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号】21 【题型】多选题 【分值】6【新课标】如 图,柔软轻绳 ON 的一端 O 固定,其中间某点 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 N。初始时,OM 竖直且 MN 被拉直,OM 与 MN 之间的夹角为 (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2不变。在 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D【考点定位】共点力的平衡、动态平衡【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动态平衡,注意重物受三个力中只有重力恒定不变, 且要求 OM、MN 两力的夹角不变,两力的大小、方向都在变。三力合力为零,能构成封闭的三
2、角形,再借助圆,同一圆弧对应圆周角不变,难度较大。【新课标】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 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C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D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答案】AD【考点定位】电动机原理;安培力【名师点睛】此题是电动机原理,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
3、用能力;关键是通过分析电流方向的变化分析安培力的方向变化情况。【新课标】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 xOy 平面,平面内 a、b、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17 V、2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5 V/cm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 1 VC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低 7 eVD电子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电场力做功为 9 eV【答案】ABD【考点定位】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势、电势能【名师点睛】在匀强电场中沿同一方向线段的长度与线段两端的电势差成正比;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线平行且均匀分布,故等势面平行且均匀分布。以上两点是解决此类题
4、目的关键。电势与电势能之间的关系,也是常考的问题,要知道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低。1、 【河北省衡水中学 2018 届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有一质量 m=1000kg 的混合动力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 =90km/h 匀速行驶 ,发动机的输出功1v率为 P=50kW。当驾驶员看到前方有 80km/h 的限速标志时,保持发动机功率不 变,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使轿车做减速运动,运动 L=72m 后,速度变为 =72km/h。此过程中发动机功2率的五分之一用于轿车的牵引,五分之四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发动机输送给发
5、电机的能量最后有 50%转化为电池的电能。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轿车以 90km/h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 的大小为 210NF阻B. 驾驶员启动电磁阻尼轿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变 为 =72km/h 过程的时间为 3.2s2vC. 轿车从 90km/h 减速到 72km/h 过程中,获得的电能 E 电 =6.3104JD. 轿车仅用其在上述或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 E 电 维持 72km/h 匀速运动的距离为 31.5m【答案】 ACD【解析】A:轿车以 90km/h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由 、 可得: 。故 A 项1PFv1阻 3210F
6、N阻正确。D:据 可得,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 E 电 匀速运动的距离 。故 D 项正确。EFx阻电 31.5xm综上本题答案是 ACD。点睛:本题需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和功率公式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明确匀速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相等,知道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2、 【湖南省(长郡中学、株洲市第二中学) 、江西省(九江一中)等十四校 2018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两个带电量分别为 的正点电荷(电荷量 )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 M、N 两点,O 点为 M、N 连线中点,12Q、 12Q有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小球在 MN 连线的 A、B 两点间做往复运动,小球经过 O 点时速度为
7、,O 点电0v势为 ,则OA. A 点电势 等于 B 点电势ABB. 小球在 A 点时的电势能为 201OqmvC. OAOBD. 小球在 O 点时速度最大【答案】 AB【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小球从 B 到 O 的过程有 ;小球从 O 到 A 的过程有2001Bqmv,对比可得 ,A 正确;小球从 O 到 A 的过程有 ,小球201OAqmv201qmv在 A 点 的电势能为 ,可得 ,B 正确;由于 ,由电场强度的叠加可知,关pAEq201pOEqv12Q于 O 点对称的两点 OM 一侧电场强度大于 ON 一侧,又 ,则 AO 间电势差等于 OB 间的电势差,由AU=Ed 可知 OA2R,
8、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将 A、B 端接人输出电压为 U 的低压交流电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1 表的示数 12LUIRB. 灯泡 L1 比灯泡 L2 亮C. R1 消耗的功率大于 R3 消耗的功率D. R2 两端的电压小于 R4 两端的电压【答案】 BDA、由过程分析,A 1 表的示数 ,故 A 错误;1221LUInRB、由过程分析得, ,由 可得灯泡 L1 比灯泡 L2 亮,故 B 正确;1LPC、由焦耳定律,电阻消耗功率 ,由过程分析, ,所以 R1 消耗的功率小于 R3,故 C 错误;2IID、由 ,又由欧姆定律 得,R 2 两端的电压小于 R4 两端的电压,故 D 正确
