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任务】 知识与 来源:学优高考网能力 来源:gkstk.Com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西北、东北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过程与 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识别地图,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新旧知识联系的学习方法,以及全面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 学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目 来源:gkstk.Com标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体会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加深对侵略者的痛恨。通过太平军
2、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最终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重点 火烧圆明园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难点 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1.在北京西郊有一座“万园之园”圆明园。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一诗中曾写道:“圆明两度昆
3、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那么圆明园如何遭劫,那璀璨的文明又是如何化作残灰的?今天我们就走进圆明园,去揭露百年前的那次强盗的兽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自主 探究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学生在阅读课文、自主探究时,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求学生将主要知识点在课本上划出,标记有疑问的知识点)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一.火烧圆明园: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法国大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控诉”、P8“英国泰晤士报对”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报道
4、及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图片。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所反映了史实发生于何时?罪魁祸首是谁?根据材料二,说一说雨果是如何评价这一行为的?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强盗行为;西方列第 1题:估计学生的疑难存在于第二问中,要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找答案的能力,如“抢掠”和“强盗”等词,都能看出雨果的观点。 第 2题:这一问题的难点主要在于“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问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两次战争的目的,从而得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一结论;然后再分析战争的影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失去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危分析: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识图分析、比较
5、出变化。最后教师指出: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获得侵略权益最大的国家,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对以后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1860年,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再次发动侵华战争。从战争原因与影响上来看与鸦片战争基本一样,因此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要求学生弄清俄国侵占的中国的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还叫鸦片战争呢?(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3. 比较清朝前期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你认为最大的变化在哪里?观察课本第 8
6、页“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找出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所割占领土分布在我国东北的是 和 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获得侵略权益最大的国家是 。 (变化最大的地方是东北、北方和西北;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沙俄。)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4.农民政权主要领袖是谁?定都在哪里?请写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大事。 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害更大,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即从目的来分析出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影响来分析出是鸦片战争的扩大,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3题: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识图分析、比较出变化。最后教师指出: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获得侵略权益
7、最大的国家,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对以后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 第 3题:本题不是本课的重点,指导时不要让学生过多的分析运动的本身,而是重点指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即:青浦大捷和慈溪击毙华尔。 第 4题:有一定的三大块领土,注意面积、条约和位置。要求学生特别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共 150 多万平方千米。 (青浦大捷和击毙华尔。以往的农民起义,主要任务是反封建;而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农民阶级的斗争任务也发生了变化,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后,分组展示,先由本组内进行补充,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
8、师进行评价。这一历史事实,反映农民起义较之以往有什么区别?太平天国运动肩负的两大主要使命是什么? 难度,引导学生结合以往学到的农民起义的情况,比较分析,容易理解。 拓展延伸 兔首和鼠首被掠夺流浪经历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她们”理应回到祖国怀抱。 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让“她们”回家?并陈述理由。 教师在进行这一问题的指导时,可进行再拓展,如:这些文物是何时以何方式流入法国?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近代中国流失到海外文物的情况,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方式一: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索回。这些属于因战争而流失的文物,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应当归还中国;方式二: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索回。这些文物是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到国外的,文物的所有权永远属于中国。)反思完善 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英法火烧圆明园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青浦大捷 击毙华尔 教后反思 优:学生听课认真积极,课堂效果较好,学生学习习惯较好。缺:学生对于本课的难点理解不够到位。补: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共 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