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周围的空气,黄岛区博文中学 张新翠,氮气78%,氧气21%,【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 1、干燥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下图装置能否利用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不能的说明理由,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能且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2)生成物不能是气体,我会总结,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药品的条件:,继续探究: (1)同学们选择了红磷作为药品,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4的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 。,足量,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
2、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第 组的同学的 实验结果误差较大,可能的原因是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6,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不燃烧,不助燃,不溶于水,实验拓展 (4)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 溶液来吸收 气体,实验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反思交流 (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将药品改为白磷 (图5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3、:,NaOH,CO2,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白磷 图5,?,走进生活,潜水中使用的气体,汽水中含有的气体,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气体,CO2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1)CO2做灭火剂,CO2不燃烧不助燃,2)N2做食物保护气,N2化学性质稳定,3)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4)O2用于登山潜水,O2可以供给呼吸,5)O2用于气焊气割,O2可以助燃,6)CO2用于生产汽水,3、气体的用途-知识抢答,我的知识树,O2,co2,归纳分类是学习知识的好方法!,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 4、固液态均为淡蓝色,1、无色、无味的气体 2、能溶于水 3、密度比空
4、气大 4、固态俗称“干冰”,对比是学习知识的好方法!,1、与金属反应 2、与非金属反应 3、与化合物反应 4、供给呼吸,1、与H2O反应 2、与碱反应 3、不供给呼吸 4、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知识点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帮帮我,小明不小心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知识卡片弄乱了,你能帮他重新搭配起来吗?,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水,石蕊变红,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有些物质之间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我们怎样改进实验,用明显的现象证明反应的确发生了?,CO2,CO2,CO2,方法整理,有些物质之间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我们怎样改进实验,用明显的现象证明反应的确发生了?,1: 滴加指示剂(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
5、有变化),2: 利用气压差,3:检验生成物,学以致用:如何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 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 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 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 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 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 实验,这个实验是 。 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NaOH与CO2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CO2能溶于水,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谈谈
6、收获,一起分享;说说疑惑,共同解决,交流共享,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1、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产物是五氧化二磷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物是水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无色二氧化碳气体 2、除去O2中的CO2可选用的方法是( )A、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点燃C、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A,【课堂评测】,3、下面有四位同学对老师所教知识设计了四套装置来验证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它们的现象分别是 。,乙,甲,丙,要想利用上述装置产生类似的实验现象,还可换成 气体和 溶液,4.(漳州)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燃煤发电 B燃放烟花爆竹 C焚烧垃圾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5.(眉山)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不计入空气 污染指数的项目中,不包括的项目是( )A、SO2 B、CO2 C、NO2 D、可吸入颗粒,D,B,课后作业: 1、中学化学复习指导P18-P20 2、观看李静的穹顶之下,写一篇观后感。,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天天向上!,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