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pfi项目融资:英国和日本模式的比较研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246010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fi项目融资:英国和日本模式的比较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pfi项目融资:英国和日本模式的比较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pfi项目融资:英国和日本模式的比较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pfi项目融资:英国和日本模式的比较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pfi项目融资:英国和日本模式的比较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项目融资:英国和日本模式的比较研究内容提要 本文 对英国和日本的 PFI 项目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一方面总结了它们的共性,即 PFI 的内涵;另一方面,分析了两种模式在管理体制、资金支持、项目监督、 专业咨询等方面的特点与差异。同时,指出了两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推广 PFI 的启示。关键词 PFI 项目融资 融资模式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诞生于英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通常被称为“私人主动融资” 、“私人融资计划” 或“私人资本融 资” 等,其含义是利用私有资金进行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与运营。它一改由政府负责提供基础设施的传统,

2、采取促进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全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高投入、低效率和资源高消耗等弊端。日本引进PFI 后对其大力推广,还在 1999 年以PFI 推进法的形式保障它的推广和实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日本的 PFI 事业迅速扩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研究英国和日本的 PFI 模式并借 鉴它们的经验,对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一、英国和日本模式的共性:PFI 的内涵由于日本的 PFI 模式是从英国传入的,所以,日本和英国在 PFI的基本特点、原则、运作方式和运作程序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共性,这也是 PFI

3、的基本内涵。(一)PFI 运作的特点一是项目主体与资金来源一般为本国私营企业及其组合。二是项目管理方式灵活,政府可对项目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对于 PFI 项目,政府仅根据社会需求确定最终产品和最终服务,对于项目的建设方案、土地提供方式运行收益分配等都在项目进行中与私营企业协商确定,政府不出让 PFI 项目的所有权,可随时检查项目的工作进展。三是实行全面的代理制,项目开发建设更安全。PFI 项目公司通常自身并不具有开发能力,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广泛应用各种代理关系,并在投标书和合同中加以明确,确保项目开发的安全。四是特许期满后项目运营权的处理方式灵活。PFI 项目到期后,私有企业可继续拥有和通过续租

4、的方式获得运营权,以弥补合同期内收益的不足,或继续提供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与产品并获取适当的利润。因此,PFI 与传统项目的区别在于:PFI 项目中,政府不再 购买公共项目的建筑工程,而是购买它最后的效用即公共服务。因此,不必以传统方式介入项目的建设过程,可以从传统模式的复杂的全过程开发解脱出来,去规划更多的项目。同时,使政府在整个项目投入的成本低于传统模式下的总成本。另外,私人部门在 PFI 中获得的不单是某一环节的效益,而是长期回报。这样就实现了政府公共物品产出中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的最优化,还可以政府弥补财政预算的不足和有效转移、分散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风险。(二)PFI 运作的原则为确保公

5、共事业建设顺利进行,在实施公共产品 PFI 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 坚持公平性原则。要有效利用民间的资金、技术和经营能力来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只有坚持公平竞争才能有效发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为优秀民间企业的脱颖而出提供条件。第二,坚持透明性原则。从公共项目草案的制定到正式方案的形成,以至于公共项目全过程,都有必要保持高度的透明性,做到信息收集公开化、信息发布及时化,令工程设计质量、工程进展以及管理过程置于公开评价和监督之中。第三,坚持效率性原则。这要求尊重民间企业在公共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三)PFI 运作的方式PFI 主要有三种运作方式。第一种

6、是公共服务提供型。私人部门建设和运营公共设施,通过向政府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获取回报,收回投资, 这种方式最能体现 PFI 的基本理念,广泛用于医院、监狱、道路、公共信息系统建设等领域。第二种是独立投资回收型。根据政府的许可,私人部门建设、运营公共设施,利用公共设施使用的付费所得收回投资。政府不进行资金投入和支持,全部投资由私人部门独立承担。例如公立医院的停车场、桥梁、博物馆,设定收费的上限,由私营企业自由经营,独自承担风险。第三种是公私合营型。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建立联合体,以私人部门为主导,公共部门对项目的非经营部分给予一定的补助,项目由私人部门来运营。这种类型的公共产品一般很难直接

