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1.doc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2.doc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0.doc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9.doc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122402135.doc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2402134.doc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6.doc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3.doc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7.doc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8.doc
  • 全部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1.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2.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0.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9.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122402135.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2402134.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6.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3.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7.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2240213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 三 化 学 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Na23 Al27 S32 Fe56 Ba137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3分,共 60分。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SO23、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 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B.常温常压下,11.2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2NAC.标准状况下,22.4 L 氦气与 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 2 NAD.常温下,2.7g 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0.3NA4、以下各组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 300 mL 1 mol/L NaCl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 mL 1 mol/L AlCl3溶液 B.200 mL 1 mol/L MgCl 2溶液C.100 mL 0.5 mol/L CaCl2溶液 D.100 mL 2 mol/L KCl 溶液5、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 )A.FeS+2HCl FeCl2+2H2S↑ B.Fe+H 2S04 FeS04+H2↑C.FeO+2HCl FeCl2+H20 D.Fe 203+3CO 2Fe+3C02↑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 的 KNO3溶液:H + 、Fe 2+ 、Cl - 、SO 42-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 4+ 、Ba 2+ 、AlO 2- 、Cl -C.pH=12 的溶液:K + 、Na + 、CH 3COO- 、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 + 、K + 、CO 32- 、NO 3-7、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 H+ +OH - ===H2O表示的是 ( )A.NH 4Cl+NaOH NaCl+NH 3↑+H 2O= = = = =△ B.Mg(OH) 2+2HCl= ==MgCl2+2H 2OC.NaOH+NaHCO 3===Na2CO3+H 2OD.NaOH+HNO 3===NaNO3+H 2O8、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KSCN B.BaCl 2 C.HCl D.NaOH9、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 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 3 ②A1 2O3 ③Al(OH) 3 ④Al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10、除去 Na2CO3固体中少量 NaHCO3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 NaOH溶液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人 CO2- 2 -1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A.CO+H2O(g) CO2+H2 B.3NO2+H2O 2HNO3+NOC.2Na2O2+2H2O 4NaOH+O2↑ D.2F2+2H2O 4HF+O212、实验室常用 NaNO2和 NH4Cl反应制取 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 2是还原剂B.NH 4Cl中 N元素被还原C.生成 1 mol N2时转移 6 mol电子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113、在 80 g密度为 d g·cm-3 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 2.8 g Fe3+ ,则此溶液中 SO 的物2-4质的量浓度为( )A. d B. d C. d D. d1516 516 38 5814、某溶液离子及浓度如下表( )则 Mn+、a 可 能为A.NH 4+、 2 B.Ba 2+、1 C.Al 3+、2 D.Fe 2+、115、用 1 L 1.0 mol/L NaOH溶液吸收 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 CO 和 HCO 的物质的量233浓度之比约是 ( ) A.1∶3 B.1∶2 C.2∶3 D.3∶216、在溶液中 0.2 mol X2O 恰好能使 0.6 mol SO 被完全氧化,则 X2O 被还原后 X元素7237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17、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 A.1:1 B.2:3 C.3:2 D.1:6 18、向 MgSO4和 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19、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下列 A~D 四组反应中,Ⅰ和Ⅱ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选项 Ⅰ ⅡA 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 把金属铁放入稀硝酸中离子 SO2-4 NO3- H+ Na+ Mn+浓度(mol·L -1 )1 3 2 1 a- 3 -B 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 Ca(OH)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HCO3溶液C 将 0.1 mol Cl2通入含0.3 mol FeBr2的溶液中将 0.3 mol Cl2通入含0.1 mol FeBr 2的溶液中D 将少量 Na2CO3溶液滴入足量 HCl溶液中 将少量 HCl溶液滴入足量 Na2CO3溶液中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 40分)二、填空题21、实验小组探究 ClO- 、I 2、SO 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实验如下:2-4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 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②的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 ClO- 、I 2、SO 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2-422、甲、乙两相邻的化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仍然各溶有以下八种离子(Ag+、Fe 3+、Ba 2+、Na +、Cl -、SO 42-、NO 3-、OH -)中各不相同的 4种,若单独排放,则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将甲、乙两厂的污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再经沉淀后,排放的污水转变为无色澄清的 NaNO3溶液,污染程度大为降低,又经测定,甲厂污水的 pH大于 7,试推断:(1)甲厂污水中含有的 4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厂污水中含有的 4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某混合物 A,含有 Al2(SO4)3、Al 2O3和 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涉及分离溶液与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2)B、C、D、E 4种物质的化学式为: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3)沉淀 F与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 E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G与过量稀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4、实验室需配制 500mL 0.2mol/L Na2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为:A.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转移至容量瓶中。B.