于提高 CO 的转化率;因此 X 曲线中氢碳比大于 2.0;正确答案:;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提高氢碳比 n(H2O)/n(CO)有利于提高 CO 的转化率。从图像可知,升高温度,CO 的转化率减小,因此 CO(g)+H2O(g) CO2(g)+H2(g),H” “”或“”) H2。(4)在一定压强下,发生反应。平衡时, (SO2) (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与原料气投料比 和温度( T)的关系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