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豫 考 解 读,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1【2012河南】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原理_ _。,豫 考 真 题,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Mg(OH)22HCl=MgCl22H2O,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2【2011河南】图71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取10 mL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硫酸_g。 (2)取适量该硫酸与锌反应可生成SO2气体:Zn 2H2S
2、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请解释其原因。,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184,答 案 随着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硫酸变稀,锌与稀硫酸反应能生成氢气。,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3【2013河南】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_剂。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用化学原理解释该现象。,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干燥,答 案 石灰浆中含有Ca(OH)2,干燥过程与CO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3
3、)图72中,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答 案 紫色石蕊溶液和浓盐酸(或无色酚酞溶液和浓氨水)。,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考点1 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_色,遇碱性溶液变成_色,遇中性盐溶液_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_色,遇碱性溶液变成_色,遇中性或酸性盐溶液也_色。,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考 点 聚 焦,红,蓝,不变,红,不变,不变,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考点2 常见的酸及性质 1常见的酸有盐酸(溶质
4、化学式为_)、硫酸(溶质化学式为_);还有硝酸(溶质化学式为_)、醋酸(溶质化学式为_)等。 2盐酸(HCl) (1)无色有_气味的液体。 (2)浓盐酸敞口放置时,瓶口的现象是_,说明浓盐酸有_性。 (3)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_(填“不变”“变小”或“变大”,下同),溶液质量_,溶质的质量分数_。,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HCl,H2SO4,HNO3,CH3COOH,刺激性,产生白雾,挥发,变小,变小,变小,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3硫酸(H2SO4) (1)无色_味液体。 (2)浓硫酸有_性,常用作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_,溶液
5、质量_,溶质的质量分数_。 (3)浓硫酸的稀释方法:_ _ _ _ _。,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无,吸水,不变,变大,变小,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4不同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_;酸的化学性质有: (1)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主要现象是_)。 (3)酸能与_。 (4)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主要现象是_)。 (5)酸能与_。,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都含有H,产生气泡,金属氧化物反应,有气泡产生,碱反应,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考点3 常见的碱
6、及其性质 1常用的碱有:氢氧化钠(化学式为_)、氢氧化钙【化学式为_】,还有氢氧化钾(化学式为_)、氨水(化学式为_)。 2氢氧化钠(NaOH) 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有_。 3氢氧化钙Ca(OH)2 (1)有腐蚀性,俗名有_、_。 (2)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_。,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NaOH,Ca(OH)2,KOH,NH3H2O,火碱、烧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4不同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_ _;碱的化学性质有: (1)碱能与指示剂反应。 (2)碱能与酸反应。 (3)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
7、。 5溶于水放热的液体是_;溶于水放热的固体是_、_。,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都含有OH,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考点4 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定义是_ _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却不属于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 _ _。,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3中和反应的应用:在农业上用_ _可中和酸性土壤中的酸,以改良酸性土壤;硫酸厂的污
8、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_ _中和处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胃酸过多可用含碱性物质的药物,如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中和过多胃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Al(OH)33HCl=AlCl33H2O,熟石灰Ca(OH)2,熟石灰Ca(OH)2,H2SO4Ca(OH)2=CaSO42H2O,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考点5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用_检验。 2溶液的酸碱度用_表示。pH7的溶液呈_性,pH7的溶液呈_性,pH7的溶液呈_性。 3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是_ _ _ _ _ _。 4农作物一般在_土壤中才能茁壮生
9、长。 正常雨水的pH为5.6,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CO2H2O=H2CO3,pH,中,酸,碱,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被测液的pH,pH接近或等于7的,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注意】pH试纸不能直接浸入待测的溶液中,否则后果是_;pH试纸不能先用水润湿,否则将会使酸溶液pH_,使碱溶液pH_,使中性溶液pH_;要使酸溶液的pH升高,应加_或_,使碱溶液的pH降低,应加_或_。,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污染试剂,变大,变小,不变,碱,水,酸,水,豫考解读,豫考真题
10、,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热 点 突 破,热点一 酸碱溶液的稀释和酸碱中和反应中溶液的pH变化 例1 (1)下列图像对应的操作是( ),D,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A向稀硫酸溶液中加水稀释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2)在D中若加入试剂的量为m 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 _;若加入试剂的量大于n g时,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的颜色变为_。,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HCl、NaCl,红色,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第7课
11、时 酸 碱 中和反应,解 析 (1)A中酸溶液显酸性,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会增大,但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B中碱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会减小,但也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C中向酸中加碱溶液,稀硫酸显酸性,pH7,由图像中反应前溶液pH7,可推知该图像表示的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硫酸。(2)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当加入的试剂(即氢氧化钠溶液)的量为m g时,由图像中可知此时溶液的pH7,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显碱性,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方法点拨 解答pH变化曲线图的
12、题目时,一是加水稀释酸碱溶液,酸溶液显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会增大,但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碱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会减小,但也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二是酸碱中和,一定要认真细心,看清楚题目是将“谁加入谁”中,再结合图像,从曲线起点以及是否穿越pH7来逐一判断、排除。将酸溶液逐滴加入碱溶液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酸至过量,pH继续减小。反之,将碱溶液逐滴加入酸溶液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碱至过量,pH继续增大。,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热点二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
13、化碳的反应 例2 某同学甲向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约三分之一的氢氧化钠溶液,他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为二者发生了反应,那么他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但乙同学却提出了质疑,请简述乙同学质疑的根据。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二者肯定发生了反应。,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答 案 软塑料瓶压瘪;2NaOHCO2=Na2CO3 H2O;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同样会把软塑料瓶压瘪;取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滴入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证明二者肯定发生了反应(或者滴入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
14、色沉淀;或者滴入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钙溶液或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解 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会把软塑料瓶压瘪;但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同样会把软塑料瓶压瘪,这就是乙同学质疑的原因;由于二者反应生成了碳酸钠,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酸可以产生气泡,可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还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来证明。,方法点拨 此类题目主要是一些反应无明显现象,通过改变装置来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但要设计严密;也可以通过证明生成物的存在来证明二者发生了
15、反应。,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豫 考 预 测,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上一次实验后忘记塞上橡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作出猜想 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实验验证,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溶液显碱性,Na2CO32HCl= 2NaClH2OCO2,溶液中存在碳酸根 离子(或碳酸钠),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
16、豫考预测,第7课时 酸 碱 中和反应,讨论 小明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1)(2)可推断,猜想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也可能正确,理由是_ _ _ _。于是小王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1)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_ _。静置,分层。 (2)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化学方程式:_。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反思 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2NaOHCO2=Na2CO3H2O,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合理即可),不再产生沉淀,CuSO42NaOH=Na2SO4Cu(OH)2,豫考解读,豫考真题,考点聚焦,热点突破,豫考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