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4 将进酒 教学实 录4(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19746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4 将进酒 教学实 录4(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4 将进酒 教学实 录4(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4 将进酒 教学实 录4(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4 将进酒 教学实 录4(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4 将进酒 教学实 录4(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4 将进酒 教学实录 4(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师:古人所谓“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就是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时,要把自己置身到诗歌所营造的氛围当中去,借助诗歌的意象来品味诗歌的美。那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诗歌欣赏的方法:“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首先要弄清楚这两个概念。所谓“因声求气” ,是指通过感受诗歌语言的节奏、用韵等特点来把握诗歌的神韵和气势。所谓“吟咏诗韵” ,是指通过吟咏、朗读来细心揣摩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体味诗中蕴涵的情感。下面我们以杜甫的蜀相为例。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 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 好音。三顾/

2、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 满襟。首先看节拍。我们知道七言古诗内部一般是两种节拍划分。一是“二二二一” ,比如“丞相/祠堂/何处/ 寻” ;一是“二二一二” ,比如“映阶/ 碧草/自/ 春色” 。节拍与节拍之间要有适当的停顿,不能读得太紧。(教师示范朗读两句)其次我们看用韵。七律的二、四、六、八句要压韵。这首诗的韵脚是生:“森” 、 “音” 、 “心” 、 “襟” 。师:押韵使诗歌有一种音乐美。再次,我们还要看平仄。古代诗歌中的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相当于第三声和第四声。一般来说,每一联的上句最后一个字是生:仄声。师:下句

3、最后一个字是生:平声。师:仄声一般要读得紧一些,有一种压抑之气不得释放的感觉,而平声一般读得放松一些,有一种余音袅袅,绕梁三日的效果。(教师示范朗读两句)最后还要注意,有些重要的字词要重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动词。比如这首诗里的“自”和“空”两个字就要重读。二是特别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比如这首诗里的“身”和“泪”两个字。归纳一下, “因声求气”的“声” ,包括诗歌的节拍、用韵、平仄、重读等等。而“气”就是诗歌的神韵和气势。 “因声求气”就是要通过感受诗歌语言的节奏、用韵等特点来把握诗歌的神韵和气势。而仅有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大家都知道古人的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生:不会做诗也会吟。师:对。中

4、国古代的诗歌大多都是能唱的,有点像现在的歌词,只是曲谱失传了,而歌词保留了下来。所谓的“吟”就是“吟唱” ,能唱出来最好。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弥补这个缺憾。所以, “吟咏诗韵”就是用吟诵的方式来揣摩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体味诗中蕴涵的情感。好,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著名、非常适合诵读的诗歌李白的将进酒 。大家自己先在下面大声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出自己的特色,等一会请学生朗读这首诗。(生在下面大声朗读)师:谁愿意为我们朗读这首诗?(师随意点一名女生朗诵。该生朗读效果一般。基本没有感情,语速、语气、重音、节奏等均不到位)师:好象效果不是很好啊。是不是因为是女生的缘故啊?这首诗好象

5、更适合男生读一点?生:我知道应该怎么读,但就是读不出来(全班笑)师:哦,原来是这样啊。好,那我们再请一位既知道怎么读又能把它读出来的学生。谁愿意来?(一男生主动站起)生;我想读一下第一段。师:可以。(该男生读第一段。效果比前一女生明显要好。但我仍不满意,希望能有更多学生来主动挑战)师:恩,你读得比前一个学生要好。不过,我想问你,前四句两个“君不见”你觉得应该读得一样吗?(该生思考片刻)生:我觉得应该不一样。前一个“君不见”应该读得更有气势一些,而后一个“君不见”应该读得悲伤一些。师:为什么?生:因为第一个“君不见”是诗人站在黄河岸边,看黄河之水天上来,有一种气势在里面,所以要读得豪迈一些;而第

6、二个“君不见”是诗人在对着镜子自照,发现自己头发都白了。有一种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所以要读得悲伤一些。师:你说得太好了。说得比读得好。(全班大笑)师:那我又有一个问题了。这两个“君不见”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呢?(生思考片刻)师:大家还记得古代也有一位哲人,也曾站在黄河之边,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说了一句话:子在川上曰生:逝者如斯夫。师:对呀。面对一去不复回的黄河水,孔子也曾感慨时光飞逝,岁月无情啊。所以千年后的李白也用两个“君不见”表达了他对人生易老的悲叹。所以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决不是象表面的那样豪情万丈,气势磅礴,其实隐藏在诗下面的是作者深深的悲叹。要说前四句的感情基调,那应

7、该是一个“悲”字。因此,我们读这两个“君不见”要读出一种豪迈的悲伤的感情。还有,这四句哪些字词你觉得应该应该重读?生;“天上” 、 “不复” 、 “悲” 、 “朝” 、 “暮” 。师:很好。再请一个学生读一下这四句。(一生读前四句)师:恩,不错。我觉得比前两个都读得好。好,下面六句谁来读?(师点一名学生读。该生朗读较差,感情非常平淡,并且有几句节拍也不对,全班笑)师:很可惜啊,你把这几句给读“破”了。朗读诗歌最基本的是节拍不能错啊。我问你,这六句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得意,还有自信。师:对啊。要知道李白毕竟是李白,很明显,李白的悲不是一直这么悲下来的,他很快就从前面的“悲”转到了“乐

