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金榜名师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1.阶段复习课.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73768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榜名师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1.阶段复习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金榜名师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1.阶段复习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金榜名师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1.阶段复习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金榜名师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1.阶段复习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金榜名师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1.阶段复习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阶段复习课 第一单元,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答案速填】 一、生成其他物质 化学变化 决定 反映,主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主题训练1】(2013青岛中考)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编成铁网 B.冰块制成冰雕 C.石油制成布料 D.木板制成桌椅,【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物质变化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指的是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A选项中铁丝编成铁网只是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中冰块制成冰雕也是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中石油制成布料,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中木板制成桌椅

2、只是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主题训练2】(2013台州中考)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解析】选A。金属钾的活泼性需要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会表现出来,故属于化学性质;金属银的导电性、氢气的密度和水银的熔点都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会表现出来,故属于物理性质。,【关键点拨】 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相互关系 1.物质变化类型的判断。 判断变化中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而变化中的现象不能作为确定化学变化的依据。 2.物质性质类型的判断。 判断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比较: (1)联系:物质能够发生哪些变化,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3、,物质的变化是对物质性质的反映。 (2)区别:变化是一个过程,表示已经发生了或正在进行中,而性质是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只需感觉器官或适当的仪器测量即可,描述物质性质常用“易”“可以”“能”等词语。,【真题体验】 1.(2013莱芜中考)2013年6月上旬,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点火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隔热材料脱落 D.整流罩脱落,【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物质变化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指的是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因为水受热汽化、

4、隔热材料脱落和整流罩脱落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都是物理变化;火箭点火的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2.(2012常州中考)下列关于铝的自我介绍中,属于描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银白色金属 B.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我能在氧气中燃烧 D.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解析】选C。铝的颜色、导电性和延展性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属于物理性质;铝能在氧气中燃烧是铝在氧气中燃烧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故属于化学性质。,主题二 科学探究 【主题训练3】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提

5、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作出猜测:_。,(2)活动过程和记录:取3支试管,各加入3 mL水。 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 将第二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 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 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见下表:,(3)问题与讨论:上述实验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 mL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行吗?为什么?_ _。 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有其他方法吗?若有,请简要叙述操作过程及现象、结论。 _ _。,【解析】本题探究的问题是:酒精灯火焰的哪一层温度最高。所以设计实验的思路是:取三支相同的试管,各

6、装入3 mL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3 cm处、灯芯处、外焰处,加热至水沸腾。观察所用的时间,从表中可以看出:放在外焰处试管中的水沸腾时用的时间最少,表明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根据此原理,可用其他物质(木条)代替水来做类似的实验。,答案:(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外焰(或内焰或焰心) (2)用外焰给物质加热所需时间最少,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 (3)不行。因为所取水的量也会影响加热所需的时间,在此探究实验中,必须控制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即加热位置不同,而其他因素相同,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点燃酒精灯,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放入火焰中,约12秒后拿出观察,

7、处在外焰的火柴梗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给物质加热,【关键点拨】 科学探究的步骤及方法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2.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1)控制变量法: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他变量不变。 (2)类比法:将两个相似的事物作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方法。 (3)科学推理法:根据已知的化学现象和反应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作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真题体验】 1.(2012兰州中考)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

8、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基本步骤的认知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2)能正确区分科学探究每个环节的特征。本题要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浓盐酸,从“提出”可知还没有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因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环节。,2.(2011芜湖中考)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解析

9、】选C。一般温度高,食物腐败快;一般没有氧气时,食物腐败慢,氧气的含量高时,食物腐败快;取不同量的同种食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食物腐败快慢相同;不同的食物在一定条件下,食物腐败的快慢不同,则食物种类是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内因,猜想合理。,主题三 实验基本操作 【主题训练4】(2013营口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选D。A选项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B选项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应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C选项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

10、止试剂污染胶头滴管;D选项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关键点拨】 实验基本操作注意事项汇总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颗粒或块状药品:一横、二放、三慢竖。 (2)倾倒液体:一倒、二向、三紧挨。 2.物质的称量: (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按“左物右码”来放置。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应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集中加热;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真题体验】 1.(2013长沙中考)下列图示实验

11、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给液体药品加热,药品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A不正确;闻气体的气味需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气体,不能直接靠近瓶口闻,B不正确;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不正确;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D正确。,2.(2013德阳中考改编)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为了达到加热效果,将酒精灯外焰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解析】选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

12、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故A正确;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故B错误;加热后的试管应冷却至室温再洗涤,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容易造成试管炸裂,故C错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朝向没人的地方,故D错误。,【知识归纳】化学实验中的“六个关系” (1)先后关系。 向试管中装固体粉末或块状固体时,应先将试管横放或倾斜,然后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最后将试管慢慢直立。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先挤压胶头排出滴管内的空气,然后再吸取液体。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零,然后称量。 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先擦干仪器外壁,再加热。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

13、预热,然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2)左右关系。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连接实验装置时,应按从左到右(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拆除时顺序相反。 橡胶塞和橡胶管与玻璃管连接时,左手拿橡胶塞或橡胶管,右手拿玻璃管(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给容器塞橡胶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塞子。,(3)上下关系。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大约成45角)。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手拿试剂瓶倾倒液体试剂时,标签向上对着手心。 (4)正倒关系。 取试剂瓶里的药品时,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 用胶头滴管取完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正放(保持胶头向上),而不能倒放或平放。,(5)多少关系。 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得超过酒精灯总容积的 。 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 (6)内外关系。 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外焰加热。 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