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 阴 四 中 教 师 教 案课题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型复习课 编号 20主备人(首次备课时间)高玉英4、20二次备课时间 4、21教学目标1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3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的分布教学重点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的分布。教学难点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的分布。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本章内容包括三节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放在第二、三节师的启发性讲述与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备注创设情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展示课件: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每天背的书包、上课用的纸笔,生活中境自主学习
2、合作共建知能应用巩固小结1、【自然资源与我们】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自然资源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四组图片。就“是否可以循环或重复利用”这一问题,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实例,并由此得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结合教材提供的关于资源匮乏的相关介绍,学生在课前可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在班内进行交流。最后全班得出一致结论: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能被合理利用,也会枯竭的。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结合书中的数据,可以多补充一些相关的数据,总量和人均的对比,使学生对我国资源现状有辨证的了解。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同时也应该付诸实际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
3、的资源和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二、土地资源的衣食住行、生产中的原料、燃料,都和哪些自然资源密切相关?鼓励学生举出尽量多的例子,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注意:分析人均不足的原因,从而说明人口问题对我国资源产生的压力。结合教材中图“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中提供的四幅图,选择四位同学,以第一人称分别介绍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特点,介绍的内容可以超出教材中提供的文字资料,但教师必须启发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片中提供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貌差异和经济发展差异,最后让学生归纳出土地利用类型的种类。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诊断评价作业布置与预习提纲1、 首先点出引起“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水资源在时间分配和
4、空间分布方面不均的表现,2、 接着配合图:“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补充说明,河流和气候的知识应和前面学过的知识相联系,使学生温故知新。提出问题图文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注意:教学时最好能结合我国河流分布图、我国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比较表,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讨论并回答: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水和土的配置是否合理?为什么? 能否有解决的良策?。这样的设计不仅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旨在加深学生对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对工业、农业、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南多北少;时间分布规律:夏秋多,春冬少。 结合教材图:“南水北调路线示意”,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一些和当地有关的路线应该突出介绍。结合当地水资源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当地有哪些水利工程设施和它们的作用。板书设计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第二节 土地资源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