8、” ,可是你没有把这种“乐”还有你说的自信读出来。还有,大家想一想,这六句哪些字要重读?生:“得意” 、 “空” 、 “必” 、 “还” 、 “乐” 、 “三百杯” 。师:很好。前面不是说人生易老吗?所以李白要及时行乐啊,他不能浪费自己的生命。而且,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这是多么的自信啊!所以他一喝酒就要喝“三百杯” 。这“三百杯”里还带有一点“狂气”和“醉态”吧?好,我们再请一个学生读一下这六句。(一生读这六句)师:诗歌的第一节,作者的感情是由“悲”到“乐” 。那么接下来的几个短句是作者劝酒的话,我们要读得急促一些,自然过度到下一节。(师朗读“岑夫子”以下六句)师:好,接下

9、来的六句应该怎么读?作者的感情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师点一生读下面的六句。该生性格比较活泼,读这六句完全不在状态)师:我想问问你,作者为什么“长醉不用醒”?生:他喜欢喝酒。师:仅仅是这样吗?生:师:李白说“钟鼓馔玉不足贵” ,他真的这样想吗?我们还记得,他也曾梦想着做一个“白衣卿相” ,由一介布衣直到登台拜将,只是被“赐金放还”之后,才心灰意冷,于是他借酒浇愁,可是愁更愁啊。所以他只好躲到醉乡里,逃避现实。所以这几句应该读出愤激的感情。还有,为什么圣贤“皆寂寞”?大家能不能举几个古往今来的圣贤?生:孔子、孟子、屈原师:这些圣贤为什么“皆寂寞”?生:因为他们的理想不能实现。生:因为君王都不用他们。

10、师:很好。孔子周游列国而无人用他,最后他只好回来广收门徒,著书立说;屈原“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最后只好投汨罗江。他们都是怀抱理想而无法实现的人。那么“饮者”呢?难到仅仅是那些喜欢喝酒的酒鬼?生:不是。师:那是什么样的人呢?生:是借酒浇愁的人。师:对,他们也是怀抱理想理想而不能实现的人。所以说,这里的饮者是圣贤中的饮者,这里的圣贤是饮者中的圣贤。李白还举了一个人为例,这个人是谁?生:曹植。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举曹植为例?李白和曹植有什么共同点?生:他们都有才。生:他们都能喝酒。师:从哪里看出来曹植也能喝酒呢?生:“斗酒十千恣欢谑” 。师:他们两个人除了都有才、都能喝酒之外,还有一个更

11、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怀才不遇。李白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七步诗的故事,曹植受到哥哥曹丕的猜忌,一生不得志,所以李白才会举他为例,引为知己啊。好,下面再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这六句。(一生读,比前面稍好)师:最后六句应该怎么读?(师点一生读最后六句)师:同学们应该注意到了,这时候的李白好象在责备主人家:“为什么说没有钱了呢?赶紧去买,我们一醉方休。 ”李白是不是有点喝醉了啊?生:是师:李白好象是喝得太多了,此时已反客为主,弄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了。是不是越来越狂了?你看他大呼小叫,还要把“五花马” “千金裘”都拿出去卖了换酒喝。大家齐读最后几句(生齐读最后几句)师:大家注意到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字?生:

12、“愁” 。师:原来是“愁”啊。李白满腔的愤懑和愁怨在这最后一刻终于爆发出来了,这个“愁”字隐藏很深啊。我们现在再来看看整首诗的感情变化:最开始是“悲” ,然后转为“乐” ,然后是“愤” ,最后是“愁” 。所以,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白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决不是表面上的豪放和激昂,而是隐藏在诗中的深深的愤激和愁闷。所以,我们朗读这首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诗人感情发展的变化。下面请一个同学把整首诗读一遍。(无人愿意举手)师:看来本人不出马是不行了啊。(生笑)师:好,那我先读一下这首诗。我读完以后,再请同学读。(师有感情朗读,读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师:我的这块砖已经抛出来了,能不能引出玉来啊?谁

13、愿意和我比试比试?(一女生勇敢地站出来朗读,她读得非常好)师;还有没有?我请个男生。(师叫一男生,他也读得很不错)师:很好。现在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这首将进酒 。(全班齐读,整堂课结束)【教学反思】:本课最大的亮点有两个:1、学生学会了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全面把握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揣摩作者情绪的变化。教师通过不断分析学生的不准确、不到位的朗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尤其是师生对本诗第一节的分析更加到位,更加精彩。2、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力较强,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引出了学生较高质量的朗诵。本课最大的问题也有两个:1、课前学习的“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的欣赏方法,

14、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完全落实下来,理论和实践有些脱节,这是这节课最大的失误。其实,在备课阶段,本人已经不止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方式方法去解决,最终拖到了课堂上。在教学活动中,可能有些问题是你压根没有意识到的;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问题你意识到了,但没有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去解决它,这是本人要深以为戒的。2、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他们还是比较拘谨,没有放开读。总体上看,朗读效果没有出来。【个人感悟】:1、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生为本 ”,不搞花架子,不走形式主义,在学生的起点上来备课和上课,教学的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2、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教学目标和重点不能背离,一节课不能贪多求全,不能铺得太开,只要有一点突破,深入挖掘下去,学生就会有收获。3、任何时候都要深信: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没有深厚扎实的基本功,就不可能成就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