在天平上称取 14.2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将它完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 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请填写下列空白:⑴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⑵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砝码、镊子) 、玻璃棒,还缺少的必要仪器是 。⑶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序号) 。A.某同学观察液面时俯视 B.没有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 D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25、将 1.95g由 Na2SO4和 Na2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得溶液 A,在 A中加入 10mL未知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沉淀 B,向 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沉淀2.33g。计算:(1)原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2)BaCl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 -高三化学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60分)1—5 CDDCB 6—10 CDDDC 11—15 ADAAA 16—20 CADBB 二、非选择题(共 40分)21(7 分)(1)ClO- +2I - +2H + ===I2+Cl - +H 2O(3)(2)0.004 (2) (3)SO <I 2<ClO - (2)2-422(4 分) 、(1)Na +、Cl -、SO 42-、OH -(2)Ag +、Fe 3+、Ba 2+、NO 3-23、 (14 分)(1)过滤 1 分(2)Al2O3 Fe2O3 NaAlO2 Al(OH)3 各 1分(3)Al2O3+2OH  =2AlO +H 2O-Al(OH)3+3H + =Al 3+ + 3H 2OAl3++3NH 3·H2O=Al(OH) 3↓+3NH 4+ 各 3分24、 (7 分)(1)BADCE (3 分) (2)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2 分) (3)A (2 分)25(8 分)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27.2% B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 -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 三 历 史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和试卷上。2.请把所有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试卷,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52 分)选择题:(本卷共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76 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gui 见右图),它是目前所知的西周最早的青铜器,簋底部铸有铭文,大意是:武王在甲子日早晨出兵伐商,经占卜和观星象,果然很快攻克商都。七日后战争结束,武王赐金(即铜)给一个名叫“利”的官员,为他的先祖铸造这尊青铜簋,以作纪念。该文物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说明A.牧野之战有比较确切的史实依据 B.西周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法色彩C.周王赏赐礼器以强化宗法制度 D.周代青铜器主要用于赏赐军功2. “(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 514 年)晋之宗家祁俱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 ”“(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 299 年)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 ”以上材料表明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B. 秦之前郡县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C.政治和血缘纽带日益加强 D. 秦朝以前已是封邦建国与郡县制并存.3.针对“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二者长短,各有所宜”的情况,汉武帝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B.崇尚儒学,强化集权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察举征辟,儒释并重4.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这反映了顾炎武A.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B.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C.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D.以地方自治反对君主专制5.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A.君主专制的加强 B.中央集权的加强- 2 -C.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6.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与焉。 ”这一规定旨在 A.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B.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C.解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D.加强君主专制7.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A.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 B.历史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C.百家争鸣的需要 D.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8.苏东坡认为:“且平时大商所苦以盐迟而无人买,小民之病以僻远而难得盐。今小商不出税钱则所在争来分买,大商既不积滞,则轮流贩卖,收税必多。 ”可见其A.关注商业流通 B.强调税收要用之于民C.主张抑制大商人势力 D.提出农商皆本9.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 123 座,房屋 1118 间,面积共 45000 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的消极影响是A. 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 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 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 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0.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A. 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B. 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C. 白天可到城郊购买瓷器 D. 拜见专职管理市场的市长11.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 在各个朝代建立之初起到了积极作用C. 中唐以来,这一政策有所松动D.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终废除了这一政策12.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 1000 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A. 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 商品经济发达13.下列有关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已经没落 ②鸦片战争前的明清综合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顺利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4.“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传入 15.“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 3 -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16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这种新现象对当时思想界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强调“重义轻利” B.提出“工商皆本”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17.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 ,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黄宗羲 D.孙中山18.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19.古代有位科学家,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重视调查,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这位科学家是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20 .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理的那样体系理论。 ”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21.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因为火非常活跃,能转变成万物。泰勒斯推测万物始源于水,因为液体、固体和蒸汽都是水的存在形式。这反映了A.哲学源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们开始用理性思维面对社会C.地理环境对人的思想影响巨大 D.古代科学理论的荒诞不经22.