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第 1 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概述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观察和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断及科学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自身健康,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学习重点: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呼吸运动的过程学习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课前准备:人体呼吸系统模型;肋间肌、膈肌运动引起胸廓体积变化的模型。学习过程:【导入】:进行憋气试验,认真体会憋气时的感受。人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思考
2、“简单”的呼吸要经过哪些过程呢?【自主学习 1】:1、 阅读教材 24-25 页,据图完成以下问题(1)、呼吸系统由_和_组成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它是_的场所。 (3)、呼吸道由( )_,( )_,( )_,( )_和( )_共同组成。(4)、人体内发声的结构位于( )_。(5)、肺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合作交流】:(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为什么?(2)为什么吃饭时不要高声谈笑?(3)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自主学习 2】:1、阅读课本 25-27 页,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呼吸运动?(2)是哪些结构引起了胸廓的扩大
3、或缩小?(3)是胸廓的变化引起了吸气和呼气,还是吸气和呼气引起了胸廓的变化?【合作探究】:1、教师进行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的模型演示,学生思考回答:(1)说出模型各部分所代表的结构名称。(2)测量肋间肌舒张和收缩时“脊柱” 到“胸骨”的距离。(3)描述肋间肌舒缩时肋骨和胸骨的运动方向,分析这种运动将引起胸廓容积怎样的变化?2、 教师进行膈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改变的模型演示,学生思考回答:(1)观察上推橡皮膜、松开橡皮膜时,小气球的变化。(2)描述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引起胸廓容积怎样的变化?【精讲点拨】:气体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当胸腔体积增大时,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
4、压,空气由外界进入肺。当胸腔体积缩小时,肺随之收缩,这时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空气由肺排出体外。【归纳总结】:呼吸运动肋间肌、膈肌胸 廓 肺 肺容积肺内气压气流方向吸气呼气【反思与小结】: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巩固训练】:1、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的结构是( )A.口腔 B.咽 C.喉 D.气管2、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肺泡壁 B.毛细血管 C.肺泡 D.肺气管3、关于肺适于呼吸功能的结构特点,不正确的叙述是( )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的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位于心脏的两旁4、与胸廓节律性变化有关的肌肉是( )A、胸肌 B、肋间
5、外肌 C、膈肌 D、肋间外肌和膈肌5、人在平静状态时,完成吸气动作需要:( )A 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B 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C 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D 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6、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A 气体扩散 B 呼吸运动 C 膈肌收缩 D 肺的扩张7、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 )A 高于外界大气压 B 低于外界大气压C 等于外界大气压 D 无法确定8、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合起来叫 。9、人在平静状态,吸气动作的发生是:_、 _收缩时,_上提,_向上向外移动,使_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_收缩时,_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候_扩大,_随着扩张,_的容积
6、增大,_的气压下降,外界空气 肺。10、游泳时的体会: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原因是: 。 【拓展提高】:肺是人的呼吸器官,但人在出生之前,是不用肺呼吸的,所以,肺中就没有气体,是“实心”的,有一对夫妇被指控犯有溺杀女婴的罪名,但他们却矢口否认,说女婴生下来就已经死了。你有办法证实吗?附:巩固训练答案1-7 BCDDABC 8、呼吸运动 9、肋间外肌、肋骨、胸骨、胸廓、膈肌、膈、胸廓、肺、肺、肺、进入 10、由于水的压力影响了胸廓的扩大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第 2 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2、概述人体呼吸的全过程。能力目标:通
7、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质量对人体的重要性。学习重点: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学习难点:气体交换原理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学前准备:实验器材、多媒体动画学习过程:【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通过什么途径完成?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本 27-29 页,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 作用:一种气体总是从 的地方向 的地方扩散,直到 为止。2、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与 之间。空气进入肺泡后,由于肺泡中氧的含
8、量高于血液中氧的含量,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肺泡中的 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 扩散进入肺泡。血液中的 增多, 含量减少。(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和 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不停地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因而组织处氧的含量低于血液中氧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就由血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内的 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 增多, 减少, 获得氧,排出 。【小组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观察实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手交替捏紧或松开橡皮管?(2)两个锥形瓶内石灰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合
