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讲 盐、化肥,山西省,1(2015山西27题7分)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 李壮(组长):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大家据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 理由是 。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
2、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 如_溶液和 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CaCl2,Ca(OH)2,实验探究 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的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量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但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 是 (用化学方程
3、式表示)。 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后,制订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 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_7(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 还需考虑 。,Na2CO3CaCl2=CaCO32NaCl,反应物是否有剩余,2(2014山西27题6分)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所示久置的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的无色溶液。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
4、0,他得出的关于溶液成分的结论 是 ,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Cl,看到 ,由此小张同学认为溶液为Na2CO3溶液。 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方程式 为 ,静置,(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 。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结论正确。,一定不是NaCl溶液,有气泡冒出,Na2CO3CaCl2=CaCO32NaCl,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二位同学给试剂瓶贴一新标签:Na2CO3。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试剂瓶原标签可能不是Na2CO3,你认为他们的理由 是 。点
5、评:山西中考有关盐的考查以碳酸盐为主要对象,题型灵活,各个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均有考查,内容多是考查混合物中盐成分的鉴别。,可能是NaOH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完全变质成Na2CO3,3(2013山西27题7分)化学小组同学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该工厂的有关资料后,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HCl、Na2SO4、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同学们取污水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Na2SO4溶液呈中性) (1)测污水的pH:取一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 上 ,读数为pH2,由此可知:污水中一定有_,可能有Na2SO4。 (2)检验Na2SO
6、4是否存在:甲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污水,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 溶液,振荡,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污水中有Na2SO4存在。乙同学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通过探究,同学们确定了污水的成分。 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 。,用玻璃棒蘸取污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HCl,Ba(OH)2或BaCl2或Ba(NO3)2,Ba(OH)2Na2SO4=BaSO42NaOH,取少量污水于试管中蒸干,有白色固体析出,石灰石(或废铁屑),方法指导: (1)考查用pH试纸测溶液pH的方法,测得pH2,说明污水显酸性,一定有HCl
7、。 (2)检验Na2SO4时,需用到可溶性钡离子,所以选择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若用物理方法就是将污水蒸干有白色固体析出;因为污水中含有盐酸,为了使污水不含酸可加入过量的石灰石或废铁屑,本题关键词在“过量”,加入碱性溶液不可行,需加入能与酸反应且过量后不影响溶液酸碱性的固体物质才行。,【例1】(2015,桂林)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C反应物一定有酸 D生成物一定有盐方法指导: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否则不能进行。中和反应有水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8、的反应物可不溶于水,例如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反应物不一定有酸,例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D,【例2】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N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方法指导:,【例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燃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
9、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例4】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 B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A,【例5】下列各组物质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 ) A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 B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 C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 D铝片、铁片、银片【例6】农作物栽培中使用的化肥种类很多,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 BCO(NH2)2 CNH4Cl DNH
10、4HCO3 方法指导: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因此属于复合肥;故选A。,B,A,1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坩埚钳、粗盐、剪刀、火柴,3.注意事项 (1) :粗盐一次不宜加的太多,以免加多了溶解不了; 溶解搅拌时,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动,尽量不要碰到烧杯壁和底部。(2)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 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溅出。(3) :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停止加热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11、,以免烫坏实验台;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 , ;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立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溶解时,过滤时,蒸发时,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较多固体,【例1】某学习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主要经过以下操作步骤:称量溶解_蒸发再次称量计算产率。在蒸发操作中使用到玻璃棒,作用是 ,实验结束后,该小组发现所得食盐产率明显低于其他小组,其原因可能是 。 A粗盐未充分溶解就过滤 B倾倒时,有部分氯化钠溶液溅出 C蒸发后,所得的精盐较潮湿方法指导:粗盐提纯的步骤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发;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目的是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食盐产率偏低的原因可以从溶质的减少入手:粗盐未充分溶解就过滤以及倾倒时氯化钠溶液溅出都会造成溶质减少。食盐较潮湿,则会导致精盐称量结果偏大,而使食盐产率明显偏高。,过滤,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A、B,【例2】(2015,扬州)(多选)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溶解固体 B用装置乙进行过滤 C用装置丙蒸发滤液 D用装置丁称量固体,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