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任务】知识与能力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概况,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客观地分析问题。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地图上指出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相比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重点 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难点
2、 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原因。【教学流程】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情境引入方案一:教师展示郑和画像或关于郑和(三宝)的故事导入新课。方案二:香港凤凰卫视曾经组织凤凰号帆船下西洋,开展历时八个月的航海电视。中国女记者范春歌历经两年,只身一人穿越了亚非的近 20 个国家,沿途寻访郑和船队留下的历史痕迹。为什么当今的人们如此关注和重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呢?教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去重温这段中国航海史上最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对外交往的诗篇。1.学生速读课文,了解同步 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督导学生阅读自主探究中探究过程,掌握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2.督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3、,完成学案中自主探究问题。课文。学生:(用时:46 分钟)1.速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2. 同桌合作,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自己初步尝试解决问题。3标示疑难问题。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郑和下西洋交往假如你生活在 15 世纪的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你认为我国的哪些发明为郑和七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持?你们历经千辛万苦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 94 页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说一说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最远到达了哪里?你们带去了哪些物品?哪些物品最受欢迎?你们回国时带回了哪些物品?你认为你们七下西洋有何历创设情境历史与现实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造船技术不断提高,罗盘
4、针的发明等。下西洋的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指图说出经过的地方即可。到达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带去了大量的金银宝货。其中瓷器和丝绸最受欢迎。回国时带回了大量的珠宝、药材和香料。学生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史意义?【过渡】明朝时期,除了友好交往,在东南沿海,也发生过激烈冲突。二戚继光抗倭冲突.“倭寇”都是指哪些人?明朝中期以后,倭寇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首诗表达了戚继光什么情怀?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讨论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的胜利?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
5、化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师留几分钟让生识记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大体经过、最远到达的地方及其历史意义。)元未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海防巩固,倭害不大。到了明朝中期,政治腐败、海防松驰,倭寇与当地奸商、海盗相勾结,这是倭寇猖獗的原因。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
6、人功名的崇高品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所搜集的资料,讲有关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分析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葡萄牙人何时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这里的“攫取”“居住权”是什么意思?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而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则无可争议地成为另一个原因。1553 年。葡萄牙人是通过贿赂、欺骗的方式,堂而皇之地住下来。他们用的是不正当的手段,所以叫“攫取”。生齐唱七子之歌结束本课。拓展延伸岳飞、文天祥名垂千古,但都不被称为民族英雄。而戚继光却被称为“民族英雄”,为什么?那么什么人才是“民族英雄”?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属民族内部纷争。只有抗击中华民族以外的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才被称为民族英雄。反思完善教学问题最佳解决方案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