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教案(第1课时).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13745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教案(第1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教案(第1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教案(第1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教案(第1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教案(第1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预习要求1、反复诵读两篇诗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2、搜集材料,了解作者写作这两篇咏月诗文时的背景。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评价任务1、诗文的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2、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心境。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分小组,准备讨论探究。分好小组,确定小组长,每个小组都分配不同的任务,个人搜集,小组讨论,最后组长总结成小报告形式。第一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了解苏轼写作本文的背景。

2、 第二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了解记录苏轼的生平经历。 第三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苏轼的诗词文,记录体现其心境的诗词文句。第四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其他人对苏轼这个人的评价。课堂展示: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由各小组组长总结发言, 第一小组: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shn)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一点丢了性命。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是个有职无权的官。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 50 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

3、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y)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第二小组: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

4、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嘉祐元年(1056 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祐六年(1061 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 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

5、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

6、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 103 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苏轼离开

7、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

8、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 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元祐八年(1093 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 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第三小组: 被贬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河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被贬密州:人有

9、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贬黄州: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长江绕郭知鱼肥,好竹连山觉笋香。 被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等等。 第四小组: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等等。 来源

10、:学优高考网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苏轼曾评论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这个月夜的漫步者,这篇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2、板书课题:二、走进文本,品读经典:(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来源:学优高考网1、自由放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提示:(1)念 /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生听读录音要

11、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名的含义,男女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抢答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的含义(1)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 ) 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3)月色入 户:(门) (4 )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 怀民亦未 寝:(睡) (6 )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抢答题(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水中藻荇

12、交横,盖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接下来给大家 2 分钟准备,下一回我们举行挑战。 老师:师生朗读比赛(生准备)(二)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1、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明确: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2、为何寻张怀民?明确:遭遇相同,心有灵犀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明确: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

13、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水水草影4、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明确: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5、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明确:欣然起行(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 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

14、)6、如何理解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分析: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明确:一个“闲” 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

15、力。7 、“ 闲人”究竟是什么人?明确:“ 闲人” ,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 闲人 ”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 的自慰罢了。(三)、品析语言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

16、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2)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 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预设参考答案:(1)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

17、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 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师小结: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笠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四、走出文本:讨论: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

18、苏轼? 当你面对不幸或身处逆境时,你会怎么对自己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五、当堂检测: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藻荇交横 ( ) 怀发亦未寝 ( ) 遂至承天寺 ( ) 盖竹柏影也( )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3、重点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5)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填空:(1)、文章点明地点的句

19、子:(2)、把夜写得具体化的句子:(3)、写出夜游原因的句子:(4)、概括每一段的意思:第一段: 第二段:_ 第三段:_ (5)、描写作者心里感受的句子: ,传达出作者 心声。(6)、文中用的表达方式有: (7)、文中的点睛之笔是5、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有哪些含义?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6、请写出两个借月抒情的诗句,并注明出处和作者。 答案:13 略。 4、(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20、也。 (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4)、第一段:寻伴夜游;第二段:庭院月色;第三段:月下感叹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6)、记叙,描写,议论。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发的惆怅和苦闷。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 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维 举杯望明月,对饮成三人。 李 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 甫 五、布置作业: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像,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扩写成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片段。六、板书设计:描绘 庭中月色追求 美好事物人生观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