7、通过产品的使用收费收回投资,投资回报依赖于公共产品的多品种开发或再开发。(四)PFI 运作的程序PFI 融资的运作程序比较复杂,可以多达几十个步骤,经过归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可行性分析。由政府部门根据发展规划和社会需求确定若干个满足这种需求项目的初步方案,并对这些方案的内容、成本、维护和运营费用、 预计效益、 资金支持等进行评估,以确定该项目能否应用 PFI 模式。二是 谈判签约。由政府部门通过招、投标来确定项目开发主体,然后从技术、财务、法律等角度审查主体的开发能力并进行谈判,建立和完善合同条款,明确政府和私人部门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开发运营。由 PFI 公司筹措资金、组织设

8、计、确定承包商施工、聘请项目监理,完工后进行项目运营管理等。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依据合同提供各种支持、协调和监督。四是转移终止。PFI 公司办理转移、清算等事宜,PFI 公司解散,公共项目由政府接管运营。二、英国和日本模式的特点与比较(一)管理体制英国政府围绕着政策提案与制定、资金支持和项目监督三个方面来规范 PFI 项目的管理和控制,形成了一个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其中,OGC(Office of Government Commerce) 进行 PFI政策提案;PUK(Partnership UK)和 PRG(Project Review Group)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GP(Gate

9、way Process),DA(District Audit)和 4P(The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rogrammer Ltd.)对项目进行监督。这些机构在设置上相互独立,在职能上又互相联系,它们共同作为 PFI 项目监管机构,指导和规范项目实施。财政部下设的 OGC 代表英国政府管理 PFI 项目,它首先通过对公共项目的调查、分析和与私人部门的交流,规划 PFI 的发展思路,提出 PFI 的推广领域和基本方针,最终形成一系列政策草案,通过财政部提交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进行讨论和决策。其次,它致力于 PFI 项目标准化运作研究,召集各方专家和政府官员研讨 P

10、FI 合同的 标准模式和项目标准流程,出台 PFI 项目标准运作指导性文件。三是积累项目运作的经验,向 PFI 项目关联主体提供技术性建议和有统计数据。可见,OGC 既是一个行政机构,又是一个咨询机构,它出台的文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未来的政策取向。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从多个方面加强对 PFI 项目的管理,形成了包括事业推进、资金支持、事业监督和专业咨询四个方面的管理体制。 根据PFI 推进法,日本政府下设 PFI 事业推进委员会,委员由首相挑选任命。推进委员会的职责与英国的 OGC 相似,主要包括: 调查日本 PFI 事业的实施状况,分析、审查私人部门的意见;向社会发布有关

11、 PFI 实施状况、法律、税收等情况;向有关机构提出促进 PFI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协助政府扩大对 PFI 事业的宣传和影响,促进社会民众对 PFI 事 业的理解。 PFI 事业推进委员会对日本 PFI 发展意义重大,很多政策、法规、建 议都是由它提出的,它引导着日本PFI 事业的发展方向。(二)资金支持英国的 PFI 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 PUK 和 PRG 两个机构。PUK是 2000 年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的一个新组织。PUK 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组织,有自己的收入,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招募人才,并独立使用资金。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 PFI 项目前期论证及谈判提供支持,以及协助 OGC 进行政策提案和 项目标准化。PUK 是 PFI 项目组的固定成员,向项目组提供技术、法律、政策知识支持,同时也向 OGC 提供知识支持和标准化建 议。 PUK 与政府部门共同承担项目开发前期的费用,它承担的金额可达到前期费用的 1/3至 2/3。作为投资回报,PUK 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中标者的项目开发预算和顾问费用。PRG 是代表中央政府向 PFI 项目进行资金援助的机构,管理中央政府给予的无偿资助或无息、低息贷款,它的成员由地方政府官员组成。PFI 项目主体向 PRG 提出资金援助申请,由 PRG进行审查并确定资助金额。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