9、作探究】:学生自主观察课本 28 页图 3.2-6 吸气与呼气时的气体成分,回答下列问题:人体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变化呢?【精讲点拨】:1、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但是,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而不是二氧化碳。2、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动力来自人体细胞不断地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从而造成细胞、血液、肺泡之间氧和二氧化碳的压力差。【课堂小结】: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
10、体交换)-气体扩散【巩固检测】:1.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A.氧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氧和 二氧化碳都不变C.氧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 )肺 血液 心脏 细胞3.当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4下自习放学回家的某同学,发现房间煤气泄漏,母亲昏迷,这时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关闭煤气阀门 B.打开电灯,实施急救C.打开门窗通气 D.将母亲搬到通风良好的
11、场所5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6.如图所示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优中考网(1) 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发生的变化是,呼出的来源:学优中考网气体中 的含量减少了,而 的含量增加了;瓶中较浑浊。(2) 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了 ;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 ,然后随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来。【拓展延伸】:呼吸包括四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如果呼吸过程的某个环节发生障碍,会造成什
12、么结果?如溺水、煤气中毒。遇到这种事,我们该怎么抢救?附答案:1-5DDDBB 6. (1)氧 二氧化碳 乙 (2 )血液 肺泡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能力目标: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培养学生的推断,实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学习重点:食物的热价。学习难点:食物的热价。学习过程:【问题导入,预习检查】: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哪里?一个人在冬天比夏天往往饭量大一些,试分析原因。解释为什么与
13、吸入气体相比,人体呼出气体的温度较高。【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31-33 页“能量的摄取”,分析完成以下问题:1.食物的热价是指 1 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2. 、 和 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其热价分别为 千焦/克、 千焦/克和 千焦/克。其中 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3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食物热价= 。阅读课本 33-34 页“能量的释放”,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剧烈运动时,人的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快加强,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2、有机物在体内分解与体外燃烧有哪些共同的地方?3.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一个消耗 和产生 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场所是人体内的 ,所释放的能量用于
14、进行 和 。阅读课本 34-35 页“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回答以下问题:1.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 、 、 而有所不同,也与 和 有关。【合作探究】:1、比较有机物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与在体外燃烧的异同是否需要氧能量的形式是否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速度分解场所体外燃烧体内分解 来源:学优中考网2、解释为什么与吸入气体相比,人体呼出气体的温度较高。来源:xyzkw.Com3、人在清醒、静卧、空腹、室温 20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基础代谢。在此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那些生命活动?【精讲点拨】:据统计,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约为 12500 千焦。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吸收100 克蛋白
15、质、600 克糖和 200 克脂肪。1 个月后,这名男子的体重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巩固训练】:1.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A.植物中的化学能 B.食物中的能量C.太阳光能 D.热能2.1 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单位:千焦/克)分别为( )。A.17.15 、17.15、38.91 B.38.91、17.15、23.43C.17.15 、23.43、38.91 D.17.15、18.91、38.913.下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 无机物 B.有机物 C.无机盐 D.维生素4.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寒
16、颤”现象是由于( )A.怕冷的缘故 B.“寒颤”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平衡 C.皮肤受寒冷刺激,温度降低 D.使产热量增加,防止体温下降5.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A.唱歌 B.扫地 C.快走 D.骑车 6.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出发,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是( ) A.营养良好 B.营养不良 C.缺少运动 D.缺乏维生素 7.在 100 克饼干样品中,有蛋白质 20 克,脂肪 10 克,糖类 60 克,维生素 10 克,那么它能为人体提供的总热量约有( )A.1761 千焦 B.1783 千焦 C.476 千焦 D.16
17、71 千焦8.不同食物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 )表示。A. 热价 B.重量 C.温度 D.湿度【拓展提高】:根据前面学习“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内容设计的“一日食谱”,计算自己每日能量供给的情况。来源:xyzkw.Com附答案:1-8CABDCCAA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2、举例说明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性活动,尝试资料数据分析的方法,让学生真正认识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吸烟对健康有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环保意识。学
