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18295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镇江市 2017 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积累运用(共 25 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怎不忆江南?那半江瑟( )瑟半江红的江南,那落霞与孤鹜( )齐飞的江南,那 杨柳依依、君子好 qi( )的江南,早已超脱了时空的藩 l( ),演化成历史哲学意味深长的梦江南。(摘自陆彩荣江南春语)2默写。(8 分)(1)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4)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5) ,

2、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6)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8)往者不可谏, 。 (论语微子)3名著阅读。(6 分)(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刘四爷过寿日那天,坚决不同意虎妞嫁给祥子,与她彻底吵翻。后来虎妞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与祥子结了婚。B保尔将计划中的小说写好了一部分,把它寄给一些老同志征求意见,人家都给以好评,但手稿在寄回途中被邮局丢失了。C在得知纸月几乎每天上学迟到的原因之后,桑桑专程去了一趟板仓小学,将三个男孩欺负纸月的事情报告了校长。D在荒岛上,鲁滨逊为了避免忘记计算日期,在树干做

3、成的十字架上,刻上登岛日期,每过一天,就在十字架上刻一道痕。(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1 分)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也搀住一个。”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二人一齐叫苦道:“我们这等苦斗,你还咒我怎的?莫念!莫念!”那长老本心慈善,遂住了口不念,却也不 认得真假。假行者最终被谁识破?(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3 分)王伦便起身把盏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 ”王伦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1 分)这番话给王伦

4、带来什么后果?(2 分)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 分)书信不 仅传 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 时也真实地记录了 时代的变迁。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 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 在书信中,人 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1)第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2)第处结构混乱,应将 删去。(3)第处搭配不当,应 把改为 。(4)第处成分赘余,应删去 。5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6 分)【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 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

5、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 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 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摘自文汇报)【材料三】2 月 21 日为“国际母语日”, 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 络新词专横地横扫 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99 年设立的这个节日, 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摘自文

6、汇报)(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2 分)(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2 分)(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2 分)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68 题。(共 6 分)送万巨卢纶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人愁荒村路细, 马怯寒溪水深。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注】万巨:人名。6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 。(1 分)7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 、 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2 分)8诗人的“离别之情”

7、具体有哪些?(3 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912 题。(共 13 分)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 级踬焉。上日:“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 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 “宋先生其来乎? ”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 视之江口,不至。日: “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日:“闻宋先生今日 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 o。”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日: “不及罪死。”

8、会前使阻 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玉珂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 乃免。(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有删减)【注】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 j陟:登。踬:跌倒。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闽所享之福。慎:人名,指宋慎。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1)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 (2)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

9、(3)上感悟,遽起: (4)会前使阻风钱塘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 分)(1)宋先生其来乎?(2 分)(2)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3 分)11从文中看,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有爱惜人才、 等优点,更有冲动易怒、 等缺点。(2 分)12孝慈皇后的劝谏使宋濂两次免死,她两次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2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共 10 分)“望梅”能否止渴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

10、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实际 上, “渴 ”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 过实验发现,改 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 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诮失了,。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 显示,血量变化 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那么新的 问题 来了,

11、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 实验装置。 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 、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 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 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篓在进食和 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 实时“ 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研究者

12、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 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 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总而言之,“ 渴” 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选自 2016 年 8 月 12 日光明日报,作者詹欢欢)13第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3 分)14“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2 分)15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2 分)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 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16王老师参加镇江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

13、淋漓,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3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1 题。(共 16 分)老治保主任 要退休了,需要物色一个新的接班人。村民经过评议,推荐两个人选:大黑和小白。大黑 长得五大三粗,皮糙肉厚,站着像半截儿黑铁塔栽在那儿。他走起路来,老远地面就咚咚响,不用见人,就知道是大黑来了。他要当上治保主任,那些歪毛淘气, 还不都给镇住!小白呢,长得白白净净、文文静静,身子骨单薄。尤其那双娘们儿手,一个 鸡蛋都攥不过来。一次,市场上有人打架。卖 肉的抄起剔骨刀,卖红薯的举起铁秤砣,眼看要出人命,只见大黑往两人中间一横,一出左手,来个空手夺刀,又一挥右手,来个

