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逍遥游共 1 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 5)【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常用文言字、词、句式,品味作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鉴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鉴赏作品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3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熟能成诵,体会“逍遥游”的深刻内涵,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预习导学】 一、背景知识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暴君佞臣杀人如麻,战争也空前残酷。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
2、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庄子才华横溢,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二、文学常识 庄子(约前 369前 286),名 , 时期 人,著名的 , 的重要代
3、表,与老子并称为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周 战国 宋国蒙 思想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 老庄 清静无为 三、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鹏( ) 南冥( ) 抟( ) 坳堂( ) 夭阏( ) 蜩鸠( ) 決起而飞( ) 抢榆枋( ) 舂米( ) 晦朔( ) 蟪蛄( ) 椿树( ) 斥鴳( ) 翱翔( ) 蓬蒿( ) 知效一官( )数数然( ) 泠然( ) 恶乎待哉( ) 答案:鲲鹏(kn) 南冥(mng) 抟(tun) 坳堂(o) 夭阏() 蜩鸠(tio ji)決起而
4、飞(xu)抢榆枋(qing)舂米(chng) 晦朔(shu) 蟪蛄(hu g) 椿树(chn) 斥鴳(yn ) 翱翔(o) 蓬蒿(ho) 知效一官(zh)数数然(shu) 泠然(lng) 恶乎待哉(w)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坐落 松弛 协赛曲 融会贯通 B. 扫描 诙谐 天然气 振耳欲聋 C. 博弈 巨挚 殊不知 毋容置疑 D. 竞标 临摹 吓马威 门庭若市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B 项中震耳欲聋,C 项中巨擘,D 项中下马威 四、整体感知 在逍遥游一文中,“逍遥”的意思是_。作者根据神话传说,写出了_的任意变化遨游,给人展示出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作者认为,要达到“
5、逍遥游”的境界,就得做到_、_、_。 优游自得的样子 鲲鹏 无己 无功 无名 五、问题呈现(留出 3 空行) 【合作探究】 一、鲲“化”为鹏后有什么变化? 高飞、远飞(心怀远方、向往光明) 二、鲲鹏的高飞、远飞是一种逍遥游吗? 借风力飞行,无法逍遥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无所待) 三、鲲鹏的这种明显的有所待受到了来自蜩与学鸠以及斥鴳的嘲笑,那么蜩、学鸠、斥鴳和鲲鹏相比有什么异同吗? 异:境界有大小(小大之辩) 同:有所凭借(待) 四、既然鲲鹏无法逍遥,庄子为何要塑造鲲鹏这一形象?庄子寄寓鲲鹏一种怎样的情感? 羡慕、向往、赞美 惋惜,向往逍遥而不得的苦衷 【一课一得】(留出三空行)
6、 【积累运用】 1.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 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 旬有五而后反 ( ) 此小大之辩也 ( ) 而御六气之辩( ) 冥,通溟,海 知,通智,智慧 有,通又;反,通返。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5)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 c绝云气,负青天( ) 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e腹犹果然( ) f泠然善也( ) g置杯焉则胶( ) h而后乃今培风( ) i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j齐谐者,志怪者也( ) a奋起的样子 b草木 c超越 d勉励
7、 e充实 f轻妙飘然的样子 g粘住不动 h凭 i相比 j记载。3.选出下列“以”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五百岁为春 而彭祖以久特闻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凭借。用。把。相当于“而”。 4选出下列“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其翼若垂天之云 此亦飞之至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取独。到。这。的。 5.选出下列句中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而后乃今将图南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在水面上,名词作状语。下面,名词。南行,名词作动词。降落,名词作动词。6、文
8、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 ) (2)齐谐者,志怪者也。( ) (3)莫之夭阏者。( ) (4)之二虫又何知!( ) (5)奚以知其然也?( ) (6)彼且奚适也?( ) (7)彼且恶乎待哉?( )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7)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美文选读】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了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政。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
9、,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趣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列子) (注:干:求取。傅:辅佐国君儿子的官,指教师。军政:即军正,国中执法官。刖:断足。古代的一种酷刑。) 【译文】 鲁国的施氏有
10、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爱好学术,另一个爱兵法。爱学术的儿子用文学之道去求得齐侯任用,齐侯接纳了他,让他做诸位公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到了楚国,用以武强国的方法向楚王求职,楚王非常喜欢他,让他担任军正之职,他们的俸禄让他们家里发了财,他们的爵位使亲族显耀。 施氏的邻居孟氏,同样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的也和施氏的儿子相同,但却被贫困的生活弄得非常窘迫,对施家的富有很羡慕,因此便跟随施氏请教升官发财的窍门。施氏的两个儿子把实情告诉了孟氏。孟氏的儿子便一个跑到秦国去,以学术去向秦王寻求官职,秦王说:“如今各诸侯国靠武力争霸,他们所努力从事的是练兵和聚粮罢了。如果用仁义道德来治理我们的国家,这无异于亡国之道。”结果将他处以宫刑,驱逐出境。孟氏的另一个儿子跑到卫国,用兵法来求得卫侯任用,卫侯说:“我的国家是个弱小的国家,而又夹在大国中间。对于大国,我们只有侍奉它,小国家我们则安抚它,这才是求得平安的策略。如果依靠用兵的权谋,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如果让你好好地回去,你跑到别的国家去,对我的后患可不小。”于是将孟氏的这个儿子砍了脚再送回鲁国。 孟氏的两个儿子回来后,孟氏父子都跑到施氏家里捶着胸来责骂施氏。 施氏说:“凡事抓住了时机便会发达,错过机会便会招致灭亡。你们的学业和我们相同,但结果大不一样,这是因为你们运用不合时宜,不是你们的行为有什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