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专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教学案(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61143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专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教学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专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教学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专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教学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专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教学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专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教学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教学案 2复习目标:(1)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2 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3)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4)能联系实际体会简单机械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复习过程: 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点一、杠杆1、 定义:在 叫杠杆。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支点: 用字母 O 表示。动力: 用字母 F1 表示。阻力: 用字母 F2 表示。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 。动力、阻力的方向

2、,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 动力臂:从 距离。用字母 l1 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2 表示。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指出吊桥的五要素) 找支点 O;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 标力臂(大括号)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写成公式 F1l1=F2l2 也可写成:F 1 / F2=l2 / l1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

3、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使 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 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4、应用:名称 结 构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 、 、 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 、 等臂 动力臂阻 天平,定滑轮OF1l1 l2F2ACB杠杆 力臂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

4、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 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 杠杆。五、滑轮1、 定滑轮:定义:中间的轴 的滑轮。来源:xYzKw.Com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 杠杆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 但是能改变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 摩擦)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F(或速度 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速度 vG)2、 动滑轮:定义:和 。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 2 倍的省力杠杆。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 F= 1 2(G 物 +G 动 )绳子自

5、由端移动距离 SF(或 vF)=2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 vG)(G 动 = )3、 滑轮组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 轮组。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 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 物 +G 动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F(或 vF)=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 vG)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n=(G 物 +G 动 )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省力情况:几段绳子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提起重物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

6、一。注:一般说绳子自由端如果向上拉动,数绳子股数时算上此绳数,如果自由端向下拉动,数绳子股数时,不算此绳数。设计滑轮组一般先依拉力,阻力关系或依拉力移 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确定绕滑轮组的绳子股数再按绳子股数,拉 力方向推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动滑轮个数: (n 为偶2N动 数时) (n 为奇数时)21N动第二部分 重要例题讲解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例 1:如图 2 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l1l2F2 F1F1l1F2l2拉 动 滑物 FG例 2、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在杠杆的两侧

7、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 )A B C D例 3、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图 4) ,拉力分别为 F 甲、F 乙、F 丙,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 AF 甲 F 乙 F 丙 B F 甲 F 乙 F 丙 CF 甲 F 乙 =F 丙 DF 甲 =F 乙 F 丙例 4、不等臂直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法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A、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杠杆的中点,但不通过支点。B、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

8、,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C、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减小到原来的 1/2 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变为原来的 2 倍例 5、图 15 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 B 点为支点,在 C 点用与棒垂直的力 F1 向下撬;第二种是以 A 点为支点,在 C 点用与棒垂直的力 F2 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计)(1)在图中画出力 F2 的力臂。(2)若石块压在棒上的 D 点正好是 AB 的中点,你认为第 种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是 。例 6、如图 5 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 OAB,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重力为 100N 的物体挂在 OA 的中点处。已知 OA= 40cm,AB=

9、30cm,OA 垂直于 AB,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要使杠杆平衡,且 OA 段处于水平位置,那么作用于 B 端的最小力的力臂等于 cm,最小力的大小等于 N。例 7、如图 5 所示,均匀木棒 AB 长为 1m,水平放置在 O、O两个支点上,已知 AO、OB 的长均为 0.25m,若把 B 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要用力 20N,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棒自重 60NB若把 B 端竖直向下秒微压下一点距离至少要用力 60NC若把 A 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要用力 40ND若把 A 端竖直向下稍微压下一点距离至少要用力 60N例 8、如右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 F

10、 的作用下,重物 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 A 的重力 G=100N,重物 A 上升速度为 0.2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 重和绳重,则拉力 F 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50N 0.4m/s B50N 0.1m/s C200N 0.4m/s D200N 0.1m/s例 9、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 ,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实验前,小军用弹簧秤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 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秤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见下表) 。来源:学优中考网

1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秤的示数 F 与钩码的重力 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 G0 的关系为_ 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 _ _。例10、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 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A来源:xYzKw.Com向 调(填“左“或“右“) ,这时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2) 、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 ,这时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3) 、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

12、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 (填“保持水平平衡 “、“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 (4)、实验中共有 6 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 2 格的 A处挂有 3 个钩码,如图丙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 ,你的方法是_ (5)、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钩码对杠杆的拉力 F2;测得支点

13、O 到这两个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OA、OB。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 F1OB 和 F2OA 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 F1L1=F2L2.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这个同学的失误在什么地方?答 ; F 1OB 与 F2OA 哪个大?答 。、实验中,用图 9 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 ,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例 11、 扁担长 m,两端物体的重力分别为 G1=500N,G 2=300N。若不考虑扁担的重力。人的2l肩头应在什么位置,扁担才平衡?若扁担两端同时增加 G=100N 的重力,肩头应在什么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