14、千斤坠砣。两个人都傻了眼。大黑的雄风,展示无遗。又有一次,在大街小超市,有人丢了钱包。嫌疑人是个女人,穿得很酷。讯问的时候,大黑手里掂一根牛皮带,摇晃着从左手倒到右手,又从右手倒到左手,可那女人面无惧色。小白冷眼观察,忽然一抬头,指着天花板说:“看哪,顶棚上一对蝎子,正在打架呢!”那女人忙伸长脖子仰头往上看。小白立刻命令大黑: “你马上把这女人身上的衣服给扒下来。”大黑不敢,小白厉声说:“ 让 你扒你就扒,出娄子我 顶着!”那女人的衣服被扒掉了,原来是个男人。这时,小白一拍桌子:“男扮女装,身上有赃。”一搜,果然是他 偷了钱包。大黑有些 纳闷 :“你咋看出他不是个女人?”小白狡黠一笑:“我看这

15、人老缩着脖子,就在他伸 长脖子看屋顶的时候,他喉 头结就露出来了。”所以,大黑和小白是各有千秋。这天,大黑和小白相伴去村里的盖房工地办事。大黑走路总是扬着头,低头老婆扬头汉嘛。突然,他“ 哎哟”一声,不好,木板上的一根 锈钉,穿透胶鞋底,扎在他的左脚掌上。大黑一下子坐到地上,小白忙说:“别动,我 给你拔出来。” “钉子吃到我的脚上来了。” 大黑笑说,“不用,我自己来。”说毕,“噌”的一下,将带钉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小白忙 捡了那 块钉板,放妥在木头垛上,然后很正 经地 对大黑说:“你先别起来,我马上给你使劲儿挤挤,带锈的钉 子有毒。一会儿你赶快到村 卫 生站,清洗伤口,打破伤风针。必要的话,

16、还要开刀,做一个外科手术,务必将锈钉污染的部。分,进行彻底处理。”“嘿嘿、嘿嘿,哪那么邪乎。”大黑轻蔑地嘿嘿完了,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并用脚顿了顿地,“连血筋都没冒,你当我是泥捏的呢?”“不流血不见得是好事。” 小白分析道,“如果流血,病菌会带出来。不流血,病菌会 窝在里边。”“我这身子骨,还怕病菌?傻小子睡凉炕,架不住身体棒。”大黑把这还当回事?他当过架子工,磕磕碰碰家常便饭 ,让钉子扎脚也不是头一回了。小白拗他不过。晚上,他特意跟大黑媳妇儿说:“大嫂,您得盯着点,还是让我大黑哥到卫生站,哪怕只是清洗清洗。 ”第三天,小白去县党校学习,一去得二十天。临走时,把此事告诉了村书记。二十天 过后,小

17、白回来就去看望大黑。大黑的脚脖子有点肿,两只脚掌的颜色也不一样。可大黑仍笑呵呵地说:“ 这 几天好多了,你看,封口了。”小白摇摇头说:“封口,不见得就是算好了,可能 ”结果不幸被小白言中,到大黑 伤脚发黑的时候,才住了医院,医生摇了摇头说:“太晚了 要命,还是要腿?”当然还是要命。大黑的左腿被截了肢。媳妇儿推着轮椅,他坐在上面。左腿的裤脚余下一截儿,往上窝回来,用黑布带绑着。大黑脸上仍乐呵呵的。结果,自然是小白当了治保主任。但一提起大黑的脚,小白就掉眼泪:“怪我、怪我,都怪我,怪我没尽到当弟弟的责 任。 ”也有人说,假如大黑不截肢,没准这治保主任就当上了。但村书记一口否决:“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