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 孔子也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A.崇德尚群 B.济世爱民 C.诚实守信 D.礼法并施23.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4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24.新 航 路 开 辟 以 后 , 来 自 美 洲 的 金 银 大 量 涌 入 西 班 牙 , 造 成 通 货 膨 胀 ; 同 时 , 西 班 牙 商 人 变 得富 有 , 他 们 纷 纷 取 得 地 产 , 购 买 贵 族 头 衔 。 这 些 现 象 对 西 班 牙 产 生 的 共 同 影 响 是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 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 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25.下表反映 1500—1800 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数量(艘)国家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葡萄牙 705 371 196荷兰 65 1770 2950英格兰 - 811 1865欧洲合计 770 3161 6661——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A. 16 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B. 17 到 18 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 18 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开辟新航路D. 18 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26.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 16 世纪欧洲的市民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 48 分)27.(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帝(仁宗)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有关部门)徵(征)夏税方急,乃御令西。角门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山东及淮、徐今年夏税及秋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 ”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明史》卷八材料二 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票拟即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 --—《明会要》卷二十九材料三 在建制上,丞相历来均有定员,而明代阁臣却始终没有定员,其人数可多可少;丞相或宰相均为历代王朝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中央六部为其法定的下属。而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六部不是其法定下属;历代丞相、宰相均拥有法定的权力, “综理政务,统率百僚” ,对皇帝也有制衡的权力,而明代阁臣,包括首辅在内,只备顾问,而票拟所提意见能否实行,还取决于皇帝批红。——整理自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5 -问题:(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仁宗为何让大学士杨士奇超越户部、工部之权直接草拟诏书。(4 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内阁之职同于古相的理由有哪些。(2 分)请简要概括材料三中内阁与丞相的不同之处。(6 分)(3)有人认为明代内阁与近代英国的责任内阁有着本质的区别?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 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 12 分 ) 龙与狮对望的世界1793 年 的 马 戛 尔 尼 访 华 , 对 大 清 国 人 来 说 , 是 一 件 小 事 , 对 欧 洲 人 来 说 , 却 是 一 件 大 事 ,后 来 的 史 学 家 普 遍 认 为 , 那 个 时 代 其 实 是 一 个 “龙 与 狮 对 望 的 世 界 ”。 据 《 1793 乾 隆 英 使 觐 见 记 》记 载 : 在 马 戛 尔 尼 使 团 启 程 之 前 , 英 国 东 印 度 公 司 董 事 长 弗 兰 西 斯 •培 林 爵 士 给 清 政 府 两 广 总 督 、广 东 巡 抚 郭 世 勋 写 了 一 封 信 , 告 知 马 戛 尔 尼 勋 爵 奉 命 访 华 。弗兰西斯•培林爵士给两广总督、广东巡抚郭世勋信件的英文内容如下:“最仁慈的英王陛下听说贵国皇帝庆祝八十岁寿辰,为了对贵国皇帝树立友谊,为了改进北京和伦敦两个王朝的友好来往,为了增进贵我双方臣民之间的商业关系,英王陛下特派遣自己的表亲和参议官、贤明干练的马戛尔尼勋爵作为全权特使,代表英王本人谒见中国皇帝,深望通过他来奠定两者之间的永久和好。 ”郭世勋不敢如实地翻译和转奏信件内容,便将信译成汉文并作了修改,其译文如下:“……敬禀者,我国王兼管三处地方(指英吉利三岛) ,向有夷商来粤(指广东)贸易,素沐皇仁。今闻天朝大皇帝八旬万寿,未能遣使赴京叩祝,我国王心中惶恐不安。……公选妥干贡使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礼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恩施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物产丰盈,我国王感激不尽。 ”请 阅 读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说 明 这 封 信 件 原 件 与 “译 本 ”有 什 么 不 同 ? ( 6 分 ) 并 说 明 出现 这 种 不 同 的 社 会 背 景 原 因 。 ( 6 分 )29.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对儒学的认识。(4 分)- 6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对西汉王朝统治的意义。(6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学的新特点。(4 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者的新观点及形成这些观点的经济根源。(4 分)- 7 -高三历史答案:1-5 ADBDB 6----10AD ABD 11---15 DDCBB 16----20 BCCDB 21---26 BABCDC27. (1)救济百姓是刻不容缓的大事;(2 分)从明太祖废丞相,成祖始设内阁起,大学士就参与草拟诏书。(2 分)(2)票拟权使得内阁拥有直接参与决策的权力(2 分,提到票拟可给 1 分;提到参与决策给 1分)。丞相有固定人数,内阁没有;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内阁不是;丞相具有统领百官之法定权力,内阁没有。(6 分,每点 2 分)(3)明代内阁仅为皇帝顾问,权力中心是皇帝,内阁大臣服务于皇权专制;而近代英国责任内阁制是民主政体,内阁由选举产生的议会组阁而成,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6 分)28、从培林爵士这封信的行文方式、用词和口气看,都是按双方是一样的地位、是平等的关系来叙述的,英王和清帝都是大国之主,地位相当,不是君臣之间的隶属关系,只想平等地经商牟利,并非乞沐皇恩。(3 分)而郭世勋的译文把平行口气译成下对上、外夷对天朝的禀帖口气。整封译文中谦卑、恭敬的语气反映的是天朝大国在朝贡体制下对待幕藩那高高在上、洋洋自得的心态。这封信虽是郭世勋的个人行为,但他代表了大清王朝依然固守传统观念,面对近代国际准则、世界潮流毫无所知,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茫然不觉。(3 分)这封信件出现不同“译本”,表面上折射的是 18 世纪末中英两国初结交往的礼仪之异,本质上却反映了中西两种不同文明类型的国家对待世界大势的判断和新形势下外交抉择的差异。(3 分)18 世纪末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已逐步迈入工业文明的大门,他们急于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而此时的清王朝在长期闭关锁国中依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告知 1793 年马戛尔尼将奉命访华的培林爵士信件出现不同“译本”,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发生的。(3 分)29.(1)他认为内容丰富,但不得要领,花了力气却只收到微小的效果;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4 分)(2)思想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6 分)(3)“理”存在于自然社会之中;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4 分)(4)新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2 分)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 分)-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 三 地 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和试卷上。2.请把所有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试卷,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50 分)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我国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泰山站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最接近( )A.600 k B.720 km C.110 km D.1 100 km2.假若一架直升机执行科考任务,从长城站起飞,沿最短航线飞行到泰山站,则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东北 B.一直向西北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西南后向东北下图是某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 3~4 题。- 2 -3.若水库大坝再加高 100 m,该地区的四个村庄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A.①号村庄会被淹没 B.②号村庄会被淹没C.③号村庄会被淹没 D.④号村庄会被淹没4.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支流乙河画错了 B.乙河向西北流C.①位于②的正南方向 D.