18、习重点: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学习难点: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学习过程:【导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个人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一)、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1、工业生产排放的 。2、运输工具排放的 。3、生活垃圾造成的 。4、燃料的 。5、其它生产活动产生的 。(二)、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空气质量的等级:依据空气中污染物的 高低来判断,能反映 的程度。2、空气污染对人和其他生物健康的影响:引起 系统疾病、 系统疾病等。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根本
19、措施是减少 的排放;有效措施是大面积 。 (三)、吸烟对健康的危害1、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经常吸烟的人常年 ,易患 、 、 等呼吸系统的疾病。2、对其他系统的损害:吸烟会损害 系统,使人记忆力 、过早。3、损害他人健康。【合作探究】:1、房间装修后,为什么过一段时间才搬进去住?2、在大雾天气,为什么不宜进行户外锻炼?3、烟草中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质是什么?4、 结合身边的实例,讨论吸烟的危害.【点拨升华】:小组交流讨论,暴露问题,教师点拨。【课堂小结】:1、 回顾记忆这节课所学知识。2、 本节课我的收获。【巩固训练】: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A.感冒 B.哮喘 C. 肝炎 D.沙
20、眼2.下列哪项环境危害是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 )。A.赤潮 B.沙尘暴 C.温室效 应 D.酸雨3.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 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A .优 B .良 C.轻度污染 D.重度污染4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B.同学们想睡觉C.教室的空气中含 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5住宅装修完毕, 室内空 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C.喷空气清新剂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6
21、小倩的爸爸吸烟, 小倩和妈妈虽然不吸烟,却是 吸烟者,所以小倩经常咳嗽、患气管炎等疾病。这是因 为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抑制了气管、支气管内表面 的摆动,使 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易受到病菌侵袭的缘故。7某学习小组探究在擦黑板时,教室内空气的尘埃粒子含量。他们将制作的载玻片采集装置,放到教室的中央,擦黑板后 5 分钟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五个抽样点的尘埃粒子数分别是 10、16、14、17、8(每个抽样点的面积为 4 平方毫米)。请你帮助 这个小组的同学分析:(1)在 400 平方毫米的范围内有 个尘埃粒子。(2)教室前排位置的尘埃粒子数应比测定出的尘埃粒子数 。(3)在现有的条件下
22、,应如何降低粉笔灰对同学的污染 。请谈谈你的想法。8写出你身边常见的空气污染源 。【拓展提升】:为家长算一笔吸烟帐:根据有吸烟史的家长或亲友长辈的“烟龄”、每天吸烟的量、平时吸烟的烟价计算:(1)这位家长用于吸烟的钱已经花了大约多少元?(2)若从现在起开始戒烟,按平均寿命 70 岁计算,后半生可以节省多少钱?(3)以每年加 300 元可以资助一名贫困生读书计算,这笔钱可以资助多少名失学的学生读书?附答案:1.B 2.C 3.B 4.C 5. D 6.被动 纤毛 痰 7.(1)1300 (2)多 (3)略 8.略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肺泡与血
23、液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2、呼吸运动的过程,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四环节3、食物的热价,能量的释放4、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重点: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的作用.;2、呼吸运动的过程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4、食物的热价难点:1、呼吸运动;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复习过程:【自主复习】(一)呼吸系统的组成:要点梳理: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纲要:【典例解析(一)】:1、下列均为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其中主要的器官是( )A、鼻腔 B、肺 C、支气管 D、气管2、右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 _,有的人边吃东西边说笑,吞食时会厌软
24、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组成: _、_、_、_和_._或_做支架.呼吸道 结构 其内表内覆盖着黏膜,黏膜内有丰富的_.保证_的畅通.呼吸系统的组成 功能 对吸入的空气具有_、_和_的作用.位置:_内,左右各一个.肺 肺泡数目_.特点: 外面缠绕着丰富的_和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_,各由_层上皮细胞构成.功能:上述特点便于进行_.食物进入 _,就会引起剧烈咳嗽。(2)、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音的器官的是 _.(3)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4)痰是由 和 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5)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它的壁由 上皮细胞构成,
25、外面有围绕着 ,适于 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6)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 层细胞膜.(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知识梳理: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呼吸运动肋间肌、膈肌胸 廓 肺 肺容积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吸气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呼气【典例解析(二)】:1、(2007 临沂中考)如图所示装置为模拟呼吸系统某结构运动的示意图,箭头代表运动方向,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 2 代表呼吸系统的_,该结构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与_有关。()图中 3 代表呼吸系统的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的主要场所。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图中 4 代表人体的
