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12473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松果体,松果体区正常解剖及病理基础,由间脑上后部突出形成的结构,形似圆锥形松子样,三脑室后方,胼胝体压部前下方,后联合、导水管及上丘上方,四叠体池前方,长约0.81.0cm宽0.6cm厚约0.4cm,松果体区,松果体区正常解剖及病理基础,松果体及其周围的结构,前方的三脑室后部,包括:,下方的中脑导水管和四叠体,上方的胼胝体压部,小脑幕切迹,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后方的四叠体池,病理基础,大体病理:松果体周围包有结缔组织被膜,并深入松果体实质,分若干不规则小叶,各小叶细胞积聚成团。 组织病理:松果体细胞分主质细胞和支柱细胞。主质细胞,数目

2、较多。支柱细胞,数目较少,约占5%。大量凝固体,内含羟磷灰石和碳酸钙磷灰石,称脑沙脑沙作用不详,幼年少见,在CT扫描上表现为钙化。,松果体区正常解剖及病理基础,正常松果体病理,松果体实质钙化,钙化,松果体钙化是颅内最常见生理性钙化之一,约75%以上正常成人表现有松果体钙化。绝大多数为生理性,没有临床意义,但应注意: 是否偏离中线 直径超过10mm(正常小于5mm) 10以下儿童(CT 6岁),松果体区正常解剖及病理基础,生理性,偏离中线,病理性,体积大,松果体区肿瘤,松果体区肿瘤不常见,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o52在儿童这种比率要高,约为38。 位置深在,与中脑、丘脑、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四叠

3、体等重要结构有密切关系。 确诊靠病理,特征性影像征象有助诊断,概要,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同肿瘤对松果体区周围结构的压迫与受累有关 中脑导水管受压导致的脑积水。 Parinaud综合症。 鞍上受累出现内分泌异常。,松果体区肿瘤的分类,生殖细胞肿瘤。 起源自松果体的实质细胞肿瘤。 松果体旁区来源的肿瘤。 其他。,生殖细胞瘤(germinoma),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颅内生殖细胞瘤最好发于松果体区也是松果体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松果体肿瘤的50左右 主要发生在30岁以前的青少年,l 5岁最高峰。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约80出现在男性。 内分泌系统症状,脑积水, Parinaud综合症,男性

4、性早熟。,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男 15岁 头痛头晕,伴视物双影4天,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诊断要点,CT 呈均质稍高密度或等密度 MR 境界清楚,信号相对均匀,肿瘤及转移 灶均明显强化。 松果体钙化受压偏离中线或包埋 放疗敏感 可多发;室管膜下转移可表现为沿脑室壁线状或条片状强化,沿脑脊液向蛛网膜下腔播散表现为脑表面、脑池的线状或结节状强化。,男 19岁。反复头痛20余天,放疗后1月,多发,鞍上池、基底节区、脑室或脑实质其他部位 CT密度、MR信号及增强特点与松果体区瘤灶相同,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口干6年伴视力下降3年。男 24岁,放疗后,畸胎瘤 (teratoma),是松果体区第二

5、个常见的肿瘤,仅次于生殖细胞瘤,约占松体肿瘤的15。 发病年龄通常较生殖细胞瘤为早,主要见于20岁以前,尤以儿童多见,平均年龄约为1 2岁。 男性多见。,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发作性人事不省2天 男 11月,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诊断要点,多数呈部分囊性,囊内成分复杂,可含有脂质、毛发和牙齿等结构,钙化和出血 CT:很不均质之混杂密度; MRI:很不均质信号,无论是T1WI还是T2WI。 骨和牙齿:特征性改变 脂肪:重要依据 增强扫描:肿瘤的囊性部分不强化,实质部分可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若肿瘤以实质为主,且增强很显著强化时则应考虑恶性畸胎瘤。,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绒毛膜癌和胚胎性癌,罕

6、见 易于发生出血、坏死、囊变 实验室化验检查,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起源于松果体主质细胞是真正的松果体本身的肿瘤。 松果体细胞瘤少见,但多见于青年女性是青年女性松果体区最常见的肿瘤。 松果体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在WHO组织学恶性度分类中属级。,CT平扫,CT增强,边缘点状钙化、三脑室后部杯口样切迹,较均质强化,同一病人,MRI C+,女 47岁,松果体细胞瘤(pineocytoma)诊断要点,CT:稍高密度或等密度,较均质;周围无水肿。 MRI:T1WI上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或接近等信号。均质。 肿瘤较小,常仅局限于松果体区一般不累及邻近结构。 瘤

7、内可出现散在性钙化。 向前可压迫三脑室后部变形扩大,杯口状。 增强扫描肿瘤多呈轻度或中度均质强化,松果体区占位的影像表现,CT,等密度,MRI,同一病人,松果体母细胞瘤 (pineoblastoma)诊断要点,体积常较大,向周围结构浸润性生长。 肿瘤形状常不规则可有明显的分叶,境界欠清楚。肿瘤内坏死出血常见。 CT:多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不均质 MRI:不均质 增强扫描时肿瘤显著强化,女,14岁,头痛16天 外院病理:松果体母细胞瘤,男,17岁,增 强,男,17岁,反复头昏、头痛伴呕吐8年,加重2个月,(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胶质瘤,主要为星形细胞肿瘤,主要起源于松果体周围脑实质结构,如

8、顶盖、胼胝体压部、三脑室后部、丘脑等。 少数也可起源于松果体腺的纤维星形细胞。 随肿瘤生长,肿瘤向松果体区突出,形成松果体区肿块。,诊断要点,单纯根据CT密度、MR信号及强化表现难与松果体本身实质性肿瘤区别。 鉴别的要点是确定肿瘤的起源。 MR多方位图像观察,有助鉴别。,脑膜瘤,松果体区脑膜瘤实际上起源于大脑镰与小脑幕切迹交界处附近的脑膜向松果体池内突出。、 与其他部分的脑膜瘤一样,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男 55岁,诊断要点,脑膜瘤影像表现 松果体区脑膜瘤也可为多发性脑膜瘤或者神经纤维瘤病的一部分 T1WI增强扫描是确定肿瘤来自于小脑幕切迹的最好办法。 松果体存在,松果体囊肿 (pineal cyst ),常见,常规尸体解剖时约40可见到有松果体囊肿存在。 增强扫描时,松果体囊肿本身不强化,MRI增强上环形强化 出血、蛋白含量高时,信号不同,松果体囊肿,脂肪瘤,常见于胼胝体周围,发生在胼胝体压部下方或周围者表现为松果体区病变。 一般无临床症状绝大多数为偶尔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转移瘤,生殖细胞瘤可多发,信号、密度及强化与松果体区一致;水肿无或轻。脑实质内转移瘤坏死,呈不均质或环形强化 ;瘤周水肿显著。 生殖细胞瘤主要见于儿童,转移瘤主要见于年龄较大成人。 是否有原发癌存在。,总结,确定肿块起源部位。 确认肿瘤的多样化成分。 肿瘤的强化及是否有转移。 临床病史。,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肿瘤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