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科技节实验.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5187167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节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技节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技节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技节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技节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纸杯旋转灯实验教案教学班级五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教学内容 科学实验:纸杯旋转灯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实验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2. 向同学们简单介绍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及空气流动形成风等相关物理知识。重点难点1. 实验操作成功,纸杯旋转灯能自如旋转;2. 理解这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探究使灯向相反方向旋转。教具准备纸杯 2 个、牙签 2 支、蜡烛 1 支、小刀 1 把、透明胶带 1 卷、细线 1根、火柴 1 盒或是打火机 1 个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 自我介绍(3 分钟)2. 实验导入(2 分钟)向学生展示事先完成的一个纸杯旋转灯,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将同

2、学们按 2 人一组进行分组。3. 演示实验(25 分钟)学生活动思考如何完成这样一个会旋转的纸杯灯。记录评价首先取一只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的大口,在纸杯杯底滴上几滴蜡油,将蜡烛固定在杯底,作为灯的底座; 再取一纸杯,在杯身约等距离处剪开三到五个方形的开口(不必剪断),将牙签用细绳绑好,穿过此纸杯底部中央固定(使拉住细绳向上提可将纸杯提起),作为灯的上座。然后将两个纸杯对口并用胶带粘好固定。用点燃另一根牙签通过底座纸杯杯身方形小口引火,点燃蜡烛,提起细绳,观察现象。4. 小组讨论(5 分钟)引导同学们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纸杯旋 转灯会旋 转”“纸杯旋转灯的旋转方向又是怎么样的”

3、。小组两人自行分工合作,按讲台上老师的演示一步步跟着老师进行操作,如有问题可以向巡视的另外两位老师求助。备注:固定蜡烛的实验步骤尽量由两位巡视老师帮忙同学们完成,以免出现意外。纸杯完成后,点燃蜡烛,观察纸杯的旋转方向并做好相关的实验记录。5. 课程回顾及原理讲解(10 分钟)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并请几位同学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好由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原理:蜡烛点燃后对周围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风使纸杯旋转起来。6. 课后思考如何使纸杯旋转灯向相反方向转动。在老师进行实验步骤的回顾集科学原理讲解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简单

4、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的补充记录,科学原理的记录)。板书设计实验:纸杯旋转灯材料:纸杯 2 个、牙签 2 支、蜡烛 1 支、小刀 1 把、透明胶带 1 卷、细线 1根、火柴 1 盒或是打火机 1 个实验步骤:略课后思考:如何使纸杯旋转灯向相反方向旋转教后反思蜡烛吹不灭 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 根蜡烛、火柴、1 个小漏斗、1 个平盘 操作: 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 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

5、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1、滴水着火: 实验原理: Na2O22H2O=2NaOH +H2O2 2H2O2 =2H2O+O2 该反应放热,生成的氧气可以助燃。 实验用品: 过氧化钠、药匙、锯木屑、蒸 馏水、石棉网、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将干燥的细锯木屑和过氧化钠以:的体积比在石棉网上用玻璃棒混合均匀然后堆成小丘状。用滴管将水滴到小丘的顶部,过氧化钠和水很快发生

6、剧烈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和放出的热量,使锯木屑燃烧起来。 实验现象; 用滴管将水滴到小丘的顶部时,混合物立即燃烧,火花四溅。 注意事项:、由于反 应剧烈,过氧化钠的用量不宜过多。 、如果没有过氧化钠,可将金属钠放在一块干净的铁片上加热,使它在空气中燃烧以制取过氧化钠。 、如果没有锯木屑,可用棉花、淀粉、葡萄糖代替锯木屑重复上述实验,可观察到类似的实验现象。 、本实验的成败关键在于锯木屑要干燥,在实验时,可将棉花盖在混合物小丘上,露出很小的空间用滴管滴水,实验更易于成功。2、过氧化钠水酚酞褪色的探究:实验原理: Na2O22H2O=2NaOH +H2O2 2H2O2 =2H2O+O2 实验用品:

7、 过氧化钠、酚酞、试管、胶 头滴管、蒸 馏水 实验过程: 1、创造情境: 在 A、B 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较多量的 Na2O2,然后加入等体积的水,分 别滴加酚酞。 2、现象: A 试管变红,振荡,没有迅速褪色,放置一段 时间,褪色。 B 试管先变红,振荡,褪色。 3、引导: Na2O2+H2ONaOH+某物质乙。在 A、B 的溶液中,存在着 H2O(溶剂), 浓度不同的 NaOH 和物质乙( 溶质)。 问题 1是什么使红色褪去? 引导、设计实验思路 用潮湿的 C12 具有漂白性的验证来引导。(CI2+H2O=HCl+HCIO,验证存在的物质CI2;H2O;HCI;HCIO)。 结论 H

8、CIO 具有漂白性(删除法验证)。那么,采取什么 样的实验方案来验证褪色的原因呢 ? 引导、分析 本实验中存在的物质:H2O;浓度不同的 NaOH浓度不同的物质乙。 讨论、提出实验方案 往红色的酚酞溶液中加水;配制 一份稀 NaOH溶液和一份浓 NaOH 溶液,分别滴加酚酞,振荡,静置一段时间。 现象 红色的酚酞试液加水,颜色不褪去; 稀 NaOH 溶液加酚酞,一直呈稳定红色,浓 NaOH 溶液加酚 酞,先 变红,振荡,褪色。 结论 水不能使红色的酚酞试液褪色;酚酞试液遇稀碱 呈稳定红色,遇浓的强碱先变红后褪色; 物质乙能使红色的酚酞 试液褪色;B 中的褪色可能有浓碱褪色。 问题 2 物质乙能

9、使红色的酚酞试液褪色,乙是什么呢 ? 讨论、提出假设 假设 :乙是 O2;假设 :乙是 H2O2 (根据 元素守恒及实验现象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 验证假设:向红色的酚酞试液中通入 O2;验证假设 :向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加入 H2O2。 现象 红色的酚酞试液加氧气不褪色,加 H2O2 褪色。 结论 乙可能 为 H2O2。 问题 3 如何判断乙是否为 H2O2。(根据物质性质验证) 讨论、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方案 :在 Na2O2 与水的溶液中加入 MnO2;实验方案 :将 Na2O2 与水的溶液加热。 现象 加 MnO2 有大量气泡冒出,MnO2 量不变;加热,有大量气泡冒出。 结论 乙 为

10、H2O2;A、B 中红色褪色均有H2O2 漂白。 问题 4 B 的褪色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 引导、设计实验思路 若有浓碱褪色,则浓碱褪色,稀碱红色,浓度条件不同现象不同,则可用改变浓度条件验证。 设计实验 B 加水;B、C 加 HCl(适量)中和。 现象 选做:加 HCl,B 有红色隐现,振荡,又褪色。 结论 Na2O2 少量褪色为 H2O2 的漂白。 Na2O2+水+酚酞(Na2O2较多量时红色立即褪去有 H2O2 漂白和浓 NaOH 褪色共同作用) 。 实验结论总结: 1、Na2O2 十水+酚酞瞬间 褪色,定有 H2O2 的漂白褪色,可能有浓碱褪色。 2、酚酞遇稀碱溶液呈稳定红色,遇浓的强碱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3、Na2O2+水+ 酚酞褪色最终为 H2O2 的漂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实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