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教学重点: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有些难解的词
2、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回顾鲁迅生平及著作 学生回顾反馈 2 分钟 2.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教师导入 1 分钟二板书课题(一)解说: 教师口述 1 分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在他四十六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一段往事写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的依恋和向往之情。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这组散文是鲁迅在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借旧时
3、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 ,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二)提问 教师提问引导 学生回答 3 分钟从题目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明确:1(是什么)写百草园的生活、三味书屋的生活;2(为什么)作者为什么会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怎么样)从“从。 。 。到。 。 。 ”可以看出文章空间的顺序写的。三.讲读课文 学生质疑 教师点拨 25 分钟(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桑椹() 油蛉()斑蝥()缠络(chn lu)攒()豁() 敛()脑髓( su) 陌生()鉴赏(jin)人迹罕至()觅食() 竹筛(shi)秕谷(b)(二)解释下列
4、词语确凿:确实无误。人迹罕至:很少有人来到。罕:稀少。至:到。 渊博:(学识)精深广博。 消释:消融,熔化。宿儒:素有声望的博学之士。宿:年老的,久经其事的。 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四足的。(三)指明几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思考文章可分为几部分,从整体上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从题目入手)明确:第一部分(1-9 节) 百草园的乐园生活第二部分(10-24 节)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注意:学生分组讨论第 9 段的归属问题(第 9 段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教师朗读第 9 段。明确:第 9 段主要从儿童的视角
5、,以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对离开百草园原因的进行猜测,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恋恋不舍的稚态和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内容上承上启下,在结构上有一个过渡作用。因为第 9 段更多的是写对百草园的情感,所以把它归在第一部分比较合理。 (四)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用简要语言概括每一部分各写了哪些事情。明确:第一部分,作者紧扣“乐园”写我在百草园的无穷乐趣。(1-2 节)百草园的美好景物(3-6 节)美女蛇的故事(7-8 节)百草园的冬天 (雪地捕鸟)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10 节)三味书屋的陈设(11 节)对先生的印象(12-16 节)询问怪哉(17-20 节)后园寻趣(21-23 节)师生读书
6、(24 节)课上做戏画画的事。 四.小结 学生回馈 归纳 教师总结 3 分钟学生齐读课文,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二课时一.回顾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总结归纳 3 分钟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梳理了课文结构。今天我们要继续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去体会作者写景状物的妙处。二分析“百草园”部分 学生质疑 教师点拨 30 分钟(一)教师朗读第一节 学生质疑 教师点拨 5 分钟提问:“似乎” “确凿”这两个词矛不矛盾,为什么?明确:不矛盾。 “似乎”是因为事情已经隔了七八年,不能轻易下判断。 “确凿”是因为从成人的眼光看,园子里肯定只有一些野草。(二)学生齐读第二
7、节,品味写景状物 学生质疑 教师点拨 10 分钟1 提问:用“不必说。 。 。也不必说。 。 。单是。 。 。就。 。 。 ”造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明确:(第二问)它的作用在于由整体概括到突出局部。作者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有无限趣味,那么百草园中的佳趣定然是比比皆是了。 2.学生找出文中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 春:碧绿 菜畦 光滑 石井栏 高大 皂荚树 紫红 桑椹 夏:鸣蝉 长吟 肥胖 黄蜂 轻捷 叫天子 秋:油蛉 何首乌 蟋蟀 木莲 蜈蚣 覆盆子 斑蝥 1 由植物写到动物,先写静景,
8、再写动景2 写静景时,由低到高3 写动景时,由高到低(三)了解百草园的冬天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七-八两段(默读、朗读) 8 分钟1 用课文内容填空: 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 。写捕鸟,先不直接写,而是先写(拍雪人和塑雪罗汉)的不相宜,突出雪地捕鸟的无穷趣味。 2 学生复述捕鸟的全过程,注意所用动词的准确性,感受作者捕鸟时的兴奋和惊喜。(扫)开一块雪, (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 (四)分析第二层
9、 学生默读 3-6 段 质疑 7 分钟 1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情节完整、形象生动)2 提问:文章先介绍了百草园的春夏秋景,但是并未紧接着写冬天而是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样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明确:不多于。作者运用插叙的手法,写了美女蛇的故事,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乐园的乐趣。三总结 学生回馈 归纳 教师总结 3 分钟学习了百草园这部分,我们可以感受到,百草园的生活是何等的欢乐、天真,充满童真和童趣,充分表现出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情感。第三课时一导入 教师导入 创设情境 1 分钟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写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各自回
10、忆了一些生活片段。那么这两处的生活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二分析“三味书屋”部分 学生质疑 教师点拨 15 分钟(一)快速浏览第二部分,思考百草与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有什么不同?1 四人一组讨论,比较两种生活的不同,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明确:百草园 自由快乐 三味书屋 枯燥乏味 三味书屋:1 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询问怪哉”才知道做学生的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就行。2 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而“后园寻趣” ,园虽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花坛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3 生活比较单调;静悄悄却饶有趣味,更反衬了读书生活的单调枯燥。4“师生读书”片段,四个“有念”和一个“疑心”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内容
11、陈腐、艰深、脱离儿童实际。5 先生读书入神时的“做戏画画” ,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所学内容引不起儿童的兴趣。 2.分析“我”的变化三味书屋里的我除了比原来用心的学习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没变。我仍然是: 对大自然充满热爱和向往;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有强烈的求知欲; 能细致观察生活; 天真活泼幼稚的孩子。1 用两个四字短语来形容两处的生活吗?(二)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探究文章的主旨历来对“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存在很大的分歧。主题一、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主题二、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明确:赞成一: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
12、是适合儿童心理,一个是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热爱大自然,追求自己快乐的儿童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赞成二: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活泼的天性和对儿时充满童真童趣生活的无限留恋,对成年后所处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教师:百草园的生活是欢乐、天真,充满童真和童趣的。三味书屋的生活尽管枯燥乏味,然但作者笔下同样也是快乐的:后园的乐趣自不必说,师生读书的场面也充满着乐趣。三味书屋的先生也令人可亲可敬,先生的读书情景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画画的
13、成绩而充满自许,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充满怜惜,在这怜惜之中,我们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依依留恋之情。从写作背景看,当时作者为了正义和生计,四处奔波,却到处受到排挤,打击和碰壁。甚至“被学者们挤出集团” ,此时的作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往事,来排除心中的苦闷,寻一点“闲静” ,寄一丝安慰。所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除了表达作者对儿时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无限留恋外,更主要的还是把童年生活与现实生活作出鲜明的对照,突出现实生活的阴暗,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三整理归纳 教师点拨 学生归纳 10 分钟(一)写作特点: 1、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描写动作。 2、叙事写景,井然有序。 3、简练生动
14、、准确传神的语言。 (二)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情感,真实而生动地在线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四.总结回顾 学生回馈 归纳 教师总结 3 分钟学生齐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独到的匠心,感悟作者表达的深情。 五. 作业 教师口述 1 分钟 A. 结合实际,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或人物,试写一段细致的描写,不少于 300 字。B. 背诵课文第二段,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C. 掌握整理课堂知识点。六. 板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百草园 过渡段结构上:承上启下 三味书屋内容上:担忧书塾 美丽的风景 迷恋百草园 (沉闷的)环境神秘的传说 问“怪哉”而不答有趣的游戏 先生读书时搞小动作教学反思: 这学期初试学案导学,看课堂反应还有加强的地方:1.字词浪费时间过多,课文内容来不及读熟。2.时间安排和题目设置还有待改进,题目设置难易度掌握不好。3.学生活动秩序需进一步有针对性的组织,有些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