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9课 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55387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9课 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9课 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9课 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9课 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9课 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2知识与技能:领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情景导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的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白人姑娘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

2、,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 15 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得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上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她已经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知识详解 知识点 1 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

3、。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探究交流 教材第 105 页 你有过被人“捉弄”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儿?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够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问题的提出是通过我们反思生活中的某些错误行为,体会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来更好地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在我们的班级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给别人起外号,而很多外号都是带有讽刺和贬低的意味,使人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如果异地相

4、处,也有同学就你的某一特征或缺陷给你起外号,你会怎样想呢?所以,自己不愿意受到侮辱和伤害,也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学会换位思考,以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别人的需要,不要因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终身的遗憾。 答案: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能强加于人 ,因为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别人也不会喜欢,强迫别人做不喜欢的事情,是一种专制行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是相悖的。 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强加于人,因为人是有差异的,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如果把自己喜欢的事强加于别人,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从根本上讲也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相悖。 知识点 2 如何理解“己欲立而立人

5、,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2.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子,气喘吁吁地请求驮了相对少量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一些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正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子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6、,别人的好与坏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帮助别人、善待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知识点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探究交流 教材第 106 页 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想得到别人的关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点拨 通过活动,帮助我们学会与人交往,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一个只强调个人的私利,而不去考虑其他人的利益,或者为实现自己的私利,不惜牺牲他人利益的人,是不会得到大家的欢迎的,也很难在一个集体中立足。人是社会的人,需要与人交往,这就要求我们

7、在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善于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实现共享或共赢。 答案;小乔被疏远是因为她只顾自己 ,对其他同学都漠不关心。想得到别人的关照,首先就应去关心、帮助别人。多考虑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努力去满足他人的需要,才能赢得别人的友谊,获得别人的真诚帮助。 知识点 4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教材第 107 页 就“管鲍之交”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 通过 “管鲍之交 ”的故事,帮助我们加深对谅解一词内涵的理解。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友情被历代传颂,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的理解与谅解之上的。有些时候,我们可能并不明白对

8、方在做些什么,但只要有一份信任和谅解,我们就能够宽容和理解;也有些时候,别人在无意中伤害了我们,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朋友之间更是如此,需要我们彼此多关心、多爱护、多体谅、多理解、多宽容,只有这样,友谊之花才会开得更艳。 答案: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是建立在宽容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人难免犯错,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以宽容的心去面对,去谅解对方,或许会意外地收获一份真挚的友谊。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与谅解,而谅解更是一种爱护,一种宽容。 知识点 5 换位思考的含义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

9、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知识点 6 换位思考的实质 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相关链接 换位思考的步骤 换位思考第一步:如果我是他 ,我需要 虽然我们每个人因为性格、经历、观念、爱好、学识等不同,个人的需要也必然会呈现出千差万别,但是大家都是人类中的一员,每个人的需要又有其共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把自己放在对方的角色中来考虑自己的需要从而推断他人的想法,这也是我们了解洞察别人心理的一个入口。 美国心理学家

10、A.N.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七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排列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 马斯洛认为,在这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中,只有当低级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才会在高一层次上有所欲求和需要;而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会支配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会为了更高的追求而能忍受低级需要的不满足,尤其是在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在精神需要的低层次与高层次的选择上。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我们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不顾生命的安危 虽然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但人类在精神需要方面渴望友爱与尊

11、重,期望得到接纳和认可,希望达到自我实现是一致的,尤其是对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的渴望更是一切人的共同需要。在这些需要中,对尊重需要的满足程度影响着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程度。 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他嘴上怎么说无所谓,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关注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价值的,我们从心底里期望得到他人的重视、承认、尊重和赞赏。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有一种很好的感觉,心情愉快,充满信心;但倘若这种需要总是遭到他人的忽视、否定甚至有意的剥夺时,我们不仅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有时还会因缺乏理智而出现攻击性的言行。 所以,卡耐基说:“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 詹姆斯也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

