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听课手册-详答.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66653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听课手册-详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听课手册-详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听课手册-详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听课手册-详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听课手册-详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 18 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基础自主梳理】1.(1)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2 )集聚 (3) 商业区 中心商务区 住宅区 中高级 低级 交通比较便捷 2.(1)分布 (2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 收入差距 (3) 同心圆模式3.(1)多 大 少 小 (2)层层嵌套【考点互动探究】1.B 解析 仔细读图,甲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少 ,不可能有较多的公共服务设施, A 错; 乙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多,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距住宅区远, 人员往返频率高,符合题意,B 对;丙区出行次数少,不可能是商业网点,C 错;丁区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多

2、, 可能为距住宅区比较近的商业区,D 错。2.(1)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居住环境改善(2)地形平坦,城镇盛行风下风向,城镇河流下游 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 交通便利(3)加强各组团联系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任答两点)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形态。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可以从独立发展、干扰小、发展空间大等方面回答。第(2) 题,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布局的理由。从风频玫瑰图可以看出,该城镇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西南方,有利于保护环境;此外西南方地势平坦,处于河流下游

3、。W 处被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其有利条件可以从靠近工业区、交通便利等方面回答。第(3) 题,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联系的措施。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各组团联系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等。3.(1)A (2 )C 解析 第(1) 题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从图中可以看出, 位于城市内部,与其他功能区相比占地面积最大,且交通便利,最有可能是住宅区 ,所以 A 正确。第(2) 题,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和地租的因素。城市中工业、人口密集的地方气温较高;一般城市中心地租最高,交通线路交会处地租较高。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C 项。4

4、.(1)B (2)A (3 )C 解析 第( 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一种形式,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站点周边的人流量。第(2) 题,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由图可知,甲、乙、丙站点位于城市中心附近, 该区域交通便利,地价相对较高,应属于中心商务区。第(3 )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 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最大,并且其辐射范围跨越了县(区)界和省级行政区界,即是服务范围大、服务等

5、级高的机构,最有可能为博物馆,故 B 项正确。的服务范围直接受到了县(区) 界的限制, 故可能是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服务范围最小 ,应为其中之一。图 B18-1 为某城市 1980 年、1995 年和 2010 年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单位: 千人/千米 2)剖面图。据此完成 12 题。图 B18-11.导致该城市 19952010 年各区域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 ( )第二、三产业向城区迁移 近郊区交通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区绿化面积增大,环境不断改善 近郊区土地价格低A. B.C. D.2.下列城市结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的是 ( )A B C D图 B18-2解析1.D

6、 2.B 第 1 题,19952010 年,该城市中心城区与城区的人口密度降低, 而近郊区人口密度增加,是由于近郊区交通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且土地价格低,而城区和中心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地供应紧张,地价高昂。所以一些工业会向郊区迁移,一些新布局的工业企业也大多分布在近郊区,导致近郊区人口密度增加。第 2 题, 从该城市 1980 年、1995 年和2010 年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剖面图看,城区和中心城区位置偏西偏南, 近郊区位置偏东偏北。图 B18-3 为我国某中等城市零售业、工业或批发业、多层住宅和农业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模式图。读图,回答 34 题。图 B18-33.图中表示农

7、业付租能力的是 ( )A. B.C. D.4.一般情况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图中甲、乙两点将发生的变化是 ( )A.甲点向上移 ,乙点向左移B.甲点向上移,乙点向右移C.甲点向下移,乙点向左移D.甲点向下移,乙点向右移解析3.D 4.B 第 3 题,不同行业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而不同, 变化最快的是零售业,其次是住宅,再次是工业或批发业,变化最小的是农业。因此 ,图中表示农业付租能力的是。第 4 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服务功能的种类增多,级别提高,市中心的商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地租水平提高 ,商圈范围扩大。因此,甲点向上移,乙点

8、向右移。图 B18-4 为某平原地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 56 题。图 B18-45.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 ( )A.多核心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扇形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6.该城市高速铁路通车后,长途汽车站拟搬迁至 M 地,其主要原因是 ( )分散城市过多人口 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A. B.C. D.解析5.B 6.B 第 5 题,由图可知,该城市空间结构大体环绕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向外扩展, 属于同心圆模式。该城市只有一个核心,不属于多核心模式。该城市的形状也不是扇形, 不属于扇形模式。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

9、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 城市居民能够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第 6 题,长途汽车站由主城区附近搬迁至外缘区附近,可以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但不会分散城市过多的人口。仔细观察图可知,长途汽车站搬迁到火车站附近,可以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使旅客集散便捷。车站设置主要考虑方便人们乘坐,而不是考虑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小专题 3 城市区位因素1.A 2.D 3.C 解析 第 1 题,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历史上欧洲殖民者为了扩张其在亚洲地区的势力范围,纷纷向亚洲开辟航线。由于欧洲距亚洲较远, 开普敦地处非洲南端,是早期欧洲殖民者前往亚洲的海上必经

10、之地,是欧洲殖民扩张重要的物资供应站。因此, 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开普敦早期城市迅速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第 2 题,读图可知, 开普半岛是开普敦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远离开普敦城区;半岛东西窄,南北狭长。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 ,开普半岛生态环境脆弱,南非政府已将半岛地区划分为多个自然保护区, 因此,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城市生态功能区。第 3 题,开普敦是南非重要的港口和城市, 从开普敦辐射出的多条铁路线、公路线对开普敦港口和城市、沿线城市、沿线经济、内陆地区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开普敦港口和城市的影响更为显著。铁路线不仅扩大了开普敦港口的服务范围,而且大大改善了开普敦城市对外交通的通达度。4.

