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学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64451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3.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生动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自主预读】1找出下列各组中注音或书写的错误,并在横线上订正。 刺入骨髓 销耗巨大 阴霾毙日 砭骨 bin _ 难以弥补 斩钉戳铁 养经蓄锐 耸立 sng _ 梦寐以求 孜孜不卷 迫不急待 匍匐 pf _ 钢毅不屈 步履艰难 契而不舍 余暇 xi _ 2在下列括号中填入适当的修饰词。( )的岩壁 ( )的体格 ( )的精力 ( )的大风雪 ( )的山路 ( )的夜色 ( )的轮廓 ( )的估计3选词填空。迈进 前进他们_的速度也

2、是非常慢的。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_。衰弱 虚弱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_,每走一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在身体极度_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蒙眬 朦胧 曚昽太阳像遮上了一层纱,_可见其轮廓。 我在_中,眼前现出一片海边的沙地来。举目四望,_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脚下。4词语解释。崔巍:履践:匍匐:养精蓄锐: 5写出复述课文的要点。6登上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文本探究】7本文的刘连满同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的奥茨一样,因故不能同队友一起继续行进。请体会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进行讨论、交流:两人

3、终止同队友的行进,是出于个人目的吗?作出终止前进的决定时,两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吗?奥茨留给队友最后的话是“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王连满留给队友的是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艰难写成的 77 个字的遗书,请仔细默读体会,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你怎么看待探险活动中他们二人这种中途退出的行为?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你对这些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吗?请你结合一些事例,写一写自己的体会。8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9品味下列词句。“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 ,句中的一“插”一“蹬”显示了什么?“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 ,如删掉“也” ,

4、效果怎样?“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 ,如将“三米”改为“几米” , “三个改为“几个”如何?10我的疑难【巩固演练】课内夯基阅读文中“在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迎着夜幕继续向顶峰进发的同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回答问题。11.选文体现了队员们什么样的精神?12.为什么说这是“创举”?13.想象一下三名队员返回时看到刘连满和他留下的氧气筒会有怎样的反应。14联系伟大的悲剧与选文,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胜利与失败、第一与第二的感想。课外提升一次难忘的远征学生会发起了自行车远征的活动,同学们闻讯,纷纷报名。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父母听说后,急忙劝阻我们。

5、我们却用老师的话来回答:“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夜里,我们出发了。我们骑出繁华的城市,进入了那深沉的黑色世界。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没有灯光,只有夏夜的蛙噪声和轻轻的车轮转动的声音。“鸟鸣山更幽”,这一阵阵的蛙鸣,更给此刻增添了诗情画意。 正当我们深深陶醉在夜色沉沉的山野中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令我们至今心有余悸。一辆亮着头灯的大卡车从我们后面驶过来,司机似乎没有发现前面有人,速度丝毫未减,一刹那呼啸而过,几乎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了。几个骑车技术稍差的同学险些被卡车带起的疾风掀倒。我们不得不停下来。老师风趣地说:“在城里,汽车怕行人;在这里,行人怕汽车。大家小心

6、点吧,苦头还在后面哪。” 整整骑了二十四个小时,我们才在一所山根小学停了下来。 第二天清早,我们进山了。啊,那红色的天体洒下万道光辉,照耀在我们身上,如同用清泉沐浴,舒畅极了!看远山,一片翠绿。日光下彻,直入山谷,红与绿交织着,主宰着,幽邃极了。清风遥遥,薄雾袅袅,大家有说有笑,好个欢快的旅行啊! 中午,红色的天体变成了一片白光。大地贪婪地吸收着太阳发出的热量,变成了一个大蒸笼。我们骑着,骑着,一样的山,一样的树,可我们已无心欣赏。水喝光了,嗓子里冒着烟。汗流尽了,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笑,现在唾沫也是极宝贵的了。我们理解了老师的话,苦,真苦啊。然而苦在心里,没有人说出来。大