12、渴望被肯定。 ” 换位思考第二步:如果我是他 ,我不希望 卡对基写了一本享誉世界的书人性的弱点,他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访问和调查,发现人性的弱点在于每个人都希望和喜欢别人肯定、鼓励和赞扬自己,而害怕批评、斥责和抵触他人对自己挑毛病、泼冷水。卡耐基说:“批评、责怪就像家鸽,你放飞后,它们总会回来的。如果你我之间明天要造成一种历经数十年、直到死亡才消失的反感,只要轻轻吐出一句恶毒的评语就行了。 ” 所以,在开口说话前,我们先问自己: 当我犯了过错时,我希望别人批评我吗? 不希望!我希望得到原谅。 当我做得不好时,我希望别人嘲笑我吗? 不希望!我希望得到鼓励。 当我遭到挫折时,我希望别人幸灾乐祸吗? 不

13、希望!我希望得到帮助。 当我情绪低落时,我希望别人冷落我吗? 不希望!我希望得到安慰。 当我总是听不懂时,我希望别人觉得我烦吗? 不希望!我希望得到耐心。 那么,当人家也处在类似情景时,就做人家希望你做的事吧。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位思考第三步:如果我是对方 ,我的做法是 有时候自己认为是非常正确的观点,在别人眼里未必如此。所以,在考虑问题时,有时不妨先卸下自己的观点,换个角度来思考,你就会了解看待事物的方式其实不止你这一种。 换位思考第四步:我是在对方期望的方式下对他吗 ? 有一天,一个 10 岁的男孩去食品店买冰激凌。他坐在桌子旁门售货员:“蛋卷冰激凌多少钱一个?”售货员回答说:“

14、75 美分。 ”男孩开始数他手中的硬币,然后又问小碗儿冰激凌要多少钱。售货员极不耐烦地回答道:“65 美分。 ”男孩买了小碗儿冰激凌,吃完后就走了。当售货员来收空盘子时,她发现盘子里放着 10 美分的小费。 想想看,这时售货员心里想些什么?这又会对她今后与人交往带来什么影响? 用别人对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小肚鸡肠; 用自认为好的方式对待别人,是自作多情; 用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将心比心; 用别人期望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善解人意; 为对方着想,这是最朴素也是最高超的技巧。 (摘自周隽着心理游戏 ) 知识点 7 为什么要以欣赏的态度待人 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

15、,更谈不上奉献爱心。当我们以挑剔的眼光看人时,所获得的往往是讥笑、不满、愤怒和误解;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时,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相关链接 学会赞赏他人 爱听表扬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乐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 有一位心理医生在银行排队取款时,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先生满面愁苦,这位心理医生暗想,我要让他开朗起来。于是他一边排队一边寻找老先生的优点,终于他看到,老先生虽驼背哈腰,却长着一头漂亮的头发,

16、于是当这位老先生办完事情走到心理医生面前时,心理医生衷心地赞道:“先生,您的头发真漂亮!”老先生一向以一头漂亮的头发而自豪,听到心理医生的赞美非常高兴,顿时面容开朗起来,挺了挺腰,道谢后哼着歌走开了。可见,一句简单的赞美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 在一次心理咨询中碰到一位女学生,她因为宿舍中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在宿舍里同学们互不来往,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似乎相互都有戒心,很难知心交谈,宿舍气氛沉闷,她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但又不知从何做起。我告诉她:从现在开始,试着夸奖他人,真心赞赏他人的长处,如:“你今天气色很好!” “你的眼睛真亮!” “这件裙子对你再适合不过了! ”等等。不久以后,她来告诉我,

17、宿舍的气氛完全变了样,大家相互帮助,彼此关心,在一起时有说有笑,下课后都愿意回宿舍,好像宿舍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善于赞赏别人常会使一个人具有神奇的力量。如果你对别人说:“大家知道,你很能干。最近有件事我们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这样一来,他一定会为你分忧,即使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儿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鼓励和赞扬更是不可缺少。 “小宝真乖,快把苹果分给小弟弟。 ”之类的话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 “儿子真棒,爸爸为你而自豪。 ”“妈妈相信你有能力处理好与同学的矛盾。 ”这些对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非常重要。 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我们自己感到愉快,从而形

