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传染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二能力目标:本节课通过三个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价值观: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引起学生对艾滋病这一世纪绝症的关注。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共享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教学难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学方法:以师生共同参于活动和讨论为主。教学用具:盛有 NaOH 的烧杯,酚酞批示剂,磁性小板,图片,白纸,幻灯等。课时安排:传染病一节共安排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传染病的概念、类型、及常
2、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称传播途径。本节课我们以艾滋病为例,讨论一下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师:什么是艾滋病呢?艾滋病的准确命名应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英文缩写为“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 HIV)引起的疾病,从艾滋病的名称中可以获知:() 获得性,表示其病因是后天获得的,并非先天俱来的。生:母婴传播又是怎么回事呢?不是生来就有的吗?师:这个问题提的好。母婴传播是后来才发现的。等一会,我们后面的内容将解释。() 免疫缺陷,表示其致病机理是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的损伤。() 综
3、合征,表示其临床表现不是一个症状,而是表现多个不同的症状。师:HIV 主要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液、唾液、泪液、尿液、汗液和痰液等。有传播意义的是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液。至于其他的体液,因含HIV 的数量甚低,不足以构成传染。师: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是不是就是艾滋病病人呢?生:我认为是。师:感染者是指受到 HIV 的感染但没有发病;“病者”则指已有症状出现的艾滋病病人。前者在外表或体内情况均与常人无异,但约有一半的感染者可在年后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这段时间称为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年,处于潜伏期而毫无症状的病人是具有
4、传染性的。 近年来发现,当人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必须经过一些日子才能测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身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而且具有传染性,但又毫无症状,血中又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期被称为“窗口期”,“窗口期”大约为周至个月。所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师:请同学看 p72 表 18-2,哪位同学能归纳出艾滋病传播的三条主要途径?生: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师:性传播是经性接触而感染上 HIV 的。下面我们来一起做一个经性传播而感染上 HIV 的模拟实验红色警报实验:(规则:每人一个烧杯,内盛有无色液体,每个同学可随机与其他同学碰两次杯,碰杯时,将自己烧杯内的液
5、体与对方交换一部分,即倒给对方一点 ,再倒回来一点模拟性接触)师生共同活动:用指示剂检测哪些同学被感染上了“HIV”。统计结果有 25 位同学烧杯中的液体加入了指示剂后变成了红色,感染上了“HIV”。师:模拟实验中相互交换一部分液体代表性接触,实验前只有两人是艾滋病感染者,即两个烧杯里装的是碱液,实验后竟有很多人感染上了“HIV”。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呢?生:性接触是艾滋病传播的一条途径。师:性接触者越多,感染上艾滋病的可能性越大。师:艾滋病传播的另一条途径是母婴传播,由母亲传给孩子的,是否是先天性的疾病呢?是否是遗传病呢?学生:既然是母亲传给孩子的,我认为是先天的,有可能是遗传病。师:感染
6、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后,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到达婴儿体内,使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怀孕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当婴儿经过母亲产道时,可以受到母亲携带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属于先天性的。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当婴儿吮吸乳汁时,可感染艾滋病病毒,属于后天性的。艾滋病不是遗传病,因为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师:血液传播, 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静脉注射毒品; 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骨髓移植、器官移植、人工授精; 使用未经消毒的牙科器械、针灸针,或作其他手术时通过血液传播;师:下面我们通过讨论来分析日常的一些行为活动是否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请将写有各种行为的
7、磁性小板放入黑板表格中相应的位置。吸 毒 与艾滋病病人共餐、握手 卖淫、嫖娼 共用剃须刀 共用牙刷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接吻 小诊所打针、拔牙、手术、针灸等 纹眉、纹身 给艾滋病病人擦眼泪 救护流血伤员,血液粘在自己的皮肤和粘膜上 蚊虫叮咬共同淋浴,共同游泳 与艾滋病病人公用坐便器 与艾滋病病人共同就寝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我认为救护流血伤员应属于中危行为,如果伤员是 HIV 携带者,有可能被传染。高危行为 中危行为 低危行为 无危行为师:有道理。生:我认为共同淋浴,游泳,如果同时有伤口,就可能被传染。所以属低危行为。师:这种可能性太小,几乎为零。生:因为泪液中有 HIV 病毒,所以给艾滋病病人
8、擦眼泪属于中危行为。师:泪液中 HIV 病毒很少,几乎没有传染可能。生:如果擦眼泪的手恰好有伤口呢?还是有可能被传染的吧。师:这位同学分析的有道理,有这种可能性。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很多人是无辜的感染者,因此我们不能歧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应该去关爱他们。这正是 2002 年,2003 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师:(展示红色丝带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图案吗?红色丝带是艾滋病运动的纪念标志。鲜艳的红色丝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抗击艾滋病魔,关爱艾滋病人的象征。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其剪成
9、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红丝带有了生命的意义,红丝带逐渐成为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性标志。师:明天 12 月 1 日是什么纪念日?生:世界艾滋病日。师:对,是第二十个世界艾滋病日。下面我们每个同学来为明天的世界艾滋病日出一期宣传漫画吧,看哪位同学的宣传画主题明确,别巨匠心,具有感招力。生:活动师:点评你为什么要将一双流泪的眼画在一个心形的图形中?生:一双流泪的眼,代表的是艾滋病病人,这幅漫画体现了艾滋病病人渴望得到人们的关爱。生:我觉得这幅漫画也可以这样理解,艾滋病病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因为他生活在人们的心中,人们始终用真
10、心去关爱他们。师:你为什么要将流泪的面孔画在红色丝带内?生:因为红色丝带是国际上关注艾滋病的标志。它象征着理解、关爱,人们应协起手来共同抗击艾滋病师:通过对艾滋病的讨论,我们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根据自己的理解,哪位同学能谈一谈什么是传染源?什么是传播途径?什么是易感人群?生:略师:归纳 P72师:所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以艾滋病为例,同学们考虑一个问题:传染病在发病前,是否具有传染性?生:经过争论,学生达成共识。师:既然传染病在发病前已经具有了传染性,所以对传染病人应尽可能
11、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师:针对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你认为应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生:略师:所以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师:保护易感人群,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呢?生:不接触传染源,加强个人防护。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师:还应采用预防接种等方法,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计划:第一节传染病一 常见的传染病二 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1 艾滋病(AIDS)艾滋病病毒(HIV)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你我共参与:高危行为 中危行为 低危行为 无危行为全球共同抗击艾滋病运动的纪念性标志红色丝带世界艾滋病日:12 月 1 日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 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课后小结:1 本节课通过碰杯实验,使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的其中一条传播途径性传播的传播速度之快有了深刻的理解。2 通过你我共参与活动,经过争执,讨论一方面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艾滋病有了深刻的认识,强化记忆。同时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关爱、理解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3 通过出一期宣传漫画活动,使美术教育和生物教育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把人文教育渗透到了素质教育之中,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 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