7、家的眼睛依然是闪亮的,依然充满希望的光芒。 蝉唱起了歌,它们吸完了树的汁水,它们高兴了。它们的这种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实在无聊! 我按了一下车铃,那铃声竟这样清脆,它传进了山谷,发出了回声,冲上了苍穹。一霎时,大家也都按铃,铃声大作,形成一片和谐的共鸣。蝉被吓了一跳,不再叫了。 “水!”分明有人惊叫了一声,大家为之一振。我们清楚地看见一条小溪,欢快地唱着歌,一路奔来。“冲啊!”不知谁喊了一声,欢乐的人群一下子冲向那清清的山的飘带。没有人听老师的劝阻,闹肚子我们认了,发烧我们也认了,只要能喝到水,我们什么都认了。那以后,我们精神更加振奋了。终于,我们完成了远征,胜利回师。 “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

8、自己的目的,才是最有意义的。”老师的话依然回响在我们耳边。我们愿把这次活动比做一首歌,一首由我们生活的音符组成的歌,一首欢乐的、蓬勃向上的、时代的歌。 15.这篇文章从几个方面写出了“难忘”?最难忘的是什么? 16. 联系上下文,在“没有人听老师的劝阻”一句后,补出老师“劝阻”的话。 17.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请找出具有标志性的词语。 18.这篇文章详写的内容是 ,略写的内容是 。 19.作者为什么说“蝉”的生活实在无聊?试作简要分析。 20.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话。 我们愿把这项活动比做一首歌,一首由我们生活的音符组成的歌,一首欢快的、蓬勃向上的、时代的歌。 21.这篇文章的开头

9、和结尾都分别引用了老师的话:“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有意义的。”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方法归结】想一想:遇到问某句或某段话在文中的作用这样的题,一般应从哪些角度来回答?参考答案1消 蔽 截 精 倦 及 刚 锲2陡滑 完美 旺盛 砭骨 崎岖 苍茫 隐约 精确3前进 迈进 衰弱 虚弱 曚眬 蒙眬 朦胧4登山队出发。 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10、5 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对生命的极大威胁克服困难: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6形容山高大雄伟 踩踏 爬到 精足精神、积蓄力量7原因分析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允许继续行进,不是因为个人的荣辱的原因,是为了整个集体的存亡和荣誉考虑而作出的决定。 总的是一样的,即不拖累和影响整个集体的行动,主动牺牲自己。不一样的具体的想法,可大胆揣测,合符情理即可。 言之成理即可。 这不是逃避的行为,这是为实现集体的目标而勇于自我牺牲的行为,他们没有站在荣誉的光环下面,但仍然是英雄,恰恰相反,这反映了探险活动中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为了集体而团结协作、甘于牺牲的精神,许多探险活动的成功,正是有这样无数的幕后英雄的

11、无私奉献,中国登山队登顶成功同样得益于此。略 8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的用闲笔来描写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在阅读效果上可谓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9显示了岩壁垂直、光滑之态,可见突击“第二台阶”的难度。 特制的高山靴在陡滑的山路前无能为力, “也”字有力地体现了登攀艰难的程度。 用确数而不用约数,确切体现距离与时冈的强烈反差,表明这是一段特殊的行程。10. 这是作者发表的议论。表现了突击珠峰的顶峰的巨大困难,也突出了登山队员们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 这是刘连满独自呆在“第二台阶”时的一

12、段心理活动,通过他放弃氧气筒,而将之留给战友的行为,表现其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这句话突出他们所面对的困难,又暗示他们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11.略12. 人类首次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13. 坚韧不拔的毅力,集体主义精神和舍己为人的精神。14.略15.夜静、山美、途中口渴、胜利后的喜悦。 最难忘的是险遭车祸。 喝16.生水容易引起疾病。17.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如:夜里、夜色更沉、第二天清晨、中午。18.详写的是远征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略写的是回来的经过。 19. 蝉只知道“吃”、“喝”,其实生活没有创造,所以无聊。20.例句:我们愿把这次活动比做一首诗,我们亲手谱写的诗,优美的充满激情的跨世纪的诗。21.从结构上看:起首尾呼应的作用。从内容上看:点明全文的主旨 (或突出全文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