11、D 5.A 解析 第 4 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聚落形成的条件。水陆交通便利这个有利的区位条件使得东京城人口高度集聚、商业繁荣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第 5 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功能。东京当时为北宋都城,为政治中心,所以它的主要功能是行政功能。6.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 ;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区位优势可以从气候、地形、河流、交通、农业生产等方面进行分析。甲、乙两城市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 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故

12、两城市成为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典图判读 14 地租(地价)分布图的判读典例呈现(1)C (2) A 解析 第( 1)题,该城区地租等值线南部密集、北部稀疏, 地租梯度南部地区大于北部地区,故 A 错;地租相同的区位,正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故 B 错;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向外凸,说明交通通达度高,故 C 正确;反之可判断东南方向交通通达度较低 ,可能交通拥堵等情况严重,空气质量较差。第(2 )题,甲地所处的西北方向交通便捷且地租较高,适合布局对快捷交通依赖程度最大且占地较少的电子信息产业,故 A 正确。应用提升 1.A 2.B 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 地的地价为 30006000

13、 元/米 2,地的地价为 1500018000 元/米 2,地的地价为 900012000 元/ 米 2,地的地价为 60009000 元/米2。因此,廉租房应选建在图中的地。第 2 题,由图可知, 地建有创意软件园,产业附加值高,地价涨幅较大,同时建有奥体新区,所以吸引人口不断迁入。第 19 讲 城市化【基础自主梳理】1.(1)城镇 城镇 (2)人口增长快 就业机会多 (3)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 聚落形态 价值观念 社会进步(5)S (6)25%30% 中期阶段 60%70% 城市化 60%70% ( 7)C A 或 B2.(1)改善环境 环境质量 减少 热岛 (2 )绿色交通

14、自然景观【考点互动探究】1.(1)B (2)A 解析 第( 1)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及其相关判断。从图中不难看出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的时间是在 1965 年前后,这时对应的城镇化率最高值出现在图中最上面一条线所示的国家,其城镇化率为 60%70%,与此同时其乡村人口比重在四个国家中是最小的,为 30%40%。第(2 )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及其相关判断。从图上不难看出,20002010 年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是图中最下面一条线所示的国家(至少有四个不同的黑点),其有可能代表的是中国。在此期间 ,我国的工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这时我国的人口增长率总体在降低;到目前为

15、止,我国没有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近些年来, 我国的经济还在稳定健康地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不是最高的。2.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相关知识。城市化水平主要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印度属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于经济发达的德国、美国。中国、印度是人口大国, 虽然城市化水平低,但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并不一定比德国、美国的少。最后根据图中表格数据,中国总人口比印度的多,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比重又大于印度的, 可推断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的多。3.(1)C (2)A 解析 第( 1)题,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分布特征。据图可知, 盘山的上盘以奇松取胜,中盘以怪石取胜,下盘以

16、飞瀑取胜。在夏季黄昏时三盘常被云雾笼罩,身处山中可见“似晴非晴、似雨非雨”之象,此时水汽较多,容易形成降雨,雨水下泄, 在下盘地区汇流成河,形成下盘飞瀑景观,所以 C 正确。第(2 )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据图可知,天津称“沽”的村落几乎都坐落在海河沿岸地区。近些年来, 随着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稳步推进,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原来的村落集中连片发展为城市用地 ,距离原来的河流水系也越来越远,因此再称“沽”已经名不副实, 所以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已难寻觅,故 A 正确。半城市化地区为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 在我国主要指城乡接合部、小

17、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据此回答 12 题。1.半城市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郊区大力发展农业 B.外来资本的投入C.乡村工业化 D.政府的规划2.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B.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C.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D.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解析1.C 2.C 第 1 题,工业化可以带动城市化,乡村工业化可以带动乡村城市化。郊区大力发展农业不是半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乡镇地区外来资本的投入少,半城市化多数是自发形成的,也非政府规划。第 2 题,半城市

18、化主要集中在乡镇,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 缩小地区差距的做法合理;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 也可以促进其城市化发展;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对城乡接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影响不大;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也可以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之前,法国的经济高度集中于首都巴黎 ,导致其市区过度膨胀,市郊衰落。1965 年,巴黎开始进行从市区向市郊的统一规划,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 据此完成 34题。3.1960 年,巴黎城市发展的特征可能是 ( )A.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B.市郊人口大量增加C.市郊基础设施

19、落后 D.市区交通发达畅通4.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巴黎城市规划的措施是 ( )A.完善市区与市郊间的交通 B.市区第二产业全部转向市郊C.实行优惠政策让人才入城 D.更加侧重市区基础设施建设解析3.C 4.A 第 3 题,根据材料信息“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之前,法国的经济高度集中于首都巴黎,导致其市区过度膨胀”判断,巴黎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人口集中于市区, 交通拥堵。而“市郊衰落”,说明市郊基础设施落后。第 4 题,依据材料信息“1965 年, 巴黎开始进行从市区向市郊的统一规划,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可知,其重点向市郊发展,所以应该加强市郊基础设施建设和向市郊引入人才,并完善市

20、区与市郊之间的交通运输条件。图 B19-1 为中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含预测)。据此完成 56 题。图 B19-15.关于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城市化进程 1970 年后停滞 B.英国城市化起步最早,水平最高C.中国 2000 年后出现逆城市化D.美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最高6.2000 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经济C.交通 D.资源解析5.B 6.B 第 5 题,由图可以看出,美国城市化在 1970 年后进程缓慢。英国在 1850 年城市化水平就已经最高,说明起步最早,目前城市化水平最高。中国 2000 年以后进入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逆城市化一般出现在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美国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早, 且美国城市化水平低于英国的。第 6 题,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2000 年前后气候、资源因素没有太大变化;交通的发展会带动某一个或几个城市的发展, 但其不是全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