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愚公移山》.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03540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愚公移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愚公移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愚公移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愚公移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前预习: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本文。2、参照助学预习提示,完成对文本的预习。相关课程标准:以读为主,解决生字词,在背诵的基础上识记字词、解释文本,完成对全文的解释,体会人物精神及现实意义。教学目标: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评价任务:1、按照学习小组完成对课文的背诵。来源:gkstk.Com2、对文章的理解小组解决。3、老师引导分析课堂上相互评价所获得的知识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2、。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 ,相传为列御寇撰写。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听课文录音,1、掌握下列实词: 仞 冀 箕 畚 孀 龀 匮 亡 厝 雍 陇 2、通假字:指:通直,直达反:通返,往返惠:通慧,智慧,此解聪明亡:通无,没有厝:通措,放置陇:通垄,高地3、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课文重点词语的解释。4、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箕畚运于

3、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5、疏通课文 (1)快速、朗诵全文。 (2)识记为基础,准确解释全文。(3)通译全文,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4)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6、抽

4、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字词音、形、义。2、个别学生背诵课文。二、逐段朗读课文 三、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来源:gkstk.Com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四、研读赏析: 1、第一段描写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属于什么描写? (明确):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侧面)2、朗读课文第二、第三段,思考:参加移山的都有什么人?(明确):愚公、荷担者三夫、遗男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年近 90 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始龀的遗男,

5、总共五个人,并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愚公妻子与智叟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明确):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愚公妻子是“献疑” ,智空是“笑而止之” ,一“疑”一“笑” ,态度迥然有别。 “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 “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遗男是“跳往助之” ,子孙是“杂然相许” ,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愚公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

6、怎样理解他们的观点?(明确):智叟认为人力是有限的,自然不能改变,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无穷无尽。智叟用短浅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3、讨论延伸:有人说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也有人说愚公“很愚” ,智叟“很智” ,你的看法如何呢?(明确):愚公所以要移山,是“迂” “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决心,将会代代相传,可见其并不愚。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

7、了。4、齐诵课文第四段。本文最后让天帝参与,命二神移山,有什么意义呢? (明确):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5、概括故事的寓意。 来源:gkstk.Com(明确):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作业设计: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助学:学习测评。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列子(寓言)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年且九十年龄之高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智叟:嘲笑、讥讽

8、笑而止之 (静止观点)对比衬托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山不加增(发展的观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课堂达标测试:1、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 来源:学优高考网阳 古义: 今义:阴 古义: 今义:指 古义: 今义:曾 古义: 今义:诸 古义: 今义;荷 古义: 今义:毛 古义: 今义:息 古义: 今义:虽 古义: 今义:已 古义: 今义:2、词性活用险: 箕畚:面:3、一词多义且 :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4、虚词之 而其 以焉 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含义:河阳之北( )吾与汝毕力平险( ) 投诸渤海之尾( )始一反焉(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固不可彻( )来源:学优高考网而山不加增( ) 无陇断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