18、尊重的人,能更好地尊重别人的生命吗?”(选自 2017 年 1 月 5 日天津日报,作者许福元,有改动)【注】治保主任:文中指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的村干部。17小说写了“大黑”这个人物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 分)18结合小说内容,说说“小白”是个怎样的人。(3 分)19“大黑”的脚受伤以后,他和“小白”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举出其中一例,并简要说明作用。(2 分)20下面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加点的词语具体分析。(4 分)(1)说毕,“噌”的一下,将带钉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2)左腿的裤脚余下一截儿,往上窝回来,用黑布带绑着。大黑脸上仍乐呵呵的。21关于这篇小说的题目,有人认为用“截肢

19、”准确,有人认为用“锈钉”恰当。以上两种看法,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4 分)三、作文(共 50 分)22请以“偏偏是 ”(从“你”“我他”“她”“它”五个词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镇江市 2017 年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s w 逑 篱 2(1)我寄愁心与明月(2)病树前头万木春(3)相见时难别亦难(4)风正一帆悬(5)无可奈何花落去(6)满眼风光北固楼(7)先天下之忧而忧(8)来者犹可追;3(1)C (2)如来(答“佛

20、祖”“如来佛”等西游记中其他称谓均可)(3)拒绝晁盖等众豪杰在桨山入伙。(意思对即可)被林冲所杀。(或“林冲火并王伦”,意思对即可) 4(1)传承文化 传递感情(2)把(或“被”) (3)品尝 品赏(或“欣赏”“品析”“品味”等) (4)不知不觉(或“于无形之中”)5(1)传统媒体对新词(或“不雅之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意思对即可)(2)“点赞”一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意思对即可)(3)不设统一答案。示例: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管;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建议合理即可)个人: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交流时慎

21、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网络语言要传播正能量。(建议合理即可)6不能忍受(或“难以忍受”,意思对即可)7无风不雨(若将“不雨”写成“多云”或“阴天”也可。意思对即可) 8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或“不知何时何地能再次相聚的怅惘之情”)(意思对即可)9(1)第二年(2)近侍,侍从,近旁的人(3)立即,匆忙(4)适逢,正赶上(意思对即可)10(1)宋濂先生大概来了吧?(“其”,表揣测语气。意思对即可)(2)(皇上)又派使臣去他家查看,(发现)宋濂正和同乡聚会喝酒赋诗。

22、(“使使”,派使臣;“方”,正。意思对即可)11尊老敬老(或:知错就改、重感情、善于纳谏、体贴臣子等)残暴(残忍、嗜杀、健忘等)12第一次用吃素食的方式暗示、提醒皇帝,宋濂罪不及死;第二次“力救”宋濂直接陈说不该杀宋濂的两点理由(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宋濂学士,洪武年间凭借丈学成就蒙受皇恩最 为长久,后来(他)因为年老辞官回家每年到了万寿节的时候就来京城祝寿,皇上 赐他筵席,(他)所受恩宠和以前一样。一天(宋濂)和(皇上)登文楼,楼很高,(他)登台阶时跌倒了。皇上说:“先生老了,明年(万寿节)你就不要来了。”宋濂跪拜 谢恩。到了第二年万寿节前的几天,皇上说:“

23、宋先生差不多到了吧?” (他)大概忘记以前说的话了。过了很久宋濂也没到,(皇上)说: “他是不是因为大风受阻?”(于是)派人到江边查看,(发现宋濂还 是)没到。(皇上)又 说:“他是不是生病了? ”又派人去他家查看,(发现)宋濂正和同乡聚会喝酒 赋诗。皇上听了大怒,命令就在他家 杀了他。不久,(皇上)回宫了。吃饭的时候,孝慈皇后叫近侍把蔬菜放在自己(或“ 皇上”)身边,皇上 问:“ 皇后为什么只吃(或“安排” )蔬菜?” 皇后答: “我听说宋先生今天要被赐死,所以只吃(或“安排”)蔬菜,来增加宋先生的阴间之福。” 皇上突然省悟,立刻起身,命人骑他的驾前双马快速前去赦免宋濂,说:藩濂罪不及死。”

