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六 文言文基础训练一、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为:(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做,制成)(2)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做,干 )(3)故为之说(写 ,做)2岁:(1)岁赋其二(每年)(2)积于今六十岁矣( 年 )3甚:(1)貌若甚戚者( 很 )(2)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厉害 )(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超过 )4若:(1)貌若甚戚者(好像)(2)若毒之乎( 你 )5毒:(1)若毒之乎(痛恨,怨恨 )(2)呼嘘毒疠(有毒的 )(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害 )6生:(1)君将哀而生之乎(活 ,使存活)(2)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7食:(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吃 )(2)谨食之(饲, 喂养
2、)8而:(1)黑质而白章(连词, 表并列)(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连词, 表承接)(3)君将哀而生之乎(连词,表承接 )(4)而吾以捕蛇独存(连词,表转折 ,但是,却)9以:(1)以啮人,无御之者( 如果)(2)太医以王命聚之(用,拿)(3)而吾以捕蛇独存(因为)(4)今以蒋氏观之(根据)(5)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表目的,来)10焉:(1)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2)时而献焉( 之 )(3)今其室十无一焉(语气词)11乎:(1)君将哀而生之乎( 吗 )(2)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呢 )(3)叫嚣乎东西(于,在)12于:(1)吾祖死于是( 在 )(2)余将告于莅事者( 给
3、)(3)积于今六十岁矣( 到 )(4)苛政猛于虎也( 比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汝心之固(顽固)2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3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4是亦不可以已乎(止,这里是 “止而不为”的意思)5汤熨之所及(通“烫” ,用热水焐 )6桓侯故使人问之(特地)7司命之所属(管辖)三、选择题。1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A汝心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担中肉尽 ,止有剩骨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D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甚矣,汝之不惠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河曲智叟亡以应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对加点的
4、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C )A故患有所不辟也(躲避)B所欲有甚于生(超过)C司命之所属(类)D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4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得之则生 不成人之恶B舍身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5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A火齐之所及也 B又数刀毙之C策之不以其道 D桓侯故使人问之6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C故虽有名马 故时有物外之趣D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四、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
5、代汉语。1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说的就是我啊。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吧!自己不喜欢的言行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 礼义就接受它,( 那么)丰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仅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 贤德的人能够不至丧失罢了。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打它而不采用正确的方法,饲养它(又) 不足以使它才能充分发挥 ,(听它)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