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的:(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清单:(完成学案中的填空 15 分钟后提问)一、溶液来源:学优高考网概念: 分散到 里,形成 就是溶液。来源:gkstk.Com特征: 性; 性。溶质 概念: 叫做溶质。组成 状态: 态、 态、 态。溶剂 概念: 叫做溶剂。水是常用的溶剂,但 等也可以做溶剂。二、溶解过程:吸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 的过程。 1、溶解过程 放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 当吸
2、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例如: 等。(3)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 。例如: 等。三、乳浊液1、概念: 叫做乳浊液。2、乳化功能:能使油脂分散成 ,而不聚集成 。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 ,向一定量的 里加入某种 ,当 时,所得的溶液叫做 ;还能 ,叫做不饱和溶液。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五、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 ,某固体物质在 里 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概念:表示物质的 随 的曲线。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相同。线:表示同一
3、种物质在不同 下的 或表示 随 而变化的情况。( ) 、 ( ) 、 ( )( ) 、 ( )溶解度曲线意义N溶解度/g 0 t1 t2 t3AMBC2、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 和一定 时,溶解在 水里达到 时的气体体积。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含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之比。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3、溶液的配制:步骤_ _ 仪器_ _检测习题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例题: 右图为、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 点表示的意义是_。2、当温度为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 _ _,3、当温度为 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_。4、如
4、果分别把 A、B、C 放入 100g 水中配成 t3时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 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5、若要把混在 A 中的少量 C 除去,应采用_法;若使 C 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_法。中考链接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将白糖、面粉、味精、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 B.面粉 C.味精 D.食盐2.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液体的为 ( )A、医用葡萄糖溶液 B20的氢氧化钠溶液 C、75的消毒酒精 D09的生理盐水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与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食用油 C蔗糖 D味精4. 将 20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变
5、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A.升高温度 B.加入溶剂 C.加入溶质 D.倒掉一半溶液5. 能证明某 溶液在 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KNO3A.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B. 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 10时,有 晶体析KNO3出C. 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 晶体析出 D.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 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来源:gkstk.Com3 KN36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 )A. 20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20时,100 g 溶液中含 31.6 g 硝酸钾C. 31.6 g 硝酸钾溶解在 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 20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 10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7.将某温度下的 KNO3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 KNO3 晶体 B加水 C降温 D恒温蒸发水分8. 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在此温度下,20g 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A36g B3.6g C7.2g D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