24、恰好先派的使者因大风在钱塘江受阻,稍微耽搁了时间,后派的使者赶到的时候(宋濂)已被绑赴刑场,(在刑 场上,后派的使者)宣读了赦免诏书,(宋濂)得以免死。又过了很久,宋濂的孙子宋慎犯了死罪,(宋濂)又一次被抓到京城,(皇上)将要杀他。孝慈皇后又极力营救宋濂,(对 皇上)说:“ 种田人家为子孙请一个先生尚且有始有终,宋濂作为太子诸王的老师,怎能不感 谢他的教导之恩呢?况且宋濂在家,一定不知实情。”皇上于是免去了宋濂的死罪。13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了说明对象:口渴的原因。有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点题等作用。(意思对即可) 14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

25、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意思对即可)15因为“有研究显示”强调“血量变化 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是有科学根据的(或交代“血量变化 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种说法的来源),增强了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和思想方法。 16王老师在比赛中大量出汗,体液的容量、浓度发生变化(或“体液不平衡”),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或“神经元群”)实时监测到细胞脱水(或“体液不平衡”)现象,产生渴感;口渴是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能使人体免于脱水;喝水之后,体液得到稀释(或“体液恢复平衡”),渴感消失。(意思对

26、即可)17(1)大黑勇敢制止打架 (2)在小白的命令下揭穿男扮女装的窃贼(3)大黑对脚伤毫不在意,终致左腿截肢。(意思对即可)18本题不设统一答案。示例:(1)智勇双全:机智识别窃贼,果断命令扒下窃贼衣服。(2)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把带钉木板放妥在木头垛上;多次提醒“大黑”慎重对待脚伤,及时就医;将此事告诉大黑媳妇和村书记。(3)有同情心:提到大黑的脚,他就掉泪,且自责。(意思对即可)19本题不设统一答案。示例一:对于扎伤脚的带钉木板,“大黑”甩在道上,与“小白”放妥在木头垛上对比,突出二人对他人生命的不同态度。示例二:对于受伤的脚,“大黑”不以为意、听之任之,与“小白”反复叮嘱、慎重对待形成

27、对比,突出二人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示例三:对于腿被截肢,“大黑”依然如故的“乐”,与“小白”掉泪自责形成对比,突出二人对生命的不同态度。(意思对即可)20(1)“甩在道上”写出大黑对带钉的木板处理得很随意,表现了他对别人的安全漠不关心的态度。(2)“仍乐呵呵的”写出了大黑对腿被截肢无所谓的心理,表现了他对身体不珍惜、对生命不尊重的态度。 21示例一:赞成以“截肢”为题。理由:“截肢”既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概括了本_竞魄中心事件”)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或“潦示了小说的主题”)。病肢若不截去,就会危及生命;基层干部身上存在酶不尊重生命的思想,类似“病肢”,必须“截掉”(意思对即可

28、)。示例二:赞成以“锈钉”为题。理由:“锈钉”既是导致“大黑”截胰的重要原因,也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或“暗示了小说的主题”)。钉子会生锈,思想也会“生锈”;大黑(或“基层干部”)不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或“执政理念”)其实就是一种“生锈”思想,必须摒弃(意思对即可)。 22略 解析: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应该说,这个题目在考点和重点两个维度都表现得很突出。从内容上看,题目略有限制,但束缚很小,所有考生都有话说,而且有不吐不快的心里话要说,这有利于考查所有考生的基本写作能力。从立意上看,题目没做任何要求,把立意的权利还给了考生,这既体现了写作的民主与自由,又能鉴别考生观察和思考生活水平的高低,而这恰恰是学生作文的重中之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