9、;IU故选 BD。4、 【湖北省八校(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2018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如图所示,矩形单匝线圈 abcd,放置在磁感应强度大 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绕 OO轴匀速转动,转动的周期为 , ab 的中点和 cd 的中点的连线 OO恰好位于匀强磁场的边界线上,转轴 OO垂直于T磁场方向,线圈电阻阻值为 R,外电阻的阻值也为 R,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转过 30时的瞬时感应电流为I.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线圈的面积为 4IRTBB. 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 2C. t 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2sineIRtTD. t
10、时刻穿过 线圈的磁通量为 2cosIRTt【答案】 AD【解析】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电流的表达式为 ,当线圈转过 30时的瞬时感应电流为 I. 2sinNBSitT代入可得: ,而线圈的面积是有效面积的二倍,所以 A 正确;2IRTSBB、由 结合线圈转过 30时的瞬时感应电流为 I 知最大电流为 ,所以有效电流为 sinmIt Im202I,由 得 ,故 B 错;2PR2IC、最大电流为 ,所以最大电动势为 ,所以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故24EIRI4sineIRtTC 错;D、线圈的有效面积 ,所以 ,故 D 正确2IRTSB 2coscosITStt故选 AD5、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
11、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正四面体ABCD 的四个顶点 A、 B, C、 D 各固定一个点电荷,电量分别为+ q、+ q、- q 和- q,其中 q0,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A 处点电荷受到 B、 C、 D 处点电荷的合力为 FA, C 处点电荷受到 A、 B、 D 处点电荷的合力为 FC, D 处点电荷受到 A、 B、 C 处点电荷的合力为 FD,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正四面体 ABCD 的中心处的场强为零B. 正四面体 ABCD 的中心处的电势为零C. FA 和 FC 大小相等D. FD 和 FC 方向相同【答案】 BC【解析】正电荷的电场强度方
12、向背离正电荷,负电荷的电场强度方向指向负电荷,所以正四面体 ABCD 的中心处的场强不为零,故 A 错误;根据点电荷电势的计算公式 = 可得,正负电荷在正四面体 ABCD 的中心处的合电势为零,故 B 正确;A 和kqrC 处的点电荷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对称性可知,F A 和 FC 大小相等,故 C 正确;根据对称性可知,F C 和 FD 方向不同、大小相等,故 D 错误;故选 BC。点睛:本题是电场的叠加问题,关键要掌握等量异种电荷等势面的分布情况,知道等量异种电荷中垂线的电势为零。6、 【河南省郑州市 2018 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如图,MN 和 PQ 是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执,其间距
13、为 L,导轨弯曲部分光滑,平直部分粗糙,固定在水平面上,右端 接一个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平直部分导轨左边区域有宽度为 d、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质量为 m、电阻也为 R 的金属棒从高为 h 处由静止释放,到达磁场右边界处恰好停止。己知金属棒与平直部分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金属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则金属棒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为 g)A. 金属棒中的最大电流为 2BdghRB. 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 mghC. 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为 2LD. 金属棒产生的电热为 1mghd【答案】 CD,故 D 正确。所以 CD 正确,AB 错误。1122RBQmWg
14、hd7、 【四川省成都七中 2018 届高 三二诊(3 月)模拟考试】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的水平台面上,存在有平行于水平面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水平台面上放置两个静止的小球 A 和 B(均可看作质点),两小球质量均为m,带正电的 A 球电荷量为 Q, B 球不带电, A、 B 连线与电场线平行。开始时两球相距 L,在电场力作用下,A 球开始运动(此时 为计时零点,即 t=0),后与 B 球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 A、 B 两球总动能无损失。若在各次碰撞过程中, A、 B 两球间均无电荷量转移,且不考虑两球碰撞时间及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则( )A. 第一次碰撞结束瞬间 B 球的速度大小为2B
15、. 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 B 小球向右运动了 2LC. 第二次碰撞结束瞬间 A 球的速度大小为22D. 相邻两次碰撞时间间隔总为22【答案】 AD、A、B 球发生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碰撞时刻分别为 t1、t 2、 t3, 则 ,第一次碰后,1=10 =2经 t2-t1 时间 A、B 两球发生第二次碰撞,设碰前瞬间 A、B 两球速度分别为 vA2 和vB2, ,解得: , ,1(21)=12(21)2 2=31 2=(21)=21=21=22,2=1=2第二次碰后瞬间,A、B 两球速度分别为 vA2和 vB2,经 t3-t2 时间 A、B 两球发生第三次碰撞,并设碰前瞬间A、B 两球速度分别为 vA3 和 vB3, 则 , ,故 C 错误;2=2=2 2=2=22B、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 B 小球向右运动了 ,故 B 错误;1=1(21)=222=4D、依此内推可得相邻两次碰撞时间间隔总为 ,故 D 正确;21=21=22故选 A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质量相等的小球发生弹性碰撞,速度交换,以及知道两球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找出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