18、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当然,夸奖他人并不意味可以毫无顾忌,以下两个原则是要注意的:一是真诚。夸奖别人要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即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不要让别人感到你言不由衷,另有所图。如夸奖一位身材矮小者长得魁梧恐怕就要出现“拍马屁拍在蹄子上”的情况。二是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意。称赞中年妇女身材苗条,赞扬老年人身体硬朗便很容易引起良好反应,而赞美儿童年轻、青年人牙齿坚硬等却很难有积极效果。 典例剖析 经典例题 例 1 (单项选择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 ( ) 关心他人 歧视他人 尊重他人 理解他人 A. B. C. D. 分析 这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是把多项选择

19、变为单项选择的一种题型。这道题,选择排除法比较容易解决。这道题是考查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的掌握。从中看,只有歧视他人是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旨相违背的,所以将排除,于是正确答案就显现出来了。 答案:B 例 2 (多项选择题)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他人的生存与发展 ,我们应该 A.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 ,与我们共同进步 B.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 C.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谋求自己的利益 D.像关注自己的发展一样关注他人的发展 分析 这道题考查我们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内涵的理解,以及能否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

20、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和发展。从四个选项看 A 和 D 是正确的,都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发展中作出了正确选择,而 B 和 D 都是错误的,关键在于这两种选择都以利己主义为出发点,甚至为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所以是错误的,不符合道德规范。 答案:AD 例 3 (多项选择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 ) A.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B.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 C.不能原谅对方的任何过失 D.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 ,都应本着一颗宽容的心加以谅解 分析 本题考查我们对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的理解,换位思考用另一种更通俗的话说就是“将心比心”,因此其实质

21、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根据这一实质衡量四个选项,其中只有 C 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一旦无意中伤害了别人,内心一定非常痛苦,渴望得到别人的原谅,而善于换位思考的人就会体察对方的痛苦,宽容地谅解对方,而不会“斤斤计较”或者“冤冤相报” 。 答案:ABD 例 4 (探究自我)根据以下提供的一些情况,做出你自己的选择。 情境 1 别的同学考试成绩超过了你,而且在你面前大声炫耀时,你该怎么办? 情境 2 当你的同学伤心难过时,你该怎么办? 情境 3 当看到别人正在做有损祖国利益的事时,你应该怎么办? 分析 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考查我们对宽容的原则和换位思考的理解

22、,换位思考也是要遵循宽容的原则的。对待家人、朋友、同学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对待无意伤害,也要以宽容之心去对待,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以宽容去感化对方。但对“坏人” “恶人”决不宽容,对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决不宽容。 答案:情境 1:体会他此刻激动、兴奋的心情,真心地为他高兴 ,向他表示真诚的祝贺。 情境 2:劝慰开导他,帮助他摆脱失败的阴影 ,帮助他重新振作起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关心他,帮助他。 情境 3:决不容忍,坚决制止 ,因为这涉及到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课堂小结 本节归纳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资料园地 知识拓展 换位思考的黄金法则 父亲讲,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

23、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父亲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年纪差不多 ,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听了这话,我心里热热的,联想很多。 我不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仍坚信自然中的法则。 “换位思考”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 我认识一位国内的书商,他炮制的书从不敢带回家,怕自己的孩子看见学坏。他当年特牛,一身名牌一掷千金,后来进局子了,落了个妻离子散一无所有。也许,这就是对违背黄金法则者的惩罚。 我关注一位国外的书商,亚马逊总裁贝佐斯。他摸透了读者的心思:希望拥有更多的选择,希望拥有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的购书方式。他投资免费送书系统,投资网络建设,投资新技术开发

24、。一年间美国读者就能从他那儿得到超过 30 亿美元的补贴。贝佐斯不急于挣钱,却缔造了电子商务的神话。也许,这就是对遵循黄金法则者的奖赏。 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换位思考对出版者和发行者来说,就是要与作者、与读者“将心比心” 。 作者写书不容易,需要尊重、肯定和理解。编辑应该摸清作者的心思和思路,不仅明白作者在说什么,还要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这样才能与作者沟通,才能协调修改好书稿。周国平特别感谢其尼采传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重读女儿课本里的这段话,心里酸酸的。当年也是穷学生,知道遇到好书撂不下又买不起是啥滋味儿。鲁迅先生当年面对的贫穷读者,今天也不在少数。图书定价的时候,应该首先想到他们。 换位思考的结果是双赢。深刻的道理,往往是简单的;而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就不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