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480 m“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 5~6 题。5.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6.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降低大气温度 B.提高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下图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完成 7~8 题。7.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 3 -A.7 时 B.9 时 C.12 时 D.21 时8.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8 时 B.10 时 C.18 时 D.22 时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如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 9~10 题。9.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10.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较清明的夜更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左下图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右下图为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 11~13 题。11.图中符合天津冬季热岛强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4 -12.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夏季,天津海风会使热岛效应强度( )A.增强 B.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完成 14~15 题。14.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A.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15.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D.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下表为某市 2016 年 11 月 28 日、11 月 30 日和 12 月 2 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 16~17题。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 天气状况11 月 28 日 22 11 微风 秋高气爽11 月 30 日 7 2 北风 3 级 小到中雨12 月 2 日 9 2 微风 晴16.11 月 28 日、11 月 30 日、12 月 2 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中的序号是( )- 5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⑥⑤④ D.③②①17.12 月 2 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 18~19 题。18.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Ⅰ B.Ⅱ C.Ⅲ D.Ⅳ19.有关图示四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如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 20~21 题。- 6 -20.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21.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增加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图为北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22~23 题。22.下列表示①③两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23.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①④海域之间B.洋流②延长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C.洋流③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D.洋流④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一直向内陆延伸 50 km,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 24~25题。24.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7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D.河流挟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25.图中新月形沙丘( )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 B.1~4 月移动速度快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综合题(共 50 分)26.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 分)(1)图中沿 120°E 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4 分)(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6 分)(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8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 分)材料一 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 。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载重量在 25 万吨以上的巨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 5—6m 高,强则高达 15m 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材料二 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 1 千米以下甚至更低,给海上交通和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杀- 8 -手” 。(1)试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 (6 分)(2)好望角航线上的 G 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 (4 分)(3)G 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4 分)28.读图,回答问题。(18 分)(1)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4 分)(2)说明图中 AB 所在地区与 CD 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8 分)(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6 分)- 9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26:(1)地中海气候(2 分) 热带草原气候(2 分)(2)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2 分)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2 分)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 (2 分)(3)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2 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 (2 分)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2 分)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 (2 分)27、 (1)好望角周边海域冬季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风力强劲,风浪大;(2 分)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 (2 分)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 “杀人浪”更易形成。 (2 分)(2)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海域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 (2 分)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各种海上交通事故。 (2 分)(3)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附近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鱼类在此富聚而形成渔场。 (4 分)28、(1)内力作用: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2 分)外力作用: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 分)(2)AB 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 (2 分)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 (2 分)CD 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 (2 分)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为主。 (2 分)(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 (2 分)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2 分)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2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D B A D D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B B D D A B C D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A C D D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