26、_,该结构正处于_状态。()从图中可以知道,图中 3 的变化趋势是_,()如果呼吸系统处于这种状态,则正在完成_过程。()“打嗝”是瞬间_(吸气或呼气)的过程,此时 4正处于_状态。(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要点梳理:1.【实验】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现象:甲瓶_,乙瓶_;说明:_。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_和_两个过程.【知识巩固(一)】:1、下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和 两个过程.(2)图中表示 的扩散过程,表示 的扩散过程,原理是 (3)气体进出肺泡是通过 来实现的.(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 、和 A、B 四个环节.(四
27、)人体怎样获得能量知识梳理:人体怎样获得能量1能量的摄取 2能量的释放 3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热价计算进行生理活动维持体温【知识巩固(二)】:1、食物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A、水、脂肪、糖类 B、糖类、脂肪、蛋白质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糖类、脂肪、维生素2、我们吃的下列哪种食物中含蛋白质最多( )A、葡萄 B、饼干 C、蔬菜 D、鱼3、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脂肪 B 、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4、等量的食物中,下列哪种食物燃烧释放的能量最多?( )A 、馒头 B、面包 C 、 花生 D 、玉米5、人呼吸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
28、动提供( )A 、糖类 B 、能量 C 、二氧化碳 D 、葡萄糖6、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 、 、 等(五)空气质量与健康知识梳理:1、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 、 、 - 以及 。2、空气质量等级是依据 来判断的,它能反映 - 的程度。3、吸烟会损坏 ,经常吸烟的人常年 ,易患 、 等呼吸道疾病。【知识巩固(三)】: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A感冒 B哮喘 C肝炎 D沙眼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 )A赤潮 B沙尘暴 C温室效应 D酸雨3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 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重度污染4冬天上课教
29、室门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B同学们想睡觉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5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C喷空气清新剂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能力提升】1(2008 山东奥赛)肺泡内能完成气体交换的原因是( ).A肺泡内氧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的高,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高B肺泡内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高,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低C肺泡内氧的含量比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低,二氧化碳比血液里的高D肺泡内氧的含量比
30、毛细血管内血液里的低,二氧化碳含量比血液里的低2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3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 ).A肺泡 B.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C.组织细胞 D.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4(2007 潍坊中考)人体不断从外界吸收氧气,那么氧气的最终去向是( ).A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C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D.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反思总结】【达标检测】:1.下列结构中,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A. 口腔
31、 B. 咽 C. 喉 D. 食道、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A、肺泡数目多 B、肺泡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 C、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只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以上都是3. 呼吸运动是指呼气和吸气两个动作,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 ( )A. 肺泡的弹性 B. 气体分子的扩散C.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D. 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4. 当平静吸气动作完成的一瞬间,肺内压 ( )A. 低于大气压 B. 大于大气压 C. 等于大气压 D. 等于零5.(2008 福建福州) 肺吸气时,肺容量和气压的变化是 ( )A.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 B. 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升高C. 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
32、下降 D.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下降6. 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温度升高 水分增加 氧气含量略增加 氧含量大增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 B C D7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能增加呼吸作用,下列叙述与之无关的是( )A 能加强呼吸肌的收缩力量 B 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C 可以使吸入的气体中氧的比例增加 D 可增加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目8 人体内肺泡众多,其意义是( )A 使肺内储存的气体量增多 B 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C 使肺泡内氧的含量增加 D 使气体流通加快.9.我国法律规定,严禁吸毒,因为吸食毒品会影响( )。A.呼吸和神经系统 B.呼吸系统C.消化和呼吸系
33、统 D.呼吸、消化、神经和循环等多个系统【布置作业】下面是我国居民肺癌死亡率(1/10 万)城乡居民的一组数据,据此回答问题.环境 男性肺癌死亡率 女性肺癌死亡率大 城 市 16.83 8.99中等城市 12.75 5.66小 城 市 9.98 4.53农村 6.01 2.84(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居民,肺癌死亡率高(2)请你试着分析肺癌死亡率城乡差别较大的原因是什么?附答案:典例解析(一):1、B 2、(1)5 咽 气管(2)5 喉 (3)呼吸道 (4)6 气管 3 支气管 (5)4 肺泡 1 层 毛细血管 肺泡 典例解析(二):1、(1)胸腔 呼吸肌舒缩 (2)肺 气体交换 (3)膈 舒张 (4)收缩 (5)呼气 (6)吸气 收缩知识巩固(一):1、(1)A 肺泡与血液 B 血液与组织细胞 (2)氧气 二氧化碳 气体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3)呼吸运动 (4)吸气 呼气知识巩固(二):1-5BDBCB 6、活动强度、年龄、体质、性别知识巩固(三):1-5BCBCD能力提升:1-4BDCD达标检测:1-5BCCCC 6-9BCBD 10、(1)大城市 (2)略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