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习目标】1. 明白聚落的概念及职能,掌握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明白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区别及区别产生的原因。3、掌握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4、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自主测评】一、读课本 81 页第一、二段文字,回答:1.什么是聚落?_。1.聚落可分为_和_,一般来说,先有_,后有_。2.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_和_的场所。【生生互动】4.读图 4.12 和 4.13,完成表格:交通 人口分布 建筑物 生产活动城市乡村【师生互动】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金:木:水:火:土:1、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
2、的_、_、_等不同,聚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不同的_。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图、图、图分别是什么地方的建筑?图 图 图 图 (2)根据图 4-6 及表格中所给的内容,分析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表 4-4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图图图图二、读 84 页阅读材料,回答: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 300 多处。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_、意大利的_、我国山西省的_、云南省的_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达标测评】1. .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 B.乡村的居民就是从事放牧C.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3、D.乡村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2. 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和乡村景观没有差别B.城市里有很多池塘,种了很多果树C.乡村里有很多车辆、商店、学校,道路纵横交错D.城市里有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医院、学校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很多3、下列哪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A.水源充足 B.交通便利 C.自然资源丰富 D.崎岖山地4、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高山地区 C.荒原地区 D.冰缘地区5、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比高山、荒漠地区大得多,说明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自然资源 D
4、.水源6.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 )A.山谷里和河流两岸 B.土壤肥沃,适于耕作的地形平坦的地区C.十分炎热的森林里 D.交通闭塞的地方7.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学后反思】【留置作业】1、下列关于民居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 B、云南西双版纳人居住冰屋C、西亚地区人住竹楼 D、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2、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
5、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木同,建筑材料相同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3、有关聚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增长B.世界上大多数聚落随着历史的前进,聚落没有发展C.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D.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聚落占地面积越来越小4、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5、四合院是以下哪个城市民居建筑的代表( )A.天津 B.北京 C.上海 D.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